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午
场
7月15日,上午的第一场讲座由鲁汶大学的魏希德教授(Hilde De Weerdt)主讲,主题为“Analys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in Context”。魏教授以中国古代东南部基础设施建设为案例,讲解了如何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数字技术对史料进行分析。
魏教授首先介绍了现有的开放知识库(如DBPedia和YAGO)中的基础设施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中国的桥梁、城墙和道路,研究时间跨度为1000年至1900年。她指出,这些知识库存在时间跨度属性的缺失、位置信息有限以及分类一致性不足等问题。此外,魏教授还介绍了相关研究,包括李济、Qiaofeng Xue、William Skinner等学者利用《古今图书集成》、《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和《地方志城墙资料汇编》等历史资料,研究中国城墙建设的数量、高度、厚度、位置、建筑时期和材料等特征。
但这些研究在事件类型区分和资料来源的明确性上仍有不足,问题和解释范围也相对狭窄。因此,魏教授指出,为了真正理解基于事件的数字历史研究,必须从个案分析扩展到对大量数据的比较和关联研究。她利用上一节课(7月12日)中介绍的文本标注知识,构建了一个具有开放性、链接性和可扩展性的中国古代基础设施数据库,并使用Colab notebook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通过图表,魏教授直观地展示了研究成果,例如中国的桥梁建造多与暴雨和洪水造成的破坏有关,而城墙建造则多为修缮翻新。
最后,魏教授强调,尽管数字技术和AI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工具,但问题设计和方法论仍是核心。她的目标是为学员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批判性的数据分析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利用文本分析来解决研究问题。
鲁汶大学魏希德教授上课
第二场讲座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孙传炜教授主讲,主题为“‘Three Lectures on the Causes & Consequences of China’s Recurring Unification (1/3)”。开讲前,由上海交通大学的蒋勤教授介绍了孙教授。接着,孙传炜教授通过探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能够反复实现统一”这一问题,向学员们介绍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孙教授指出,科学研究的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观察并描述现象,提出可检验的研究问题,通过演绎法提出合理假设,设计分析方法检验假设,最后得出结论。孙教授首先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不寻常且日益持久的统一现象,即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连续国家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现出日益增强的统一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提出“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国家”的研究问题。接着,孙教授介绍了现有的四个普遍假设。
首先是偶然性与路径依赖,某些偶然事件可能导致了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并通过路径依赖引发了一系列促进未来统一的后续发展。其次是文化因素,一方面象形汉字促进了共享的意识形态和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在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前的公元前221年,儒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哲学思想共享了一个共同信念,即政治统一将为天下带来和平与秩序,这都有利于中国较早实现大一统。第三是制度因素,从元朝开始,为了保持地区的弱势状态,行政区划被人为地划分,目的是防止地方势力过于强大,以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最后是地理因素,这一假设的主要观点包括水资源匮乏使得灌溉和防洪等方面需要大规模的合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高山等自然地理障碍会阻碍政治统一;充足的降雨和肥沃的土壤使农业得以早期发展,有利于早期国家的形成和统一。
蒋勤教授介绍,孙传炜教授上课
下
午
场
下午第一场讲座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孙传炜教授主讲,主题为“Three Lectures on the Causes & Consequences of China’s Recurring Unification (2/3)”。
延续上午讲座中提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孙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分析方法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针对“高山等自然地理障碍会阻碍政治统一”和“充足的降雨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早期国家的统一”这两个假设,孙教授提出了Agent-Based Simulation Model。该模型将世界划分为多个单元格,并赋予每个单元格生产力和地形崎岖度特征,假设随着时间推移,政治体受单元格特征影响,以概率方式扩展或收缩,从而模拟和分析不同地理和经济特征对国家合并与分裂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中国的自然条件比欧洲更有利于形成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
孙教授强调,在评估各种假设时,应考虑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s)、反向因果(Reverse Causality)、联立性(Simultaneity)等问题,以便全面评估假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研究中的偏差和误导。此外,孙教授还介绍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区别,进一步帮助学员理解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孙传炜教授上课与答疑
下午第二场讲座,孙传炜教授继续为学员们带来“Three Lectures on the Causes & Consequences of China’s Recurring Unification (3/3)”的主题讲座。
孙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反复统一对文化和制度的影响。在文化方面,统一促进了汉字的标准化和共同意识形态的形成。在制度方面,带来了区域的人工划分、早期建立的高度集中的官僚系统,以及限制大众政治参与的结果。此外,孙教授再次运用所介绍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领土过大+高度集权导致严重的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进而导致低税收和弱政府”的假设。
为验证这一假设,孙教授将清代中国与德川时代日本进行了比较。清朝是一个广袤的陆地统一帝国,而德川幕府则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数百个独裁政权的联盟。尽管两个国家在行政管理和税收制度上非常相似,清朝的行政结构更为复杂且层级更多。通过比较两个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相关数据,发现清朝的公共物品供给更少,腐败程度更高,人均税收更低,这些实证结果验证了大国面临严重代理问题的假设。孙教授的系列课程,旨在使学员了解在思考研究课题时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孙传炜教授上课与答疑
晚上,本届量化历史讲习班举行了欢快的结业晚宴。晚宴由香港大学的马驰骋老师主持,来自五个小组的十名学员代表:盛一涵(中国人民大学)、左毅博(暨南大学)、韩竞铖(厦门大学)、陈云菲(复旦大学)、周胜(浙江大学)、汪欢颜(北京大学)、宁浩(南开大学)、郭苏玮(香港大学)、李元超(芝加哥大学)、徐达(中国政法大学)分别分享了他们在为期十天的讲习班中的所思所得。大家不约而同地为迎来十周年的量化历史讲习班表达了祝愿,祝福讲习班越办越好。
马驰骋老师主持晚宴
学员代表分享讲习班收获
紧接着,曹树基老师、魏希德老师、孙传炜老师、马德斌老师、龙登高老师、彭凯翔老师、袁为鹏老师、蒋勤老师和林展老师作为授课教师相继发言,分享了他们对讲习班的感受,并对学员们寄予厚望和祝福。
授课教师发言
接下来,林展老师宣读了会务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名单,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和感谢,并请授课老师们与大家合影留念。
授课老师与志愿者们合影
之后,多才多艺的学员们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节目。首先登场的是第三组的《唱跳没有 rap》,诗朗诵和热情的舞蹈立刻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接着,第四组带来了合唱曲目《量化的人》,深情悠长的旋律让人沉醉。而第五组的表演《最炫量化风》更是别出心裁,先以诗朗诵开场,并由书法协会的学员现场题字,作为献给量化历史讲习班十周年的礼物。随后,画风一转,学员们跳起了欢快的《最炫民族风》,引得全场欢呼。第二组的歌曲《送别》则充满了深情,邀请老师同唱,共同表达对即将结业分别的不舍之情。最后,第一组的压轴表演《离别开出花》将歌曲与小品巧妙结合,并由两位学员表演了魔术,精彩的节目将整场结业仪式推向了高潮,现场气氛达到了顶点。
各小组学员带来精彩表演现场
表演过后,晚宴进入了最重要的结业证书颁发及合影环节。曹树基、魏希德、孙传炜、马德斌、马驰骋、龙登高、彭凯翔、袁为鹏、蒋勤和林展等多位授课老师为各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为第十届量化历史讲习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授课老师为五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撰稿:袁 灿
摄影:沈延岚 / 王安楚
编排:黎伟民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香港大学郑裕彤基金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教授)及其团队——林展(中国人民大学)、熊金武(中国政法大学)、何石军(武汉大学)、蒋勤(上海交通大学)、彭雪梅(中山大学)等人负责。向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量化历史研究经典、前沿文献。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邮箱: lianghuali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