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银行破产与经济活动:美国进步时代

学术   2024-06-30 23:27   广东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810 篇推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直广受学界关注。一方面,银行通过处理支付、促进储蓄、充当金融中介、将流动性低的低收益存款转化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筛选和监督信贷等方式,促进了经济活动。若银行倒闭,这些服务就会中断,因此扰乱商业和制造业运行。同时也有其他学者认为,银行只是众多金融中介之一。即使没有银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也会随时处理付款、促进储蓄和中介融资,使经济活动稳定运行。因此,银行倒闭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应该不大。


关于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银行倒闭的影响上,因为在银行突然退出时,银行对经济的贡献更容易显现。然而,由于数据不足和内生性的识别问题,这个问题始终难以找到结论性答案。对此,Gary Richardson, Marco Del Angel和Michael Gou三位作者最新的NBER工作论文运用了美国进步时代(1900-1929 年)的国内税收署 (IRS) 和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揭示了银行倒闭与商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并阐明这些联系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银行倒闭增加后,依赖银行的企业破产大幅增加,但独立于银行的企业破产却没有增加。相反,在向银行借款很少但持有大量现金存款的大型制造企业倒闭增加后,银行倒闭大幅增加,而在贸易企业和小型制造企业倒闭增加后,银行倒闭变化不大。


历史背景:进步时代的生产与信贷


在美国的进步时代(1901-1929年),制造和分销系统遍布全国。制造业和贸易公司大多规模较小并只在一个城市或县经营。然而,它们的上下游联系却横跨几个州,甚至全国。


同时,银行业也是地方性的。由于政策限制,大多数银行只在一个城市内开展业务,为附近企业的各个生产阶段提供资金。商品的支付手段买卖双方商议,买方开具汇票承诺在某一特定日期付款,卖方(供应商)则将汇票及相关协定交给银行,作为贷款抵押。这样,供应商就可以预收货款(即在交货前),而买方则可以在交货后付款。而银行贷款的期限仅为购买原材料、制造商品并将其运往目的地所需的时间。由于生产先于购买,而且生产者很少直接与最终消费者联系,因此信贷对这一体系至关重要。它将资金来源和抵押品在生产和销售链上转移,以支持全国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同时,这种信贷体系使资金通过银行间网络流向回报率最高的地方,降低每个生产过程所承担的风险,并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效率。


具体哪些公司从银行借款最多?作者在其之前的文章中发现,几乎所有贸易公司和小型制造企业都向银行大量借款。它们很难有可以出售的资产来偿还中远期债务,因此其银行借款远高于存款,并且缺乏其他信贷来源。


大型制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则有所不同,它们通常是银行的净债权人。虽然银行可以帮助它们实现支付和短期现金流调整,但由于拥有大量可出售的资本,它们的大部分业务都是通过股权、债务和留存收益(即它们在银行积累的现金)来融资的。


然而,进步时代商业银行体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银行贷款的期限通常较短,一般在三至六个月内到期。商业贷款的短期性意味着银行危机会迅速影响依赖银行的企业的运营,需要现金的银行通常会催收贷款,并拒绝展期到期的信贷。因此,银行危机会引发商业信贷收缩,引发破产诉讼,并进一步引发银行挤兑。所以在这种体系下,经济增长迅速,但也很不稳定,而且这种不稳定往往与金融体系恐慌有关。


数据与实证方法


有关企业破产的数据来自Dun’s Review,其中包含美国每个县每个月的在法院备案的破产信息。作者由企业规模和净信贷程度构建了依赖银行(所有贸易公司和小型制造公司)和不依赖银行(大型制造商)的企业破产数据。


小型破产贸易公司的存贷比为0.34。所有这些类型的公司都依赖银行贷款;它们几乎没有现成的现金,向银行大量借贷,而且缺乏其他资金来源。破产的大型贸易公司也依赖银行贷款,它们的平均存贷比为0.67。虽然如此,但他们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也比小型制造和贸易公司多得多,拥有其他资金来源,可以用来偿还银行债务。


本研究中银行倒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银行监管机构报告和媒体报道的汇总。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银行运营部汇编了所有这些来源的信息,创建了20世纪20至30年代有关银行停业数量的数据。银行运营部收集的原始信息保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作者之前的工作对此数据进行了详尽分析。


实证分析的时间范围是1901年至1929年,在此期间,企业破产和银行清算程序保持稳定,并避免了大萧条时期的经济衰退。在实证模型中,作者对通货膨胀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GNP) 增长进行了控制。

图1  1901-1929年间银行倒闭对企业破产的影响(向量自回归)


作者用简单的向量自回归总结了银行倒闭和企业破产之间的时间关系。结果如图1的脉冲响应分析所示,银行倒闭的突然激增通常伴随着企业倒闭的增加。

 

银行倒闭对企业破产的影响


为了估算银行倒闭对依赖银行的企业(bank-dependent)破产和不依赖银行的企业(bank-independent)破产的影响,作者采用了 Jordà(2005)的局部投影法。同时,作者运用变量12个月的同比增长来消除季节性并获得静态数据。

图2  银行倒闭对企业破产的影响(局部投影法)


图2显示了不同类型的企业破产对银行倒闭的反应时间路径。总的来说,银行倒闭对冲击发生三个季度后所有类型的企业破产都有显著增加,并且峰值出现在半年后。虽然银行倒闭对贸易和制造业企业都有明显影响,但对贸易企业破产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在半年后,对贸易公司的影响是对制造商相应影响的3.45倍。


这是由于进步时代商业信贷周期的特点所导致的。面临倒闭的银行为满足储户的提款要求,强制催收企业借款人还款,这些还款要求迅速影响了大多数依赖银行的客户,因为大多数商业贷款在6个月内可以收回或延期。同时,作者也在数据中发现,6个月内银行倒闭引发的诉讼也明显增多。


银行倒闭对贸易公司的影响更大,因为贸易公司比制造业公司向银行借款更多,财务储备也较少,因此抵御银行突然要求偿还现金的能力较弱。而对于制造商的影响则不大,因为制造商不仅拥有大量现金,而且还拥有有价值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和大量股权。当债权人陷入困境时,他们可以用这些资产作为抵押,向新银行借款。


图2的C部分描述了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脉冲响应路径。小公司对银行倒闭的反应大约是大公司反应的12至27倍。小企业通常依赖银行信贷,因此当银行倒闭时,它们失去了获得资金的渠道。大公司则可以获得股权、债务和留存收益等而不依赖银行。此外,大型企业往往是银行的债权人,持有的存款超过债务。因此,银行倒闭对大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依赖银行的小公司的影响较大。


图2的D部分则对银行债权人(大型制造企业)和债务人(贸易公司和小型制造商)进行了分析。银行倒闭对债权人的影响非常小且微弱,但对于依赖银行的债务人破产有很大的显著影响。


由于内生性和逆向因果关系,衡量银行破产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关系是困难的。然而,作者运用银行冲击先于企业破产这一观察,引入了两种工具变量来协助识别银行破产对于企业的影响。这两种工具变量分别是Jalil (2015)所提出的银行业恐慌,以及Baron Verner and Xiong (2022) 提出的银行股价下跌。


然而,企业破产(尤其是债权人破产)有可能导致银行倒闭,从而引发反向因果关系问题。为应对这一内生性问题,作者采用了两种工具变量来协助识别银行破产对于企业的影响。这两种工具变量分别是Jalil (2015)所提出的银行业恐慌,以及Baron Verner and Xiong (2022) 提出的银行股价下跌。


Jalil (2015) 利用报纸数据对国家和地区银行业恐慌进行了统计,并分析确定了哪些恐慌是由于外生原因造成。据此,作者确定了研究期间发生的外生银行业恐慌的时间。Baron, Verner and Xiong (2022) 则是根据二战前银行股本的波动先于银行危机这一特征,测定了非金融股票收益指数。股票市场变化的一部分是由总股票市场的外生繁荣和萧条驱动的,而美国股市的繁荣和萧条部分是由意料之外的国际事件(如宣战和黄金、铜矿和石油等资源发现)和非理性因素驱动的。作者使用非金融股票收益的滞后值来预测银行资本价值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发生在银行危机之前,有时也会引发银行危机。这两种工具变量均与前面基准回归的结果相符合,同时一阶段HAC测试页确认了工具的有效性。


  结  论  


在进步时代,银行倒闭与企业破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相关性。银行倒闭增加后,企业破产也随之增加。金融中介在不利选择面前是银行为经济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而金融危机和最后贷款人通过银行贷款渠道影响经济活动是其中一种主要方式。


作者所研究的1901-1929年间的美国,可以为当前提供借鉴,因为当时商业银行在美国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于现在商业银行在许多OECD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此外,由于在进步时期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本文也为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政策建设提出了经验证据的参考。


文献来源: Richardson, G., Del Angel, M., & Gou, M. (2024). Bank Failures and Economic A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Progressive Era (No. w32345).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其他文献:Baron, M., Verner, E., & Xiong, W. (2021). Banking crises without panic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6(1), 51-113.


Jalil, A. J. (2015). A new history of banking pan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1825–1929: construction and implic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7(3), 295-330.


Jordà, Ò. (2005).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f impulse responses by local projec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1), 161-182.


原文链接: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香港大学郑裕彤基金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教授)及其团队——林展(中国人民大学)、熊金武(中国政法大学)、何石军(武汉大学)、蒋勤(上海交通大学)、彭雪梅(中山大学)等人负责。向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量化历史研究经典、前沿文献。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邮箱: lianghualishi@163.com。


轮值主编:何石军        责任编辑:彭雪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
本公众号旨在打造量化历史研究交流平台,推广量化历史研究学术研究方法和前沿成果。现在主要发布《量化历史研究》辑刊、量化历史讲习班、量化历史国际学术年会以及量化历史研究相关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