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行业的虚荣成本
文摘
2024-06-26 19:02
加拿大
经常有业界人士说,某某公司的投资,足以达到农民投资同规模产能的的多少倍,所以一定是有很大浪费的。
我不是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确确实实,农村的食用菌生产基础建设,是相当低廉的,但这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毕竟一个基本的逻辑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事实上的情况,既不是农民投资模式最合理,因为廉价的同时是低保障水平;也不是那些如某河公司那样的高大上才更有利,因为如果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去砸,断乎不会有哪些雄伟壮观。所以,我们可以发现:食用菌行业有大量的虚荣成本在沉淀,这些虚荣成本一方面源于设计的浪费,另一方面源于公款干预的低效,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文化的负累。
实际上,形成一个合理的投资水准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主导这个事情的人,本身能否把握达成目标的要求,解决短板而不是总去增加长项,投入务求实用而非奢华排场。
从目前整个菌业的企业状况看,大凡有公款介入的,虚荣成本普遍高,而完全属于私人投资的,这虚荣成本一般都较低。
虚荣成本也包括软成本和硬成本两项,私人企业的虚荣成本往往是在软件方面比较高,而公款介入性企业则往往是硬件成本比较高,为什么会这样?你懂的。所有硬件的虚荣成本,第一是厂部大楼,厂部办公肯定需要一些场所,但实在不太可能需要一座大楼。我去过的地方,厂部大楼基本上十室九空,因为除了基本的后勤财务行政办公外,其他人的工作都是在厂区的各个功能区域。厂部大楼做得高大上,对于投资巨大的企业或许所占比重不高,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就很高了。食用菌行业作为技术性行业,工作本身的办公场所要求实际上不大,厂部大楼这东西,其实都是做给他人看的。
也许有些企业架构复杂,比如上市公司,各种功能部门如同小型政府,但这样的企业会很好吗?而我们看看特斯拉,看看马斯克的那些巨型企业,基本上就不搞这些大排场的东西。事实上,办公室太舒服,人就不愿意下到生产前端去,如果去不去都没影响,那就意味着这个部门没有必要存在。如果不去不行,那为什么不创造他们下去生产前端的条件而去培养他们的惰性呢?
但可能许多老板或多或少在公营机构工作过,很难让他们像马斯克那样考虑问题,他们一定会考虑所谓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化问题,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虚荣心,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中国企业的通病之一,因为中国企业的老板大体上是中国人,决策很有中国特色。
企业虚荣心一发作,就是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许多应付别人(主要是政府官员)看的东西,许多其实超越需求的配置。企业的设备设施超越需求所带来的虚荣成本,危害更大,因为不光是要花钱采购,还要多花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
硬件的虚荣成本往往被理解为“东西还在就不算浪费”,实际上那是因为不自掏腰包,所以不心疼。
软件虚荣成本,有一部分是为了权钱交易,老实说,当老板的和当官的玩权钱交易,老板不一定真的是划算,如果确保划算,那至少还是在算账的层面可行。更为莫名其妙的虚荣成本,是老板花钱买各种招牌,请各种没有实际需求的顾问,因为食用菌行业的名不副实,相对其他行业更为严重,所以麻烦更多,不方便举例,因为大家都脸熟。这种虚荣成本不仅没有效益可能,实际上还可能成为靠不住的依靠。至于这两个软成本结合一下,可能就真的有效益了,但这已经和行业没有什么关系了。
之外,菌业老板买名也是一种虚荣成本,在食用菌行业比比这皆是,所以食用菌某网经常性搞神马这个那个评选,居然还钱多速来,因为人傻。搞笑的是某个土鳖老板,因为我写文章顺口提了一嘴他“荣誉太多”而不远千里打电话来和我干架。这个老板不过是家里有背景,所以才吹乎的很牛,实际上我知道他那点尿性,当着我的面还说要请我如何如何,骨子里不务正业。越是不务正业的,虚荣成本就越高,而虚荣成本是不会产生效益的,虚荣成本玩得多了,也就离死不远了。这几年食用菌行业起起落落的,有些“著名”的老板,从过去的无会不露脸,到现在消失在菌界,追溯起来,就是虚荣成本太高把好牌打的稀烂。虚荣成本这个东西,也许在某些人看来属于中国特色,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大体上最后都是负担,是企业决策错误的一种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