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 “贵州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过亿债务政府只愿给1200万元”报道,引发广泛。本公号已连续发表两篇文章:《向政府讨要工程款陷“寻衅滋事” ,女企业家和律师都被抓了 》《贵州女企业家向政府讨债被抓,“反转”了吗? 》。
事件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日前,贵州省成立由省检察院牵头的调查组,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以往,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多由政法委牵头,它的级别更高、调查权限更广、协调能力更强。这一次由省检察院牵头,一定不是决策者心血来潮。
检察院牵头透露的信息是,此次审查(注意是“审查”而非“调查”)的重点,大概率是目前在办刑事案件有无问题,包括对女企业家的追诉、对律师等人的追诉。这些案件经过了检察院批捕,它本身也有侦查监督职能,由它牵头最合适。
至于政府究竟欠了女企业家多少钱,她当年拿那么多项目是否违法、违规,也会涉及,但应该不是此次审查的重点。
刑事案件有无问题,审查相对简便,而当年拿项目有无“猫腻”等问题,调查起来(光“审查”就不行了),需花费较多时日,而全国两会马上开幕,留给一些地方、部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当一个事件被上升到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时候,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如果上述猜测和判断不虚,调查组的结论,至迟会在两会闭幕前发布,大概率还要提前。
也有媒体注意到,《中国经营报》的报道删了。有人因此疑虑甚至担心:莫非报道失实?记者不会也被抓了吧?
删除报道,有多种可能。报道失实,受到压力不得不删除,有可能是这些原因,但报道没问题,报社主动删除的可能也不排除。当地已经启动调查,删除报道让事件暂时稍平息,如果报社用这种方式表达推动解决问题的诚意,至少我可以理解。
所以,仅凭删除报道,什么也说明不了。不用为此担心,是非很快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