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长明|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文摘   2024-10-11 13:51   上海  

作者简介|PROFILE

汪长明,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摘要:当前,科学家精神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实践样态与理论样态之间出现功能性偏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不畅、弱化科学家精神育人力度,内涵揭示话语质感不够、降低科学家精神理论深度,思政课教学方式不够鲜活、影响科学家精神融入效度等问题。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背景下,破解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元分裂现象,有赖强化“大思政课”载体与教育功能,推进科学家精神融入力探索与实践。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素养教育、培养“三种思维”,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扣好“人生首扣”,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砥砺“青春之我”,融入科研诚信教育、筑牢道德底线,融入科技实践教育、做到知行相济,是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目标,成为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场域和新图景。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进路;“大思政课”;立德树人


全  文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精神时代出场的新形态,蕴含丰富多样的德育因子和弥足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天然地具有育人功能。深入揭示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功能价值,使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参考和要素支撑,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根本要求。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作用开辟新的价值空间和实践范式;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开辟立德树人新境界,更好践行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本研究从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功能和实践路径两个维度,尝试建构科学家精神全景价值体系,突破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重困境,实现科学家精神教育服务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术功能与教育目标。


一、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维度

科学家精神具有完整话语体系、鲜明谱系特征和多元价值维度。对大学生而言,弘扬科学家精神、从科学家的科技报国历程和科研创新实践中接受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对于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塑造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学术道德、增强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一)科学素养提升功能

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辩证思维——辩证的自然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观念基础,否则只会走向唯心主义,而这与科学的本质背道而驰。二是创新思维——求是的真理观。科学研究中的“求是”包括过程维度的开拓创新(创新精神)和目标维度的求真务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是探索科学真理的必然要求,真正做出重要科学成就离不开对既有认知的质疑。因此,教授学生创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进而养成他们的创新思维,成为科学家精神涵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义。三是系统思维——系统的科学观。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科学家),基本功能是用科学研究成果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客观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所谓“有机”,即系统性。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就是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科学—人—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教育他们用科学研究成果更好服务并造福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二)理想信念塑造功能

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科学家身上的交汇融合与集中呈现。相比科学精神而言,科学家精神更像是一个新鲜事物。科学家精神体现更多的,一是科学的社会价值所在,即科学的“社会化”问题;二是科学的自然价值所在,即科学事业对自然奥秘不懈探索、创新求解的本质属性。科学家精神强调的是“人理”和“事理”,体现的是“人”和“事”的人文性问题和社会性问题;科学精神强调的是“物理”,体现的是“物”即物质世界的自然性问题。人们常说“科学无国家,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其实包括两个方面:“科学无国界”,说的则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纯粹本质;“科学家有祖国”,说的是一种科学家精神,即科学家的情感皈依。因此,科学家精神是在科学精神基础上,将科学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取向等“热”的因素植入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等“冷”的事业之中,从而实现理想信念与科学事业的结合。而理想信念与科学事业的结合,本质上是科学研究在个人价值观层面的体现。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做支撑,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科学创造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协同精神及家国情怀等将无从谈起。因此,科学家应将科学研究与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发展的时代洪流、科学的自由探索融入国家科技事业振兴之中。

(三)核心价值引领功能

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形成,是在历史发展中长期积淀、不断演化的结果,铭刻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发展阶段和特定发展需求的时代烙印。其中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主旋律,成为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追求、鲜明精神底色和坚定行动自觉,是当代青年学习的鲜活教材和应有遵循。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科学家精神的耀眼底色。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科学家身上的爱国主义诠释具有鲜明时代烙印,与国家发展深度关联,与民族命运紧密呼应。第一阶段:民族危难,科学救国。西学东渐以来,中华民族身处外敌入侵、国家危难水深火热之中,一大批心怀科学救国理想的爱国知识分子,坚信“为学之道,求真致用”,立志用科学的力量拯救国家,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航空救国”“实业救国”“工业救国”“交通救国”等救国思潮,书写了科学英雄主义豪迈诗篇。他们远渡重洋,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将一己之力融入近代中国民族独立与科技现代化的伟大进程。这一阶段中国科学家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要义是“科学救国”。第二阶段:民族独立,科学报国。新中国成立之际,一大批旅居海外尤其是身处现代科技高地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优秀科学家,以民族大义和国家需要为重,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毅然回到祖国,将自身科学才智奉献给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个人事业与民族前途交融与呼应。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科学的春天”到来,中国科学家自觉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各行各业贡献自身科学才智,继续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这一阶段中国科学家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要义是“科学报国”。第三阶段:民族复兴,科技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已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并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科学家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以自身创新之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注入科技创新力量,将个人科学之梦融入民族复兴之梦的时代洪流之中。这一阶段中国科学家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要义是“科技强国”。

奉献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基石,是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进步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坚守无私奉献的道德理性,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果说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奉献精神则是科学家精神的实践表达。二者统一于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根本要求的政治生活体系、以科学家精神教育为核心要素的国民教育体系、以科学家精神传播为重要功能的大众传媒体系、以科学家精神生产为价值旨归的社会生活体系之中。奉献与无私相统一,意味着面向特定对象的实践表达中功利与利益的自我放弃,甘愿为国家和社会付出劳动、贡献力量。而就科学家个人而言,科技事业是一项漫长艰辛的探索历程,发扬奉献精神需要以一生为时间维度,以心无小我、舍身忘我甚至牺牲自我为根本要求。如果没有舍己为国、忘却小我的奉献精神,没有将个人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很难做出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科学成就。倘非如此,其即便成就再大,也很难得到科学共同体认可,同样难以赢得自己所期待的学术声望。

(四)学术风气净化功能

科学家精神蕴含着广大科学家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模范践行优良学风的价值要素。《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科学家精神意见》)提出,要“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等,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需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只有崇尚学术民主,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切实贯彻学术民主集中制,提倡观点交锋和思想激荡,才能集思广益、协同创新,才能激发年轻科技人员的学术热情,敢于陈述学术观点,而不盲从学术权威,思想上自缚手脚;只有坚守诚信底线,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打破阻碍科研创新的制度藩篱,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还学术一片净土;只有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等机会主义行为,才能防止形形色色的科研掮客混迹各种科研项目之中,捍卫科学尊严;只有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大力提倡开放包容的科研氛围、自由竞争的制度环境、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为国育才的师者风范,并将其植入广大青少年心灵之中,用科学家精神的强大力量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歪风邪气,以及各种扭曲的择业观、金钱观、成才观,感召并引领青少年立志投身科技事业,自觉肩负起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科学家精神才能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实践能力培养功能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科学家精神的实践能力培养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精神“源头论”。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科学家精神的形成来自科学实践、成于科学实践,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引导大学生从科学家精神中汲取“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的“实践认识论”,以心怀热爱、充满激情、自由放松的游戏状态投身科学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家精神意见》要求科技工作者“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这句话讲的其实就是科学家精神的实践指向,是科学家精神实践表达的价值场域。二是科学家精神“目标论”。精神对物质起反作用,科学家精神又为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撑。科学实践活动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与从事科学实践的主体精神状态存在正相关。凡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其精神风貌、人格品质、道德素养等往往高人一筹,从而成为他人尤其是年轻科技人员学习的榜样。科学家精神与科学实践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是“思想支配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这一哲学逻辑在科学家身上的内化与呈现。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实践能力尤其是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家精神不失为一本好的教科书。《科学家精神意见》专门指出,高层次专家一要在人才培养上发挥表率作用,做好传帮带,发挥表率作用,引领社会风气;二要在履行社会责任上模范带头,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引领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实现科技事业薪火相传,将历史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根本要求。在科学探索道路上,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实践的检验,离不开当代青少年对科学家精神的崇尚、学习、养成与传承。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囿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不畅、内容揭示深度不够、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科学家精神育人的力度和效果,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彰显。

(一)价值引领功能发挥不畅,弱化科学家精神育人力度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师生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师生道德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为将《意见》精神落到实处,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文件,提出要从课程、科研、实践、管理等十个方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在实际中,科学家精神在很多高校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尤其在核心价值引领方面,未能有效融入“十育人”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

科学家精神教育异化为科学精神教育。科学精神固然属于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部分高校在价值观引导方面,片面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道德养成:其一,人才生产方面,就学生而言,一些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以国外学习经历实现对国内学习的“学历加持”,但他们出国后将个人利益、物质待遇、工作条件视为人生选择的重要参考值,忘记了学成归来的初心和服务国家的使命。这显然背离了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这一根本任务,以及高等教育乃至全社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也与科学家精神崇尚爱国、奉献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其二,人才评价方面,就学校而言,很多高校将学生毕业后的出国率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导致无论学生本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视出国为一种教育时尚,形成了“谁能出国留学谁就是高才生”的“出国优越论”。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本科毕业生国外深造率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据国内“双一流”高校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当年本科毕业生境外留学率前三名高校分别为30.37%、22.4%和18.9%。这种高出国率与有关高校的办学导向不无关系,也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误读。其三,人才使用方面,就社会而言,国内不少用人单位把是否具有出国留学背景作为人才录用与考核是否“高级”的指标,进而影响人才职业待遇和发展前景的评价标准,导致社会上一直存在“海龟”与“土鳖”之争。这一评价机制固然有注重人才国际化视野、复合型知识结构、前瞻性科学素养等多重考虑,总体上值得肯定,但人才输出与人才引进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断层和空档。真正有意愿回国的优秀人才近年来虽然比例逐年上升,但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相比,还是供不应求。很多出国学生在颇具诱惑力的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面前,往往选择留在国外工作,并一度出现“‘留洋’之后再‘留’洋”现象。这与前述新中国成立之初海外科技人才归国热潮相比形成了较大反差。

科学家精神教育形式重于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其一,形式方面,部分高校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片面化甚至仪式化,停留在对中央文件学习的表层理解,而非对科学家精神进行深层建构,即付诸深入研究与教育实践上,或走过场敷衍了事,或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宣传工作需要。对学生而言,科学家精神教育如果做不到走深走实,就难以发挥精神感召与动员功能,真正入脑入心。其二,内容方面,部分高校未将科学家精神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之中,科学家精神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选修项”,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和生动性。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知行合一是高校“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三大目标,离不开科学家精神教育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将科学家精神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以科学家精神的鲜活性提升思政课堂的生动性,将中国科学家的感人事迹、重要贡献、价值追求和崇高风范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知行合一实践品格“无缝连接”,能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生命、干瘪无力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深度不够,降低科学家精神理论深度

思政课对科学家精神“三讲”功力不足。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必须深刻把握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思政课堂上,教师是“讲师”,能否讲深、讲透、讲活,关键看他们的理论功底如何(讲深),教学水平与授课技巧怎样(讲透),教学效果是否令人满意、能否讲到学生心里去(讲活)。科学家精神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其基本生成逻辑为:科学家群体与国家命运的时空交织,是科学家精神的出场背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科学家身上的结合与统一,是科学家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事业发展需求,是科学家精神形成的内生动力;世界视野下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中国语境下科学技术发展体制机制,是科学家精神得以形成的制度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科学家精神的培育与发扬光大提供了价值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积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是科学家精神内嵌的文化基因。然而,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往往出现教师讲起来吃力、学生听起来乏力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三讲”功力不足。而要将科学家精神讲深、讲透、讲活,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科学知识储备、一定的参加科学实践的阅历,以及能对科学家精神产生共情与认同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精神共鸣。

科学家精神阐释“二力”不强。要讲好科学家精神,让科学家精神走进当代大学生心灵世界,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科学家精神理论修养、对科学家精神的准确理解、娴熟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浓厚的科学情怀和较高的科学素养,能将科学家精神的理论本质“活化”为科学家将自身科学才智融入国家发展历史洪流之中的一个个学生可知可感的生动案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家精神与思政课堂相结合存在解释力不强、融入力不够问题,关键原因在于思政课教师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论内涵“吃不透”。

一是对科学家精神解释力不强。不少思政课教师以讲科学家事迹代替讲科学家精神,以字面理解和文本解读代替内涵揭示与理论阐释,粗浅化理解、表层化教学导致科学家精神解释乏力。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对科学家的精神“动能”,即科学家精神背后蕴含的动力来源解释与揭示无处发力,未能以历史眼光、整体视角和系统思维将科学家精神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既难以引发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价值认同,也难以使他们形成对科学家精神全面系统准确的理解,弱化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从而影响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是科学家精神“嫁接”思政课的融入力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科学家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脱节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思政课教师多数尚且年轻,缺少教学经验积累、丰厚知识储备和对科学家精神的情感投入,教学感染力很难形成。其次,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出现认知偏差,对面向在校大学生讲授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如此认识,讲起课来难免浅尝辄止甚至敷衍了事。学校方面,很多高校对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力”认识不够,未能将其纳入学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视其为可有可没有、可讲可不讲的随机选项,为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设置了一道认知屏障和制度门槛。因此,选择具备良好教学素养、热爱科学家精神教育的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成为破解科学家精神与思政课教学“两张皮”现象的必然要求。

(三)思政课教学方式不够鲜活,影响科学家精神融入效度

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关键所在,是知识供体(教师)将知识载体(教材)传授给教育受体(学生)的教育手段。在现实中,同一个教师、同一本教材,却教出了不同的学生,很大原因在于作为知识受体的学生知识排斥程度不同,即个体的排斥差异。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能否尽量缩小学生的知识排斥程度,关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具体到科学家精神教育方面,由于精神不是附着在具体的器官之上的功能,而是一种高度的抽象,是一种源于行为而高于行为的客观存在,科学家精神教育难免存在理论解释抽象,主观认知与客观现象之间存在偏差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提高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思政课教师仅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不够的,还需具有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施教者和课堂组织者,既要经常琢磨教材内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知道“教什么”,又要时常揣摩学生心理——对科学家精神的接受度如何、关注点在哪里。懂得“如何教”,才能让学生从科学家精神中获得知识的教益、精神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真正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学目的。

在实际思政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或手段固化,形式呆板、方法单一;或内容枯燥,老生常谈。有的思政课教师固守陈旧教学方法,热衷填鸭式教学,“满堂漫灌”“照本宣科”,缺少应有的互动与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此授课,即便教师讲起来头头是道、“振振有词”,即便科学家事迹多么感人、故事多么鲜活,学生听起来仍然难免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有的思政课教师不善于甚至是不愿意尝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媒体教学手段主动“绝缘”,课程教学设计单一刻板,科学家精神课堂呈现形式单一。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功能被单一化教学手段、同质化教学案例所弱化,出现“千课一面”的现象。学生对内容被动接受,对课程消极应付,对教师心生抵触,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很难提升。如此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手段的生动性,降低了师生交互性和学生参与度,最终影响的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效果设定及教学目标实现。


三、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

破解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元分裂现象,有赖不断强化“大思政课”的载体与教育功能,推进科学家精神“融入力”探索与实践,增强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素养教育,培养“三种思维”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灵魂课程。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通,重点透视中国科学家参与重大科学活动中体现的辩证思维、创新品质和系统观念,使之成为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源头活水。

1. 培养辩证思维,增强理性精神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精髓,运用矛盾分析法穿透事物现象、直击事物本质是辩证思维的核心。辩证思维既是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重要法宝,也是大学生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的根本要求。无论运用辩证思维剖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理,还是运用辩证思维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情理;无论运用辩证思维讲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还是运用辩证思维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应该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深入挖掘广大科学家身上最生动的素材和最鲜活的案例。关于辩证思维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一个典型案例是钱学森回国后对《矛盾论》和《实践论》的研习、领悟与运用。作为中国航天技术主帅,钱学森认为分析武器和尖端技术的发展过程离不开矛盾论和实践论,通过分析研究其中的来龙去脉,可以对武器的发展趋向,做到有个预见性。中国科学家以辩证思维开展工作并做出重要科学成就,此类案例比比皆是,对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合理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和教育意义。

2. 培养创新思维,塑造创新品质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驱动和支撑。青少年是最具创新热情、创新动力和创新潜质的群体,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今天,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塑造他们的创新品质,是确保科技事业后继有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实需要。为此,应将作为科学家精神核心要素的创新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科学家精神中以创新精神为内核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科学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具有天然的贴合性和融通性。科学家矢志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不断开拓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鲜活案例,可以启迪学生对科学这一抽象问题的深入理解,拓展他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研究热情,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科学观。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很多就是对科学家精神从政治的高度所做的重要阐述,二者本身融为一体。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这门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入理解。最后,作为科学家精神支撑的著名科学家成长故事及其取得的主要科技创新成就,可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史观部分相关教学单元的典型案例,将具体、鲜活的“摆事实”融入宏观、抽象的“讲道理”之中,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度和接受度,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锤炼创新品质。

3. 培养系统思维,强化整体观念

科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由包括科学主体、科学客体、科学工具、制度规范、科学精神在内的诸多要素构成,并具有知识层、活动层、社会建制层等不同的层次性。科学与国家结合的完整形态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在科学活动中的要素作用发挥必然与科学系统的复杂性息息相关,因而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即坚持辩证的系统观。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相互渗透,科学越来越呈现体系化、理论化趋势,成了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尤其在世界科技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的今天,科学研究早已今非昔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仅仅依靠个别“科学明星”解决科学、技术和工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要把科学家精神的实质讲深讲透,离不开系统思维这把“思想的钥匙”。思政课教学要深入挖掘战略科学家、科技主帅以系统思维统领大科学工程研制的重点案例,引导他们养成向“科学明星”“科技主帅”看齐、以系统思维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将崇尚科学、崇敬科学家的良好社会风气的种子播撒在大学校园里。

(二)科学家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扣好“人生首扣”

科学家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是要深入揭示中国科学家献身科学、以身许国,将个人理想融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将个人事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典型人物及其在科研工作中的自觉实践,形成中国科学家以崇高理想信念导航科技报国人生奋斗目标的精神读本,惠泽后学、昭启来者;就是要将一代代科学家接续奋进、薪火相传的崇高精神风貌展现在当代大学生面前,以鲜活事迹感染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将科学家的价值追求植入学生心中,扣好“人生首扣”,激扬青春志向,凝聚奋进力量;就是要以中国科学家高尚的职业品格为动力、鲜明的精神群像为榜样、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感召,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国家需要的关系,坚持把个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党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是他们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第二课堂。高校应打造一支由本校从事党史校史研究的专家、校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组成的党建专家、榜样导师团队、教学典范、优秀思政课教师和思政教师、优秀青年团员组成的梯队化党建思政队伍。一方面,以挖掘科学家尤其是本校杰出科学家校友的党性修养和科学家精神中蕴含的“党性因子”,开发主要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党课教材,开好上好科学家精神主题党课;另一方面,以党课带动思政课提质升级,实现“科学家精神+党建思政”,以党员引领团员、以团员带动非团员学生正向成长,融合科学家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与思政教研,构建全维多元党建思政网络,更好实现育人目标。高校尤其应注重充分利用科学家精神校本资源,可以邀请校内科学家教师现身说法上党课,为学生讲述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和精彩瞬间,在教书育人、科研育人中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理想信念。

(三)科学家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砥砺“青春之我”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全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揭示中国科学家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其一,要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演化,深入揭示科学家将自身爱国情怀与党的召唤、国家需要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矢志不渝永攀科学高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家国情怀;将爱国情操融于青年学生报国热情之中,使其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上,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其二,要强化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员功能,引领青年学生将涵养爱国情怀、树立报国志向、增强效国本领有机结合起来,转化成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建功立业新时代。其三,要做好爱国主义素材挖掘的“新老结合”,在讲好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救国、科学报国故事基础上,挖掘青年学生知晓度更高、体验感更强的新时代“科学家叙事”典型人物及其典型事迹,以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案例,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其四,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指向,引导青年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在大学校园里、在思政课堂上、在风华正茂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他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日后投身国家科技创新实践、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拔尖型科技创新人才打好思想基础、做好精神准备。

(四)科学家精神融入科研诚信教育,筑牢道德底线

大学作为人才的“孵化器”,是孕育科学家的母体。大学本身还是重要科研基地,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提高科研产出能力和水平,是大学的重要职责所在。因此,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把稳守牢科研诚信这道生命线,既是科学家精神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科研诚信作为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成为支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伟大精神之一。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这一最大的党性和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注重实践,着眼讲真话、干实事、解决真问题的职业品格;就是要以学术思政和专业思政为平台,把科学家的诚信品质物化为活生生的育人教材,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热爱科研工作,克服学术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思想,在科学知识方面穷索极探、求真务实,在科研人格方面淡泊明志、潜精研思,在科学创新方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科研项目参与过程中感悟科研魅力、净化精神境界、提升科研品质,让科学家精神的道德塑造与思想价值引领功能,通过案例呈现、项目驱动、主题宣讲、党(团)建活动等不同形式,扎根大学生心灵深处。

(五)科学家精神融入科技实践教育,做到知行相济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运用的有效途径,成为思政课从“用脑”向“动手”转化、从课堂走向实践的重要环节。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实践教学这“关键一招”。相比思政课理论教学更加注重互研性讲授而言,实践教学的知识情境性更强,包括课内实践、社会实践和虚拟实践三种形式。

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课堂属性与教育维度,本质上属于实践育人,是人才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中间环节。科学家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开发科技实践教育课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拓展实践教学内涵。例如,课堂实践方面,可以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航天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纪念日、“两弹结合”试验纪念日等中国科技史上重要标志性事件为契机,组织科学家精神主题演讲或中国科技创新案例研讨。社会实践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和研学活动。这样他们既能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又能切实感受中国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精神张力和思想伟力。虚拟实践方面,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开发科学家精神主题线上课程,以科学家个体叙事与群体镜像为课程靶向,以他们的科学报国故事和学术成长历程为切入点,引导在校大学生向榜样看齐,追寻科学家足迹,在精神共鸣中自我赋能、砥砺青春。


结 语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应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方面主动作为。在思政课程内容设计上,应从科学素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科研诚信、科技实践五个方面,不断加强科学家精神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力建设。此外,高校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一方面,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以评价促进融入力建设,以融入强化科学家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在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过程中,既要做到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处理好科学家个体阐释与科学家群体镜像的关系,又要做到科研激励与人文激励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深沉教育情怀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不断掀起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根大学生心灵深处的澎湃热潮。



扫码阅读全文


原文《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刊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第53-64页)。若下载原文请点击: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IXLqNOIxNntoQHASDkcOdpeJNq3TQ6XvnLdA-b02aVnTFEetu9xPgM_Fcqmmc-GnsZVX_mMZjYb14OhL3Ek1ClIO7fg5LgF513h8lpLefXz2kFDq9n-eVO7R-4Nr31Ixjd-Y4kD_RUge_UW6bj0Be02M_asXzTOCqdDJI2alJlCC3R7bKrzdRSNDE1uEXtX-&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

编辑:黄艺聪

审校:孙启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CSSCI来源期刊,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每月出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