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女企业家向政府讨债被抓,“反转”了吗?

时事   社会   2024-02-27 10:23   北京  

2月26日,《中国经营报》一篇 “贵州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过亿债务政府只愿给1200万元”报道,引发广泛。本公号也就此发文:向政府讨要工程款陷“寻衅滋事” ,女企业家和律师都被抓了


27日凌晨,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对事件作出回应。


通报主要说了两件事。第一件:"六盘水市水城区政府共欠企业约2.2亿元",以及"区里要以1200万元化解所有2亿余元的债务"的报道均不属实。通报的具体表述是:


……10个项目,项目实际负责人均为《中国经营报》所称女企业家马某某。10个项目中,经法院判决或审计的项目8个,金额11775.52万元,目前已支付11538.9万元;未审计项目2个,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金额约4557.19万元,目前已支付3131.7万元。上述10个项目共计金额约16332.71万元,目前已支付14670.6万元,支付比例89.82%。


通报回应的第二件事,是女企业家、律师等人为何被刑事追究。通报的表述是:


2022年10月,马某某为讨要有争议的工程款雇佣耿某某、方某某采取安装 GPS 定位器等手段跟踪他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2023年9月以来,马某某、侯某某等人编造虚假信息,安排洪某某等3人、雇佣屈某某等5人在网上恶意炒作、在公共场所张贴不实大字报和抛散传单。因马某某等人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寻衅滋事罪,2023年11月27日公安机关依法对马某某刑事拘留,同年12月27日对其依法逮捕。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正在依法办理中。


政府通报发布后,不少人认为事件已反转,一些人甚至开始质疑女企业家,"有何神通可以拿到如此多项目?"


如果有证据证明女企业家拿项目有违法、违规行为,她自应承担相应后果,但如果没证据,这方面的怀疑就最好留在心里,因为质疑没有意义。


事件真的反转了吗?


水城区人民政府是《中国经营报》报道的监督对象,它有权利将它认为的真相说出来。《中国经营报》报道也提到,“记者曾就债务、刑案等问题联系水城区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获正面回应。”


但水城区政府同时是事件的当事人。作为一方的说法,通报的真实性、可信度,要在和其他证据对比中作出判断。


水城区政府是一级政府,《中国经营报》是有较好口碑的媒体,二者说法不一,很难说哪一方的说法更可信。 


事件引发这么大舆情,既然当事人“自说自话”不能令人信服,上级机关介入调查就是必要的。在上级机关作出调查结论之前,先慢说“反转”。


至于女企业家等人因何被刑事追究,从政府通报看,它对于“犯罪事实”了解很全面,或许正是案件报案人。刑事立案是否权力指令的结果,对于这个公众关心的问题,也需要办案机关适时作出回应。


明言法事
法眼看社会,明辨是与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