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金耳干品的食用方法(上)

文摘   生活   2024-01-23 18:30   江西  

家母生前的最后清醒时刻,就是在吃金耳甜羹,然后突发脑梗,从此未再醒来。金耳甜羹是她老人家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所以本文也当是对我母亲的一点怀念篇章。
今年一个小兄弟弄了不少干品金耳给我,不是不能给鲜货,而是鲜货不可能经常性想吃就吃,毕竟现在金耳远没有普及到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也未必都有供应。
有食材才能研究吃法,退休了,研究什么可以随心所欲,所以近期专攻金耳食用方法。研究吃的方法。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也同时为了把这个金耳的消费进行推广和促进。
一、金耳和银耳
金耳和银耳是近亲,有些地方直接叫黄金银耳,也没什么不合适。
既然是近亲,必然存在一些相近的性质,比如都是本身不带什么味道的东西,同时都富含多糖成分,煮融后都是粘稠的胶体。站在专业分类角度观看,这两者也是很相似的,但因为颜色和耳片、耳基的显著差异,普通人却会觉得这是很不一样的东西。
颜色变化在大型真菌方面,不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比如白色毛木耳和普通毛木耳,自然发生时的外形口感完全一致,不过是颜色不一样,但其实是一种东西。其他诸如白色茶树菇和褐色茶树菇、黄色大球盖和酒红色大球盖菇、黑色黑木耳和白色黑木耳、等等都是本质上一样的东西。银耳的不同品种没有颜色上的显著差异,但白度会有不同。金耳目前已知的只有两个不同来源的品种,颜色差异也不显著,都是金黄色,同时金耳的颜色形成与光线有关,不够黄的产品,可能只是光照不足而不是品种差异。
金耳和银耳外形的最大区别,是耳基的大小和耳片的张开度差异。银耳,哪怕是故意做成“丑耳”的模式,也不会有一个很大的实心的耳基。而金耳无论怎么管理,耳片都是比较厚实短胖的,耳基总是相当的墩实。所以,银耳的食用部分只是耳片,耳基基本上会被抛弃,因为颜色太深,同时口感也差。但金耳虽然同样在培养基接触位存在口感和颜色差异,肥大的耳基不可能抛弃,所以,仍然只能以耳基为主要食用部分,相对来说,金耳耳片不方便单独吃,或者站在烹调角度看,耳片不好用刀功,反而是缺陷了。
二、煲着吃
金耳作为胶质菌,传统野生产品产量少的时候,吃法是很单调的,无非是煲做甜羹的吃法,这和银耳的传统吃法基本上如出一辙。
金耳煲甜品,是最常见的吃法,和银耳相比,金耳的更容易煲融化,也就是通常说的出胶。最流行的错误观点,就是说金银耳含大量的“胶原蛋白”,这显然不对,金耳银耳的胶质,实际上不是胶原蛋白,而是多糖胶,基本成分是β-葡聚糖。
提请注意,β-葡聚糖才是真菌类食物的特色有效成分,它是不会被人体吸收,却能够对人体产生显著影响的一类物质。只有食草动物才能消化β-葡萄糖单体,所以这个成分特征,决定了食用菌产品都是良好的节食食物,它既不会有高热量,又不缺乏其他营养素,可以多吃也不会导致肥胖,却无需担心因为控制热量摄入的饥饿感。基于这两方面的特点,食用菌产品在食物结构中的重要性,就可以重新简单的进行诠释: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可能情况下,多吃菌类食品才是正确饮食习惯,应该算是一种食物刚需。
多吃的要求,必然是食用方法做前提的,没有食用方法差异,容易吃腻,人是很难伺候的。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如果地球上有比人类更高级的动物,会不会饲养人类做食物,答案一定不会,因为太难养了。
所以,作为食用方法的第一种,金耳煲甜品,如果不讲究颜色要求,可以事先弄碎一点,那样基本上可以煲成完全没有任何质地差异的融溶态胶体,粘稠而均一。
这种金耳胶汁,其实不仅适合做甜品,还适合给一些菜品勾芡,和淀粉勾芡相比,不容易出现淀粉团。
根据这个特点,其实金耳还更适合煲粥,银耳也可以煲粥吃,但金耳煲粥更好,因为干品银耳很难出胶,一不小心还会粘锅底。
金耳的颜色仅在金耳的表层耳片处,所以如果煲甜品,又要讲究颜色和口感,应该是切金耳的时候,先把黄色部分削下切丁(不一定切多碎,个人喜欢就行,撕碎也可以),而把耳基部分先行煲融,耳基煲融后加入耳片丁再煲十几分钟,就可以拥有金色的颗粒,用白瓷碗盛装,呈现淡金色的羹体颗粒,十分的雍容华贵。
(待续)


不大不小菇
菌业技术、信息、述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