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午,来自国内外40多所高校的120余位学员陆续抵达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共襄第十届量化历史讲习班盛会,会务志愿者的热情和周到接待让各位学员宾至如归。
会务志愿者热情接待报到学员
下午,讲习班见面会、拓展活动在各小组组长及学员的积极参与下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开展,学员间的关系也在“指尖时光”等一个个趣味游戏和团队展示活动中不断拉近,为接下来的学术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讲习班见面会和拓展活动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傍晚,在林展老师的主持下,欢迎晚宴如期举行。蒋勤、曹树基、袁为鹏、马德斌、龙登高、陈志武、彭凯翔等老师结合其学习和授课经历,先后回顾了量化历史讲习班从创立到成立十周年的发展历程,部分老师也陪伴讲习班一路从学员成长为授课老师,并以此勉励学员们珍惜此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在量化历史研究的道路上共同前进。
欢迎晚宴时老师回顾量化历史讲习班发展历程
上
午
场
7月7日,上午第一场讲座由复旦大学的李楠教授主讲,主题为“作为交叉学科的历史计量学:趋势与挑战”。李老师由“历史研究属于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这一问题引入讨论历史计量研究范式的变化,指出历史研究具有“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而历史计量正处于从历史计量走向新历史计量的阶段,4D经济学也应运而生。
李老师进一步提出历史计量研究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包括作为历史借鉴的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现象与问题的研究,为今天政策制定与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和经验)、作为自然实验的历史研究(对于文化变迁、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疾病等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这类问题往往需要基于历史经验进行研究)及历史遗产的历史研究(以非洲作为案例阐述了路径依赖效应和多重均衡存在的特征)。
最后,李老师指出了当下历史计量研究存在的经济史研究缺乏与历史学之间的对话、缺乏对历史数据的考据过程,史料使用存在错误或不严谨、选题数据导向性过强等问题与挑战。
在提问环节,李老师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历史学与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区别”、“数字化对学科发展及理论演进的影响”等问题,通过以过往研究经历为案例的方式进行了更易于理解和形象的回答。
复旦大学李楠教授授课与答疑
上午第二场讲座,由武汉大学的彭凯翔教授主讲,主题为“解读明清货币金融史:理论与数据”。彭老师首先回顾了有关金融对中西“大分流”的解释、金融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诸多观点,并强调金融是早期近代以来国家、社会与经济相纠缠的关键点。进而,从理论与史料两个方面讨论关于明清金融的争论:在理论层面,彭老师指出学界对于“明清市场经济的难以‘脱嵌’?”和“非人格化金融组织的缺乏?”等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在史料层面,主要围绕“粮价导出的利率能否反映资本市场的一般情形?”的问题展开。
在对明清标期制度的讲解中,彭老师提出与标期关联的同业利率市场能够把更有效匹配的资金供求区分出来,由此为更加“顶层”的市场提供服务。最后,彭老师通过数幅图表,向学员们展示了银行并不能取代传统拆借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及“晚明以降:金融组织演进,商业利率趋降”的特征。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争相提问,围绕“清代利率呈现下降趋势的原因”、“商税制度的出台对利率的影响”、“同一时间点不同类型金融产品利率的差异”、“在汇兑机制下关于国际产品出口后于市场上的价格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在战争中聚集财富的能力,没有好的金融工具”等问题与彭老师展开了更深入地探讨。
武汉大学彭凯翔教授授课与答疑
下
午
场
下午第一场讲座,继续由李楠教授主讲,主题为“风险分担与合约选择:基于近代东北地区乡村社会的考察”。李老师基于暴力风险成为农业发展重要挑战、土地合约理论研究的局限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对于自然风险与暴力风险这两种不同的风险将如何影响合约选择以及农业生产绩效?而之所以选择近代中国东北地区乡村社会作为观测样本,主要源于东北地区人数多、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匪患、东北地区地权高度集中、租佃为主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李老师通过实证设计和研究发现,当存在土匪活动导致的暴力风险增加时,租佃双方签订分成租佃合约的概率水平会提高,即利用治安评价等级每增加一个等级,签订分成租佃合约的概率提高10%;当土匪活动导致的暴力风险增加时,地主越容易提供更加有效的激励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往往提供分成比例更低的合约。治安等级每上升一个单位,分成合约比例平均下降1.4%;暴力风险与自然风险不同,当自然风险发生时,土地质量可以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有效降低租佃双方签订分成合约的概率;但是当暴力风险发生时,土地质量不影响租佃合约的选择。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围绕“到警察署的距离这一工具变量的外生性”、“土匪活动的界定”、“土匪股数和治安等级之间的关系”、“治安指数变量的测度,是否可以使用二元变量”及“移民的溢出效应”等问题与李老师进行了更深入地讨论。
复旦大学李楠教授授课与答疑
下午第二场讲座,继续由彭凯翔教授主讲,主题为“民间文书中的经济史料及其量化研究 ”。彭老师由“量化何时有必要?”这一问题出发,提出对于类型化及大样本的材料、统计推断和重要指标的测度等需要采取量化的手段。对民间文献和经济资料按照会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原始凭证、账簿体系及报表/信息披露等属性的划分,并依次讲解这些史料所具有的经济信息。
在此基础上,彭老师以土地契约为例,介绍了整理土地交易数据的方法,并强调基于契约构建为历史数据库时应结合所研究的问题包含相关的多维信息。而契约表达的不仅仅是双方的合意,还是制度,同时应注意契约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国家与社会制约及契约是否由第三方强制执行。彭老师基于土地契约中整理出的相关信息总结了徽州借贷市场、账簿中所体现的北京银钱兑换市场及工资特征。最后,彭老师向学员们展示了自己如何利用黟县四都汪氏文书探讨工账中的劳工构成、雇工流动以及工资水平。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围绕“应如何基于契约文书开展土地价格的相关研究”、“找价契约缺失的部分如何处理”等问题与彭老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武汉大学彭凯翔教授授课与答疑
晚上分小组进行了Stata软件操作培训,由武汉大学何石军、香港大学丁美琦、胡森豪、李新昊与中国人民大学胡思捷博士等五位组长组织和讲授,针对Stata统计软件的基本特性、基本命令、常见的数据类型、常用数据操作进行了介绍,并用线性回归分析实例展示了数据的生成、描述统计以及结果展示等,并为学员们推荐了软件实操相关的学习资料。学员们也针对其在研究中遇到的软件操作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Stata软件操作分组培训
上
午
场
7月8日,上午第一场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主讲,主题为“中国人口数据库:以府为中心(1368-1953)”。曹老师基于何炳棣的研究提出应当首先注意“明太祖时期的人口统计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无论就其条令规则,还是实际效果而言,都相当接近现代人口调查”、“明代人口始终是上升的”等问题。
曹老师阐述了明代数据的质量及怎样算是贴近当时社会状况且品相较好的数据,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研究中心下移至省以下的行政区,从县级数据入手,重新建立各个有效时点的分府人口,构建府级人口数据库。而留存的府级人口数与县级数据并不完备,需结合各类史料依照特定标准对各府数据进行修正与推算。曹老师以部分府为例演示在籍人口与实际人口的推算及如何用里甲制度推测与检验人口数据。随后,曹老师向学员们展示了如何用明代人口增长率估测明代后期人口,并通过构建“人口净减少”值指标讨论明末清初的人口变动问题。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围绕“对少数民族相关材料的收集和补充”、“统计学模型与历史方法推断事件变化带来影响的差异”等问题与曹老师进行了更深入地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授课与答疑
上午第二场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陈雨新老师主讲,主题为“历史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史料、数据构建与研究视角”。陈老师从体制特征、形态转变、国家构建等方面回答“为什么研究早期和中古中国”这一问题。任何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前提都是史料,陈老师进一步从这一时期史料的可得性与内容、史料到数据的转化两个方面讨论了研究工作开展的客观困难,并列出了研究可使用诸如纪传体史书等的主要史料与数据库。
随后,陈老师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从史料到回归,如何通过史料提取数据、如何将不同层级的数据拆分至独立的数据集和数据结构来表达。最后,陈老师讨论了这一时期科研话题的可行性并分享“国家构建、君主继承”、“官僚体制与官员群体”、“政治联盟与政治精英网络”等研究话题的可能视角。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围绕“大航海时期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在讨论官僚体系问题时选择中古中国作为观测样本地的优势”等问题与陈老师展开了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陈雨新老师授课与答疑
下
午
场
下午第一场讲座,继续由曹树基教授主讲,主题为“‘1368-1953年中国分县人口、田亩、田赋、徭役数据库——以农业税率为中心的研究”。该研究以地方志为基本资料,官修史书为辅。其中,农业税率的计算主要基于“亩产量”、“米价及作为田赋的农作物之间的关系”和“田亩”。
曹老师首先在粮食亩产数据库构建中给出了亩产的确定办法及说明为什么其他亩产记载不可信,同时说明构建粮价数据库与测度县境变迁的方法。进而对各县人口、田亩、田赋、徭役进行计算,并对田亩测算中部分县存在的“小亩”问题做进一步的处理,从而通过“农业税率=(田赋总额+徭役总额)/田亩总额/亩产”计算出农业税率。“实际税率”则为依据实际田亩计算的税率。最后,曹老师通过一系列图向学员们展示了各府1393年等年份的人口密度、田亩饱和度及农业税率情况。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围绕“粮食运费”、“小麦与粟米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县与府之间的差异”等问题与曹老师进行了更深入地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授课与答疑
下午第二场讲座,由牛津大学的马德斌教授主讲,主题为“The Problem of Money in China”的演讲。马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货币本位及其稳定性、近代中国的银本位如何运作。“虚银两”只是一个记账单位,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实体货币是“银元”,二者的换算比率即为“洋厘”,这成为反映货币市场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内部套利的效率和货币一体化程度可以通过银点(相当于运输白银成本)和价差向“银点”收敛的速度来衡量。
基于1898年至1933年每月和每日的银价数据,通过构建TECM模型,发现1911年之后,天津和上海的洋厘差距缩小,货币市场有较大发展,货币市场整合程度提高。进一步通过比较上海和天津等18个城市之间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每日洋厘差价,发现银点和交通距离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马老师也解释货币市场整合的原因,其中强调了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如电缆,邮局,电报和金融出版物的传播。
在提问环节,学员们围绕“电报、铁路能否变量化”、“不同城市之间价格变化的联系及具体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与马老师展开了讨论。
牛津大学马德斌教授授课与答疑
晚上,五个学员小组分别进行第一次小组讨论,并针对各组分享的文章主题和内容各自邀请曹树基、蒋勤、李楠、龙登高、彭凯翔等相应的授课教师进行点评。在各组组长的主持下,学员们积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与点评老师们进行了更深入地交流,其他学员们也针对分享的文章与汇报人进行互动交流。
五个小组学员进行研究成果展示与交流
撰稿:卢海燕
编辑:李玲媛
摄影:沈延岚
编排:黎伟民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香港大学郑裕彤基金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教授)及其团队——林展(中国人民大学)、熊金武(中国政法大学)、何石军(武汉大学)、蒋勤(上海交通大学)、彭雪梅(中山大学)等人负责。向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量化历史研究经典、前沿文献。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邮箱: lianghuali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