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延书宁|精神文明视域下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及其表达——基于三种公共场馆网络用户生成内容的分析

文摘   2024-10-18 16:13   上海  

作者简介|PROFILE

陈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场景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延书宁,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公共文化空间作为连接个体精神生活与公共意识领域的纽带,具有提升公民个体素养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整体进步的价值潜力。文章以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为代表,收集相关网络用户生成内容并借助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公共文化空间具有智识性、伦理性与审美性三重价值属性,通过空间叙事和认知加工两个环节向公众表达,从而助力个体素养提升并促进社会认同培塑,以达到涵养个体情操、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并将其要素功能与价值属性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能够助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实现高水平跃升。

关键词:精神文明;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价值表达


全  文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体系既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理论总结,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目标与方向。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入高水平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面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与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开展新的理论话语建构与实践路径探索。

既有研究充分讨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路径、系统要素与实践经验等问题并取得了数量可观的成果,但大多集中在国家发展框架与政治意识形态等全局性与宏观性层面,采用理论推导、概念演绎、经验总结等思路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突出意义与逻辑理路进行阐发或建构,而结合案例调查、实证分析等方法对精神文明具体领域进行深入探查和微观阐释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事实上,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综合面貌与完整体系,包括国家意识形态、社会整体风气与个体精神生活等诸多方面,其中,针对公民个体涵养道德情操、培育文明素养是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境界的逻辑前提与必要支点。近年来,公共文化空间从行业实践上升为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战略性政策抓手,作为连接个体精神生活与公共意识领域的沟通纽带,具有提升个体素养以实现社会精神文明整体进步的价值潜力。

目前,学界基本认可公共文化空间与社会精神文明之间存在互动逻辑,二者以个体精神生活为连接点,公共文化空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场所与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是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追求与价值旨归,但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表现及其对于个体和社会精神样态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基于此,本文以公共文化空间价值概念作为理论切入点,以直接呈现个体所思所为的网络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为数据来源,基于对全国范围内41家公共文化场馆相关网络游记、笔记和评论的扎根理论分析,以探讨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及其对于个体精神表征和社会文明素养的作用机制。


一、相关研究梳理

(一)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及其实现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指涉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即主体对客体进行选择、建构、改造以使它为自己“服务”的过程。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公共文化空间价值研究将价值结构中的主体和客体具体化为公众及其所参与的各类公共文化空间,以此探讨空间设施、氛围与活动等诸要素及其组合为个体与社会带来的精神满足与文明增益效果。

部分学者基于对人与空间互动模式的剖析揭示特定空间类型的价值内容与作用表现。如阅读空间、文博空间等文化服务空间的价值内容被认为是通过知识信息传播与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人们增知、休闲等多元精神需求,进而发展出提升城市创意氛围、实现社会良性治理等综合效益;而具备文化服务功能的社区生活空间则能够增进社会交往、传播积极价值观念,从而提升社会凝聚力与和谐度;对于纪念空间而言,其价值在于建构人与群体的关系秩序从而加深个体的地方依恋感和群体归属感。同时,学界认为文化空间价值并不具有自显性,而是蕴含在文化设施、表意符号、空间氛围与活动体系中,并通过一定的表意交流方式向公众表达,在此过程中完成客体价值向主体效用的转化。具体表达方式与特定空间结构和空间主体的互动模式有关,如陈波和陈立豪利用文化场景概念来把握空间价值的显化与表达过程,作为一种空间要素的动态组合与文化特征的承载单元,文化场景能够支持主体与物质设施、空间活动与价值观念的多元互动来满足主体精神文化需求;向勇、高月和翟光勇则认为由空间符号系统所建构的特殊文化氛围能够通过潜移默化与整体形塑的方式影响人的所思所感与所作所为。

此类研究表明,公共文化空间在涵养文化资源、协调人际关系和组织精神生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而能够以精神文化的供需对接为纽带,通过空间优势属性的显化表达在满足个体文化需求、丰富个体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而以良性价值观念凝聚社会共识。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公共文化空间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文明概念意指人类能动改造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成果,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分别造就了多元而纵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者共同构成文明的有机结构。以此为基本认识论,党和国家在长期实践中探索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方略,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中,精神文明关涉个体、群体与社会的精神素质与思想意识,旨在培育高素质公民作为社会建设主体,从而能够作为枢纽层次联结整合其他领域并提供发展建设的内在动力。

诸多研究论述了公民个体素养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将其视作这一全局性任务的逻辑前提、现实基础与重要落脚点,其中部分成果分析了增进公民个体素养以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路径举措问题,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场域被视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部分学者从城乡典型空间类型着手,探讨如何通过资源活化、要素配置与场景打造等环节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如陈勤建、廖年忠考察了传统与现代典型公共文化空间,认为它们能够面向公众提供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以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基本阵地的作用;胡守勇则将城乡文化空间视作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认为其通过空间布局、功能交融与品质提升等策略创生文化新形态,从而实现个体精神素养与社会文化底蕴的提升。此类研究对于公共文化空间在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的特殊作用作出界定,并论证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公共文化空间的要素组合与价值属性向精神文明建设实际效果转化的微观路径与实现机理尚未得到全面讨论。

(三)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公共文化空间精神价值研究

用户生成内容是指在互联网上由非专业和非权威人士创作,具有公开性和创新性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等多元媒介形式。此类数据以其真实性、翔实性与可获得性等优势而在旅游学、政治学与市场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多用于帮助挖掘和剖析消费者或公众的感受与意见,从而在预测用户行为、制定沟通策略等方面发挥重要参考价值。究其原因,此类数据由海量用户创造,能够直接代表公众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同时,网络场域的匿名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舆论和社交压力可能对信息真实性所构成的潜在负面影响。因此,用户生成内容能够相对准确和全面地呈现公众的个体经历、体验感受与真实想法,适合用于探索特定政策举措或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个体精神生活的影响及其效果。

基于此,部分学者利用此类数据考察国家思想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个体精神表征。如郑华伟运用内容分析法剖析网络评论文本数据以探查红色旅游地对于主流价值观培塑的积极作用;马丽琳和杨石华基于LDA主题模型与编码分析方法考察春节档电影相关的网络评论,发现观看春节档电影并以发表网络评论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与自我表达对于唤起精神共鸣和培塑主流价值具有积极意义;刘雪芬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考察对象,对相关网络游记进行编码分析以考察此类纪念空间对于公众的情感唤起作用。然而,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研究对此类数据所蕴含信息与意义的挖掘尚显不足,相应地,对于此过程中公民个体精神表征的把握与阐释也相对乏力。本文认为,作为公众直接话语表达的网络用户生成内容文本可以被视为反映个体意义上公共文化空间价值的重要表征,在公共文化空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研究的应用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由此,本文旨在考察公共文化空间的要素组合与价值属性如何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将网络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数据基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性地回答两个问题:以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三类公共场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何种精神价值属性,以及此种属性如何通过外显表达完成效用转化从而实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增益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过程遵循理论抽样原则,大致包括初始抽样和理论抽样两个环节。该原则规定,在初始抽样阶段,需要针对研究主题界定抽样对象、数据来源与选择标准。对于本文研究对象而言,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是现代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城市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三类公共文化场馆建设起步较早,行业标准与政策体系相对完善,发展较为成熟,对于其他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能够起到一定引领作用,并且此类场馆相关质性资料较为丰富,能够更好地帮助揭示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及其表达过程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因此,以城市公共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典型代表,将与之相关的网络用户生成内容作为抽样对象。进而,参考网站排名、文本类型、信息容量以及既有研究,本研究选择用户自主发布、文本体量相对丰富、用户活跃度相对较高且在相关研究中应用较多的马蜂窝、携程网与简书网三个网络用户生成内容平台作为数据来源。同时,为更好体现文本时效性以及空间互动过程的全面性,将网络文本发布的时间范围界定为2018年至2023年间,文本类型界定为500字以上且内容详细体现公众参观文化场馆实际经历、认知与感受的游记、笔记或长评论。理论抽样环节则需根据研究进展,针对性地对已经发展的概念、范畴及其属性进行质性资料的补充收集,直至理论饱和。

本文的具体抽样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首先,在网络平台以“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选取网站中发文量与互动量均较高的场馆作为研究样本;其次,围绕每个场馆样本选取符合抽样标准且质量较高的1至2篇网络文本作为抽样单元;再次,在编码研究过程中,针对已经发现且有待深入研究的特定范畴与概念类属进行关键词检索以搜集与之相符的网络文本,或围绕发布内容质量较好、空间参与经验较丰富的用户进行文本滚动收集。最终选择了41家公共文化场馆,其中博物馆15家、图书馆13家、美术馆13家(见表1);收集游记、笔记或长评论文本61篇,其中博物馆相关文本21篇、图书馆相关文本18篇、美术馆相关文本22篇,文本共计16.7万字。


(二)研究过程

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包括三个流派,即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和建构型扎根理论,其中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基于阐释主义的认识论传统,旨在捕捉同时具有确定性与客观性以及多变性和主观性的社会现象,一定程度上契合本文研究问题的特征。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经由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阶段,探索建设精神文明导向下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属性与表达机理。

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将经验资料初步概念化的过程。经过反复阅读分析并以逐句编码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总结和比较,提取了43个基本概念,进而将概念进一步归纳凝练为13个范畴。同时,将数据收集与编码过程同步进行,经过多轮理论抽样与开放性编码,当收集到第50篇文本时,基本不再有新的概念或范畴出现,表明理论建构达到饱和效果。开放性编码示例见表2。


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主范畴并围绕主范畴建构概念网络的过程。结合前文提出的理论命题,经过对范畴与概念的归纳,形成四个主范畴,即“空间价值属性”“空间表征叙事”“空间认知加工”和“空间价值效用”,其中空间表征叙事与空间认知加工是空间价值表达的两个环节,空间价值效用则对应空间价值表达的结果。主轴编码结果见表3。

 

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识别核心范畴,并将所有主范畴相互联系、探索其间逻辑关系的过程。通过重新回到经验资料,梳理主范畴、范畴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形成回应本文研究问题的故事线索:精神文明视域下,公共文化空间的独特价值属性经由表征叙事与认知加工双重环节完成向公众的表达传播,借此实现个体精神素养提升与社会族群认同培塑的效果,进而在超越性和整合性发展向度上实现个体与社会意义上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选择性编码结果见图1。


三、研究结果

(一)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

价值属性是主体需求在客体特征上的投射与体现,分析发现,精神文明视域下的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意为空间在满足主体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享受体验等方面的作用表现。

1. 智识性价值属性

分析经验文本发现,提供知识、启发思考是公众对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普遍期待,这促使公共文化空间建构自身的智识属性,通过相关信息的生成、表征和阐释帮助公众增益知识,同时激发好奇心、启发思考。通过公众的空间认知细究公共文化空间知识建构与信息传播途径,发现场馆的智识性价值属性有两种体现方式:知识增益和思想启迪。前者意为通过文本、意象与陈列等具象化、外显化的表征方式揭示空间物品或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知识信息,如“这次参观兰州的敦煌艺术馆,我抱着专心致志的想法,尽可能多地吸取历史营养(M11:知识增益)”。此外,场馆空间中还蕴含着非具象化的知识意象,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启发公众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从而间接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智性能力,如“虽然他对眼见的东西一窍不通,但不妨碍他的好奇心驱使他提出自己的问题(B11:思想启迪)”。

2. 伦理性价值属性

如果说公共文化空间的智识性价值侧重个人知识水平与智性能力的提升,空间伦理性价值则代表着文化空间从社会关系结构方面满足主体生存、进步与发展需求的属性,即帮助人们调整自身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分析发现,公共文化空间寄托着人们对于社会文明秩序与道德观念的普遍追求,能够提高公众在社会结构中的道德表现与文明程度。伦理性价值属性包括精神品德、时代观念与文明规范等层面。一方面,公共文化场馆的空间构型与规则主张内嵌着时代主流精神品德和价值观念,并借助空间媒介实现社会文明秩序向公众的表达与传播。如“金色的五角星代表空军全体指战员为国奉献的决心,英豪之气生生不息永远鼓舞后人(B6:精神品德)”,“当今中国是读书的时代、学习的时代、创造创新的时代,图书馆让我感受到这一切的可能(T13:时代观念)”。另一方面,公共文化空间的伦理性价值通过监督程序的设置而实现——公众在其中处于被审视和监督的视角之下,场馆空间通过显性或隐性的秩序规则来调整和干预公众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其文明素养的效果,如“进入展厅必须穿鞋套,环境美丽能否长久还是要靠大家(B13:文明规范)”,由此,每位参观者都自然地接受文明规范并调整自身行为。

3. 审美性价值属性

审美对象的连续反复刺激能够带给主体一种非凡的审美体验,分析发现,公众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审美对象主要包括物品、馆厅和建筑三项基本要素,在公众空间体验过程中促成连贯、立体的审美感受。其中,展品展物、景观小品等空间要素带给公众的是“精美”体验,这是由于公共文化场馆往往承担代表特定区域文化建设与文明程度的职责与使命,场馆中主要的展示性或功能性物品大多具有显著的精美性审美特征,如“最让我震撼的是出口的一整面墙海百合化石,简直就是艺术品啊(B5:物品精美)”。而馆厅空间大多通过装潢、灯光、服务设施等元素塑造空间形式上的“完美和谐”,从而为公众营造优雅的文化体验条件和审美感受,如“云洞面积并不大,但是很安静、很舒适,洞孔被从落地玻璃窗和采光屋顶洒进来的阳光渲染得更加梦幻(T6:馆厅雅美)”。就建筑而言,此类公共文化场馆带给公众的是“奇美”体验。当前,城市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大都追求成为区域特色文化景观,秉持通过奇巧设计塑造“奇观”景象的规划理念,与城市惯常建筑相比往往催生“陌生化”的审美感受,如“整个美术馆就是一座漂浮的移动宫殿,既梦幻又令人心驰神往(M5:建筑奇美)”。

(二)公共文化空间价值表达

文化空间价值是一种精神性价值,其实现过程包括双重环节,即空间属性与内涵的外显表达与公众基于个体素养的认知加工。

1. 文化空间价值的表征叙事

首先,公共文化场馆作为一种倾注了人类智力与创造力的符号系统,可被视作一种叙事性的空间文本,借助文字、实物、图像(视频)等表意符号完成对文化内涵或空间秩序的叙说,如“这里有个指示牌,能获知这个书房的强大功能与参观须知(T1:文字标识)”,“除了各种各样的‘龙’化石,这里还布置有它们的生活环境,并辅以图文介绍(B5:词物图耦合)”。通过人工或智能设备的方式进行实时导览讲解也是向公众传播空间信息的重要方式,如“关注博物馆公众号,然后就可以用微信听展览(B14:实时导览)”。此外,微缩景观是相对复杂、体验性更强的表征叙事方式,即通过多元符号系统来再现或模拟现实的自然环境或生产生活场景,如“图书馆内可以打卡拍照的景观,鲜花还会不断绽放(T5:微缩景观)”。

其次,感官综合参与的叙事方式能够帮助公众用不同方式追溯空间意义。其中,视觉诠释是三种文化场馆中的主导性沟通方式,如“你可能看到无数花朵聚成的动物在悠然漫步;看到不知为何的生物从你脚下溜走(M2:视觉调动)”。在此基础上,听觉和嗅觉刺激可以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带给公众更为立体和深刻的空间体验,如“所有的座位都面海而设,阵阵涛声如同句读(T2:听觉调动)”,以及“闻着满屋茶香,是何等的幸福(T3:嗅觉调动)”。而触觉除了可以传递大量信息,还能够缩短公众与空间的距离,加深人与空间的连接,如“轻轻触摸,那些凹凹凸凸的触感告诉我们这是先人们留下的印迹(B13:触觉调动)”。

再次,由多重媒介组合营造而成的情境是一种整体性内容交流场域,在光线、色调、文本标识等多重要素组合形成的整体空间氛围中,公众以具身体验的方式完成空间互动,具体方式包括空间处所、元素综合、美学氛围和规则场域。其中,空间处所指的是场馆所在的特殊地理位置,它能够为空间价值生成与表达提供一种情景语境。如“御窑博物馆毗邻明清御窑遗址,在地段周边散落着很多大小不一的历史瓷窑遗址(B1:空间处所)”,若场馆的位置改变,则无法表达如此丰富的价值内涵。元素综合意为利用建筑、形体、景观、展品与相关配套设施等空间要件与节点,借由元素的配置与组合搭建叙事线索展示文化故事、激活个体感受,如“展厅整体联通,进入之后会发现是多流线并置穿插,建筑感官元素形成了一场建筑、展品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M7:元素综合)”。美学意义上的“气氛”是一种物质性的空间元素与空间中主观感知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包含特定情感基调的场域,公共文化场馆中的美学气氛能够调动公众身体和感官来激活审美体验与意义感知,如“浅黄的木纹有一点淡淡的灰度,落地窗四面通透,尽可能将阳光与树影接纳进来,房间氤氲着安宁的氛围(T7:美学气氛)”。除此之外,场馆空间也被视作一种规则场域,充斥正式或非正式的排斥、区隔和声明等规则要求,人们受其影响,接受空间主张的行为规则并将其内化为自我监督,如“大厅只有很轻的讲话声,导游也用耳语对着话筒讲解,在这里人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B9:规则场域)”。

最后,时空超越指场馆空间刻意模糊时间与空间边界的表征手段,它使得公众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空间场景,以新颖的视角和情感完成空间互动,它包括四种形式。一是多元空间并置,指场馆以外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下出现的文化样态在场馆空间中浓缩集中呈现,如“眼前有黄山、壶口瀑布、非洲大草原等自然景观,母亲第一次观看(T10:多元空间并置)”。二是多重时间共现,指文化场馆打破时间限制,将历史或未来场景在空间中以拟真的形式交织呈现,使公众通过异质性的时间感受加深对于空间所承载文化意义的感知,如“在仿古建筑中徜徉,恍如穿越时间,置身另一个时代(B4:多重时间共现)”。三是神圣仪式空间,部分公共文化场馆的设计再现了古代仪式性建筑的造型,通过庄严而神圣的空间形象凸显空间及其文化内涵的卓然价值,公众在其中产生庄重严肃的参观态度与认知感悟,如“一个宽敞的庭院和大台阶,一排排修长的柱廊支撑着突出的大屋顶,庄重之感油然而生(T10:神圣仪式空间)”。四是阈限异质空间,“阈限”概念最初见于人类学研究,代表世俗结构之外、非此非彼的存在,此后这一概念逐渐扩展至日常活动中,用以描述戏剧、电影、展览等文化体验带给人短暂抽离现实世界的特殊感受。部分公共文化空间使公众置身于有别于日常领域的特殊时空,从而暂时从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剥离,以新颖的视角和情感观照自我与社会,如“走出去,离开当下的情境,去我们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地方,我想图书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T2:阈限异质空间)”。

2. 文化空间价值的认知加工

作为公共机构,博物馆、图书馆与美术馆通常扮演一种平台性角色,鼓励知识生产者与消费者、集体叙事与个体生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在此进行对话与融合。公共文化空间价值的实现需要公众依托自身知识结构与个体经验进行信息加工以完成价值内化,具体包括对比、整合、联想与再生成四种方式。

首先,对比是公众将差异性作为认知锚点的一种文化信息与内涵的处理方式,包括异地对比与异时对比两种方式。其中,异地对比是指公众对比眼前所见事物与场馆所在文化区域以外的文化事项或艺术形式,以此为线索形成对馆内所承载特定内容与信息的认知,如“园内建筑很规整,是老北京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规格,有别于苏扬那些江南园林风格(M1:异地对比)”。异时对比是指公众采用对比的方式把握所见事物与不同历史时期、年代、季节等事物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解读空间信息,如“以镜像屏倒影中的城区地图和航拍照片,对比徐汇的今昔(T8:异时对比)”。

其次,整合是指公众以文化内容与信息的相似性作为信息解读与认知的焦点建立起系统性的信息体系,包括补充延伸知识和聚合同类意象两种类型。其中,补充延伸知识指公众受到所见信息的启发,主动检索并学习相关知识,以达到丰富认知的目的,如“被问到不明白的,我会立即上手机检索,这也是我重温历史的过程(B11:补充延伸信息)”。聚合同类意象指将场馆内具有相似性或同类性的文化事项进行聚类认知,以达到对场馆中信息与内容进行整合理解的目的,如“从展览到建筑,整个场馆设计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与传统建筑元素融为一体,我们得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宁波文化内涵(B13:聚合同类意象)”。需要明确的是,对比与整合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前者突出文化事项或信息的差异性,达到以公众熟悉的事物为线索加深对所见事物理解与认知的目的;后者则侧重信息的相似性,通过整合的思维过程,将所见到的同类型、同内涵的文化事项进行关联整合,达到建构信息体系、丰富认知结构的目的。

再次,联想指的是在特定信息与情境的唤起作用下,大脑中有关心象与之产生关联,形成操作、决断、立场、视角、意图等意识的认知过程,联想对象包括后验知识、审美经验、个人经历与文化想象。其一,激活后验知识指空间所包纳的信息与公众既有的个性化知识体系相关联以构建新的意义,如“终于亲眼见到著名的素纱单衣,以前读历史书时就久仰大名,它代表当时制衣最高技术(B12:激活后验知识)”。其二,结合审美经验是指公众结合自身审美意趣与审美理想对于场馆中的审美意象进行鉴赏与品味,如“我喜欢有具体表象的、色彩鲜艳的油画,像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照片,展现世间芸芸众生(M8:结合审美经验)”。其三,联想个人经历则是指公众根据场馆信息联想起个人生活经验与回忆,从而激活深刻情感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特别体现在怀旧情感方面,如“看着墙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感觉体内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B6:联想个人经历)”。其四,发展文化想象是指以文化空间的要素或功能为线索产生与之相关的意象联想或意义阐发,如“‘致敬阅读’的摄影作品展现了人们阅读时的不同状态,我仿佛看到书籍之美的光芒(T11:发展文化想象)”,由此加深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的个性化理解与感受。

最后,再生成是指公众通过对文化内容与信息的分析、选择、判断,品味其中内涵与意蕴,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生成新文化内容或文化作品的过程。其中,审美创作指公众根据场馆的空间景观创作摄影、绘画等作品,如“我摄制了一些将建筑进行结构变形的图片,自我感觉是对艺术的二次创作(M6:审美创作)”。知识创生则指公众基于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场馆信息或学习环境阐发生成新的思想成果,如“这一展览启发我从土地归属角度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变迁(B8:知识创生)”。

(三)公共文化空间价值效用

价值效用是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与价值表达的最终旨归,在此环节,能够契合主体需要的外在空间属性内化为主体心理结构与精神情操,达成提升个体精神境界与文明素养的实际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培塑族群文化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整体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1. 个体素养提升

个体素养提升是指个体通过与空间的互动完成对自我精神层次、道德素养与价值追求的探索与提升,包括情感获能、认知更新、道德进益、审美提升等不同表现。在旅游等精神文化体验研究中,情感能量代表一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动力,具有较高情感能量的人会表现出更加积极、主动、自信、乐观的心理状态,因此,情感获能指的是通过游览公共文化空间,公众重新获得心理内驱力,表现出心态积极、精力充沛的良性状态,如“走在馆中,心中感觉很愉悦,很幸福,我告诉自己珍惜当下美好,创造美好(B12:情感获能)”。认知更新指公众在场馆空间中接受新的知识并主动思考学习,从而获得全新认知、丰富知识体系,如“我心里对古丝绸之路先人们的智慧,又有了更深的认识(M11:认知更新)”。道德进益指公众接受并内化场馆所主张或宣扬的道德准则,如“令我印象深刻是身负海洋垃圾的小海豚雕塑,这警醒我不乱扔垃圾,承担环保责任(B5:道德进益)”。审美提升则指美学氛围与艺术场景的表达与熏陶,帮助个体实现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升,如“也许孩子永远也成不了画家,但是有这样的熏陶,也是一件好事(M13:审美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空间的价值属性包括把握世界、融入社会以及愉悦自我的需求,这实际上形成具有超越意义的价值范型,对应着主体对于自我和社会的“真、善、美”文明素养与精神境界的理想价值追求,而这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其中,智识性价值属性对应社会主体对于自我提高认知、追求真理、彰显理性的诉求与期望,伦理性价值属性对应着社会主体所追求的个体言行与社会整体秩序、文明水平的同一性与协调性,而审美性价值属性则对应主体体验美感、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需求。由此可见,场馆提供一种支持性空间,能够作用于公众自我成长,公众在其中通过认知水平、道德品行与审美素养的提升而接近理想自我并发展理想的社会关系。因此,公共文化空间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在个体层面表现为,公众通过空间互动过程感知公共文化空间所蕴含的理想价值构型,从而在超越性向度上涵养个体精神情操,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公民基础。

2. 社会认同培塑

社会认同培塑指的是公共空间帮助公众产生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提升个体的亲社会性和社会归属感的过程,包括整合时空认知、加深情感联结、启发现实反思和构筑文化认同四个环节。其中,整合时空认知是指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共时性或历时性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地方文化知识和文化发展脉络,从而引发公众“对地方意义的解读”以及积极情感投射,如“这里就是宁波历史的一面镜子,对宁波的迷恋从它开始(B13:整合时空认知)”。除了产生文化认知以外,公众还在场馆空间中通过移情、融入等心理机制建立对于其所属文化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与共同信念,如“使人震撼的书海,我越看越激动,感谢我们党和政府的伟大作为(T13:加深情感联结)”。此外,公共文化空间还通过对部分社会文化现实议题的关照与呈现,启发观众的现实反思而实现价值引领,如“越来越多的民族的传统、服装,甚至是语言都在逐渐消失,很多民族的、历史的服饰逐渐退出本民族的生活(B10:启发现实反思)”。构筑文化认同是公共文化场馆价值表达的意义旨归,通过时空对话、精神共鸣与情感共振等方式帮助公众构筑对国家族群整体文化体系的认同感,明确自身在民族发展中的时空定位,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每个物品都承载其历史意义,我们将带着这份厚重历史继续前行(B12:构筑文化认同)”。

在社会层面,公共文化空间能够增进个体对于族群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实现人与人、人与族群、人与社会的有机联结,从而在提升个体精神素养的基础上增强社会凝聚力,在个体精神情操与集体精神风貌之间形成更好的交互整合与良性互动,这一过程主要依托公共文化空间的三重价值属性而实现。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知识信息、价值观念与美学表达都有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与文化内涵渊源,是对场馆空间所承载的族群文化创造与精神实践结果的集中表征,公众通过获取客观真知、领会道德品格和欣赏文化魅力的过程而产生对其所属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与文化身份的确证感。这种被唤醒的社会属性和认同感受使得公共文化空间所培塑的文明素养与道德情操从公民的个体追求整合、上升成为社会集体的文明风貌,公众一方面出于社会集体的立场,在价值追求与文明规范方面进行自我约束和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基于个体文化素养而扮演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与推动者角色。因此,经过公共文化空间的整合联结过程,公众在体验超越性价值属性以涵养精神情操的基础上以更加自觉的方式融入社会文化与族群整体,从而在整合性发展向度上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探讨了公共文化空间的要素功能、价值属性以及互动过程如何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以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契合了个体所追求的理想价值构型,其内含的智识性、伦理性与审美性价值内容通过空间叙事与个体认知两个环节帮助个体提升知识文化素养与道德情操,进而借由个体与所在社会文化群体的整合联结过程实现社会国家层面上共同体意识的培塑与民族向心力的增强。总体来看,当代社会的公共文化空间能够以其独特优势提升个体情操、凝聚社会共识,有助于“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向高度关切个体精神生活、有效凝聚高素质社会主体的高水平发展阶段跃升。

本文基于关注个体感受与公众叙事的用户生成内容文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按照深入经验资料、充分挖掘公众感受的研究原则来探讨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内容及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联,这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提供了新视角,启发人们思考在现代化和数字化社会进程的冲击下,公共文化空间如何扮演精神纽带的作用,在精神家园建设过程中发挥基础性力量。此外,本文在精神文明建设导向下,探讨公共文化场馆中建筑、物品、符号系统等多元要件共同构成的空间整体带给公众与社会的精神效用,对于当代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策略与路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数据的收集范围与挖掘深度有限,未将政府评估、业界实践与专家意见等在公共文化空间价值衡量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质性资料纳入研究设计,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未对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变量进行识别并予以深入的分类研究和因果对应。未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更加广泛地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情感分析、语义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内容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充分梳理并探究此类数据中所蕴含的个体精神表征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变量与因果关系,以期在公共文化空间价值与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上形成更具创见性的研究结论。


扫码阅读全文


原文精神文明视域下公共文化空间价值属性及其表达——基于三种公共场馆网络用户生成内容的分析刊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第92-106页)。若下载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或点击: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QenloEQs_R9FO0eUoTFzU0LnjNDfVx__N_wKKHBxm9gBzfIcamEdI84n7IQDD3s1QYovkglxwLfP3zh-nz38uBg6h90HsD8vc1BuMBdSRmSOJtT4nPikBROFpcgQjU4inaikZwDx70jVfwy9U5img2EDh8DQtqRUk1SUC73eVHkI8TZ6rQy3VtlUAU03FTol&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

编辑:黄艺聪

审校:孙启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出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