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下一届首席(下)
文摘
三农
2023-12-31 18:30
江西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当然是个大本营,本身食用菌这事儿就是人家祖传功夫,虽然行业小点,又不自己招生,但百川归海是不假的,菌业的教授们都想把孩子塞那里去。
一个是张劲松所长,条件不消说,不过他也是低调了点,自己喜欢不喜欢我也不太了解,当然,他要是肯出来,那也是有硬货色的,食用菌深加工领域,能够比肩的不多。而且张所长担任过正职领导,这是一个优势,不会唯唯诺诺,能够有独立的思维。
鲍书记鲍大鹏必须是另一个,他的情况和张劲松所长基本上一样,他比张所长年龄大一点点,因为俺俩个人关系比较好,所以直接把他排后点,他也不会有意见。大鹏人如其名,飞的很远,属于正宗的留学派,师从北本丰,个人名誉已经超越了国界。同时,他在业界的活跃程度很高,比上述各位都有更广的人脉。
宋春艳本来是一个,但她年龄小,一方面容易被挤兑“后面还有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她要干,可以干两届甚至更长,所以不管我个人怎么想,都只好把她算作“半个”。小妹妹不要怪我拿刀子,没办法,中国国情,想来她也可以理解。并且我认为:下下一届的话,目前看不到几个和她匹敌的人,所以,半个一个都不是什么问题。其实站在工作延续性角度看,干两届也没啥不好,这又不算什么权力工作,其实甚至算是卖苦力,当然我说了不算。再往南,本来湖北可以出一两个竞争者,但罗信昌老爷子没弄好接班人问题,算是交白卷了。再往南,俺大江西是门都没有的,所以只能看福建。福建自然是人才济济,甚至可以说比较拥挤,所以后起之秀的出头很艰难,所以算一算有一个半半。什么是一个半半?就是按照前面的说法,有两个“半个”。顺便说一句,可惜了三明所,现在连一丝机会都没了。福建的这一个,是福建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曾辉,他现在情况和上海两位差不多,而且在福建这种地方能够脱颖而出,是无需多加怀疑的。因为个人关系友好,我不能介绍他的优点,避免人家说我不公平。
福建的两个“半个”,一个是福建农林大学的孙淑静,另一个应该是曾辉的副手陈美元。
毫无疑问,孙淑静也是年轻了一些,估计她本人现在也不会出来竞争,所以只能算潜力股。而陈美元是真正的太低调,这要扣点分,然后年龄上他也更小一些。所以,这两位得等下下一届来考虑了。
然后西南边还有一位,就是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的的孙达峰,都是俺的兄弟们,所以也不好怎么多说他的优势,但我相信他也有一争高下的潜质的。
实际上每一届首席的竞争大抵如此,谭院长这个班辈也有很多栋梁之才的,但既生瑜何生亮,总是有各种缘由令人心生惋惜。
以个人的立场和角度看,当首席还是有几点基本要求可以摊开来说的。
第一方面当然是行政能力,所以,光是学术厉害不行,这是中国当下公众工作必须的一种基本素质。所以,很多业界精英不要觉得我没把他排进去是偏颇,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统筹全国一个行业的技术事务,和在单位上埋头工作完全不一样。
第二方面当然还是必须有专业能力镇得住某些领域,比如上述各位,都在这方面有可取之处,同时兼具前一基本条件。黄晨阳的弱点,其实也包括这一方面,他没有任何食用菌细分领域的权威性,这和单位总实力也有关系。
第三方面就是行业影响力,或者说人脉水平,因为做首席必须是带一帮人干活,而不是自己干自己的。同时还要考虑一个为人的基本面,至少要人家能够给面子,或者说平常在别人面前有面子。这不同于在单位任职,有权就行,这是去组织没有行政统属关系的一伙人,不能靠权力,否则人家不鸟你你也没辙。
这么一分析,相信大家知道我为什么不看好一部分人,而更认可另一部分人了。
虽然我不是农业部部长,但农业部领导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会怎么考虑问题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万一弄出来一个罩不住这个行业的首席,那也不是小事。
在菌言菌,我是没有任何机会和基础去竞争首席之位的,但我很希望行业日益强大,首席的工作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食用菌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已过,现在步入竞争优化和升级淘汰的分水岭阶段,做首席的难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于任何希望获得该头衔的人来说,应该提前十年布局,计划自我成长之路,参与行业公共关系,而不是寄希望于上级的青睐,把方向搞错。同时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总要营造一些亮点,才不会把首席之位当一个光环给自己增光,而要自己给首席之位添彩。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退休了无事,也不能总是打人家孩子,也要谈点高兴的事儿,同时满足一下个别网友的“偷窥”兴趣,做一副无惧得罪天下的凶恶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