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陈来、董锦洋、苏岳锋Carbon Energy:层状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中离子-电子双导体界面工程和结构设计!

学术   2024-11-12 10:41   重庆  
 投稿通道                     
         
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极材料显著影响其性能、成本效益、寿命和安全性,基本上决定了电池的比能量。富锂锰基氧化物(LLOs)作为传统正极材料的有希望的进展,由于其独特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改善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显著挑战,如初始容量损失大、电压不稳定以及在高电压下循环性能受损,主要是由于相变、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不利相互作用以及不可逆的氧气释放。表面涂层是提高LLO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策略,通过引入保护性界面层。开发保护层和特殊微观结构对于稳定LLO正极材料中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和实现长期循环稳定性至关重要。包括金属氧化物、氟化物、磷酸盐、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在内的各种涂层材料已被用于LLO正极的表面改性。这些涂层的作用是减少正极颗粒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氢氟酸攻击和活性物质的溶解,以及创建有效的电子传导路径,从而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和电荷转移动力学。已知具有高锂离子导电性的尖晶石型锂氧化物、锂石榴石和锂钙钛矿的涂层,促进了快速的锂离子传输通道并防止了寄生反应。然而,单一涂层往往被证明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界面保护或增强正极的体结构稳定性。涂层层与LLO颗粒之间的晶格失配以及LLO颗粒在长期循环中的体积收缩降低了界面工程的有效性。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同时防止有害相变和不可逆氧气释放,同时增强电化学性能的表面处理对于LLO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陈来、董锦洋、苏岳锋团队介绍了一种创新的方法,称为离子-电子双导电(IEDC)界面工程,它为表面结构与电化学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以解决锂层氧化物(LLO)正极材料固有的挑战。考虑到它们独特的结构特性和性能属性,石墨烯(Gr)和尖晶石Li4Mn5O12被精心选为模板组件,分别促进电子和离子传输通道。IEDC界面工程涉及将导电的Gr框架与离子导电的尖晶石Li4Mn5O12异质外延结构整合。这种Li4Mn5O12的外延层是通过在Gr网络内的后热处理和化学浸出相结合的方法自然诱导在宿主层状结构表面的。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LLOs与液体电解质的直接接触,从而减轻了不可逆的副反应和相变。此外,IEDC界面工程显著影响了电荷传输动力学和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从而在容量保持、倍率能力和长期循环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改进。通过理论研究IEDC异质结构内的Li+渗透动力学和界面粘附功,我们揭示了高度互联的三维(3DLi+扩散路径,具有降低的Li+迁移能量和增强的界面晶格匹配。如预期的那样,具有IEDC界面工程(LMOSG)的LLO正极表现出增强的初始库仑效率(0.1 C时为82.9%),增加的放电容量(0.1 C时为296.7 mAh g1),显著的倍率能力(5 C时为176.5 mAh g1),以及卓越的循环稳定性(5 C500次循环后保持73.7%)。这种基于原位尖晶石相/Gr界面重建的新型IEDC界面工程,为设计具有增强稳定性的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材料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该成果以 "Ionic‐electronic dual‐conductor interface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in layered lithium‐rich manganese‐based oxides" 为题发表在《Carbon Energy》期刊,第一作者是Fang Youyou。

(电化学能源整理,未经申请,不得转载)
【工作要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离子-电子双导体(IEDC)界面工程技术,通过将电子导电的石墨烯框架与离子导电的尖晶石型Li4Mn5O12层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富锂锰基氧化物(LLO)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技术通过减少极化、缓解结构畸变和增强电子/离子扩散能力,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初始库仑效率、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揭示了在层状-尖晶石界面处锂离子(Li+)扩散网络的扩展和迁移能垒的降低。实验结果表明,经过IEDC界面工程改性的LLO正极材料(LMOSG)展现出了82.9%的高初始库仑效率、296.7 mAh g−1的高初始放电容量、176.5 mAh g−1的卓越倍率性能以及在5 C下经过500次循环后73.7%的出色容量保持率。这些发现为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方向。    
图1:(A) Li2MnO3的结构模型,(B) Gr-Li4Mn5O12(010)的结构模型,以及(C) Gr-Li4Mn5O12(001)的结构模型和相应的总态密度图分别展示在(D-F)中。(G, I) Li2MnO3和(H, J) Gr-Li4Mn5O12(010)的Li+扩散路径和相应的扩散能垒。(K) Li2MnO3和Gr-Li4Mn5O12(010)的氧空位形成能。(L) Gr-Li4Mn5O12(010)表面的电子密度差异。    
图2:(A) LMO,(B) LMOS,和(C) LMOSG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D)全景X射线衍射图谱和(E)扩展的2θ区域。(F) LMO,(G) LMOS,和(H) LMOSG样品的拉曼图谱。(I) Mn 3s X射线光电子能谱,(J) Ni 2p X射线光电子能谱,(K) O 1s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L)所有三个样品的压力与电阻率图表。    
图3:LMO样品的微观结构表征:(A)高度图,(B)模量图,以及(C)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和(C1, C2)局部放大结构图。LMOS样品的微观结构表征:(D)高度图,(E)模量图,(F)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以及(F1, F2)局部结构细节。LMOSG样品的微观结构表征:(G)高度图,(H)模量图,(I)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以及(I1, I2)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4:(A) 在2.0和4.8 V之间以0.1 C的速率进行的初始充放电曲线。(B) 在2.0和4.6 V之间以不同电流密度进行的倍率性能。(C) 在2.0和4.6 V之间以1 C的速率进行的循环性能。(D) 在2.0和4.6 V之间以5 C的速率进行的循环性能。(E) LMO电极,(F) LMOS电极,和(G) LMOSG电极在1 C下的相应充放电曲线。(H) LMO电极,(I) LMOS电极,和(J) LMOSG电极在2.0和4.6 V之间以1 C放电时的相应dQ/dV曲线。    
图5:LMO电极在0.1 C下初始充电过程中的原位表征:(A)从2.0到4.8 V的充电曲线,(B)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C)(003)峰和(D)(101)峰的原位X射线衍射演变,以及(E)原位电化学阻抗谱测量。LMOS电极在0.1 C下初始充电过程中的原位表征:(F)从2.0到4.8 V的充电曲线,(G)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H)(003)峰和(I)(101)峰的原位X射线衍射演变,以及(J)原位电化学阻抗谱测量。LMOSG电极在0.1 C下初始充电过程中的原位表征:(K)从2.0到4.8 V的充电曲线,(L)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测试,(M)(003)峰和(N)(101)峰的原位X射线衍射演变,以及(O)原位电化学阻抗谱测量。    
图6:100次循环后1 C下的(A) O 1s,(B) F 1s,(C) Mn 3s,和(D) Ni 2p X射线光电子能谱。(E) Mn L边和(F) Ni L边的归一化软X射线吸收图谱结果。(G) LMO,(H) LMOS,和(I) LMOSG电极在1 C下100次循环后的拉曼图谱。    
图7:循环后(A) LMO电极,(B) LMOS电极,和(C) LMOSG电极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及相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图像。    
图8:(A) LMO,(B) LMOS,和(C) LMOSG在电化学过程中CEI演变和相应的电子/Li+传导的示意图。
【结论】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对LMO颗粒应用了一种简单的离子-电子双导体(IEDC)界面工程技术,创建了一个由电导的石墨烯框架和自发形成的离子导电尖晶石Li4Mn5O12异质外延层组成的多层界面。这种双导体结构显示出减少极化、抵抗结构畸变和促进快速电子/离子扩散的能力,这些通过全面的电化学和结构评估得到了证明。DFT计算揭示了Gr/Li4Mn5O12(010)界面相比于原始LMO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是由于电子带隙显著降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层状-尖晶石界面异质结构中高度互联的三维锂离子(Li+)渗透网络和降低的Li+迁移能。结构和电化学分析表明,这种创新的多层结构限制了晶格氧的释放和过渡金属的迁移/溶解,同时增强了Li+离子导电性,从而改善了电化学性能。这种有效且详细的表面重建方法有望为下一代电化学能量存储系统的多功能界面的发展做出贡献。    
【制备过程】
首先,通过传统的溶剂化-凝胶法合成了无钴Li1.2Mn0.6Ni0.2O2(LMO)正极材料,涉及将锰醋酸盐、镍醋酸盐和锂醋酸盐(过量5%以补偿煅烧过程中的损失)溶解在水中,加入柠檬酸作为螯合剂后调节pH至约7,随后在75℃下加热至凝胶化,然后在12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小时,接着在450℃下煅烧5小时以去除有机成分,最后在900℃下进行第二次煅烧12小时得到LLO。其次,通过将LMO、醋酸锂二水合物、醋酸锰四水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醇混合后加热蒸发溶剂,再在500℃下煅烧5小时合成了尖晶石Li4Mn5O12包覆的LMO(LMOS)。最后,通过将LMOS粉末和石墨烯(Gr)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经过超声处理和搅拌后过滤、洗涤并在8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过夜,得到了双涂层的LMOSG材料。这一过程通过在Gr网络内进行后热处理和化学刻蚀,促进了宿主层状结构表面的尖晶石异质相的外延生长,从而实现了LMO颗粒与Gr-尖晶石复合层的包覆,形成了LMOSG颗粒。
Fang Y, Su Y, Dong J, et al. Ionic‐electronic dual‐conductor interface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in layered lithium‐rich manganese‐based oxides. Carbon Energy. 2024;e642.    
 doi:10.1002/cey2.642
         

 

(原文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知识星球下载)



点赞,在看,分享,来个一键三连吧!

电化学能源
聚焦电池前沿,启发科研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