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我在公司里是个反对派,几乎做什么我都会提反对意见。如果连我 的反对意见大家都不怕时,做什么我都会放心一些。我最怕的就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时公 司就危险了。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我认为我们同事很多都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如果认为自己是公司里最 聪明的人的“老板”是很难认同我这个观点的。
这是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的意思。
提出种种的意外、提出种种较坏的可能性。如果大家都不怕——也就意味着大家有了准备,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所以,就会放心一些。
用人之长,于是觉得我们同事很多都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如果用人之短,就会觉得公司里最聪明的人是“老板”自己。反之,如果觉得自己是公司里最聪明的人的老板——就存在用人之短的问题了。
用人之长的办法是,
1、问大家应该怎么办?
2、然后假设对方是对的。
3、考虑对方是对的需要的条件和解,判断其与现实的相符性。并就这些条件和可能的“解”进行争论和完善。
4、由提出办法的人来负责这个事情(他最懂,不懂不做的原则),这样就可以容易成全他立功了。
这种情况下,就是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了。
用人之长有两个前提条件,
1、看人之长。
2、能容人——对方应该做、但却没有做——这样的人能容得下。对方犯了错,这样的人能容得下。
应该如果对方本来就是对的、对方该做的都做了,这样的人,从理性上来看并不需要额外的“容纳”。
段永平:事情做对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谁都会犯错误,好公司也不例外。
对错误进行容忍,并把公司变成一个学校型的组织——通过问大家应该怎么办(就像刘邦问的“如之奈何”)——然后就可以把错误造成的损失变成公司的成本、而不再是损失(大家都吸取了教训之后,就不再是损失了,而是收获)
当问大家应该怎么解决时,
1、大家就会从自己的长处出发,来设想解决方案。
2、大家就会从对手的短处出发,来设想解决方案。
3、大家就会从事情的需要或者个人的需要、以及对应的可能性来设想解决方案。
这样就容易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以能兼容各方的利益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再加上段永平自己的提出种种反对意见,就可以把事情做密了、做事情的时候尽量避开了坏的可能性,得到好的可能性就有可能实现了。
投资和创业一样,都是,
1、排除掉各种风险(反对意见里就意味着风险),只有通过有准备,才能尽量的排除风险。
2、用自己之长(也即能力圈原则、处在自己的能力圈)。
这样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几率了。
一开始大家都说“好”,那就说明大家都考虑的不深、了解的不透彻——这是很危险的。在最后大家都说“好”,则会在执行的时候,可能会轻忽意外、不谨慎、不防备坏的可能性和意外。那么就有可能对失败和意外缺乏预案。所以说公司就危险了。
如果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也就意味着没有用员工之长,这样老板自己就是公司的瓶颈和上限,而员工也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如果事情做成了,都是老板的功劳,那么员工的功劳就少。于是有才干的人会离开公司,最终公司剩下的就是一些平庸的、混饭的员工——于是公司就危险了。
比如,
《史记》: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史记》: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在刘邦的团队中,陈平和韩信,都是在项羽那边过来的,并最终成了项羽的掘墓人。就是因为项羽不能用这两个人之长、不能使这两个立功。
能用人之长,那么即使原来一个平庸的团队,也会变得卓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