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以新质生产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欧阳康(1)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的理与路
亓光 张翔(13)
党的建设研究
“党的纪律”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丁俊萍 何炫达(25)
数字时代专题
算法自动决策下人类主体性危机的立法应对
张安毅(43)
国家治理现代化风险规制:算法中立原则的祛魅与调适
张爱军 曲家谊(53)
发展与安全并重: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的包容审慎监管
徐磊(67)
公共治理研究
何以千差万别:关于行政执法权下放的观察与反思
陈明辉(84)
多跨协同执法何以可能——基于认知—行动—结果的解释框架
周振超 雷霞(101)
基层治理研究
行政激励的村治悖论与实践出路
杜鹏(117)
人工智能何以驱动基层注意力敏捷分配——基于S市“河湖风险预警系统”的个案研究
吴泳钊 颜海娜(128)
经济学研究
理解监管沙盒:理论界说、实施原则与运用策略
徐国冲 黄丽妹(149)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据价值释放的路径、挑战与对策
潘爱玲 李广鹏(163)
英文摘要
(175)
1
以新质生产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欧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对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联系起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举措来加以理解。文章从历史视域探讨我国生产力发展战略布局与中华文明复兴进程的互动历史和演进逻辑,揭示党和国家对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理论自觉和战略部署引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促进作用;从时代视域探讨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文明形态理论的双重运用和双重发展,对于回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从实践视域探讨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我国生产力体系变革、科技体系创新、产业体系重构、生产关系变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殊意义,提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整体性构建,促进人类文明的当代发展。
【关键词】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科技创新;算力
2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的理与路
亓光 张翔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任何现代化探索都会呈现出独特的现代化话语。历史证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中心主义话语叙事建构了现代化的西方话语体系,形成了独占性、绝对性、支配性的西方现代化话语思维,直接影响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认知与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历史性变革中,现代化话语得以重塑,基于中国实践、具有中国特色、呈现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话语显示出了独特的话语特征。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话语建构,应按照话语生成的“动机—过程—结果”的内在逻辑,在解蔽“政治战略化”“霸权化”“意识形态化”等西方现代化话语的限制性条件的同时,充分考量“历史—现实—未来”等三个基本路向,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的原则、思路、指向,丰富现代化话语的多样性并提供新的建构理路。最终,在“历史—道路—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中,真正形成关于人类现代化的变革性认识和创新性解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政治话语;现实话语;人类文明新形态;西方现代化
3
“党的纪律”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丁俊萍 何炫达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摘 要】“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党的制度”“党内法规”等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概念,明确概念定义、厘清概念关系是推进党建理论学理化的客观要求,对于推进党建理论特别是党纪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党的纪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问题的学理性研究应首先明晰“纪律”实质,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党的纪律”概念的实际情况分析“党的纪律”概念的核心意旨与内涵外延,廓清“党的纪律”广义与狭义区别。以此为基础,考察与“党的纪律”相近相关的“党的规矩”“党的制度”“党内法规”内在意蕴及其相互关系,促进党纪概念的科学化规范化运用。深化党纪研究要遵循科学理论指引、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强化系统观念,构建关系明确、理论明晰的党纪概念体系。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的纪律;党的规矩;党的制度;党内法规;党的自我革命
4
算法自动决策下人类主体性危机的立法应对
张安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 要】算法自动决策的本质不是主体法律行为,是大数据收集分析和程序运算的结果,但算法自动决策结果被用于替代人为决策,就需要符合人类社会行为准则和人类价值观。算法自动决策带来了忽视人的主体地位、损害人类社会伦理和公平、侵蚀人的自治机会和意识等负面效应,归根结底是数据处理与算法设计出现问题。人工智能在本质上属于物的范畴,最终应用算法自动决策的是人工智能产品,因此,为保障自动决策技术不违反服务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可以借鉴产品质量制度在算法程序设计中嵌入强制性算法伦理标准,确保自动决策的结果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在算法自动决策过程中要保障信息主体的自决权利、落实数据处理者的义务以防范数据滥用;在算法自动决策致损他人时,应由产品生产者承担无过错产品质量责任、用户承担一般侵权责任,以此督促有能力采取措施的主体控制自动决策风险。
【关键词】算法;算法伦理;算法歧视;算法合谋;自动决策;人类主体性
5
国家治理现代化风险规制:
算法中立原则的祛魅与调适
张爱军 曲家谊
(西北政法大学网络政治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北政法大学网络政治传播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衡量基准可以聚焦于制度、实践、主体三个层面,即治理制度不断完善、治理实践趋向智能、治理主体能力提升。以算法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技术渗透到包含国家治理在内的各个领域,推动治理理念创新和治理流程再造。依据技术中立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普遍认可算法中立原则,认为算法本身无价值判断及偏向。在功能、价值、责任及应用维度审思算法中立原则,其存在实践上的失偏和理论上的欠缺。信奉这一原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国家治理、算法技术优化制度、精准实践、解放主体;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必然暗含一定程度的技术风险,可能导致制度欠缺、实践失偏、能力减弱等不良后果。应跨越算法中立原则,针对国家治理的需求与目标,在人、法律与技术三个层面设计特定框架对算法进行规制,消除算法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技术隐忧。从算法中立转向“算法向善”,使算法“向善”原则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善治”本质相契合。
【关键词】算法;算法中立;国家治理现代化;算法治理;算法向善
6
发展与安全并重:
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的包容审慎监管
徐磊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伴随着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监管,不仅有助于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应用和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捍卫国家安全稳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既有监管模式面临着监管概念失准、监管规则滞后、监管信息困境、监管技术短板等问题,而包容审慎监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解这些难题。包容审慎监管以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为逻辑起点,以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各种风险为框架核心,以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可靠为实现路径。为了实现包容审慎监管,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应当通过风险管理机制防控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依靠试验机制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靠可信,建立容错机制激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完善参与机制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理性,强化监督机制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监管。
【关键词】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包容审慎监管;风险管理;监管沙盒;容错机制
7
何以千差万别:
关于行政执法权下放的观察与反思
陈明辉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摘 要】行政执法权下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行政执法权下放改革呈现出巨大的地域差异。在下放清单的制定主体方面,就有省级人民政府决定下放清单、地级市人民政府决定下放清单和县级人民政府制定下放清单这三种模式。在下放事项的范围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下放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城管综合执法事项的多少、执法事项的专业程度、街乡的承接能力和职能部门的执法能力都会对执法权下放的范围产生影响。授权、委托和派驻是执法权下放的主要方式。这三种下放方式各有其最佳适用场景,执法权下放改革应当因地制宜,不宜一刀切地将某种方式作为标杆。在人财物配套方面,少有地方能做到人随事转,执法经费欠缺、执法物资保障不足均是相当突出的问题。行政执法权下放改革的千差万别是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下一步改革应充分尊重地区差异,尽可能地给予地方政府较为充分的自主空间。
【关键词】行政执法权;权力清单;行政执法体制;基层治理;基层治理体系;治理现代化
8
多跨协同执法何以可能
——基于认知—行动—结果的解释框架
周振超 雷霞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如何让基层综合执法真正有效运转起来,是国家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央政府将基层综合执法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部署中,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的政治信号不断凸显。多跨协同执法是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之举,实践表征为跨组织、跨时域、跨场景的协同执法。多跨协同执法是一个从内在认知到外在行动的过程,政治势能是影响基层综合执法多跨协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政治要素。在基层治理场域中,党委、政府通过凝聚共识、调适结构、重塑结果等环节释放政治信号和政治能量,借助价值性政治势能和结构性政治势能优势促进多跨协同执法的实现,并在一元化政治势能基础上构建立体交互协同网络,从而提升整体治理效能。
【关键词】基层综合执法;多跨协同;政治势能;基层治理;条块关系
9
行政激励的村治悖论与实践出路
杜鹏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 要】在乡村治理转型过程中,行政激励日益成为地方政府调动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囿于村民自治制度的限定,乡村治理转型中的行政激励取向推动了村治主体的更替和重构,表现为村干部的职业化、行政化、年轻化、条线化和流官化。行政激励取向下的村治主体再造隐含了激励结构的生产,从而促进了体制性压力传导,这也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村庄治理结构,村级组织在事实上成为科层制的末端。村庄治理的一线特征决定了激励结构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张力,故行政激励机制扩张可能导致治理场景的悬浮和治理团队的分裂,治理结构脱嵌于乡村社会,行政激励释放的动力陷入激励结构的内部循环,导致激励的内卷化。实现激励与治理的相容,须超越单向的行政激励和控制思维,激发村庄内生治理活力,为此,应通过自下而上的动员激励扩展行政激励的链条,在行政激励中兼顾激励对象的个体化和治理结构的整体性、村治动力和村治能力的均衡,形成多元、包容且富有弹性的激励结构。
【关键词】行政激励;乡村治理;激励相容;实践悖论;治理机制;村治主体
10
人工智能何以驱动基层注意力敏捷分配
——基于S市“河湖风险预警系统”的个案研究
吴泳钊 颜海娜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注意力分配是政府治理的核心议题。关于如何驱动基层注意力分配,现有讨论存在两条路径,即压力驱动主义与技术替代主义。压力驱动主义主张压缩基层注意力分配的自主空间,技术替代主义则认为应该用数字技术替代基层的日常履职。但这两条路径均难以兼顾政策制定与基层任务实施的需要。通过对S市“河湖风险预警系统”的个案研究,发现在高压驱动与技术替代之外,存在人工智能驱动注意力敏捷分配的“第三条道路”,即基于人工智能构建虚拟联动网络、实时供给信息、动态配置资源、敏捷引导基层应对治理风险难题。“敏捷调适—敏捷整合—敏捷简约”构成了其驱动的三重逻辑:在敏捷调适层面,利用人工智能的“五全”特征调适基层路径依赖,建立网络协同结构,赋予技术问责的合法性;在敏捷整合层面,借助人工智能的预警能力,整合了多部门绩效,补全了社会参与,理顺了多部门间的责任次序;在敏捷简约层面,人工智能的差异化减负释放了基层活力,持续预警降低了注意力动态配置成本,风险等级化为基层提供了容错空间。未来,应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对基层注意力分配的敏捷驱动力,让基层注意力在“控制”与“灵活”之间寻找新平衡,为任务执行提供智能研判、对未知风险实施主动预防,进而实现基层治理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人工智能;基层注意力;注意力分配;敏捷治理
11
理解监管沙盒:
理论界说、实施原则与运用策略
徐国冲 黄丽妹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摘 要】随着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现有监管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监管沙盒因兼顾监管与创新而备受青睐,成为新型的监管框架。关于监管沙盒的理论研究存在创新监管说、监管博弈说和合作监管说等三种不同的流派,这三种理论流派对于如何理解监管沙盒的本质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沙盒框架的全球化扩散引发了对其实施原则的思考,形成黄金三角的实施原则:提升沙盒后持续监管能力,建立信息共享和学习机制,以重塑与维持信任;坚持审慎原则与稳健监管,注重监管沙盒适用的条件,以实现更好监管;平衡创新与治理协同发展,形成一个“监管—创新—监管”的动态博弈闭环。在借鉴国外监管沙盒治理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扎根本土与顺应时代要求,践行正确的监管理念,掌握正确的监管沙盒运用策略:兼顾“新”与“旧”的监管理念、统筹“松”与“紧”的监管方式、丰富“一”到“多”的监管工具和并行“软”与“硬”的约束标准。
【关键词】监管沙盒;监管模式;政府监管;金融科技;金融监管
12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据价值释放的
路径、挑战与对策
潘爱玲 李广鹏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已快速融入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企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要素,这些数据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潜在的价值。然而,由于受到多种阻碍,各类数据的价值并未得到有效释放。因此,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企业数据价值释放路径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基于价值链理论,从初始数据资源化、数据资源产品化、数据产品资产化与数据资产价值化四个环节构建了企业释放数据价值的路径框架,明确了各环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继而基于该框架剖析企业在数据价值释放各环节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探寻现存的痛点、卡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数据价值有效释放的对策建议。文章的研究能够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以及数据要素的价值潜能激活提供理论依据,并且为政府部门完善数据要素政策、中介机构优化服务方案以及企业调整数据战略规划提供管理启示。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据价值;数据资产;价值释放;价值链管理
阅读链接
欢迎分享与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投稿
《理论与改革》编辑部
投稿:llgg.cbpt.cnki.net
电话:028-87351101
地址:成都市光华村街43号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