每周市场观点: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

文摘   财经   2025-02-04 12:48   广东  

2月1日,特朗普最终还是如期加上10%的关税,我觉得这说明没谈成也没谈崩。目前有消息传出,现在还在谈,加税的事情可能会后推。

目前的关税对中国经济有一定压力,不过去年开始就在预期之中,去年以来各种变化看,对关税大概率都有所准备。例如我们看到1月中国制造业PMI下降较大,但是对未来预期仍稳定,可能就是今年初的出口前移。
由于投资者春节前几周一度对关税变得偏乐观,由此带来的上涨可能就要吐回去了。
目前全球制造业普遍表现不佳,不仅仅是中国一国面临问题。只是中国制造业占比最高,因此产能过剩对中国的影响偏大。一般的需求端政策恐怕效果有限,只能对部分行业有效。行业最终走出来需要靠去产能及产业升级。
春节期间,DeepSeek成为全球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OpenAI也将DeepSeek-R1作为仅次于其最新作品(o3和deep research)的竞争产品,在新产品介绍中列出。美国许多头部科技行业投资者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拿到最尖端科技竞争的门票,未来将开始关注对中国企业的投资。


股票

由于节前投资者一度对关税预期偏乐观,节后中国资本市场可能会受到一些压力,不过预计冲击时间不会太长。从历史数据看,每年2月的数据真空期,投资者一般偏乐观,中国股票市场一般表现较好。

当前制造业面临一定的全球产能过剩问题,关税只是让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紧迫。最终这个问题需要靠去产能和产业升级解决。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可能依然会以已基本去完产能的夕阳行业(即“高分红”)和不需要去产能的新兴行业(即“高成长”)表现为主。假日期间DeepSeek的走红或使投资者对高成长有更强烈的预期。

债券

在当前外部压力下,货币政策主基调预计可能会更为宽松。不过考虑到海外一些货币指标可能面临拐点,需警惕海外突发黑天鹅的风险溢出,如通胀突变、政策突变等

当前利率已经非常低,利率继续下降的预期存在,长期债券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从海外长债市场以往的经验看,突然下跌的风险不小,债券市场的长期品种可能缺乏长期持有的价值。

如果海外需求突然下滑,最终传导到国内,恶化国内需求。预计到时候会有更为宽松强力的政策。目前国内政策储备较为充足。


海外

随着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全球科技竞争骤然加剧,美国资本市场波动可能增大。不过接下来政策大概率短期都是对美国市场有利,市场预计短期依然有支撑。但是长期不确定性更大。

由于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目前有不少海外资金转向中国资产。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内服务业企业占比很高,科技类服务企业比A股更多,基本面和资金面的预期都比A股美股更为稳健。

不过短期内国内外投资者预期或不稳定,港股波动可能会较大。

自家笔记本
个人平台,平时想法研究记记笔记。有兴趣的人可以发消息私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