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读片:十二指肠病例1

文摘   2024-10-17 07:03   日本  

临床信息

[病例1] 

男性,70余岁。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诉,就诊于当地医院。

实施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诊断出十二指肠球部异常,转诊到本科室。

图 1 [病例1]EGD像

a:白光像

b:靛胭脂喷洒像

c:NBI非放大像

d:NBI放大像

根据内镜检查图像,每个病例的最终诊断是什么?

阅片的流程 / 要点

1. 诊断方法

存在于幽门管附近的十二指肠球部下壁,呈淡红色调,隆起性病变高达 10  mm。

首先,该部位出现的隆起性病变中,频率较高的有异位性胃黏膜、胃小凹上皮化生、Brunner 腺增生、淋巴管瘤、淋巴滤泡、囊肿。

另外,频率较低的有十二指肠腺瘤、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 GIST 等黏膜下肿瘤(submuucosal tumor,SMT)。

其中在十二指肠腺瘤和癌中,如果在口侧出现比主乳头高的绒毛状结构,胃型性状的可能性较高。

通过本病变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与周围的界限,从隆起整体上可以看到稍微大的绒毛状构造,上述鉴别疾病的大部分可以排除,可以将范围缩小到异位性胃黏膜、胃小凹上皮化生、Brunner 腺过度形成,十二指肠腺瘤、癌,本病例由于在病变周围没有发现同样的病变,所以首先考虑十二指肠腺瘤、癌,但是从内镜观察到的表面构造来看,很难鉴别异位性胃黏膜、胃小凹上皮化生、Brunner 腺过度形成、十二指肠腺瘤和癌。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活检结果进行判断。

另外,十二指肠腺瘤和癌的诊断在病理医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存在诊断标准不统一的地方,笔者的研究中,如本病例所示,表面结构均一的情况下,腺瘤的可能性较高,本病例最可能考虑的是胃型腺瘤。

2. 临床经过

后来,实行了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

病变是由圆形的小型核和嗜酸性的细胞质构成的绒毛状病变,由于细胞异型、结构异型轻度,被诊断为腺瘤。

CD10(-),MUC5AC(+),MUC6(+),被判定为胃型性状。

病理组织像

最终诊断:十二指肠胃型腺瘤

3. 附加点

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在现在的内镜检查中是有限的。

在高度的病变中,由于活检引起的纤维化对治疗的影响较小,因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活检结果。

4. 鉴别诊断

十二指肠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不同,所鉴别的疾病也不同。

特别是高隆起性病变,仅从表面结构鉴别是困难的,活检结果作为参考的态度的现状也是应该允许的。

关键词 

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 

十二指肠上皮性肿瘤 

黏液性状 

肉眼型 

表面结构

出题:吉田 将雄,小野 裕之

中日早癌早诊早治
终身学习早癌知识,共同进步!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