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刘光辉:尴尬的师徒关系
时事
2025-01-16 15:00
湖南
- 全文
1546
字
阅读约
4
分钟 -
资料图
师傅与学徒
文|刘光辉
在农耕社会,很少有现代化工厂,多以手工业为主。大多数工匠如木匠、铁匠、泥匠、篾匠、弹匠、石匠、皮匠、棕匠,都是一对一带学徒,传授手艺。除了铁匠的工具太笨重,不便上门做工外,其他工匠多是早出晚归,带着学徒上门做百家手艺。
师傅一般比较保守,不愿把自己的技术尤其是绝技全部传授给学徒,生怕学徒手艺精了超过师傅而抢走自己的饭碗。不像现在的老师,精心教学,一心希望学生超越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
要学好手艺怎么办呢?只好尽量表现对师傅的尊敬。嘴巴甜一点,手脚勤快一点。吃饭迟一步,散席早一步。给师傅递烟倒茶,勤舀洗脸洗脚水。三朝六节,生日喜庆,多给师傅送礼祝福:以博得师傅的欢心。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师傅不想把真本领教给学徒,全靠学徒主动观察,自觉模仿,多动手实践。一不小心,还会招来师傅的打骂。但是,也有学徒与师傅暗中较劲的。
湘乡的黄普,14岁前父母先后离世,唯一的亲人就是湘潭县的姐姐、姐夫。姐姐见他孤苦伶仃,没有生活来源,就叫他来到自己家里,跟姐夫学木工。
姐夫嫌贫爱富,性格暴躁,对这个学徒非打即骂。姐姐可怜弟弟,但也害怕丈夫的家暴,只能小心翼翼地劝告丈夫几句。
一次,年幼的黄普把一面不应刨光的木板刨光了,姐夫就扇了他两个耳光。小黄摸着火辣辣的脸,眼泪直流,忍气吞声。
半个月后,姐夫要他凿方孔,吩咐他不要凿穿。他小心谨慎,完成了十多个;凿最后一个时,不料凿穿了。姐夫看见,不声不响走过来,一脚将他踢过门槛,越过阶基,栽进一个污泥坑里。
他忍着疼痛,从污泥里爬上来,就往自己家里走。姐姐闻信大哭,一边责备丈夫太狠心,一边追赶、挽留弟弟。但弟弟头也不回地走了。
姐姐只好三天五天到弟弟家跑一趟,偷偷给他送点大米、油盐、蔬菜,洗洗衣服,并劝他回到姐姐家。倔强的弟弟不听。
两个月后,王震将军率领359旅路过湘潭,弟弟听到消息,积极报名,成功参军,做了一名“红小鬼”。全国解放后,他已升任营长,转业后担任县民政局局长。
谢启明,原湘乡县农村一个篾匠。他对学徒虽然打得少,但总是骂骂咧咧,横挑鼻子竖挑眼。
有一天,他带着学徒上门做工。中午,主人炒了两个蔬菜、一碗辣椒炒鱼虾。学徒小王怕辣,在碗里翻来翻去找小鱼吃。
师傅来了脾气,当着众人斥责他:“翻什么翻?夹一条就是一条!”徒弟挨了骂,低下头,默不作声。
第二天晚饭,主人煮了一条一斤多的草鱼。富有反抗精神的学徒一上桌,夹起这条鱼就往饭碗里拖。谢师傅敲了他一筷子,吼道:“你这是什么搞法!”小王回敬了一句:“师傅你告诉我的,夹一条就是一条!”
徐贵福是湘潭县一个砌匠(泥工)。他不分场合,对学徒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经常使学徒小马当众受辱。
一天,师徒上门给谭世春砌无烟灶,他又随意斥责学徒。主人也看不起小马,只给师傅泡茶、递烟、敬菜,把学徒晾在一边。
砌烟囱时,徐师傅年老有恐高症,叫学徒爬上去施工。小马心生一计,随身带了一张纸。快竣工时,他趁师傅和主人不在,在烟囱出口三寸处蒙了一张纸,再砌几块砖扫尾。
试火时,几次都不成功,火烧不旺,浓烟满屋。主人发脾气了,怀疑师傅技术不行。师傅急得满头大汗,又查不出问题。
小学徒提出:“让我来试试!”他叫主人拿来一根烛、三支香、十张纸钱,点上香烛,烧几张纸钱,一跪三拜,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爬上烟囱,点燃三张纸钱,投入烟囱口,把蒙的纸烧掉。
他爬下来,叫人点火,结果火烧得很旺,一切正常。主人十分惊喜,夸奖道:“真看不出,小小学徒超过了师傅呀!”
晚饭时,主人给小马又是敬菜,又是倒酒,十分恭敬,反而冷落了师傅。师傅感到很尴尬,从此不再打骂徒弟。
当然,爱徒如子的师傅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学徒也有,但师徒关系融洽、和谐的很少,关系紧张的较多。
作者简介
刘光辉,男,湘潭县一中退休语文高级教师,参加过三线建设,当过民办教师,担任过中小学校长,凭自学参加1977年高考并考上大学。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湘潭日报发表文章,2013年开始在《文史博览》、《纵横》等报刊杂志刊发过几十篇纪实散文。
往期
精彩
回顾
罗纳新:关于板塘区的零星回忆
“湖湘研学记”重大融媒体系列报道
怀旧湘潭⑫丨梦起东山
怀旧湘潭⑪丨山何以“昭”
怀旧湘潭⑩丨风雨万寿宫
怀旧湘潭⑨丨义源当铺思“秋”
怀旧湘潭⑧丨唐兴寺记
怀旧湘潭⑦丨寻幽湘潭文庙
湘潭仙女山:禅师和仙女从这里走来
湘江、涓水、涟水岸边,一群白色的精灵在起舞
张岱:戏说光头
我拥有这世上最好的婆婆
编辑丨江璐
审核 | 翁灵娜 刘义彬
END
欢迎关注湘潭日报社《湖湘源》文化微刊。本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凡投稿湘潭日报社文化栏目的稿件,本社有权刊发于湘潭日报及湘潭日报社二级机构湘潭在线新闻网所属各网络媒体。如不同意网络媒体用稿,请在来稿时说明。湘潭日报采用稿件后将按时支付稿费,湘潭在线所属各网络媒体采用稿件不支付稿费。凡向本社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湖湘源》文化微刊投稿邮箱:huxiangyuan0307@163.com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
湖湘源
《湖湘源》文化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湘潭日报社旗下各媒体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最新文章
冬雪里的那些人和事
老物件烘笼子承载的岁月
赵志超:看黎氏兄弟是怎么“拼”的
艾明:腊月清韵
刘向阳:画岭花灯,灯头师傅是当地最高行政长官
张岱:爷爷教我动手之乐
刘光辉:尴尬的师徒关系
一把不友好的戒尺开启三代教育人的春秋
许评:说说湘潭县城路街巷的名称
罗纳新:关于板塘区的零星回忆
肖向民:左宗棠不该被泼这样的脏水
廖和平:傻姑
湘潭仙女山:禅师和仙女从这里走来
艾明:蛰伏的冬天
湘江、涓水、涟水岸边,一群白色的精灵在起舞
那件让我不男不女的花棉袄
张岱:戏说光头
怀旧湘潭⑫丨梦起东山
我拥有这世上最好的婆婆
湖湘研学记⑩丨碧泉书院,重焕文脉光彩
湖湘研学记⑨丨大儒王闿运和他的湘绮楼
湖湘研学记⑧丨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之谜
湖湘研学记⑦丨“蓝墨水”上游的天岳书院
湖湘研学记⑥丨寻梦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人生
湖湘研学记⑤丨巍巍船山书院,走近王夫之
湖湘研学记④丨蒸湘耒三水交聚,石鼓书院文脉一流
湖湘研学记③丨千年岳麓书院,文脉传承故事多
湖湘研学记②丨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源自这座书院
湖湘研学记①丨碧泉书院:吾道南来,厚德流光
湖南湘乡走出的这位“飞将军”,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你有没有追过月亮?
思想界的牛人,是他们父子开创了儒家湖湘学派
说起喝茶,我总会想到父亲
云水三千里 终是老湘潭
湘潭历史名人与书的故事
李元辉:登观湘门
她在沿江风光带工作
叶嘉莹的湘大故事
湘潭城轨协奏曲
张岱:湘潭十八总壶山下的砂湾曾大放异彩
花石豆腐,不变的乡情与记忆
何漂:寻访齐白石故居
望衡亭边的这个文保单位变身了
铁树砧板不是用铁树做的,说来话长
怀旧湘潭⑪丨山何以“昭”
怀旧湘潭:看画家笔下的城市与记忆
皮卡扎进深坑,父亲被撞断脊椎骨,他渴望……
“城里头”湘潭老县城有什么可看
李汉军:杨梅洲水上公园观香蓼记
我终于流泪了,但迟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