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华:畅游三峡(2)

文摘   2024-12-22 09:09   重庆  


畅游三峡

(2)


文/艾华

 

          

胜地情深石宝寨

       

从忠县顺江东下约四十公里,便可看见在长江北岸有一座巍然屹立的小山。它四壁如削,孤峰拔地,绿树簇拥,秀美壮观,称为玉印山。依山建有一尊宝塔般的俏丽阁楼,即石宝寨。

        

石宝寨建于明代,当年有个山大王谭宏在这玉印宝山扯旗造反,安营扎寨,这就是石宝寨名称的由来。

        

大凡风景名胜都和历史名人有关,石宝寨也不例外。在其内部,塑有"巴蔓子刎首留城"、去"张飞义释严颜"、"秦良玉万里勤王"三组群雕。这倒不是有意拉名人为胜景增辉,而是因为巴蔓子、严颜、秦良玉这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均是忠县人。英雄魂归故里,顺理成章。

        

这三位历史名人的故事,世人熟知,无须赘述。使众多游客倍加惊叹的,是石宝寨奇俏精致、精妙绝伦的造型,匠心独到、近乎完美的工艺制作。石宝寨有十二层,高五十六米,重檐飞阁,依山耸立,盘旋而上,直插云霄,朝晖夕阴,烟雾袅袅,历来享有"仙山琼阁"、"江上明珠"之美誉。

        

若走近细细观之,那奇巧的天才构思,美仑美奐的手工技艺,不禁令人拍手叫绝。用比较专业而朴实的的话来讲,它是中国至今可见的体积最大、造型最高的纯木制古代塔型建筑。整座塔楼全是榫卯结构,没用一颗铁钉。可称我国古代木工建筑艺术的精品。

        

进入塔内,那面江的每一孔圆形木窗,向外望去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向内看也是一处绝佳的风景。那凌空的每一付檐头,都是那样生机灵动、势欲腾飞。那倚山的每一处木石结合点,总是那样恰到好处,巧夺天工。一座总高近60米的手工制作的全木塔楼,历经四百多年风雨浸蚀和地震影响,至今屹立不倒且保存完好,这本身就是一个世界奇迹。

        

至于此地为何又称玉印山呢,传闻与女娲娘娘有关。

       

据《山海经》.《淮南子》载,共工与颛顼大战。共工败,愤怒已极,以头猛撞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神州暴雨不断,洪水滔天,百姓遭难。女娲娘娘采炼五彩石补天,用了近万颗彩色宝石堵住暴雨,留下一块放于长江之侧,以镇水驱魔。天长日久,这块彩石就慢慢变成了一座小山。因山形酷似一枚方印,又由彩玉演化而成,故名玉印山。


在民间传说中,老百姓对石宝寨又有另一种说法。

        

相传明朝年间,一位九天仙女驾五彩祥云从忠州飞过,为这里绮丽风光所心动,便在玉印山结草为庐住了下来。仙女人美心更善,经常翻山越岭采集中草药为乡亲们治病,大家亲切地称她为"石宝"姑娘。当地恶霸"牛魔王"知道后,便带领一伙家丁家将,凶神恶煞地要将石宝姑娘抢走。哪知这石宝仙姑也不是吃素的。她杏眼圆睁,玉手一挥,立即燃起一团熊熊大火,将牛魔王和家丁全部烧死,为忠县百姓除了一害。

        

在进山采药过程中,石宝姑娘结识了能工巧匠山海哥,日久生情。她想带山海哥同返天庭,但乡亲们依依难舍。怎么办呢?石宝姑娘与山海哥合计,在玉印山修建一座宝塔,以报答众位乡亲。他们邀集了一百多位亲朋好友,就地取材,依山造楼,日夜奋战,用了九个月又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建成了一座惊艳世人的彩色宝塔,这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石宝寨。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如今的石宝寨,已成为声名鹊起的旅游景点,前来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尽管每天进入石宝寨的游客都有限量,但在门外围观的也时常拥挤不堪。就连在轮船上远远观望的老外,也忍不住连连称奇。

        

修建三峡大坝,水位上升到175米后,石宝寨第一层被淹,岌岌可危。主管方采用围堰的形式,以360度全方位筑堤坝保护。石宝寨四面环水,成了一座孤岛,但依然游人如织。诗云:

        

女娲补苍天,灵石遗江边。

        

玉印拔地起,琼楼银浪翻。

        

九霄摘丹桂,三界访八仙。

        

千秋明珠耀,万古袅紫烟。





黄桷小屋
黄桷小屋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公众平台,以发表原创文学作品为主,文字体裁不限,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