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经济数据:二产靠出口 内需看三产

文摘   2024-12-17 17:32   广东  
11月工业增加值5.4%,数据不错,但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需求端并不理想,商品零售总额,投资增速都弱。工业主要还是靠出口。
11月消费增长的动力显然弱了。前两个月的高增长是促销。
2024年8月左右商品销售增长的同时价格加速下跌,显然是促销,消费品零售增长肯定会很快结束。2023年8月左右商品销售增长的同时价格跌幅缩窄才是需求增长,那个时候需求昙花一现主要原因是美国开始缩小赤字。
我很早就表达过这个观点:中国的工业产能就是为供应全球设计,原本就不可能依赖内需。过剩的产出,需要靠去产能解决。
前几天我曾经贴过一副图,按中国当前的劳均GDP,已经到达大部分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起点。中国可能也将不可避免的开始“去工业化”。
不过“去工业化”并不代表工业产出下降。以美国为例,实际上直到次贷危机的时候美国的工业实际产出才碰壁。之前产出一直都在增长。
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向上游、向资本密集型发展。下游、劳动密集型逐步缩减或转移到国外。

最近几个月第三产业的产出增长很快。毫无疑问是未来增长的中坚。
第三产业的“出口”不多,一个月也就两三百亿美元。
几乎完全靠内需增长。不过第三产业包括地产和基建,最近第三产业的反弹可能相当大程度上也是地产基建稳住的结果。

顺便看一下大家一直说日本失去的30年,日本和美国差异到底在哪里。主要看30年(实际美国1997-2023,日本1994-2023)美国和日本各行业人均GDP增速,看两个国家增速最快的3个行业各是什么样。用人均增长主要是消除美国人口上升、日本人口下降的影响。
虽然有细节差异,美国医疗和教育合并统计(可以分开但是差异很小我就不分了),总体而言两个国家增长最快的行业都是IT服务、专业服务、医疗。(专业服务指主要服务企业的、包括不限于各类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
显然IT服务业差异最大。考虑到这是过去30年平均每年的差异,累计起来差异将会扩大好几倍。
这幅图高估了日本的GDP表现,我没贴出来的几乎所有行业日本增速都不如美国。实际上日本除了列出的这三个行业以外,过去30年就没有年均增速达到1%的行业了。但是IT服务业差异是最唬人的。
顺便看看其中两个行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增长率数据没有,医疗行业数据没有)。占比提升确实也是最快的。

自家笔记本
个人平台,平时想法研究记记笔记。有兴趣的人可以发消息私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