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目录

文摘   2024-09-30 14:50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

❖❖

目录



摘要

盖房先烧砖: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体系

作者:杨立华

作者简介:

杨立华,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政府管理学院长聘教授,公共治理研究所研究员,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授(北京100871)。

摘要:概念不仅是人类思维、思想活动及交流沟通的基础,而且是研究者构建和发展理论和思想的基石,甚至是学术思想精华的最集中体现和反映;概念分析则是和规范、实证分析相并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因此,在提出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后,需对其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在讨论提出概念体系必要性、讨论概念定义基础上,依照文明“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的基本逻辑,发展了包含“文明本源”“文明本身”“文明发展”为核心的文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文明概念体系分析最基本框架。之后,在对概念体系具体阐释基础上,发展了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概念体系,并讨论了概念体系发展的关键任务。研究不仅为文明政治学和文明公共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简明扼要的路线图,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新基础。

键词:文明政治学;文明公共管理学;概念;研究方法;文明发展

面向实践的中国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作者:任勇、周芮

作者简介:

任勇,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 201620)。

周芮,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上海 201204)。

摘要: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聚焦公共事务与公共治理问题的学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中国治理议题的丰富性和公共管理实践的快速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需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通过梳理可以看出中国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呈现出知识引进与知识创造并行、学术知识与专业知识并行以及知识传授与知识转化并行三大特点。而在未来要推进中国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将中国作为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策源地,面向中国实践,立足中国情境,讲好中国故事。具体来看就是要坚持以中国为中心、以世界为参考,注重价值与操作的平衡、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治理与制度的平衡以及自主与非自主的平衡。同时对中国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评价也是检验其有效性的重要体现,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建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并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评价标准进行优化,以期实现面向实践的中国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全链条建构。

键词: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面向实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维阐析: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

作者洪涛、雒敏

作者简介:

洪涛,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兰州 730050)。

雒敏,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兰州 730050)。

摘要: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通过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三个立体维度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深入阐析,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总体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根脉;党的百年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之血脉。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执一驭万,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社会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只有坚持普惠百姓的发展之路,坚持文化自信的复兴之路,坚持开放包容的共建之路和坚持体用贯通的辩证之路的实践指向,方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实践指向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作者:汪长明

作者简介:

汪长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上海 200030)。

摘要:当前,科学家精神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实践样态与理论样态之间出现功能性偏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不畅、弱化科学家精神育人力度,内涵揭示话语质感不够、降低科学家精神理论深度,思政课教学方式不够鲜活、影响科学家精神融入效度等问题。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背景下,破解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元分裂现象,有赖强化“大思政课”载体与教育功能,推进科学家精神融入力探索与实践。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素养教育、培养“三种思维”,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扣好“人生首扣”,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砥砺“青春之我”,融入科研诚信教育、筑牢道德底线,融入科技实践教育、做到知行相济,是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目标,成为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场域和新图景。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进路;“大思政课”;立德树人

文化技术阶梯理论:技术范式转变中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路

者:傅才武、赵辉

作者简介:

傅才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430072)。

赵辉,武汉大学董辅礽研究院博士生(武汉430072)。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文化体制改革,在进入21世纪20年代后面临全新的改革环境。高速迭代的数字技术在促进文化数字化的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与传统类型技术范式完全不同的平台技术范式,它通过改变类型技术的线性发展轨迹而重建文化行业的底层技术逻辑,突破了文化行业系统“技术分类—专业分工”的专业合法性局限,成为文化行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未来十年,伴随着数字技术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代,文化行业体制整体上将要进入结构性解构与重建的关键时刻,新兴数字文化的成长和对社会文化消费的主导,将突破以文化行业为基干的文化管理框架,探索建立适应数字社会规则建构为方向的国家公共文化管理模式,体现为一种文化行业为适应数字生态环境的总体变化而实施的跃迁式改革。文化行业的这一结构性变迁对于国家政策和制度创新意义重大,它同时定义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行业体制改革方向和政策设计原则。

关键词:文化数字化;技术范式;文化行业;文化体制改革

媒介基础设施视角下全球传播史的再书写——以跨洋电报与跨国通讯社为例

作者:史安斌、朱泓宇

作者简介: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084)。

朱泓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4)。

摘要:回溯媒介基础设施的历史发展,可以探索重新书写全球传播史的路径。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跨洋电报和跨国通讯社为案例,在帝国、传播与媒介基础设施互构的“三位一体”系统观念下,可审视全球传播基础设施的建造、使用和扩散,最终建立了以美西方为主导的整全性的全球传播组织逻辑和规则制度,即全球传播的“卡特尔化”。中国“数智丝路”写就新的全球化媒介地方志需要超越这一霸权逻辑,重新锚定自身的角色与定位,参与、引领新一轮全球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媒介基础设施;全球传播;电报;通讯社;卡特尔化

精神文明视域下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及其表达——基于三种公共场馆网络用户生成内容的分析

作者:陈波、延书宁

作者简介:

陈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场景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430072)。

延书宁,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武汉430072)。

摘要:公共文化空间作为连接个体精神生活与公共意识领域的纽带,具有提升公民个体素养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整体进步的价值潜力。文章以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为代表,收集相关网络用户生成内容并借助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文化空间具有智识性、伦理性与审美性三重价值属性,通过空间叙事和认知加工两个环节向公众表达,从而助力个体素养提升并促进社会认同培塑,以达到涵养个体情操、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并将其要素功能与价值属性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能够助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实现高水平跃升。

关键词:精神文明;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价值表达

亨利三世罚金卷轴的数字化整理与研究——一个兼顾公共性与学术性的档案

作者:金德宁

作者简介:

金德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字史学中心研究员(北京102488)。

摘要:亨利三世罚金卷轴工程堪称英国数字典藏建设的典范。基于XML TEI和RDF/OWL技术路径,罚金卷轴工程完成了翻译文本格式和原件数字摹本的数字化。秉持公共性原则,项目组采取了开放性、英译、便捷的网页设计等措施;秉持学术严谨性原则,项目组采取了严格的翻译标准、保留原件复杂的文件格式、延续历史学和档案学研究在参考文献的印刷传统、文本搜索、数字摹本等措施。每月卷轴是罚金卷轴的特色板块,通过网站和非专业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项目组实现了公共性与学术性的桥接。亨利三世罚金卷轴工程为代表的档案数字化整理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在维系学术的严谨性同时,兼顾档案的公共性,并在此过程中调动社会对档案建设的关注。

关键词:亨利三世;罚金卷轴工程;数字人文;公共性;严谨性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的接受

作者:郝田虎

作者简介:

郝田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杭州 310058)。

摘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深受喜爱,诸如屠岸、梁宗岱等诗人译者,甚至终其一生,致力于十四行诗的翻译。十四行诗的翻译涉及跨文化理解。在诗歌形式上,莎氏十四行诗有两种汉译形式,即古体诗和白话诗。虽然两种形式各有优劣,但整体而言,白话诗形式已成主要翻译趋势。在过去一世纪的时间里,十四行诗这一诗歌形式已经成功中国化,中国十四行诗主要得益于对西方十四行诗作品的阅读与翻译,包括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其中,莎士比亚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本文梳理莎氏十四行诗在中国的接受史,包括阅读、翻译和改写等方面,并辅以具体例证,说明莎士比亚如何影响了中国现代诗歌,成为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威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阅读;翻译;改写;中国现代诗歌

从“观看”到“倾听”:论欧茨小说《掘墓人的女儿》中生存范式的转换

作者:王丹、金莉

作者简介:

王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 100192)。

金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 100089)。

摘要:欧茨的族裔小说《掘墓人的女儿》讲述了二战前后一位德国犹太移民的女儿丽贝卡在美国社会所经历的种族歧视和同化之旅以及最终在与表姐的信件交流中所实现的超越和救赎。小说的主体部分,丽贝卡在以“观看”为特征的对象化生存范式下,无论作为被表象的客体,还是现代理性主体,都始终处于与世界、他人和自我彻底疏离的异化状态。然而,后记中,丽贝卡在“倾听”自己内心本然的呼唤中实现了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同时在与表姐互相“倾听”对方的心声中重建了主体间的伦理关系,实现了与存在的应合。丽贝卡所经历的从“观看”到“倾听”这一生存范式的转换,不仅蕴含着欧茨对于以理性和主体性为特征的现代性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欧茨的创作思想与以“应合”“调谐”等为特征的“倾听”哲学之间的契合,这种一元论哲学观在当今世界冲突不断、战争频发的宏大背景之下无疑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掘墓人的女儿》;观看;倾听;现代性;超越

————————

编辑:黄艺聪

审校:孙启艳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26号出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出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