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空腹血糖一高,就加药?你正在开启控糖的“高危模式”!一定先寻因,再应对

文摘   2025-01-09 17:01   辽宁  


点击蓝字

关注控糖参考



导    语

张大爷是位有二十多年“糖龄”的老患者,近期检测空腹血糖老是偏高,他自认为血糖高就该加大药量,于是自行增加了睡前胰岛素的用量,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次日空腹血糖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在了解了他的情况之后,让他次日除了测空腹血糖之外,再加测一个凌晨3点的血糖,看看是否有夜间低血糖?检查结果显示:凌晨3点血糖是3.1mmol/L,空腹血糖为8.6mmol/L,他这种情况属于“苏木吉反应”,应当减少睡前胰岛素用量,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张大爷血糖重新恢复正常。



空腹血糖高,先寻因再应对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注:允许喝水)8~10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通常是6:00~8:00)采血所测的血糖值,其正常范围是3.9~6.1mmol/L。空腹血糖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对于这种情况,许多糖尿病患者的第一反应是增加药量,这种想法貌似不无道理,其实并不妥当。这是因为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很多,处理方法也不一样,有时甚至完全相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空腹血糖升高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策。



1.苏木吉反应
原因:苏木吉反应是指患者夜间(常常是在凌晨)发生低血糖后,引起清晨空腹血糖反跳性升高,其原因往往与晚间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用量过大有关。

对策:睡前适当加餐,酌情减少晚餐前口服降糖药(或睡前基础胰岛素)的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发生,患者空腹血糖即可恢复正常。

2.黎明现象
原因:黎明现象是指夜里血糖控制平稳、无低血糖发生而出现清晨空腹血糖升高的现象,这与体内各种升血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在清晨分泌增加有关。

对策:服用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长效或缓释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缓释片、达格列净、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等,并适当增加药量;打胰岛素的患者,可酌情增加晚餐前预混(或双)胰岛素或睡前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或德古胰岛素)的剂量,使其作用维持到黎明前后,以有效控制清晨空腹高血糖。

3.严重失眠
原因:焦虑、失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对策: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焦虑烦躁,可配合使用镇静安眠药物,保证睡眠良好。

4.晚餐吃的太晚、太多
原因:晚餐时间过晚,空腹时间不足8个小时;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吃的太多,因其消化吸收较慢,故会导致次日早上的空腹血糖值偏高。

对策:进餐定时、定量,晚餐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5.夜里加餐吃得太多
原因:有些患者因为晚餐吃的过少,常常夜里起来加餐,并且加餐过量,从而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对策:为避免夜间低血糖,最好在晚上临睡前(晚上10点左右)少量加餐,不要等夜里发生低血糖了再去加餐,那样往往会吃的很多,不利于血糖控制。

6.空腹晨练
原因:有氧运动可以消耗血糖,使血糖下降,糖尿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锻炼很容易诱发低血糖。

对策: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晨练,尤其要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如果病人有晨练的习惯,建议在晨练前适量补充些许碳水化合物,如一小片全麦面包或半个苹果,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由此可知,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很多,涉及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用药等许多方面,其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因此,对于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一定要先弄清原因,然后对因施治,千万不要盲目增加药量或更换药物。



作者:王建华(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

来源:《医食参考》杂志202502期

编辑:大乐

图源:图虫创意、壹图网、pixabay



控糖参考
国家核心期刊《医食参考》主办。糖尿病防控科普平台,专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对抗糖尿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治疗是预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