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都需要做哪些检查?本文给你讲得明明白白

文摘   2025-01-07 17:04   辽宁  

点击蓝字

关注控糖参考


导    语

患了糖尿病,需要经常检测血糖及身体状况。具体来说,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如何安排检查频率呢?很多糖友并不是很清楚,很多时候都是医院让去检查什么就去检查,对于检查的内容和目的都不是很清楚。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糖友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些检查的。



糖友需要做哪些检查


患病时,为了系统了解病情变化及合并症/并发症情况,根据糖尿病专家建议,可选做下列一些检查。

1.与诊断、分型有关的检查

①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7.0mmol/1(126mg/d1)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1/1(200mg/d1)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是诊断“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的重要检查。

③胰岛功能: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用于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帮助判断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2.反映血糖平均控制水平的检查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lc):正常值为4%~6%,反映近2~3个月内的总体血糖水平。

②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浆中的白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成,可反映近2~3周内总的血糖水平。

3.与代谢紊乱及并发症有关的检查

①尿常规: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指标,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和并发症情况。

②血脂: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应根据检验结果,合理选用调脂药物,纠正脂代谢异常。

③血压、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四大隐形“杀手”,初诊时就必须注意。

4.并发症/合并症相关检查

①体重指数(BMI):可作为计算每日摄入热量及指导临床选药的参考。

②肝、肾功能:了解疾病,指导安全用药。

③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④神经科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⑤心电图、心脏彩超:了解有无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⑥下肢血管超声及造影:了解是否有下肢动脉硬化或狭窄。

⑦胸片:明确是否同时合并肺结核或肺部感染。

⑧骨密度检查:了解有无骨质疏松。


如何安排检查频率


确诊糖尿病后,为了监测病情变化,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应这样安排检查频率:

1.每次就诊必须测量血糖(空腹及餐后)、体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

2.每季度检查眼(视力和眼底)、足(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体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

3.每年检查眼、足、体重及体重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尿白蛋白、血脂(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肝功能、心电图。若条件允许,应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作者:控糖君

编辑:大胖

图源:图虫创意、壹图网、pixabay


控糖参考
国家核心期刊《医食参考》主办。糖尿病防控科普平台,专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对抗糖尿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