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颖 |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学术   2024-09-20 12:35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5期

田鹏颖哲学博士,二级教授,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7部。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举,自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类现代化新历史,在世界现代化的总体图谱中形成了全新独特见解,标注了人类现代化理论、制度和实践的新高度,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崭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因其“新”而面临着诸多世界难题和世纪难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我们应遵循“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深刻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方法、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内在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方式,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从而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注入不竭动力。


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现代化道路;“六个坚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并就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科学擘画和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举,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世界难题和世纪难题,科学阐释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运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史上的伟大创举


西方现代化凭借有“现代意义”的生产方式首次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在人类历史的行程中铺展开来并显示出世界历史意义。然而,西方现代化场景并不是人类现代化历史的全部,中国共产党历经百余年艰辛探索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人类现代化新历史,展现出显著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人类现代化新图景,在人类现代化史上生动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创举。


(一)西方现代化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


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视角透视,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面临的普遍现象和国际潮流,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毋庸讳言,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上,西方现代化是近三百年来人类现代社会的先导和主导,甚至已经成为人类现代化史的代名词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取向。地理大发现、科技大发明、市场大流通、资本大逻辑,让人类由农业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使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世界观念和价值观念各个方面以至于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全方位变革。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现代化发轫于西方,西方现代化曾对人类现代化发展作出过重大历史性贡献。在唯物史观视野中,社会生产力是助推社会前进最革命、最活跃和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力量,生产力发展呼唤生产方式变革,“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深刻映照在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中,而欧洲工业革命正是人类现代化的原初表达”。资本主义萌芽衍生出有“现代意义”的生产方式,进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发展在世界范围产生连锁反应,不仅历史性宣告西方率先进入“现代社会”,而且推动人类史从民族史、地域史向世界史转变,推动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表当时世界先进的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力冲破了封建藩篱的禁锢,在生产实践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以亘古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推进了人类现代化进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在现代化的历史竞逐中走在前列,在世界上树立了西方现代化“领跑者”形象,这似乎意味着“现代化=西方化”,仿佛人类现代化历史应该由西方国家独立执笔抒写,而所有非西方国家若想迈进现代化门槛,进而开启自身的现代化进程,都必须从学习西方现代化开始。中国近现代史也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从学习西方现代化开始的。拜西方为师,走西方道路,似乎成为非西方国家叩开现代化之门的唯一密钥。这样的现代化历史与现实制造了层层迷雾,使得人们普遍认同现代文明似乎是西方现代化的“专利产品”,世界各国趋向现代化的选项似乎除西方现代化模式以外无二,进而衍生出“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马克思透过对“资本的生产力”的文明裁量,揭示了西方现代化的运行方式,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西方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一系列现代文明之殇,精神家园荒芜、生态危机爆发、社会对抗撕裂、人的自我异化等西方文明发展“后遗症”,正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西方现代化也并非尽善尽美、西方现代文明正日渐式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西方现代化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在人类现代化史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是现代化作为世界历史性的连续变革过程,必然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而绝非西方的主导过程,更绝不会终结于西方。


(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出人类现代化新历史


在世界历史发展与世界普遍交往的纵横联动中,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相辉映中,在从历史被动向伟大历史主动的转变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谱写了前无古人的历史新篇。在西方深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总体性现代化困境无法自拔时,我们党科学审视和反思人类现代化历史,扎根中华文明沃土独辟蹊径,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创造了现代化史上的“人间奇迹”,在奔腾不息的人类现代化发展历史长河中,抒写了既属于自己又属于世界的现代化新历史。


从唯物辩证法考察,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而非抽象、干瘪的普遍属性。我们党在探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尽管现代化浪潮不可逆转,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可以由各国自主选择。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葆有本国特色,因而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西方现代化只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历史形式,而并非现代化的唯一形式,既不能“包治百病”,也不是“通用良方”。现代化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复数,“现代化不可能有‘定于一尊’的固定模式,更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元化标准”。正是基于独立自主的长期探索实践,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往复、交互作用中,中国共产党在纵深推进“两个结合”基础上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动态、立体、场景式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创举,不仅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创新,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形成并不断升华着具有系统性、原创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绝非对“既往现代化实践”的简单描摹和印刻,而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宏阔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历史自觉,映照着中国式现代化通过艰辛探索不断地从应然转化为实然从而创造出新历史,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重点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究竟是怎样的现代化、何以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思想意蕴,在理论层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面相,集中体现了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整体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的丰富内涵,既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的内在差异,又系统诠释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当遵循的基本逻辑和主攻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重大原则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根本保证、旗帜引领、根本立场、活力之源和精神品质五个层面回答了现代化“怎样建设”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协同性的有机整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现代化,不再纯粹是一种追赶西方现代化的后发型现代化,而是一种原生的、创新性、内生性演化的现代化,展现了具有社会主义定向、独立自主精神和中华文明特征的现代化进程,这显然是人类现代化发展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代化。正是基于创造这种前所未有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力量得到自我确证和充分彰显,从而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东方创造出人类现代化新历史。


(三)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人类现代化新图景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版图上史无前例,“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从整体上勾勒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人类现代化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以广阔而主动的时代面貌演绎着人类现代化的另一番绚丽多姿的美丽图画。


不同于人口体量较小的西方现代化。目前世界上共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总人口超过八十亿,然而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不足三十个,其总人口仅有十亿左右。总体来看,现代化国家相对数量少、人口体量小,并且这些先发国家所谓的西方现代化实质上是资本宰制的现代化,是少数人的现代化,因而西方现代化根本无法实现覆盖全人类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是以人口规模巨大为目标追求实现覆盖全体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承载十四亿多人口规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代化,创造性超越了西方人口体量较小的现代化,破解了人口规模巨大的后发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展现了人口规模绝无仅有的现代化新图景,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


不同于两极分化的西方现代化。西方两极分化实质是“无视社会发展的正义,只维护处于财富顶端的群体”,而中国式现代化以真实可感的全民共富、造福人民为孜孜追求和鲜明指向。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人人都能过上好生活”,使“繁荣的农村”与“繁华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相映成趣。在实现方式上兼顾效率与公平,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分配,坚持做大做优“蛋糕”与切好分好“蛋糕”相统一,展现了绝无仅有的现代化新图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不同于物质主义膨胀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图景。马克思曾指出,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现代化人以高度膨胀的物质主义立场高扬了自身对物的屈从,造成了人的精神世界家园普遍失落。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在物质上达到富足,更要在精神上达到富有,从而实现两者的全面协调、相互促进,展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共进的崇高境界、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全方位提高的现代化新图景。


不同于人与自然对立的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曾极大增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能力,却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反省西方现代化背后的生态危机和异化逻辑并与之彻底决裂,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轮驱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规划、求发展,让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中享受美丽中国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逻辑出发点。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意味着新时代我们走的现代化道路是世界亘古未有的全新模式,在顶层设计和理论构建的双重维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


不同于侵略扩张的西方现代化。资本生产和再生产开启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资本增殖的“生活本能”勾勒出西方现代文明在全球范围的“扩张面貌”,表现为西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侵略。马克思曾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是依靠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繁荣共赢的崭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高擎和平发展旗帜,护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开辟了以文明交融取代文明掠夺的康庄大道,无疑是对西方现代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争霸对抗的“冷战思维”的否定和超越,展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未脱离滚滚向前的世界现代化浪潮,又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标注了现代化理论和制度的新高度,在古老又现代的东方大国铺展开多姿多彩的现代化图景,这显然是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创举,是业已粉碎了西方现代化公然喧嚣的所谓“历史终结”,并断言中国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魔咒”的伟大创造,是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狂妄论断、改变了当代人类文明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途径的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的真正伟大创举。


二、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着世界难题和世纪难题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历史必然性与远大发展前途的全新的事物。中国式现代化难就难在其“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如何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对象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如何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能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世界难题和世纪难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难在“中国特色”


中国现代化启航不过历经百年,因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路径仍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过程,其间也不免会面临诸多矛盾冲突与风险挑战,不确定的、难以预料的因素不断增加。


中国式现代化难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指出:“人口规模不同,现代化的任务就不同,其艰巨性、复杂性就不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中国地域辽阔、人口规模巨大且分布不均匀,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收入差距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中国式现代化要使十四亿人口迈向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照抄,一切必须在摸索中前进。其次,我国虽然疆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是有限的资源难以供应规模巨大的人口,再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非常强烈,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尽相同,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保障全体人民的最低生活要求、协调十四亿人口不同的利益诉求,无疑增加了国家协调矛盾和管理的难度。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共同走向富裕,这是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任务,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收入差距还很大。怎么做大“蛋糕”,又如何分好“蛋糕”也是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难在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人口规模巨大,远超出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在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推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将会给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要素保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经济水平上,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占据全球第二,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在“量”上成绩显著,但是在“质”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人均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国内就业者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科学技术竞争方面,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从总体上看,仍存在某些方面的科技短板,国家投入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费和人才资源支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在现代化总体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国如何应对这项艰巨挑战,承托起规模巨大的老龄人口,如何应对“人口红利”消退的趋势,如何改变以往通过资源禀赋与劳动力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巨大的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难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这一问题必须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提升生态治理效率,满足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一系列举措需要高昂的成本、严密的法治、个人良好的生活方式、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绿色消费转型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制约本国现代化的难题,影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难题,更是关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难题,因而打好污染防控战,建设清洁美丽绿色的中国、建设全球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中国式现代化难在突破资本逻辑。西方现代化以追求资本增殖与权力扩张为目的,漠视个人的人格与权利,践踏人的才能与贡献,扭曲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系,严重危及了社会公平与正义。中国式现代化呼唤着一种“完整的现代性”。这种“完整”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既兼顾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更加观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式现代化要总结西方现代化的治理经验,克服西方现代化的治理困境,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以及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人民根本利益与政府政治意志、国家整体利益和各阶层利益、国家整体利益和个人局部利益的关系,就是一项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难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要率先打破“适者生存”的世界秩序法则,在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行国际秩序中构建和平发展、均衡普惠的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难题。在中国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历史中,制度与观念的现代化发展并不稳定,加之中国传统封建观念历史悠久,对中国及人民的思想观念影响根深蒂固。如何消除封建思想残余,进一步解放思想仍面临着很多难题。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同的社会形态在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层面存在很深的隔阂,意识形态领域暗藏汹涌,存在分歧,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反对将文明异化为野蛮,合理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倡导世界文明多样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是一项难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难在国际环境压力


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纵观世界现代化近三百年的历史,先发型现代化国家无不建立在血腥的侵略和掠夺基础上。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持霸权主义的国家还在延续“恃强凌弱”的思维,尽管“暴力”与现代化结合的方式已经很隐蔽,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依靠传统优势地位和霸权掌控着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削弱民族国家权力,谋求世界霸权的强力意志。先发型现代化国家拥有领先的经济水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占据了产业链的高端位置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在全球经济交往中掌握明显话语权、规则制定权、标准制定权和产品定价权,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极大增大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成本与压力,削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进一步阻碍了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现代化之路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的主宰下推进的,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在继续,如何既积极有效参与全球化进程,又能规避资本主义力量对本国经济、政治、文化格局的冲击,保持本国发展的自主性,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当今世界,一些国家仍处于民族矛盾、种族仇恨与宗教纷争之中,引发的冲突与战争不断,威胁着地区安全与现代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最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合作的国家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但是某些现代化程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主法治体制机制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可能会随时改变对外交往的态度与行为,某些国家政权频繁更迭、一些政策朝令夕改,一些国家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与风险严重威胁着中国投资与经济安全,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愈加不利的影响。随着中国国力逐渐发展壮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存在疑虑甚至是敌意,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渲染“中国威胁论”,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与稳定。此外,全球性问题凸显,逆全球化的思潮汹涌澎湃,大国竞争与地缘政治冲突更为激烈,国际多边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难度大幅度增加。


(三)中国式现代化难在国内“两难选择”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难在既要抓好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全面规划,又要推动实践探索、基层试验和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难在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战略上判断得准确、谋划得科学,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校准相应的策略,才能与时俱进推动战略的实现;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难在既要在立场、道路和方向等根本性问题上守住底线,又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难在既要注重效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促进公平以防止两极分化;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难在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正确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难在既做到自立自强,又保持对外开放。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因其在破解世界性和世纪性难题中开创和拓展之艰难,而更能被称为一项史无前例且艰巨伟大的事业。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


中国将人类现代化“另一幅图景”变成现实,必然面临着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调整,必须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克服重大阻力。因此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种种束缚现代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一)深刻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保证


在唯物史观视野中,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决定于它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又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甚至发挥决定性作用。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说明经济基础虽然是始因,但上层建筑并非是消极的结果,经济状况也并非自动发生作用,同时丝毫不排斥上层建筑也反过来以积极能动的力量对经济基础起作用,即上层建筑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自身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带来促进效应。习近平更是从这一原理出发,进一步提出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复杂的交互作用,绝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的逻辑。政党作为上层建筑诸要素中强有力的组织形式,能对经济基础产生直接和有力的反作用。中国共产党灌注了积极能动的本质力量,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诉求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改革道路上坚持党的领导是尊重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应有之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奏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华彩乐章,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改革必须贯彻的首要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指明了前进方向,构筑成新征程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的生动叙事。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道出了我国改革事业风景独好的奥秘,揭示了未来如何接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宝。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唯有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定盘星”不动摇,将党的领导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方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巍巍巨轮沿着正确航向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激荡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势能。


(二)深刻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并表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论断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改革世界观,启示改革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办民之所需中推动深化改革纵深发展,尤其要瞄准人民急难愁盼问题,从中摸清找准进一步改革的发力点,诸如改革促进医疗保障、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改革打破城乡壁垒等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问题,使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变化,进而以更加公平的分配方式让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伟大事业推进向前。


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矛盾的解决并不是顺其自然、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离不开充满实践智慧的人民群众发挥能动性作用。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的行动是“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不仅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建设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只有依靠人民深化改革才能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前,我国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若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不可能顺利完成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因此必须充分集中并运用蕴藏于群众之中的浩瀚智慧,汇聚人民群众之磅礴合力,依靠人民群众将改革事业大踏步推向前进。


(三)深刻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辩证过程。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精辟论述不仅透彻揭示了人类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而且还表征着人类认识本身不断地从“低一级”跃升到“高一级”的再认识。从认识的内容来看,“再认识”即是历史发展着的思维对暂时性既往认识的扬弃,因增添了新的认识内容而实现了对原有认识的创新,成为一种更高一级的新认识。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所谓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理论思维,就是对既往思维的认知突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从认识的目的来看,认识是为了更好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由于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人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更新,从而使得事物发展新真知持续涌流。就人的思维活动而言,守正创新恰恰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从这一认识论考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正在征途上的探索性事业,未来还有诸多未知领域,守正创新这一原则为推进改革提供了思想方法。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守正为创新奠定强大根基;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归宿,创新为守正注入蓬勃生机;守正与创新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没有守正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也无法做到守正。全面深化改革中守正,就是改革无论怎么改,都不改向、不变色,能改的坚决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创新就是紧跟时代步伐,在新的起点上锐意推进各方面创新,持续拓宽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改革方向正确而坚定,改革效果才会显著,才能保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只有坚持创新精神,才能加快打通机制堵点,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要正确把稳改革“方向舵”,让“变”的创造活力在改革的生动实践中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四)深刻把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内在要求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重要保障,因而改革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并非修改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让制度更为成熟与持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本成型,但是仍然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新时代面临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改革任务相较于之前更具备关联性与互动性,因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改革方法论,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要求,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更加系统完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更加科学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制度更加运行有效。


(五)深刻把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道路上,对“法”“法治”以及“人与法”的论述卷帙浩繁,形成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法治观,指出“所有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政党或阶级,就其本性说,都要求由革命创造的新的法制基础得到绝对承认,并被奉为神圣的东西”。这表明无产阶级巩固自身统治的重要武器就是法治。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的第一次尝试,它明确了怎样的国家形态和立法才能打破旧的国家机器与旧法制,照亮了无产阶级探索社会主义法治的前途,也指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同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的法治探索之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新战略、新思想、新理念,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的贡献。当前“两个大局”同步交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时代与历史呼唤着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聚焦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坚持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改革各领域全过程,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构筑“中国之治”新优势。


(六)深刻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方式


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阅读链接

杜玉华 |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笔谈3)

亓光 张翔 |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的理与路

肖克 王寒 | “现代化之问”的提出与回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模式特征及逻辑展开


欢迎分享与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投稿

《理论与改革》编辑部

投稿:llgg.cbpt.cnki.net

电话:028-87351101

地址:成都市光华村街43号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理论与改革
《理论与改革》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是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期刊。《理论与改革》入选南大CSSCI、中文核心期刊、AMI核心期刊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