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霞‖摸螺蛳

文摘   2024-12-19 06:28   浙江  
摸螺蛳

朱先霞(原载《浣纱》2024第6期)

我土生土长在白塔湖

我小时候的白塔湖,生态纯自然,无污染,天空蓝蔚蓝,湖水清澈碧绿。湖广田多,田里有泥、有黄、有田螺湖里有鱼虾、有螃蟹、有螺蛳。鱼虾蟹特别鲜美,螺蛳也是

捕鱼捉虾螃蟹,要有专业的工具。譬如渔网、鱼钩和小船。我家贫,靠借钱借米过日子,当然是无钱置办这些工具的。当然也买不起鱼虾和猪肉。

买不起血虾和猪肉,怎么办呢穷人有有办法我大哥二哥去泥鳅黄,我去摸螺蛳。把来的泥鳅黄鳝、摸来的螺蛳当荤菜。

看到这里,读者一定会讶异,泥鳅、黄鳝当荤菜,口福不浅呢就像我杭州的侄子说还说你们那时穷,泥黄鳝白吃吃好了。现在的泥鳅黄鳝,你们去买买看,多少贵哦

侄子是真的不知道,我家那时的泥鳅黄吃法叫他吃,保证他一次都不要吃。我家吃泥鳅黄鳝,就是饭镬里蒸蒸,没有一点油,放点盐或是酱油醮吃。后来泥鳅黄鳝多了,就晒干,腌过的味道还勉强吃吃。没钱买盐,淡的泥鳅干真的是淡而无味。逢天气连续下,晒不干,就有点发霉,吃了会恶心。

由此,我家哥俩泥鳅黄鳝喜欢,却不喜欢吃。

我不会泥鳅黄鳝,只会摸螺蛳。

春末夏初,乍暖还寒,只能沿河边摸螺。我撸起袖子,把袖子撸到腋下我卷起裤腿,把裤腿卷到大腿根部,沿着河边淌水弯腰一把一把摸。摸起螺蛳放破篮子里,杂物丢回河里。摸一会儿,抓住岸边杂草移步向前,换一个地方摸螺蛳。其时,总会弄湿衣裤。为了摸螺蛳,顾不了那么多有时弯腰时间长了,腰酸背疼,膝盖稍稍弯一弯,屁股就沾水了有时被玻璃、瓷碗碎片或是铅丝等杂物割破或划伤手指、脚底、手臂,没办法,还是脚手不停继续摸螺蛳。

放学后开始摸,到吃晚饭的节点,明天要吃的螺蛳差不多够了。

螺蛳喜凉怕热,一不小心搁浅到地,太阳一晒,就成了臭螺蛳。由此,炎夏酷暑时,螺蛳就潜在河底深水处。

这样我摸螺蛳就得潜水了。每天午后,我做完家务事,开始潜水摸螺蛳。我游泳只会狗爬式,且肺活量不大。潜水下去,不住气,只能在河底表面连河泥杂物两手刮一把捧着,靠两腿蹬出水面,拣出螺蛳放脸盆。这样摸螺蛳进程很慢,摸几个小时才够数。

有几次,哥俩湖畈中央泥鳅黄鳝回来,帮我摸螺蛳。他俩潜水功夫了得,下到河底摸螺蛳,好一会儿钻出水面,捧在手里的都是螺蛳,三下两下就够数了。

哥俩不能帮我时,还得靠我自己摸螺蛳。我在水里上上下下扑腾着,衣服很是折损。邻居看到我总会说天天看你摸螺蛳,天天看你补衣服。 没法子呀就这样破了补,补了穿。一个夏天下来,衣服补丁加补丁,都不知道其原来的模样了。

衣服原样是啥样的我读初高中时的任课老师——张慈挺老师记得很清楚一件是白纱布缝的,一件是格子手帕缝的,反正是最简陋的。

是啊,真的是最简陋的。白纱布那件就前后两片,两边腋下缝合;底下一圈把毛边折叠缝成光边;前片中间剪个领口,把毛边折叠缝成光边即可。两块格子手帕的更简单,只要两边的腋下缝合,前片剪个领口,毛边缝住即可。

这两件衣服是母亲亲手缝成的。在缝那两件衣服时母亲说:“尽管小大姑娘(十岁多点的女孩子)乌黑精瘦,但不能再赤膊了。”呵呵!当年穿上那两件新衣服时,甭提多高兴了!

每天摸来的螺蛳,我会清洗数次,洗得螺蛳外壳都亮晶晶的。拿回家后,换一个大脸盆用清水浸泡,让螺蛳舒展开来。一会儿,一颗颗清澈透亮的螺蛳的厣慢慢张开,滑溜溜的、嫩嫩的螺肉会探出头来,用力吹出小泡泡,把伴着螺蛳肉的污泥吐出来。

次日早上,我再拿去河边清洗。继续用清水浸泡,还会吐出一些污泥。

螺蛳的吃法,不像现在有红烧、酱爆、辣炒等多种吃法。如果是这种烹饪方法,其味道用乡间俚语一言以蔽之:“剁螺蛳过酒,强盗来了都勿走。”

我家贫寒,缺油少盐,大多时候是饭镬里蒸蒸,蒸熟了,折一截洗帚丝挑出螺蛳肉,酱油蘸蘸吃。

后来家庭经济有所改善,偶尔也用油炒着吃。

如果是炒炒吃,那必须剁掉螺蛳屁股。炒熟后,嘬一口,螺蛳肉和汤汁一并入口,鲜嗦嗦。哈!旁人看着不馋死才怪。

大约十点光景,到了烧中饭的时间。我用旧菜刀在螺蛳的锥底(螺蛳屁股)上连续地剁。

由于螺蛳屁股硬,要剁好几下。有时剁偏了,剁到手上,鲜血淋淋。便赶紧用破布包住伤口、稻草缠几下。然后,忍痛继续剁螺蛳。一会儿破布被血浸透了,就换一块,再用稻草缠绕。

后来轧螺蛳屁股用旧桑剪(桑树的整枝剪刀),比用菜刀剁安全且快得多。但是我人小手小力气小,手上会磨起好几个血泡。再后来用老虎钳,一只脚踏住老虎钳一边的手把,一手捉住螺蛳放入老虎钳口,一手按下老虎钳的另一边手把,螺蛳屁股就钳掉了,快捷又省力。

剪下来的螺蛳屁股上沾着的螺蛳尾巴肉和小螺蛳(用铁榔头砸碎的)螺肉,我用手在地上摊开,然后呼鸡唤鸭,叫它们来吃。因为鸡鸭吃过螺蛳肉,生出来的蛋特别大。鸡鸭听到我的呼唤声,争先恐后抢吃螺蛳肉,看得我咧开嘴巴笑不停!

呵呵!有忧有虑的岁月,无忧无虑的我,日子再穷再难过,内心只有一个愿望:让我有口饭吃,别常饥肠辘辘;让我吃饱肚子,就心满意足。


店口乡贤文化
弘扬乡贤精神,挖掘人文历史,宣传地方文化,传承文明乡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