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得糖尿病的人,大多有 8 个“不听劝”,看看是不是你

文摘   2025-01-10 17:01   辽宁  

点击蓝字

关注控糖参考



导    语

李大爷今年 60 岁,刚过完新年没几天,就因为糖尿病并发症住进了医院。他的子女们满心懊悔,原来李大爷患糖尿病已经七八年了,平时总是不把这病当回事。子女劝他要按时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别再喝酒了,还得定期去体检,可李大爷却一脸不在乎,常说:“我这把年纪了,活一天算一天,不用那么讲究。”结果,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8个不听劝


糖尿病作为一种高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不仅时刻困扰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如频繁口渴、多尿、乏力等,若长期控制不佳,还可能引发可怕的并发症,像糖尿病足、肾衰竭、失明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而那些容易患上高血糖或已患病的人,往往就像李大爷一样“不听劝”,下面这8大“不听劝”行为,你中招了吗?



1.从不监测血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监测就是了解病情的“侦察兵”。不监测血糖,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根本不知道血糖何时飙升,何时过低,又怎能精准用药、合理饮食呢?血糖监测数据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风向标,忽视它,控糖之路只会越走越偏。然而,很多糖友却嫌麻烦,常常几天甚至几周都不测一次血糖,完全凭感觉过日子,这无疑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冒险。

2.饮食很随性
“病从口入”在糖尿病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是一颗颗“甜蜜的炸弹”。主食一顿吃好几大碗,甜品、饮料照喝不误,以为偶尔放纵一下没关系,实则每一口过量的糖分、油脂摄入,都在给胰岛细胞增加负担,让血糖如同脱缰野马,难以控制。正如专家所言:“控制饮食不是节食,而是合理搭配,精准把控每一餐的营养与热量,这是控糖的根基。”可有些糖友就是管不住嘴,任由血糖肆意波动。

3.明明知道患病,一边吃药或打胰岛素,一边喝酒
喝酒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绝对的“禁忌行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不仅会干扰肝脏正常代谢,影响药物或胰岛素的降糖效果,还可能引发低血糖风险,让患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陷入昏迷等危险境地。有专家严肃指出:“糖尿病患者饮酒,无异于在血糖的‘雷区’跳舞,随时可能引爆健康危机。”但部分糖友却心存侥幸,认为少喝点没事,结果常常是悔不当初。

4.不体检
糖尿病并非孤立存在,它常常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等“同伴”,形成代谢综合征,加速身体的损害。定期体检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全面扫描”,能及时发现这些隐藏的“健康杀手”。然而,许多糖友觉得自己身体没什么不适,就懒得去体检,殊不知,很多并发症在早期毫无症状,一旦察觉,往往已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记住,“预防胜于治疗,体检是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别等身体发出警报才追悔莫及。

5.忽视运动,不运动,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对于糖尿病患者,运动更是控糖的“利器”。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糖分,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但不少糖友以工作忙、累为由,整天久坐不动,宁愿瘫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也不愿起身活动活动。殊不知,长期缺乏运动,血糖只会越来越难控制,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要么就是不能长期坚持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唯有长期运动才能有助于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提升其敏感性,同时改善心血管功能,保障血糖稳定控制。每天动一动,降糖更轻松,别让懒惰偷走你的健康。

6.作息混乱
熬夜、日夜颠倒的作息,会严重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进而干扰血糖的正常调节。夜间本是身体休养生息、调节代谢的时段,可熬夜的糖友却让身体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血糖升高。而且,作息不规律还容易导致疲劳、免疫力下降,加重糖尿病病情。规律作息是身体的天然护盾,打破它,高血糖就会乘虚而入,糖友们可别再轻视熬夜的危害了。

7.情绪波动大
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刺激体内应激激素分泌,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糖尿病患者面临着疾病的长期困扰,心理压力本就不小,但有些糖友却不懂得调节情绪,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愁眉不展,让血糖跟着情绪“坐过山车”。专家提醒:“心情舒畅是控糖的‘良药’,学会情绪管理,才能更好地掌控血糖。”

8.干脆不吃药,要么自己胡乱用药
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一环,然而有些糖友却任性至极。要么觉得“是药三分毒”,干脆把药扔一边,完全无视血糖失控后的严重后果;要么仅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随意增减药量、更换药物,全然不知这样做可能让血糖如断了线的风筝,彻底失控。遵医嘱用药是控糖的底线,自行其是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这种对药物治疗的漠视与乱来,无疑是给病情“火上浇油”,让健康之路布满荆棘。

总之,糖尿病的防治仰赖于患者自身的自律与重视。这八大“不听劝”行为,正一步步将糖友们推向健康的深渊。记住,掌控血糖,就是掌控自己的未来,从现在起,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开启健康的控糖之旅吧!




作者:控糖君

编辑:大乐

图源:图虫创意、壹图网、pixabay


控糖参考
国家核心期刊《医食参考》主办。糖尿病防控科普平台,专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对抗糖尿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