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打不停,泰康保险到底非法持有多少公民个人信息?

时事   社会   2024-03-07 12:06   北京  


第一张图片,是手机近期收到的泰康保险发来信息,早被我列入骚扰信息;第二张,是随手点开的一条。每次收到它发的,立即拉入黑名单。


和骚扰短信相比,骚扰电话更烦人。今天一早,接到电话0571-96683。接听,又是泰康养老。分不清电话里是真人还是语音,反正是让你插不上嘴地说着邀请参观养老社区。挂断,电话号码拉入黑名单。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接到它打来的电话。我理解打电话人的不易,也是为了生活,所以,最初,我说话很客气,说暂时没有这方面需求,请他们删除我的电话,如果以后有需求了,我会主动联系他们。


但还是不断有同样内容的电话打来,慢慢也就不耐烦,告诉他们之前和他们没关系,以后也不会;他们拿到我的电话信息是非法的,请他们自重。


告诫毫无效果,我所能做的,就是每次接到一个电话、立即把它拉入黑名单,但架不住人家换着电话号码打,北京的号,其他地方的号,都接到过。


我是律师,当事人、办案机关的电话最好第一时间接到,所以,看着像推销、骚扰的号码也不敢不接。因为这个原因,泰康养老的骚扰电话,我也“完美”地无一漏过,要说不烦是假的。


事实上,泰康保险无节制的电话推销,早犯了众怒,网上投诉、声讨声不断:



但目前看,泰康保险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意思。而从它“将骚扰进行到底”看,这种方式对于其开展业务是有效的。 


按说,不断有人投诉,有关部门应该过问,但从结果看,监管并无明显效果。


除了不堪其扰,这件事情更令人不安之处在于:泰康保险究竟非法持有多少公民个人信息?它又是怎么拿到的?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前,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全面(但也并非无章可循),它利用法律漏洞拿到这些信息,追究起来或有困难。但《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公民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均有了明确法律规定。且不说,如果泰康保险取得这些信息的方式违法,可能面临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它持有这些信息,本身就是非法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应当为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短时间。合法取得信息的主体,对信息尚且有保存期限,在实现处理目的后即应删除而无权继续持有。很多人和泰康没任何关系,它拿到这些信息,法律要求的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哪一条都占不上,因而从最初取得就是非法的,而无视公民删除要求继续持有,则让非法状态延续。


泰康保险手中到底有多少人的个人信息,外人无从确定,但从网民“怨声载道”看,恐怕不是小数目。泰康保险非法持有多少公民个人信息 ,它们从何而来?有关部门有责任就此展开调查。



明言法事
法眼看社会,明辨是与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