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蒋金勇‖舌尖上的店口
文摘
2024-11-04 06:34
浙江
舌尖上的店口
蒋金勇
2020-11-08
方言和美食,素来最能鲜明地表达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诸北小城店口,地处诸暨最北端,毗邻萧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身拥有的山水湖田系统,培育出颇具地域性的食材,也孕育出了独特的美食文化。
说起店口的美食,总绕不开那股传统的绍兴风味。霉、腌、酱,是独具绍兴风味的三大类主打菜肴制作方式,也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保存食物之道。
曾经繁华的店口老街
霉鲜菜品,常见的佐料是霉干菜,若能配上肉类食材加以糅合,烹制成如霉干菜蒸肉、干菜乌醴鱼等佳肴,必定会成为店口人餐桌上的抢手货。
腌酱美食,主要用到的腌制品调料分别是盐和酱,有些人家根据自身口味爱好,也用虾油露浸渍食物的。无论哪种方式,常见的食材一般逃不过鸡肉、鸭肉、猪肉等。
腊月未到,乡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杀鸡宰鹅,腌制晾晒,用行动宣告着年货季的到来。虽然比厨艺,谁家也未必服谁家,但乡邻之间互相分享的场景,却分外美丽。
在店口人的年夜饭里,霉鲜腌酱类佳肴是不可或缺的。一家子人其乐融融地品尝分岁夜饭,唇齿间那熟悉的味道、耳畔身旁那熟悉的唠叨,都是岁月流转的惬意瞬间,是岁末丰收与情谊交互的家乡味。
由节令食俗衍生而来的美食,诠释了店口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个性。
清明馃、端午粽、南瓜糕、芝麻垒金团、月饼,这些江南地区常见的节令饮食,经过乡民在制作工艺上的精雕细琢和深度挖掘,不仅口感变得美味细腻,古典韵味亦十足。
在一些巧妇手中,传统的清明馃被制成饺子状、元宝状、荷包状等花样,每一种形状各有其吉祥的寓意和象征。所用的馅料也突破了传统的碎猪肉、雪菜、豆腐干、葱花混搭,出现以红豆沙、芝麻、鲜笋、榨菜等为馅料的新品种。
有意思的是,
2017年的清明时节,清明馃与店口的文人雅士美丽邂逅了。店口书画界人士童小祥老师邀请了当地书画界好友,在自己家里制作清明馃。
在这些笔墨丹青们手中,青白两色清明馃的表面,被附上了用米粉制作、用颜料着色的各色图案,有花朵、熊猫、柳枝等。做好的清明馃搁置在竹篾提盒中,一股浓厚的艺术感油然而生,食物与艺术巧妙融合。
近年来,湄三村傅如委先生一家制作的清明馃口感绵软清香,一度在微信朋友圈热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店口牛皋村一位王姓民户,近年来倚托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坊间流传着的
“南宋初,百姓以月饼赠岳家军”之典故,成功打响了“牛皋月饼”的品牌。
牛皋月饼口感酥松、品种丰富、价廉物美。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可以感受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店口拥有大面积的湖畈区,为莲藕、菱角、鱼虾、螺蛳等各类水产食材的富足之地。此外,茂密的林间也埋藏着各季笋类,以及土鸡鸭、山羊等畜类。
这些地域性食材都可以成为美食的原料。正因此,
“牛皋十八碗”就成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续至今的宴席首选,出现在许多店口人生活的喜乐记忆里。
最早烹制
“牛皋十八碗”的,是今年已75岁的牛皋村“老厨师”王来灿,他的拿手菜肴麻油鸭,一烧就是40多年,至今在菜场里仍拥趸者众,只要是店口人几乎都吃过。
王来灿的爷爷、父亲和儿子都从事厨艺活计,
20岁时就开始跟着爷爷烧“牛皋十碗”。那年代物资欠丰,村里有红白宴事,能凑出十碗已算富足。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
“十碗”逐渐变成了“十二碗”、“十六碗”,甚至到后来的“十八碗”,菜肴品种也不再局限于三鲜、红烧肉、鱼等本地食材,还增加了各色海鲜。随着“碗头”的逐渐增多,王来灿也从一名厨师转变成“家宴包工”,足迹踏遍牛皋村周边的多个村落,走上了创富道路。
这里面的故事,就如这饱含浓浓乡韵的
“牛皋十八碗”一般耐人寻味。
其实在店口,这样的
“十碗”、“十八碗”并非罕事,何家山头村因毗邻白塔湖畔,农家乐聚集,以白塔湖河鲜为招牌的食宴如今十分盛行,何家山头村因此也成了店口人口中的“农家乐村”。
当然,店口街头巷尾以美食著称的酒店铺子也是较多的。除了王来灿的麻油鸭外,还有杨梅桥路边云桥饭店的板鸭,也是可以让远近食客慕名而来的一道菜。至于海亮商务酒店、洋白酒店、枫叶酒店等地,就更为当地人所熟知了,这些地方也常常是外乡人通过美食认识店口的起点。
近年来,一些售卖早餐的铺子也因食客的口碑而名声大噪,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如店口街市上的殷氏包子、诸店线沥山湖段的蔡包子等。
美食店一旦集聚,便形成了美食街。除了众人多熟知的嘉凯城等商贸综合体外,如今湄池老汽车站岔路口一带,人流众多,餐饮店铺林立,也逐渐形成了烧烤一条街,有食客戏称之为
“撸串街”。
比较有名的铺子如阿锋烧烤吧、千里羊烧烤等,一般在夜间营业,把此地俨然装扮成了一条夜市街,这体现了店口人和外来建设者在现代化大潮下的饮食文化变迁。
店口乡贤文化
弘扬乡贤精神,挖掘人文历史,宣传地方文化,传承文明乡风。
最新文章
飘溢醉人浓郁香
退伍老军人,朴实老农民
轶事杂谈||金奖“水墨绍兴”
不掰老茭白
嵊县师范掠影
散记之:稻草垛
跳“农门”
湄池老火车站,承载着多少店口人出行的记忆
陈子韶与马一浮文字因缘纪略
孝道,中国家风文化的根
诸暨名人廉事丨何文隆:“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要分清。”
抱娘
朱先霞‖摸螺蛳
虞亦生‖祖父
小姑姑宣平——导弹设计师的人生
轶事杂谈 || 五十二“档头”的阿飘
不能忘却的记忆——延安的优秀“工匠”金文钦
张晓舞‖且付闲情作锦灰
杨茹婷‖化学家陈天池
金祖根‖水乡少年
随记之:父亲的固执
陈敏‖血旧交加的《祭侄文稿》
为红军“彝海结盟”作出贡献——冯文彬
陈伟权‖“诸暨三隐”出店口
李科才‖一代霸主勾践
蒋金勇‖舌尖上的店口
昔日芳华——阮家埠
诸暨北乡袭击敌伪军
白塔湖朱家站雅集
何仲尧‖七里
华严十八当
诸暨古井——玉井
王艮及其《止止斋稿》
陈平‖雨中的白塔湖
凉亭
【《随笔》首发】陈慧 | “逃亡者”滇西细菌战亲历始末(下)
【《随笔》首发】陈慧 | “逃亡者”滇西细菌战亲历始末(上)
安穩寺的前生今世
寻找傅天华烈士家属
探寻傅天华烈士真相
陈伟权‖追思少年读书时
诸暨古井——茶亭井
一代经师蒋载康
爱的港湾,家的乐园
蒋一震及其《西子传》
“泌湖”“视瞻山”名称之由来,及虞村的两位名人
传统蜂疗有传人
民间故事‖明代奇才徐文丈轶事
但幸士有捐身愚——明代诸暨士子傅日炯殉国的身后名
御史太公冯劝的传说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