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安琴友、谢俊等AFM:超耐久镁电池中铜硫化物正极的非平面C-S键促进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

学术   2024-11-23 10:16   重庆  
(可代为解读,作者校稿后发布) 投稿通道 ↑                    
可充电镁电池(RMBs)因其丰富的镁资源、增强的安全性和高体积容量(3833 mAh cm-3)而成为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之一。在Mg电解液的开发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寻找高效的Mg2+储存正极材料仍然是一个持续的挑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无机正极材料能够储存Mg2+:插层型和转换型。插层正极,如V2O5、MoO3、MO6S8、VS4和WSe2,由于其高工作电压和小的电压滞后而受到相当大的研究关注。然而,这些材料由于固定层间距的限制,提供的比容量相对有限。相反,转换型正极材料利用元素的多价态,不受刚性晶格结构的限制,展现出更高的比容量。近年来,转换型正极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CuS作为一种原型的转换型材料,因其理论比容量约为560 mAh g−1和低成本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实际应用受到转换反应的可逆性差的阻碍。已经探索了各种策略来解决这些挑战。Xu等人证明,将CuS颗粒尺寸减小到约100 nm可以促进Mg2+扩散,实现从Cu到Cu2S的可逆转换。同样,Mai等人发现,将CuS与MXene结合可以增强电子传输,从而改善Cu到Cu2S的反应动力学。随后,Cao等人提出,强Se-C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锚定硒,抑制其溶解,并促进Cu+的氧化还原活性。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从Cu2S到CuS的反向转换仍然难以实现。在比较Cu2S和CuS的晶体结构时,可以推断出S-S键的形成是相转换中的关键步骤。在激活后,Cu2S中相邻的硫原子自发结合形成更稳定的S-S键。然而,Cu2S具有相对稳定的Cu-S四面体结构,导致硫原子的活化能高,S-S键形成能大。因此,降低S-S键的形成能和Cu2S到CuS转换的能垒是CuS正极材料的主要挑战。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安琴友、谢俊、ZhangLei、RenWen团队提出了通过引入C-S键来降低Cu2S到CuS转换的能垒的策略,以解决铜硫化物(CuS)正极材料在镁电池中相转换可逆性差的问题。团队通过将CuS纳米颗粒锚定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片上(CuS@G),精心构建了丰富的C-S异质界面。这些异质界面有效地降低了Cu-S四面体中硫原子的活化能,促进了S-S键的形成,并在充放电过程中驱动了Cu2S和CuS之间的可逆相转换。此外,更可逆的相转换还减少了由体积膨胀引起的铜离子溶解,从而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池性能。CuS@G正极展示了卓越的倍率性能(1 A g−1时为160.5 mAh g−1),并在1000个循环后保持了64.7%的容量。团队还成功组装了一个耐用的CuS@G||Mg软包电池,其具有9.5 mAh的高峰值容量,这些发现突显了C-S键在可逆相转换和减少CuS中Cu溶解中的关键作用,为设计高性能镁电池正极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该成果以 "The Out-of-Plane C─S Bonds Boosting Reversible Redox in Copper Sulfide Cathodes for Ultradurable Magnesium Battery" 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第一作者是Su Qin。
(电化学能源整理,未经申请,不得转载)
【工作要点】
本文通过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片上锚定CuS纳米颗粒(CuS@G)来精心构建大量的C-S异质界面。这些非平面C-S键有效地降低了Cu-S四面体中硫原子的活化能,促进了S-S键的形成,并在充放电过程中驱动了Cu2S和CuS之间的可逆相转换。此外,更可逆的相转换减少了由体积膨胀引起的铜离子溶解,从而减轻了应力积累,减少了活性材料(Cu)的穿梭,并有助于在镁负极上形成由无机(C4H9)和有机(MgO,MgF)组分构成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这些优势使得CuS@G正极展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倍率性能之一,达到1 A g−1时的160.5 mAh g−1,并在1000个循环后保持了64.7%的容量。此外,成功组装的CuS@G||Mg软包电池展示了9.5 mAh的高容量,证明了CuS@G正极在实际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图1:C-S键对CuS正极相转换势垒的影响示意图:a) 纯CuS正极的相转换过程;b) CuS@G正极的相转换过程。c) 石墨烯和Cu2S的功函数计算。d) Cu2S和石墨烯之间的电荷转移计算。e) S-S键形成能的计算。    
图2:CuS@G的形貌和结构表征。a)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b)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c) 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谱。高分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谱图:d) C 1s和e) S 2p。f) 拉曼图谱。g) 对分布函数(PDF)图。h) C-S键分布的示意图。i) 热重分析曲线(Ar气氛下)。    
图3:电化学行为。a) 循环伏安图(0.1 mV s−1)。b) 50 mA g−1和c) 100 mA g−1下的恒流充放电曲线。d) 100 mA g−1下的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e) 50至1000 mA g−1下的倍率性能。f) 1000 mA g−1下的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g) 与先前报道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较。    
图4:C-S键对可逆相转换的影响。a) CuS和b) CuS@G电极在不同电化学状态下的原位拉曼图谱。c) CuS和d) CuS@G电极在不同电化学状态下的原位XRD图谱。e) 纯CuS和CuS@G在充放电过程中a轴的变化。g) 纯CuS和h) CuS@G电极在最终充电状态下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图像。i) CuS@G和j) 纯CuS在100个循环前后的表面粗糙度比较,面积为5 × 5 μm。    
图5:镁负极的表征。a) 100个循环后镁负极表面的Cu 2p和S 2p的XPS谱。b) 不同刻蚀时间下通过XPS探测到沉积在镁负极上的Cu元素含量。c) 和 d) 100个循环后镁负极表面的Cu+、C4H9、MgO和MgF片段的3D重建。e) 100个循环后镁负极的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以及Cu(黄色)和Mg(蓝色)元素分布的对应映射。f) 铜离子溶解对镁负极SEI影响的示意图。    
图6:软包电池性能。a) 软包结构示意图,b) CuS@G||Mg软包电池的开路电位。c) MPFB电解液中CuS@G||Mg软包电池点亮LED。d-g) 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测试。h) 0.1 C下CuS@G||Mg软包电池的循环性能。i) 软包电池在第一、第二、第十和第三十五个循环后的充放电曲线。
【结论】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强相互作用的C-S键促进了从石墨烯到Cu2S中硫原子的电子转移。这些额外的电子破坏了稳定的Cu-S四面体结构,使得硫原子之间更容易形成S-S键。S-S键的较低形成能最终促进了从Cu2S到CuS的转换。此外,这种更可逆的相转换导致了应力积累的减少,进而最小化了活性材料(Cu)的穿梭。减少的Cu穿梭到负极有助于在Mg负极上形成由无机(C4H9)和有机(MgO,MgF)组分构成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得益于这些优势,CuS@G正极展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倍率性能之一,达到1 A g−1时的160.5 mAh g−1,并在1000个循环后保持了64.7%的容量。此外,成功组装的可持续CuS@G||Mg软包电池展示了9.5 mAh的高容量。原则上,C-S键的有益效果可以扩展到其他转换型正极(例如CoS2、NiS2、FeS2),增强它们转换反应的可逆性并减少活性材料的穿梭。    
Qin Su, Weixiao Wang, Jiajun Chen, Juan Ji, Wenwen Wang, Wen Ren, Lei Zhang, Jun Xie, and Qinyou An, "The Out-of-Plane C─S Bonds Boosting Reversible Redox in Copper Sulfide Cathodes for Ultradurable Magnesium Battery," Adv. Funct. Mater. 2024, 2419594.
DOI: 10.1002/adfm.202419594.
         

 

(原文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知识星球下载)



点赞,在看,分享,来个一键三连吧!

电化学能源
聚焦电池前沿,启发科研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