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御史太公冯劝的传说
文摘
2024-08-08 06:08
浙江
御史太公冯劝的传说
冯劝官至侍御史,所以大家称他御史太公。御史太公两次到省里去考举人都未考取,但他并不灰心,在家一边耕种,一边刻苦攻读。顺治甲午年
(
1654
)
他又去考乡试。考过之后,仍亦耕亦读。有一天,他在庙后六亩劳动,看见报事佬到村里来报喜,就过去问
:
“你是否到冯劝家报喜
?
”答
:
“是。”他就说
:
“那好,他的家在村口第一个台门,门口有一口水塘,你不要走错。”说完就急忙从桑园进后门到家。换好新衣,到堂前接喜报
,
这一年他正好
30
岁。
第二年是大比之年。他和长
澜
宣举人
、
欢潭田举人,一同赴京会试,三人都中了进士。宣进士、田进士家里有钱,疏通关系,很快都放了官
,
只有御史太公较穷,没有钱疏通关系,一直留在朝里不放官。皇帝问他为什么还不放官
?
他说
:
“万岁臣家道清贫……”皇帝说
:
“那好,有钱有人保,无钱寡人保。”并着吏部立即放官。
吏部虽不敢违抗圣旨,但因其无钱礼敬,就派他到广西博白县做知县。知道情况的人对他说
:
“你到博白县去做知县,还是不去的好。如果去了,不但油水捞不到,而且前程一定要丢。因为那里已经三年收不起田赋。”他听了,毫不在意什么油水前程,想的是老百姓不交田赋
,
必有原因
,于是
毅然赴任。
到
任地
一
打听
,
原来是博白县南流江连年水灾,老百姓自己
连
吃的都没有,
都
外出逃荒,哪里还缴得出田赋呢,冯劝十分同情,把情况奏闻皇上,建议由国库拨粮
,
以粮代赈,兴修水利。皇帝十分赞赏,
一
一允准。
他召集父老乡绅
会商
,告诉他们今冬明春要修水利,不论男女老幼,分档次发给口粮,参加水利劳动的另行多发。在外逃荒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赶着回家修堤挖河,搞得热火朝天。一冬一春,基本修好水利,第二年起,年年获得丰收,不几年,人民生活好起来,田赋也交清了。
老百姓感其恩德,一连挽留三任,到第三任满期,挽留不住。才调到山西襄陵做知县。他调离后,老百姓给他立庙塑像奉为神明,逢年过节,必先祭他,再祭祖宗。
御史太公为官清正廉明,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
,
政声
上达天听,
因此,一度派他管过皇
家
的珠宝仓库
,
后来又任他为监察御史。康熙三十三年,他
70
岁告老还乡,皇帝赐他《旨奉还乡》直匾一块,并要派三千官兵送其回家。他说
:
“我告老回乡,并无钱财,没有什么好保护的。再说,我次子冯
泗
,有一身武功,不必兴师动众,劳民丧财了。
船到太湖,强盗看见官船,就来抢劫财物。虽被冯泗打退,但冯泗也受了重伤
,
肚肠外流,一家人大声恸哭,强盗一听,知是冯泗已死,就再度前来抢劫。上船
后
方知是冯御史告老还乡,
居然
一点财物也
未
抢,因为冯御史是个清官、好官,他们早有所闻了。
马如龙和御史太公是同科进士
,
马如龙在山东做知府时,御史太公还只是博白县知县。御史太公调到襄陵当知县,马如龙已做山西道台。有一天,马如龙不无得意地对御史太公说
:
“冯年兄,你官运不通啊
!
”不料后来御史太公升为侍御史
,
官比马如龙还大,马如龙想起当年的话,感到十分羞愧,为了表示歉意,特地送了《豸绣风清》黑底金字横匾一块。这块匾
后来
挂在
祝家坞
上祠堂正厅当中,
直到
土改时被毁
。
御史太公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助,字亦舟。虽然没有横行不法行为,但凭哥哥御史的牌头,人人都让他三分。他做木材生意,从江山、龙游等地放木排到杭州,只要他的木排一到江干码头,别人的木排就自动让开了。还有他到绍兴府去考秀才,曾闹过考场。因此,御史太公常劝诚他要守本分。他很不以为然,竟说
:
“我又不犯法,关你什么事
?
今后我不姓冯,姓马好了。我排行第二,我就叫马二,不和你牵连就是。
”此后,大家虽然改称他为马二先生,但他是冯御史的弟弟,有谁不知道呢
!
御史太公告老还乡
后,
有一年夏天,他把箱子里的皮袍子、皮马褂拿出来晒,以防虫蛀。弟弟祚五十三公看见了,以为他在显富,心想我比你富得多,有什么稀罕。就在太阳下晒银洋钿,叫孙子去请御史太公来吃饭,实际上是让他哥哥来看看,倒底谁富
?
吃饭时,祚五十三公问御史太公
:
“
兄长
为官多年,置了多少田产
?
”
御史太公说
:
“不过百亩。”祚五十三公说
:
“
你还是我的田多哩
。
”御史太公说
:
“一
个人有能力,在邦必达,在家必发,无能力则不发不达。
”
长
澜
村宣御史,与御史太公是同科进士。他在负责治理黄河事务中,经费超支,被奸臣诬为贪污而打入天牢。御史太公知为冤案,一面为其疏通关系,一面把他超支款代为缴清
,
得无罪释放。宣御史感御史太公之恩,将小女儿许配给御史太公
做了
儿媳。
原载《祝家坞村志》
店口乡贤文化
弘扬乡贤精神,挖掘人文历史,宣传地方文化,传承文明乡风。
最新文章
飘溢醉人浓郁香
退伍老军人,朴实老农民
轶事杂谈||金奖“水墨绍兴”
不掰老茭白
嵊县师范掠影
散记之:稻草垛
跳“农门”
湄池老火车站,承载着多少店口人出行的记忆
陈子韶与马一浮文字因缘纪略
孝道,中国家风文化的根
诸暨名人廉事丨何文隆:“公是公,私是私,公私要分清。”
抱娘
朱先霞‖摸螺蛳
虞亦生‖祖父
小姑姑宣平——导弹设计师的人生
轶事杂谈 || 五十二“档头”的阿飘
不能忘却的记忆——延安的优秀“工匠”金文钦
张晓舞‖且付闲情作锦灰
杨茹婷‖化学家陈天池
金祖根‖水乡少年
随记之:父亲的固执
陈敏‖血旧交加的《祭侄文稿》
为红军“彝海结盟”作出贡献——冯文彬
陈伟权‖“诸暨三隐”出店口
李科才‖一代霸主勾践
蒋金勇‖舌尖上的店口
昔日芳华——阮家埠
诸暨北乡袭击敌伪军
白塔湖朱家站雅集
何仲尧‖七里
华严十八当
诸暨古井——玉井
王艮及其《止止斋稿》
陈平‖雨中的白塔湖
凉亭
【《随笔》首发】陈慧 | “逃亡者”滇西细菌战亲历始末(下)
【《随笔》首发】陈慧 | “逃亡者”滇西细菌战亲历始末(上)
安穩寺的前生今世
寻找傅天华烈士家属
探寻傅天华烈士真相
陈伟权‖追思少年读书时
诸暨古井——茶亭井
一代经师蒋载康
爱的港湾,家的乐园
蒋一震及其《西子传》
“泌湖”“视瞻山”名称之由来,及虞村的两位名人
传统蜂疗有传人
民间故事‖明代奇才徐文丈轶事
但幸士有捐身愚——明代诸暨士子傅日炯殉国的身后名
御史太公冯劝的传说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