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追过月亮?

时事   2024-12-12 15:00   湖南  


- 全文893 阅读约3分钟 -


资料图(来源:湘潭在线)


追月亮


文|胡荣波

偶尔得闲,定睛凝视它时,它却不知藏到何处。当忙于自身之事时,它似乎又在窥视着我们的人生。唯有每月十五,那滚圆发亮的模样,才足以牢牢吸引我的目光。
小时候,月亮宛如一个巨大而明亮的圆盘,又大又圆,让人惊叹。几个小伙伴趁着如水的月色,无所畏惧、大摇大摆地行走在乡间蜿蜒的小路上。有了月色慷慨赐予的勇气,我们说话的声音仿佛都有了神奇的力量,比平日里要响亮许多。我们兴高采烈地一起寻觅着北斗七星的位置,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它们隐匿在何处。月亮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似乎越发皎洁而明亮了。它如同一个慈爱的仙子,将柔和的光芒轻轻地映照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就连阳姐姐那原本普通的面庞也被照得透亮。
不知是谁起头说起了月宫中住着的嫦娥,我们的话题瞬间就转向了神秘的月宫。大家开始在脑海中尽情地遐想着广寒宫的奇幻景象。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激烈的争论,谁也不服谁。接着,我们就开始了你追我、我追你的嬉戏,在土地上尽情地奔跑着、欢闹着。脚底板都沾满了厚厚的泥巴,也丝毫不在意。月亮仿佛也被我们的欢乐所感染,也跟着我们一同向老家的方向移动。等回到家后,大家就散了。我们把身上带着的那层如同薄纱般的月光,伴随着灿烂的微笑一起带回各自的家里,然后一同坠入甜美的梦乡。
后来,月亮成了故乡特有的标志。常年漂泊在外,故乡的印记渐渐淡去,可那一轮明月却始终高悬心中。夜间,知了声与蛙叫声此消彼长,为夏日奏响一曲独特的乐章。我和小伙伴们在田埂上追逐,捕捉萤火虫,把它们装进袋子里,储存夏日的光亮。当友人问起我的家乡在何处,我会想,也许故乡就藏在月亮里,藏在装满萤火虫的口袋中。
城里的月光更易隐匿起来。它们藏在各色绚烂的霓虹里,藏在苍茫深邃的星空里,藏在忙碌奔波的人群中。每逢中秋节,人们又开始追寻月亮的踪迹。月亮该是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吧,将人们对生活最诚挚的思念都听了进去。凌晨的街道上,月光披在每一个为生活忙碌的人身上,温柔地抚摸着人们疲倦的身躯。
直至如今,我仍追寻着月亮的足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我抬头望向这一轮明月时,或许,它也在凝视着我。


作者简介

胡荣波,90后,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湘潭人。作品散见于《湖南文学》、《散文诗世界》、《椰城》、《名作欣赏》等。




往期精彩回顾




怀旧湘潭⑪丨山何以“昭”
怀旧湘潭⑩丨风雨万寿宫
怀旧湘潭⑨丨义源当铺思“秋”
怀旧湘潭⑧丨唐兴寺记
怀旧湘潭⑦丨寻幽湘潭文庙
怀旧湘潭⑥丨高峰塔说文运
怀旧湘潭⑤丨话说洛口
怀旧湘潭④丨乡愁漫雨湖
怀旧湘潭③|雨中走进板石巷
怀旧湘潭②|望衡亭记
怀旧湘潭|杨梅洲的前世今生
思想界的牛人,是他们父子开创了儒家湖湘学派
云水三千里 终是老湘潭
湘潭历史名人与书的故事
叶嘉莹的湘大故事
湘潭城轨协奏曲
花石豆腐,不变的乡情与记忆





编辑丨喻言
审核 | 翁灵娜 叶汉民 
END 

欢迎关注湘潭日报社《湖湘源》文化微刊。本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凡投稿湘潭日报社文化栏目的稿件,本社有权刊发于湘潭日报及湘潭日报社二级机构湘潭在线新闻网所属各网络媒体。如不同意网络媒体用稿,请在来稿时说明。湘潭日报采用稿件后将按时支付稿费,湘潭在线所属各网络媒体采用稿件不支付稿费。凡向本社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湖湘源》文化微刊投稿邮箱:huxiangyuan0307@163.com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

湖湘源
《湖湘源》文化微刊为湘潭日报社主办的精品文化内容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湖湘文化,推介湘潭日报社旗下各媒体有关风物民情、人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