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读片训练(08)

文摘   2024-09-28 07:04   日本  

图 1  白光内镜图像

图 2  喷洒靛胭脂图像

图 3  NBI 弱放大图像

NBI 中等放大图像 (图 4~图 6)

NBI 中等放大图像

图 7、图 8 为同一图像。

问题:

(1)内镜读片 ?

(2)内镜诊断 ?

(3)鉴别诊断 ?

图 1  白光内镜图像

背景黏膜可见散在斑片状发红,诊断为萎缩黏膜。

根据斑片状发红考虑为H.pylori 除菌后改变。

胃体中部大弯偏后壁可见略微发黄的凹陷性病变 (黄色箭头)。

根据轻微的色调差异怀疑存在病变,但边界不清,难以确诊为上皮性肿瘤。

图 2  喷洒靛胭脂图像

喷洒靛胭脂后,病变反而更加难以辨认。

病变处仅可见轻微的黏膜结构改变,难以确定为肿瘤。

图 3  NBI 弱放大图像

NBI 弱放大下病变呈浅棕褐色区域。

背景的非肿瘤黏膜为规则的绒毛状结构。

与之相对,浅棕褐色区域内可见稍微增大的绒毛状结构。

病变边界很难通过表面结构的差异进行识别。

NBI 中等放大图像 (图 4~图 6)

背景黏膜可见管状和绒毛状结构混杂分布,部分区域可见亮蓝嵴 (light blue crest),考虑为肠上皮化生。

病变内部表面结构不清,可见粗细不均、走行不规则的血管。

在结构不清的区域内,可见不规整的血管,诊断为上皮性肿瘤 (癌)。

一般来说,肿瘤内的表面结构能够分辨时,诊断为分化型癌 ;若结构不清则既可能为分化型癌,也可能为未分化型癌。

在结构不清时,需通过更加细致地观察血管来诊断组织学类型。

NBI 中等放大图像

图 7、图 8 为同一图像。

在结构不清的区域内,大部分为不规则的非网格状 (non-network) 血管,一部分区域仍有网格状血管。

于原有的血管结构并未破坏,组织学类型诊断为分化型。

结构不清区域的后壁侧 (图 8 右侧),可见稍微增大的绒毛状结构。

区域白区 (WZ) 宽度均匀,与背景黏膜一致。

根据增大的绒毛状结构区域内可见不规整的血管,考虑该区域癌的表层有非肿瘤上皮覆盖。

箭头内的区域是考虑肿瘤表层覆盖非肿瘤黏膜的区域 (黄色箭头是背景黏膜与病变的边界,白色箭头是病变内肿瘤显露区域与非显露区域的边界)

组织学图像

蓝色实线区域内为黏膜内高分化型管状腺癌。

另外,蓝色虚线区域为肿瘤表层存在非肿瘤性黏膜覆盖的区域。

病理诊断

Type 0-Ⅱc,5mm×2mm,tub1,pT1a(M),pUL0,Ly0,V0,pHM0,pVM0。

病例要点

对于除菌后胃癌,如果肿瘤边缘可见白区宽度均匀、增大的绒毛状结构,应警惕肿瘤表面存在非肿瘤黏膜覆盖。

这种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增大的黏膜结构内是否存在不规则血管。

中日早癌早诊早治
终身学习早癌知识,共同进步!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