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喝茶,我总会想到父亲

时事   2024-12-10 15:00   湖南  


- 全文1547 阅读约4分钟 -


资料图(林爱平 摄)


一杯清茶思父亲


文|袁晓鸣

我喜欢喝茶。说起喝茶,我总会想到父亲。
父亲在时,我自己几乎没有买过茶叶。每次回家,父亲总会给我一些好茶叶。那时市场还不流行红茶与黑茶,我们喝的都是绿茶。父亲在茶叶上很舍得。每年新茶上市,他便托人直接到茶场购买。购回的茶叶,他还仔细分拣一遍,将细茶中的粗叶挑出另放,让茶叶的档次更加分明。那时没有冰箱冷柜,他就用塑料袋将茶叶密封,然后装入瓷坛保存。日常喝的茶叶盛在一个密封比较好的茶叶罐里,方便泡茶时取出。
父亲泡茶有点小讲究,水烧开后不立即泡茶,而是等水稍冷一冷再泡。而且,每次只冲大半杯水,并不泡满。大概应了俗话说的“茶堪酒满”吧。他说,喝茶要品,要观茶形和汤色,要回味茶叶的清香。
他泡茶从不用搪瓷杯,他喜欢用较薄的白瓷杯或者玻璃杯。而且,每次喝完他都会把杯子洗净擦干。他用的瓷杯、玻璃杯从来没有茶垢。他很不喜欢有茶垢的杯子,尤其是茶垢多的搪瓷杯。那年,我在一家小厂当铁匠。“入乡随俗”,我喝茶也和锻工兄弟一样,每天用大号搪瓷茶缸泡一杯酽茶带到车间。喝完茶从来不洗杯子,久了茶缸里就有一层棕红偏黑的茶垢,缸子外壁还有些油污和茶渍。
父亲有次老远从岳阳到了小厂,在宿舍里看到我那里外都是茶垢茶渍的脏兮兮的搪瓷缸。他眉头一皱,叹了口气说,你白费了我给你的茶叶。喝茶也有色香味形。你这邋里邋遢的缸子,看着就反胃,乌漆墨黑的,汤色也变得黑咕隆咚,哪里还能品出茶的清香?
他喝茶也只一口口啜着喝,绝不会一口气喝到茶杯见底。他说,喝茶要慢慢喝,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喝,一口气喝见底,那不是喝茶,那是喝水,是牛饮。
我听了往往一笑了之:我喝茶本来就是牛饮。
在锻工车间,我们被炉火烤得大汗淋漓、喉干舌燥,喝茶主要为解渴。口渴之极,哪有闲工夫去品茶。想喝水时,端着茶缸脖子一仰,咕噜咕噜一口气就喝它个底朝天,典型的牛饮。
父亲说我白费了他给的茶叶,还真没说错。每次泡茶我都是抓它一大把,毫不吝啬,泡开后茶叶足有半茶缸。第一道茶只有苦涩,毫无清香,或是没闻到清香。几次冲水喝下来,茶味淡了,下班时间也熬到了,茶叶随即就倒掉。
父亲虽责怪我白费了他的茶叶,但每次回家他依然给我好茶叶。离开工厂后,我努力改掉牛饮的陋习。虽谈不上品茶,喝茶的节奏却缓了许多。在父亲的熏陶下,我对茶叶的品质有了些直觉,慢慢地喝出了茶的清香,喝出了茶的滋味。
父亲过世后,我的茶叶断供。自己去市场购买,才发现父亲给我的茶叶很有档次,真不便宜。不觉中,父亲已惯坏了我的味觉,让我对茶叶有些挑剔。
喝茶,我受父亲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袁晓鸣,下过乡,做过工,教过书,公务员退休。平常爱好文学、摄影、旅游、书法,有小说、散文、摄影作品等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出版过长篇个人口述史《男孩的世界——我的1964—1973》。




往期精彩回顾




怀旧湘潭⑪丨山何以“昭”
怀旧湘潭⑩丨风雨万寿宫
怀旧湘潭⑨丨义源当铺思“秋”
怀旧湘潭⑧丨唐兴寺记
怀旧湘潭⑦丨寻幽湘潭文庙
怀旧湘潭⑥丨高峰塔说文运
怀旧湘潭⑤丨话说洛口
怀旧湘潭④丨乡愁漫雨湖
怀旧湘潭③|雨中走进板石巷
怀旧湘潭②|望衡亭记
怀旧湘潭|杨梅洲的前世今生
云水三千里 终是老湘潭
湘潭历史名人与书的故事
叶嘉莹的湘大故事
湘潭城轨协奏曲
花石豆腐,不变的乡情与记忆
何漂:寻访齐白石故居





编辑丨喻言
审核 | 翁灵娜 叶汉民 
END 

欢迎关注湘潭日报社《湖湘源》文化微刊。本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凡投稿湘潭日报社文化栏目的稿件,本社有权刊发于湘潭日报及湘潭日报社二级机构湘潭在线新闻网所属各网络媒体。如不同意网络媒体用稿,请在来稿时说明。湘潭日报采用稿件后将按时支付稿费,湘潭在线所属各网络媒体采用稿件不支付稿费。凡向本社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湖湘源》文化微刊投稿邮箱:huxiangyuan0307@163.com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

湖湘源
《湖湘源》文化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湘潭日报社旗下各媒体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