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海 王洁 |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多维向度

学术   2024-06-11 11:01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3期

张士海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编写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等荣获称号,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王洁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摘要:立足国情实际和时代特征确立文化使命并为之持续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新的文化使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擘画的文化蓝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将这一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和文化辐射力建设为主要着力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文化引领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以增强文化凝聚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合力支撑;坚守“魂脉”与“根脉”、坚持“两个结合”以增强文化塑造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不竭动力支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以增强文化辐射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广阔空间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将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和文化辐射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更好地助力和推进新的文化使命早日达成。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新的文化使命;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文化辐射力




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论述在新时代场域下明确了“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容指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建设的任务书和动员令。深入研究和阐释“新的文化使命”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和重大现实课题,诸多学者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从研究现状来看,相关成果或多侧重于“新的文化使命”的出场逻辑、理论内涵及价值意义等方面的内容,或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重点叙事;而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新的文化使命”主要着力点问题的成果尚不多见。“新的文化使命”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必须通过切实行动将其转化为现实图景,进而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推动力。基于此,本文从政党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文化辐射力四个维度出发,就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主要着力点作一初步探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


一、增强文化引领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正确方向指引


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离不开政党文化引领力。所谓文化引领力,是指文化主体基于自身特质禀赋和独特优势基础之上的一种指向,并为事物发展提供思想与价值引导的力量,它能够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方向指引。只有具备强大的文化引领力,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社会思潮繁杂、价值观念多变、意识形态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判明正确方向,保证新的文化使命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一)增强文化引领力,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思想保障


作为现实社会生活的呈现,文化与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关联,其“文化的存在样态、呈现形式、交流模式及其内容表现等都是某种意识形态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反射”。可以说,意识形态基因决定了文化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样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导向。由此而言,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必须以意识形态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尤其是在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日趋隐蔽的情况下,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其立心铸魂、思想保障的功能。第一,加强理论阐释,廓清意识形态迷雾。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它仍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是知识与信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些人将其矮化为某种宗教信仰或者意识形态说教,企图制造意识形态与学术的割裂,颠覆社会主义文化。对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破除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二元对立的谬论。第二,敢于发声亮剑,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社会思潮复杂多样、良莠不齐,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并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隐患。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判和分析,对于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必须敢于亮剑、敢于斗争,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匡正错误社会思潮,在立破并举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三,整合媒介资源,夯实意识形态主阵地。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一体化发展,“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传统与现代相衔接,守住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传统媒介资源,以其专业性、可靠性及规范性等优势增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全面利用好新兴媒介资源,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性、开放性及时效性精准捕捉大众需求,创新宣传的内容与形式,使新媒体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阵地,使互联网从“最大变量”转化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最大增量”。


(二)增强文化引领力,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价值引领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全社会的价值共鸣点、利益共同点及认知交汇点作出的价值选择,囊括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共识,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因此能够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价值引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着力点,将其嵌入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第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筑牢价值引领的制度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强化思想教育和实践养成,更要在法治建设上下功夫,以法律政策承载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以刚性约束的法律规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为其引领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合法性基础。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筑牢价值引领的社会基础。这一融入的深刻性在于通过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使全社会在思想行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极大地增强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社会基础。在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将其道德理念和价值要求充分灌注到经济、政治及文化各个层面,使全社会成员在“日用而不觉”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第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筑牢价值引领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考虑主体认同的问题,要深入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增强文化引领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强化价值话语阐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话语转化为日常化的语言,使其内容更为清晰具体、生动鲜活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与认同。另一方面,要扩大宣传教育范围,运用报纸广播、课堂教学、网络平台等载体全方位推进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于无形之中影响人、塑造人。


二、增强文化凝聚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合力支撑


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离不开政党文化凝聚力。所谓文化凝聚力,是指民众基于对主流文化的自觉认同与情感共鸣形成的聚合力和向心力,它一经形成就能够产生强烈的磁场效应,吸引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而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汇聚起强大的合力。在西方文化渗透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更需要增强文化凝聚力,通过强化外部推力、增进内部认同凝聚共识,以强大的文化合力助推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


(一)增强文化凝聚力,必须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政治保证


文化领导权的基本精神在于以非暴力的形式获取民众的认可与同意,即统治阶级通过学术团体、报社、学校等机构塑造民众的思想与行为,达成民众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与践行。列宁将文化领导权“提到党的整个生活的首要地位”,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必须“在苏维埃政权(特别是教育人民委员部)和俄国共产党的总的领导下,把自己的任务当作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这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可以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先进的文化思想才能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信仰,人民群众才能够基于共同的目标追求与价值体系凝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才有强大的合力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达成群众对于政党文化的同意与认可,以更为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汇聚力量。第一,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成败得失,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心环节,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文化领导权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开展经常性、持久性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不断同虚化、弱化主流价值的不当言论进行坚决斗争,以建立民众对于主流价值的广泛认同,增强主流文化的聚合力。第二,必须牢牢掌握文化工作的领导权。政党作为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主导者,是促成民众文化认同过程中最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因素,必须掌握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必须将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文化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同时,党还需提升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基于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及时制定和采取正确的文化方针政策,在最大程度上说服群众、掌握群众。第三,必须采取科学方法建设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的建设不只是领导者单方面自上而下的“文化操纵”过程,而是被领导者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达成对政党文化认同的过程。也就是说,建设文化领导权必须采取教育与自觉相结合的方法,既要强化扩大党的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又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学习,通过外部灌输与内部自觉相统一,使党的思想理论内化为民众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增强文化的凝聚力。


(二)增强文化凝聚力,必须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群众基础


一个国家的文化对民众的凝聚程度如何,不仅要看党和政府的宣传教育和传播引导,更要回归文化本身,从本民族文化内核中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力量。只有建设起真正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才能够在最深层次上建立起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够将亿万人民群众通过文化认同的方式联结为一个整体,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和智慧。由此而言,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必须聚焦于“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重要作用。第一,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态度和期待,是增强文化凝聚力首先且必须考虑的因素。进一步说,就是要基于受众的差异性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就是要基于受众的层次性打造适合不同群体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就是要基于受众的多面性推出各个领域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第二,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切实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基于共同的利益关系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共同体,这是文化具有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所在。无论是在文化理念构建还是在文化政策实行上,我们都必须高度关注民生民权民用民享,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和心声,充分解决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合理调整和维护利益关系增强文化凝聚力,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汇聚起强大的力量。第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让其切身参与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才能够拉近民众与文化的距离,才能够在两者双向互动中增强文化凝聚力。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汲取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在民众的广泛认同和共同努力下铸就文化使命的新辉煌。


三、增强文化塑造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不竭动力支持


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离不开政党文化塑造力。所谓文化塑造力,是指基于原有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创造能力,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高度的同构性,能够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如果说文化引领力和文化凝聚力是以不改变文化客观形态为存在前提,那么文化塑造力则更多强调基于文化传统和具体环境实现文化形态的重塑与再造,是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转型的重要抓手,因此也就构成了新的文化使命实现的重要推动力。


(一)增强文化塑造力,必须坚守“魂脉”与“根脉”,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理论定力


习近平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老祖宗,占据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老祖宗,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核心和灵魂。无论文化形态如何更新、如何重塑,只要坚守“魂脉”和“根脉”不动摇,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就能得以承续、保持稳定,这是增强文化塑造力的根本前提,也是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选择。由此而言,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接续性和稳定性,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筑牢思想根基、提供理论定力。第一,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文化现象、分析文化建设难题,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性嵌入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全过程,在洞察文化发展趋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二,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做好中华文明的探源和考究工作,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就是要深入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立足其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建设现代文明,将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一以贯之地传承下去,在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发展中观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第三,坚守好“魂脉”和“根脉”,必须深刻领会两者之间的契合性和共通性关系。“魂脉”和“根脉”两者并非理念上的简单对应,而是整个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核上的融合与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彼此结合,才能在两者的结合中增强文化塑造力。我们必须讲清楚这种契合性,有力反驳“简单融合论”“不能结合论”等错误倾向,这是增强文化稳定力、实现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遵循。


(二)增强文化塑造力,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创新活力


“两个结合”作为理论创新的路径与遵循,不仅达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换,也“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构成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增强文化塑造力的核心要求。“第一个结合”内在地规定了文化创新创造的逻辑起点,即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契合中国实际,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筑牢实践根基;“第二个结合”是实现文化创新创造的逻辑必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马克思主义充分碰撞融合,才能够激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与现代转型。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以“两个结合”为重要着力点增强文化塑造力,创造出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宏伟目标注入不竭动力。第一,必须明确“结合”的本质要义。“结合”并非事物之间简单相加拼凑,它是在彼此契合的前提下达成事物双方的发展,以此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增强文化塑造力就是要深刻领悟“结合”的本质,遵循“契合—结合—成就”的传导路径,“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推动新的文化使命从蓝图变为现实。第二,必须立足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进一步说,就是要掌握一定时期内我国文化发展动态、走向及趋势,在文化创新创造中突出中国特色、注入时代基因,以实践为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强国之路。第三,必须扎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沃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涉“民族主体性”与“文化现代性”双重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袤沃土,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心,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又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现代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甄别、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性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塑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两者在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中创造出新的文化生命体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增强文化辐射力,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广阔空间保障


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离不开政党文化辐射力。所谓文化辐射力,是指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感召力和传播力,它使文化建设不再囿于固定的场所,而是充分享有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和要素,能够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广阔的空间保障。在当今全球范围内联系和交往日益密切、便捷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更需要高度重视文化辐射力,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中实现新的文化使命。


(一)增强文化辐射力,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内在滋养


习近平强调:“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这种感召力和吸引力来源于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独特优势和恒久魅力的有力彰显。据此而论,增强中华文化辐射力也就内在地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中华民族五千余年孕育而来的文化价值理念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决摒弃“失语”“他者化”的错误思维,以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保持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民族精神独立性中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第一,要厘清中华文化的科学内涵,传承好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华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民族载体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有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整体性文化”,它不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内含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并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呈现出传承、递进与发展的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因、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主线,使中华文化始终保持自身的文化底色和中国特色,以独有的魅力和价值更好地发挥文化辐射作用。第二,要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立场,树立文化主体性观念。“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这种坚定的自我意识能够使中华文化保持高度自信和自觉,避免落入“去传统化”“全盘西化”的窠臼。一方面要保持中华文化的主导性地位,即在与外来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始终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切不可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另一方面就是要独立自主地选择文化交往对象,根据自身文化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取舍,从世界范围内汲取积极文化因素并与中华文化相结合,从而在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此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意味着保守封闭、孤立隔绝,而是更多地强调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交流互鉴,深刻彰显了主体性与包容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赢得世界文化市场、赢得受众,进而助力新的文化使命早日达成。


(二)增强文化辐射力,必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外部场域


如果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更多地立足于国内维度建构文化辐射力,那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则着眼于国际维度,通过提升传播效率、效益和效果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为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提供更广阔的外部场域。由此而言,新时代新征程上就要牢牢把握住“国际传播效能”这一影响因子,从传播内容、话语叙事和平台载体三个角度切入,加快“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辐射半径与影响力,充分拓展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空间与平台。第一,优化内容供给,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由于历史传统、文化基因的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接受习惯和文化需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造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说,就是要结合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点推出文化产品,及时进行文化推送,增强文化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是要结合不同受众群体的疑问点进行文化创作,让世界人民更真实、全面、立体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进而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第二,创新话语叙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话语叙事作为一个国家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核的外显,是对外文化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范式,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具体而言,就是要打造一批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根据目标受众的思维特点和语言习惯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充分地发挥好中华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三,拓展平台载体,运用新媒体赋能国际传播。增强文化辐射力必须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文化样态打破国际信息传播壁垒,运用国际社交媒体对海外受众进行精准分析与推送,增强中华文化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吸引力,进而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有利的国际文化条件。需要注意,全面提升文化传播效能不仅是促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塑造国际文化形象、提升国际文化地位,更好地引进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提供更丰沛的资源和更广阔的空间。


结  语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将“新的文化使命”的蓝图转化为现实,需要我们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动力要素和关键内容,不断增强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及文化辐射力。同时,“文化四力”之间也是相互作用、互构互促的:文化引领力是前提条件,如果失去了方向指引,那么一切皆是空谈;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塑造力是核心要素,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凝聚起广大人民的力量,以“两个结合”的方法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引领力和文化辐射力才有更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文化辐射力是重要保障,在世界范围保证了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的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可以说,只有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指引下,将文化引领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塑造力和文化辐射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部署、一体推进,才能够更好地助力和推进新的文化使命早日达成,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阅读链接

黄力之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构

郑文宝 | 探寻习近平文化思想之“第二个结合”的乡村范式

季乃礼 茹素岩 | 全过程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


欢迎分享与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投稿

《理论与改革》编辑部

投稿:llgg.cbpt.cnki.net

电话:028-87351101

地址:成都市光华村街43号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理论与改革
《理论与改革》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是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期刊。《理论与改革》入选南大CSSCI、中文核心期刊、AMI核心期刊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