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民间故事‖明代奇才徐文丈轶事
文摘
2024-08-15 06:28
浙江
民间故事‖明代奇才徐文丈轶事
李佳法编撰
徐渭(
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字文丈,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等,自称“南腔北调人”。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曾担任胡宗宪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
关
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
徐渭的一生。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是他的真实写照。他虽怀才不遇,但在民间流下了
脍
炙人口的千古奇闻。我的童年就是浸润在千奇百怪的民间故事中成长,现拾掇几则,供大家娱乐消遣。
徐文丈概述图
巧写对联
相传年过花甲的徐文丈
,一天
早早去赶集市,
经过
拐角处一家裁缝店
,店主是
一位老人,两鬓斑白,满脸胡须,布满皱纹,
悠闲
地坐在门口招揽生意。徐文丈路过,店主
见他
衣衫褴褛,十分寒
碜
,便搭腔
询
问:
“
先生,想做件新衣试试吗?
”
徐文
丈听到招呼
回头
一
望,便走进店
内
和店主闲聊
起来,当
得知店家生意清淡无人问津时,徐文丈灵机一动
,
说:
“老哥,
我给你写几副对联挂于门口,包你以后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店家半信半疑,心想这年头生意不
景气
,或许通过这样的方法招财引资也有可能。于是,回房拿来笔墨纸砚,
随徐文丈
画符。
徐文丈
不加思索,提笔写了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两句,随后又写了“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物进门”两句。
搁
笔后,让店主贴于自家门
框
。店主看到这几句话连连摆手说:
“先生,就凭你这几句话,就能日进斗金,我可不信
。
”并执意不
肯
张贴。
徐文丈只好
亲自张贴于店家
门口
,还向店家讲
清了
含意,店家
听后
满心欢喜。
果
不其然,第二天早上,许多市民看到店家门上贴了这两副怪异的对联,纷纷驻足观看,有的进门
打听
缘由
,当
得知对联
系
徐文
丈
所赐
,
都要求裁缝师傅做一套衣服以表留念。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久而久之,门庭若市,生意火爆
,
店家赚得盆满钵满
。
后店家特制一套衣服送于徐文
丈
作罢。
(读者阅后,谁能理解句中含义)
祝寿词
相传
徐文丈
仕途不如意,心情
郁
闷,流
落
在外。有一天,途中路过
一个
村庄,看到一大户人家门口,人声鼎沸,张灯结彩,
正在
为八十婆婆办寿宴。
徐文丈
看到景况,进门而入
,
闲坐在人群中间,聆听人群中的闲言碎语。不知不觉寿宴时间到了,
见
堂前最上桌几位老人
,
互相
谦让,
不
肯坐最
上
位
,
推让之际,
徐文
丈
不
问
深浅就坐
了上去
。因为古时祝寿
,
须写寿联,
往往
邀请
德高望重的
先生给寿
星
敬联,
由
此人就坐
最
上位。此时此刻,几位老人面面相觑,又不敢直问,所请先生看到情况也不作解释,
随后
,大家
各自就座
,静等开席。
过了一会儿,
美酒
佳肴
纷纷
而来,宾客尽情品尝,嘴里不停地
以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子孙满堂,洪福齐天”等吉语相颂,热闹气氛非同一般。席毕,按习俗
到了
给寿
星
写寿联
的环节
。所请先生因不能就坐最上位,妒嫉
在心
,直接指点
徐文丈
写祝寿联。
徐文丈
起初震惊,推三阻四后无奈。便让人敬上笔墨纸砚挥笔而书。
“八十婆婆不是人,生来儿子都成贼”两句。众人看了个个义愤填膺,火冒三丈,有的甚至
要
大打出手。此景此情,
徐文丈
眼看场面失控,便摆手示意,我还没有作完,你们便起讧,太不懂礼节了,于是闹哄哄的场景一下子安静下来,静等
徐文丈
填联。
徐文丈
又写
“九天仙女转凡人,偷吃蟠桃和金丹”。大家看了无不拍手叫绝!
各位看
官
,看了寿联后,
徐文丈
说老人是怎样的人?
夜宿寡妇家
相传
徐文丈
赶考途中,长途跋涉,既饿又累。夜色苍茫,不远处村口有三间大草房,便上前张望。只见草房内一中年妇女,手抱婴儿就坐在桌旁。
徐文丈
轻敲几下门,见中年妇女起身开门,进门后说明来意,夜宿她家。妇女领其意委婉拒绝。说
“鄙人寡妇一个,倘若你夜宿于家,传扬岀去
,解释不清,
让我以后怎做人
……
”
徐文丈
听到此话苦苦哀求,说:
“本人只求你家关牲口的草窝中安身即可。”寡妇听到此话,同情怜悯之心
油
然而生,同意借宿。
因为
徐文丈
长途跋涉,饥肠辘辘
,
便向寡妇借灶生烟
,
煮点东西充饥。
徐文丈问寡妇索要
米,盐,油,
锅
子,
锅
盖,火钳
等
,自己动手,
草草吃过了事,
到草窝睡觉,
边上鸡窝内鸡鸭叽叽呷呷叫个不停
,搞得他
到半夜睡意全无
,就想
使坏,把鸡毛拔光,把一只鸭压死后,迷迷糊糊睡到天蒙蒙亮,起身不告而别。
第二天天刚亮,寡妇来到了草窝
,
叫
徐文丈
吃早餐,看到了这一幕。
赶
到村口破口大骂:
“
昨天傍晚有个衣衫褴褛,年过花甲的老
头,
岀于善心夜宿我家,他要仰就给他仰
(民间指锅)
,要仆就给他仆
(指锅盖)
,拔进拔岀
(指火钳)
就给他拔进拔岀,还把鸡(比)毛拔光,(鸭)压
得
透不过气来。
”
众人听到她的骂声,纷纷前来观看,以为寡妇被老人强暴。了解情况,大家都觉得你昨晚遇到
徐文丈
了
……
天外有天
话说
徐文丈
才华横溢,无敌天下。处处吃白食占小便宜,百姓口
碑
众说纷纭:
徐文丈
智商超群,怀才不遇;有的人认为,
徐文丈
聪明绝顶,但没有德性。
有一天,
徐文丈
骑马路过村口,来到田野上,只见一人背负青天,面朝水田,双手
在
秧苗来回穿梭。便下马走到此人对面大声问候
“种田郎啊种田郎,一天到晚能种几万几千株秧苗?”种田郎被这一突如其来的问答哑口无言,心里不是滋味。
徐文丈
看到此人的表情,洋洋自得起马而走。
傍晚,此人回到家中,把骑马人的问题告于妻子,妻子语重心长地和丈夫说:假如下一次再遇到这人,你就对他说:
“骑马郎啊骑马郎,一天骑到夜有几万几千个马蹄窝?”过了几天,骑马
郎
又和种田郎相遇,种田郎上次被骑马郎耻辱,大声呵问,
“骑马郎啊骑马郎,一天骑到晚有几万几千个马蹄窝?”
徐文丈
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拷问,不知所措,便赶紧问:
“
是谁教你的?
”种田郎脱口而出
:
“我老婆
教
我的
。
”“你老婆在哪里?我上前去对
账
。
”于是种田郎和骑马郎一前一后来到家门口。骑马郎一只脚在门槛里,一只脚在门槛外,对着烧火的妇女大声说:
“
你看我走进还
是
走出?
”“你看我火钳拔进还拔
是
岀?
”两人无言以对,不分胜负。此时
徐文丈
嘴巴抽动,大声说:
“
你看我嘴巴里的口水吐进还吐出?
”那妇女起身走到粪桶边,拉下裤子说:“你看我拉尿还拉
屎
?
”看到了这一幕,徐文丈脸色大变,
赶紧下跪讨饶,
说:
“你是我有生以来再难对付的人。从此我称您为
娘
,拜您为师,谨请处罚
”。嘴里不停念叨“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
据说,从此以后,
徐文丈
闭门不出,
直至
寿终正寝
。
乘
“白”船
相传徐文丈明代奇才。才华横溢,怀才不遇,晚年凄惨难能,落魄无助,贫病交加,寿终正寝于家里。但他留下的故事千奇百怪,妙趣横生。老百姓互相传颂,颇有深意
……
相传两村相隔一条河,没有桥梁可过,河上停放着一只渡船,没有摆渡人,过往河流只得靠自己牵绳摆渡。
有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徐文丈想到对面村庄办点事。来到河边,只见河上没有桥梁,却在不远处停靠着一只小船。徐文丈踱步来到河边,下船摆渡。瞬间脑海中想起,可能稍等片刻定会有人一同前往,于是就坐在船上,等候旁人。过了一会儿,一位肩背铁耙的老农民也来到船上,他看到徐文丈闲坐在船上,心想,他岂不想乘白船吗?想到这里,老农民也不想摆渡,也静坐船中。又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位花和尚,他看到前两位都静坐在船上想乘白船,他也懒得摆渡。最后,来了一位手执花伞,肩背绣花袋,身穿裙子,缠裹小脚的中年女子。徐文丈眼看时间不早,大家都想乘白船。于是,他说:
“大家来对课,看谁的课题好,就让他(她)指派谁摆渡。”大家一致同意,对课会战就这样开始了。徐文丈第一个对仗:“毛笔头尖尖,毛笔套盖盖,诗书五经人人爱,诗书五经无人爱,状元及第哪里来?”第二个轮到老农民:“铁耙齿尖尖,铁耙柄盖盖,种田割稻人人爱,种田割稻无人爱,你们几个白吃(几)白拉(查)哪里来。”第三个花和尚,眉头双紧,心想,这下可能要我摆渡了。于是灵机一动,说:“木鱼柄尖尖,木鱼盖盖盖,宗教信仰人人爱,宗教信仰无人爱,菩萨大人哪里来?”最后一个就是中年女子了,中年女子目光炯炯,胸有成竹,脱口而出:”小脚尖尖罗裙盖,细皮白肉人人爱,细发白肉无人爱,你们几个末代子孙哪里来?”听到了这几个人的对课,大家猜一下摆渡人应该是谁?结果呢?由中年女子指点摆渡人。她逐一分析,老农民常年累月,日晒雨淋,日岀而作,日落而息,含辛茹苦,应该乘白船。花和尚念经专一,精神高度集中,有时开光不分昼夜,他也辛苦。算来算去,还是侬徐文丈做摆渡人。因为你是白面书生,既不用晒太阳,又不用花力气,在室内无忧无虑看点书,又何妨?听了女子的分析。此时的徐文丈哑巴吃黄连,有口难开。于是撑起摇竿,把小船摆渡到对岸。一心想乘白船的徐文丈贪小失大,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最后自食其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时想占小便宜,结果弄巧成拙,反而吃大亏
……
关于徐文丈的
民间故事流传顺广,以上几则是我在
前辈们
的耳濡目染中,凭借记忆编撰而得,错误和过失难免所在,谨请读者谅解。还有故事中的答案请有兴趣的看官答辩!
店口乡贤文化
弘扬乡贤精神,挖掘人文历史,宣传地方文化,传承文明乡风。
最新文章
飘溢醉人浓郁香
退伍老军人,朴实老农民
轶事杂谈||金奖“水墨绍兴”
不掰老茭白
嵊县师范掠影
散记之:稻草垛
跳“农门”
湄池老火车站,承载着多少店口人出行的记忆
陈子韶与马一浮文字因缘纪略
孝道,中国家风文化的根
诸暨名人廉事丨何文隆:“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要分清。”
抱娘
朱先霞‖摸螺蛳
虞亦生‖祖父
小姑姑宣平——导弹设计师的人生
轶事杂谈 || 五十二“档头”的阿飘
不能忘却的记忆——延安的优秀“工匠”金文钦
张晓舞‖且付闲情作锦灰
杨茹婷‖化学家陈天池
金祖根‖水乡少年
随记之:父亲的固执
陈敏‖血旧交加的《祭侄文稿》
为红军“彝海结盟”作出贡献——冯文彬
陈伟权‖“诸暨三隐”出店口
李科才‖一代霸主勾践
蒋金勇‖舌尖上的店口
昔日芳华——阮家埠
诸暨北乡袭击敌伪军
白塔湖朱家站雅集
何仲尧‖七里
华严十八当
诸暨古井——玉井
王艮及其《止止斋稿》
陈平‖雨中的白塔湖
凉亭
【《随笔》首发】陈慧 | “逃亡者”滇西细菌战亲历始末(下)
【《随笔》首发】陈慧 | “逃亡者”滇西细菌战亲历始末(上)
安穩寺的前生今世
寻找傅天华烈士家属
探寻傅天华烈士真相
陈伟权‖追思少年读书时
诸暨古井——茶亭井
一代经师蒋载康
爱的港湾,家的乐园
蒋一震及其《西子传》
“泌湖”“视瞻山”名称之由来,及虞村的两位名人
传统蜂疗有传人
民间故事‖明代奇才徐文丈轶事
但幸士有捐身愚——明代诸暨士子傅日炯殉国的身后名
御史太公冯劝的传说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