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血糖值超过13.9mmol/L时,千万别运动

文摘   2025-02-04 17:01   辽宁  

点击蓝字

关注控糖参考



导    语

运动,作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一环,对血糖控制和身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尤其是当血糖过高,超过13.9mmol/L,或出现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时,运动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血糖超过 13.9 mmol/L,意味着什么


当血糖超过 13.9 mmol/L时,情况不容乐观。这一数值意味着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运动,不仅无法达到降糖目的,反而会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身体在缺乏足够胰岛素时,会开启 “应急模式”,分解脂肪来获取能量。这一过程会产生酮体,过多的酮体在体内堆积,如同在身体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酸中毒,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此时,患者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血糖和酮体水平飙升,同时可能伴有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无疑是雪上加霜。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为例,研究追踪了数百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现运动可能加剧身体的消耗。虽然运动初期可能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但由于胰岛素不足,后续血糖反而可能上升。更糟糕的是,运动还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加重酸中毒症状,甚至诱发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异常时该怎么办呢?答案是: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帮助患者稳定血糖,纠正体内的代谢紊乱。只有在血糖控制稳定且得到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患者才可以适当进行运动。



出现下列情况,糖友应停止运动


1.低血糖时
低血糖状态下运动,会进一步加剧低血糖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一旦发生需急诊救治,所以此时切不可运动。

2.血糖波动明显时
当糖友血糖控制不佳,贸然运动风险颇高。像 1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患病时间长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近乎无法产生,血糖极易大幅波动,更要格外小心。这类患者需等血糖控制平稳后,再尝试适量运动。运动前务必测量血糖,以此规划运动时间与强度,同时随身携带糖块、饮料、血糖仪等,以便低血糖发生时能及时应对。

3.存在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且病情控制不佳时
例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若运动方式不当或运动量过大,会加重原有病情。患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像冠心病、脑血管病变、下肢动脉狭窄、糖尿病足的患者,运动不当同样会使病情恶化。这些患者应先前往医院评估,判断是否适合运动及确定适宜的运动种类。糖尿病足患者要到专业机构评估、配置合适鞋子,由医生开具针对性运动处方后再运动。病史较长、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对胸痛、足部疼痛、心慌等症状感知减弱,运动风险大,也需先到医院评估。

4.有严重应激或急性感染时
遭遇外伤、手术等严重应激情况,或者处于急性感染期,运动不仅会加重当下病情,还会让血糖更难控制,形成恶性循环,此时不宜运动。

5.合并其他不适宜运动的疾病时
若血压过高,收缩压超 180 毫米汞柱,运动会加重高血压,甚至可能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本身有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的糖友,运动只会增加心脏负担,让病情加剧。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助力血糖控制,用不好则可能危害健康。在血糖异常时,千万不要盲目运动,一定要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



作者:控糖君

编辑:大乐

图源:图虫创意、壹图网、pixabay


控糖参考
国家核心期刊《医食参考》主办。糖尿病防控科普平台,专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对抗糖尿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