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地模:散文的力量:读孙贻荪先生的《回望第一路》

文摘   2024-12-27 10:03   重庆  


散文的力量:读孙贻荪先生的《回望第一路》


文/冯地模


贻荪老师的最新散文集,追忆上世纪五十年代成渝铁路修建时候的真实故事,薪火燃烧,老一辈仍然不断传递我们尤其是给年轻一代精神食粮,做到了活到老写作到老,令人肃然起敬。


回望,他最具资格和能力。


一 我心永恒


也许有人对过去不以为然。修筑成渝铁路已经远去大半个世纪,积累的记录文字可谓汗牛充栋,还有人热心吗?答,不但需要,而且需要孙老师这样真实的鲜活的与众不同的回望,思想性很强教育意义大的文学宝贵记忆。


成渝铁路的修建,成就意义耳熟能详,而孙老的散文完全是自己角度亲历亲为,呕心沥血之作以筑路大军前线参谋的视角,感受到的一切。就是局外人无法获得的珍稀,也是文学的主体与主题。在他九十高龄,这个时代背景时间节点下呈现,可歌可泣,值得上下感谢。


涉及很多关系,尤其干群关系同志关系完全平等,与老百姓也是水乳交融的亲密,是革命传统。他和团长政委,还有炊事员的肉夹馍等等,都是感情所至信手书来。


过去的存在,像雨像雾又像风,随时感受。新鲜感人,让现在同志喜闻乐见是不容易的事情。首先角度新感受新讲述语言新鲜,他做好了这一点。如抗美援朝送战友离开,追到船上,最后凭纸条寻找烈士眷属的经过,让人泪目。


二 语言感召


孙老以诗歌出色以后散文风格独树一帜,大家知道。著作等身,以其勤奋智慧奉献影响是冰心文学奖获得者。就这本集子,保持有过的文章朴素准确优美或语言幽默,还有方言发挥的提炼升华,自如运用。也是老师的学识素养所能够决定的。


诗歌的审美和行文的把握,写景状物活人,都是灵感与综合能力决定的。他老家在江苏以后在四川生活,如何将语言精粹柔和一体运用如五根手指头自如,就是修炼。


散文行军布阵冲锋主要是讲述,语言的节奏概括力讲究,已经轻车熟路以臻化境。


三 故事迷你


集子写作时间跨度大涉及事件广,如何将亲身见到感受的成渝铁路发生,人物环境描写栩栩如生恰到好处,把握十分重要。


章节很多,用18个叙述过程,从参加开工典礼到团里任参谋发生的一切,严丝合缝有机粘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发生娓娓道来倾诉给大家。


十多万字,起承转合许多要点,从参加开工典礼到队里,印刷报纸遭遇土匪终于化险为夷 ,所以有骑马游街的特殊奖励呢。


军工参加朝鲜战争离开,换做民工继续,时间任务如此繁重紧张,工程依然井井有条进行,离不开那个伟大的时代的集体担当火车头精神。运行图上的行进,是千回百转。


四 鲜活灵动


主人公成长,印象当中是逐渐递增叠加的,一名军政大学的学生,机智能干完成那么多事情,经过那么多考验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建设工地的渡河船上,年轻的蓝羽脱离剥削阶级家庭母亲,毫不犹豫将金银首饰抛之河流,无法不感动众人。


描写事件情节并非散文长能,恰到好处也是功力,关键的着力点多挖两锄头,也是可以的。人物的表现在于行为过程与结果,散文到时候戛然而止余音绕梁,老师办到了。


老乡们捐木料甚至棺材板给筑路队做枕木,到101厂完成钢轨做工,干部职工的热情个性细节历历在目,让人感触到时代精神的如火炽热。在今天尤其难得。


五 亮点高光


如同小说,也是有不少闪光点需要抓住用力的,可以事半功倍。


在寻常的叙述链接当中,挑选特殊重要事件的高光着力,散文大家自有妙写。孙老师写联系到上级部门印刷报纸,从出发到完成任务,是一兴奋点。回途,看见死人若干,发现土匪又是紧张,忽然同志们武装迎接消灭土匪,最终受到领导嘉奖,才是高潮亮处。不过,散文与小说稍微区别就是少有虚构。


集中合理想象,调度一切可能性塑造人物环境气氛,是小说必须。散文能够做到这样,写好更是难能可贵。


孙老师记叙的人物,真实可信,典型,有血有肉。


六 感心入怀


散文作家自己经历体会感动提炼的发生,独特发生,没有加油添醋和夸张美饰,我是这样认为这部书的。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即是如此。


发生过,事情主题结果感动自己进入内心,形成思想感情动力泵,让自己继续发酵产生好的影响结果,算大功告成。在成渝铁路队伍发光发热不断成熟成长,就是革命熔炉的太阳光的最好写照吧。


散文在于真实,不容置疑,没有华而不实的矫饰事件浮夸,没有唯美装饰,完成来自于心头那点触电阴阳变化。


主题选材人物气氛,近贴时代前列,正是大众人性人情的需要。也是革命人蓬勃向上生长的积极原素因子。


我虔诚地读到了这些。


七 感情真挚


文学是人学,这是大师的定论。散文更是这样的艺术。而且,还是不断生长发展的人物人性人的进步力量,产生积极结果胜利的肥沃土壤。


队伍发展壮大了,成渝铁路建成通车了,包括孙参谋等一大批人随着进步了,都是国家建设有功之臣。虽然,以后的境遇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奉献,历史记得国家和人民群众一定记得。


革命队伍,铁路修筑工地,一辈子奉献的铁路人,都离不开那些年月的打磨锤炼,老当益壮,在文学队伍更加辉煌也是一个历史见证之必然。


电视剧《一路向前》的播出,对成渝铁路修筑形象生动肯定了历史功绩,但是,我更喜欢老师的散文集,以第一手艺术感想呈现。而电视剧更加需要小说故事式的集中表现,人物精神形象情节塑造的社会性经典表达。


八 意义深远


人的一辈子,关键就是对自己影响重大的那几年,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个性能力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孙老师生在那个特殊的战争和建设年代,是幸运。以后的不幸和考验同时产生,融合成为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人生,诗人不幸文章幸,是结果也是过程。


也可以说,成渝铁路开篇不朽,时代发展迅速惊人,也是筑路老一辈的人和事的发生伟大,与功绩永垂不朽相关且紧密联系。


九 激动人心


重庆分局的建制存档,成渝铁路丰功伟绩仍在,历史辉煌还在,还有孙老们留下文字对后人的激励鼓舞,应该是弥足珍贵。


他是老军工,我父亲亦过去民工一员,本人在这条线路上班度过青壮年时期,倍感亲切,如临阳光。还有文友徐继坚,父亲是北方机务段老司机,也参加了新中国第一路典礼车辆的牵引。


退休前作为文字工作者的我们,数年为铁路发展鼓与呼,虽不能与前辈并论,也是尽其所能,更愿意成渝铁路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壮大,鹏程万里再现辉煌。


老师的文字赠予,值得珍藏,留给子孙后代知道。生活年龄健康乐观,高山仰止,仍然是我等学习的榜样。网上的豆腐干偶尔制作,也是咱迂回性爱好,保持文字感情对社会的关注交流,也是快乐文学的实践节目之一。老当益壮,也是吾等坚持的目标。


十 历史回音


我父亲作为县市的民工,成渝铁路修建的参加者也是光荣,每年春节12天探亲假生养了我们几个子妹,他过去在成渝铁路川黔宝成等等,流动辛苦,小时候懂事起,就听见他讲起修铁路事情唱起铁路建设歌曲,印象深刻。


前些年已经作古,也是人生正常。当看见孙老高寿健在面对中央台记者侃侃而谈,白发如银精神矍铄,还保持着一种战斗精神,令人感慨。过去我们经常见面,无话不谈,给了包括我在内许多铁路文学爱好者许多教诲,获益良多。如果我此生在文字方面有点上进,与老师分不开的。


作为成渝铁路人的后代,我的唯一奉献,就是在采石场为成渝铁路增添过石头道砟,在铁路局编辑三十周年纪念画册出过微薄力气。仅此。


这次,以为新书分享会可以重逢老师,其实不然,主办方名额有限,遗憾。加上,我近年身体有恙,以后也再难说。


十一 大度能容


我与孙老交往几十载,知无不言,距离虽远,拜托科技,手机微信还是可以言谈见面的。他一再叮嘱,读书以后说点不足,让我踌躇。


规矩,是祝贺欢欣,表示敬意,努力寻找一些瑕疵也是不礼貌之举。先生的文章我是敬仰的,说了这么多,文学角度还是感觉读者意犹未足,还有更多的想看。也许是篇幅所限吧。


另外,在四川方言运用,“个人”和“各人”区别不大,还是略有不同。引用他人的意思,又别当它论吧。鸡蛋里怎么么挑不出石头片儿。


记得老师策划写作关于表现朝鲜战场的小说,没有见到完成。也许是题材时间把握异同,稍觉遗憾。也许哪一天,平地一声雷突然听见出版发布会的消息,又何等惊喜。


2024.12.20



冯地模,笔名塞马,五零后人,籍贯重庆万州,铁路退休职工。贻荪老师的学生和谈友。喜好文学绘画,有文字作品见诸报刊并集结出版。




黄桷小屋
黄桷小屋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公众平台,以发表原创文学作品为主,文字体裁不限,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