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老物件烘笼子承载的岁月
时事
2025-01-23 15:01
湖南
- 全文
1062
字
阅读约
3
分钟 -
资料图
老公家的烘笼子
文|黄颖
“快看,我娘在塘基上迎接你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个矮小的“大肚婆”。
“你娘又怀孕了?”我疑惑不解。
“怎么可能?她是提了个烘笼子烤火呢。”他一脸严肃地拖住我,生怕我口无遮拦。
近前,阿姨笑盈盈地从围裙下抽出一个竹篮,递给我说:“冷吧,赶紧暖一暖。”
这是我初见婆婆和她家的烘笼子。
烘笼子像花篮亦像灯笼,好看还能取暖。我好奇地打量着它:敞口凸肚,泥瓦烧制,镂空雕花,绿色的釉面摸起来光溜溜的,堪称工艺品。外面套一个环形竹笼,小巧玲珑,精美漂亮,还配有一双铁筷子用来翻火。
冬日做完早餐,公公都会为婆婆铲火:先在烘笼子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锯木灰或瘪谷壳,再用火钳将灶堂里未烧完的柴火炭夹进烘笼里,用小铁铲将燃烧的碎火铺在上面,再覆盖一层草木灰压紧。炭火引燃会产生热量,摸上去热烘烘的,用来暖手脚、烤衣服鞋袜都可以。如果不太热了,就用小火钳或铁筷子翻一翻,又会烫起来。午饭或晚饭后再添点新的炭火进去,持续保温时间会更长久,晚上抱着它看电视蛮好的。有了这个神器,体弱多病的婆婆就不怕冻着了。
老公小时候特别羡慕带烘笼子上学的同学,一只手写字,一只手放在烘笼子上,无需言语的幸福感啊。
他经常在烘笼子中烤食物吃:花生、土豆、红薯、芋头、鸡蛋、桔子等。最爱烤花生,拨开草木灰将花生放进去盖好就行。等冒青烟,就会闻到花生壳烧煳的焦味和花生米的香味。姐弟四个就像饿狼一般争先恐后地去翻花生,去壳即食,芳香四溢。
一次,老公和弟弟趁爹娘不在家,偷了两个鸡蛋埋进烘笼子里去烤。蛋清轰然炸裂,如同炮弹般四散飞溅。溅到身上,所幸只是弄脏了衣服,没有烫伤身体。贼心不死的他又偷了两个鸡蛋继续烤。这回他小心翼翼地用铁筷子不停地翻动。听见鸡蛋里的水汽被煮沸时,就用筷子把鸡蛋壳敲破再烤,满屋飘香。兄弟俩正神仙般品尝人间美味时,娘回来了……那时的鸡蛋多金贵啊,是娘攒来换油盐和给孩子们交学费的,只有客人来了才做菜上桌,岂能任他们如此糟蹋啊!还差点炸伤,不挨打才怪呢。
过年更是少不了烘笼子。往上架一桌子,再铺一旧床单,大人一桌麻将,小将一桌跳棋,不但不冷还其乐融融。即便只是一家人围炉喝茶,聊聊家常,看看春晚,也能感受到浓浓亲情在烘笼火的温暖中升华。平淡的生活激起一层旖旎,宛如一首温情又动听的岁月之歌。
随着时代发展,烘笼子被电烤火炉挤出了历史舞台,公公婆婆也走了,烘笼子再没人用了。但这个老物件却仍然顽强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那个篾条烤得油亮焦黄的烘笼子,装满了公公对婆婆的关爱,也记录了老公姐弟四个的美好童年,承载了那年月的历史使命,也定格了一代人的温情回忆。
作者简介
黄颖,女,湘潭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市女作家协会会员,江山原创文学网签约作者,致力于散文创作,已出版个人散文集《竹韵清吟》。
往期
精彩
回顾
罗纳新:关于板塘区的零星回忆
“湖湘研学记”重大融媒体系列报道
"
怀旧湘潭"系列报道
湘潭仙女山:禅师和仙女从这里走来
湘江、涓水、涟水岸边,一群白色的精灵在起舞
张岱:戏说光头
我拥有这世上最好的婆婆
湖南湘乡走出的这位“飞将军”,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思想界的牛人,是他们父子开创了儒家湖湘学派
编辑丨江璐
审核 | 翁灵娜 刘义彬
END
欢迎关注湘潭日报社《湖湘源》文化微刊。本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凡投稿湘潭日报社文化栏目的稿件,本社有权刊发于湘潭日报及湘潭日报社二级机构湘潭在线新闻网所属各网络媒体。如不同意网络媒体用稿,请在来稿时说明。湘潭日报采用稿件后将按时支付稿费,湘潭在线所属各网络媒体采用稿件不支付稿费。凡向本社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湖湘源》文化微刊投稿邮箱:huxiangyuan0307@163.com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
湖湘源
《湖湘源》文化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湘潭日报社旗下各媒体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最新文章
冬雪里的那些人和事
老物件烘笼子承载的岁月
赵志超:看黎氏兄弟是怎么“拼”的
艾明:腊月清韵
刘向阳:画岭花灯,灯头师傅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
张岱:爷爷教我动手之乐
刘光辉:尴尬的师徒关系
一把不友好的戒尺开启三代教育人的春秋
许评:说说湘潭县城路街巷的名称
罗纳新:关于板塘区的零星回忆
肖向民:左宗棠不该被泼这样的脏水
廖和平:傻姑
湘潭仙女山:禅师和仙女从这里走来
艾明:蛰伏的冬天
湘江、涓水、涟水岸边,一群白色的精灵在起舞
那件让我不男不女的花棉袄
张岱:戏说光头
怀旧湘潭⑫丨梦起东山
我拥有这世上最好的婆婆
湖湘研学记⑩丨碧泉书院,重焕文脉光彩
湖湘研学记⑨丨大儒王闿运和他的湘绮楼
湖湘研学记⑧丨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之谜
湖湘研学记⑦丨“蓝墨水”上游的天岳书院
湖湘研学记⑥丨寻梦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人生
湖湘研学记⑤丨巍巍船山书院,走近王夫之
湖湘研学记④丨蒸湘耒三水交聚,石鼓书院文脉一流
湖湘研学记③丨千年岳麓书院,文脉传承故事多
湖湘研学记②丨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源自这座书院
湖湘研学记①丨碧泉书院:吾道南来,厚德流光
湖南湘乡走出的这位“飞将军”,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你有没有追过月亮?
思想界的牛人,是他们父子开创了儒家湖湘学派
说起喝茶,我总会想到父亲
云水三千里 终是老湘潭
湘潭历史名人与书的故事
李元辉:登观湘门
她在沿江风光带工作
叶嘉莹的湘大故事
湘潭城轨协奏曲
张岱:湘潭十八总壶山下的砂湾曾大放异彩
花石豆腐,不变的乡情与记忆
何漂:寻访齐白石故居
望衡亭边的这个文保单位变身了
铁树砧板不是用铁树做的,说来话长
怀旧湘潭⑪丨山何以“昭”
怀旧湘潭:看画家笔下的城市与记忆
皮卡扎进深坑,父亲被撞断脊椎骨,他渴望……
“城里头”湘潭老县城有什么可看
李汉军:杨梅洲水上公园观香蓼记
我终于流泪了,但迟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