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明 杨懿 |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探赜

学术   2024-10-18 12:06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理论与改革》2024年第5期

廖小明,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杨懿,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与评估中心研究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摘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关系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提供了观察新质生产力生态意蕴的根本视域。在此视域下,逻辑理路上,生态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穿“三新一高”的重要线索;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生态思想提供了理解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理论视域;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构成其实践基础。从理论机理看,绿色、先进成为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核心表达,为此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实践进路看,在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内在一致性,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夯实生态本底;培育生态文化促进生态公民培育,筑牢人才根基;理解把握好“三对关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生态环境;生态保护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既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又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说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央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这提供了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的重要方法视域。在此视域下阐释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能够更好把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的重要旨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唯物史观提供理解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基本视域


“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理解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需要运用历史思维,将知识变革与理论创新置于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思考。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发展,这为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方法启示。


(一)“畏惧—征服—尊重”的人类历史发展经历提供了理解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基本逻辑


人类从古老的狩猎采集、农耕畜牧一步步发展进入现代的工业文明,逐渐意识到辩证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指出:“人在没有认识自然规律以前,是‘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人认识了自然规律,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自然界处于支配地位,人作为被支配对象依赖自然生活。后来,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主体性的增强,人们逐步可以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伴随而来的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进入“征服”阶段。这样的“征服”逐步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种观念走向极致就带来了人们对自然的疯狂掠夺,造成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二战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未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应该扬弃向自然进行单向度索取的传统生产方式,抛弃“征服自然”的思维方式,提倡保护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至此,人们逐渐开始思考马克思所预言的生态文明是怎样的,怎样能够实现。


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相较于传统的生产力发展,现代生产力发展已经发生改变,其中重要的体现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们加大了对生态的关注力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生产力的定义仍产生强大影响。在传统的生产力定义之中,一般认为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这可以明显看到“征服论”“支配论”“控制论”的缩影。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为:“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


由此可见,传统生产力的定义需要革新,过去将人看作主体、自然看作客体的观点需要与时俱进。新质生产力理论作为传统生产力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观照到生产力的生态意涵,这是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突破,强调既要看到人和自然的斗争性,更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坚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重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限度的同时,树立起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价值观,构建人、自然、社会三维共生的统一体。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尊重自然,这不仅是人类认识自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是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事实上,自从人类认识到应该尊重自然,也就客观上促进了人和自然之间更加自觉的双向对象化过程。这不仅为人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从自然获取资源等提供了依据和限度,也为人类保护自然和“回馈”自然提供了依据。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从无知到知道再到认同的转变,无疑提供了释读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本质的思路和方法。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的基本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和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对关系范畴客观上提供了人们观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规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关系之中理解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就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为基础,又要看到他们是如何辩证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这样才能既内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思考问题的逻辑之中,又体现现实地把握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与时俱进的要求。马克思曾在他的著作中反复使用自然力、自然生产力的概念,诸如“自然力……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由此可见,一方面,在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中,自然力与生产力的生态化有相似之处,它们都以自然环境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劳动来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二者又有根本不同,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生态化是对自然生产力、传统生产力的优化。与时俱进理解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就要看到其生态化的本质所在和发展要求。


1.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揭示新质生产力生态化过程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与时俱进地揭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如下特征和趋势:首先,生产力的生态化是扬弃传统生产力中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单向索取状态,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双向互动过程。其次,生产力的生态化是兼顾生产资源可再生、生产过程可循环、生产产品的生态属性相统一的过程。传统的生产力建立在资源无限性的基础之上,但是,诸如化石能源等自然资源,本身就是有限的。“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质量理论的创新发展尤其体现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力“质”方面的理论,加快推动了生产力生态化的时代进程。生产力的生态化就是要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途径,开拓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传统的生产过程常常没有考虑生态的要求,在创造人类所需物资的同时,也制造出废弃物堆积成山,无法被自然消耗吸收的后果。生产力的生态化就是要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向生产模式,构建一条资源利用的有效回流路线,形成资源消耗和废物有效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生产力的生态化过程中,增强生产产品循环可降解、绿色无污染的生态属性,实现产品在源头生产上的生态化。最后,生产力的生态化是推进人类生存困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困境、自然生态困境逐步突破的过程。传统的生产力虽然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极大地缩短了劳动时间,但是由于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异化现象不断蔓延的后果,延宕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生产力的生态化就是要重新审视传统生产力条件下长期被弱化甚至忽视了的生态需要和发展需要,引导现代人的需要升级,实现人的异化向人的本性复归。这当然需要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条件下实现,而这本身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应有之义。


2.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理论揭示生产力生态化促进绿色化特征的生产关系的形成


马克思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同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生态化的必然结果,决定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生产关系带有绿色化的基本特征。在此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传统社会的线性关系变成现代社会的复合型非线性关系。在生产力的生态化与新型生产关系系统中,将更加强调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统筹劳动资料的生态科技性能、劳动者的生态意识与劳动对象的生态循环属性是必然要求。人们不仅会用生态化的方式有节制地从自然界获取自然资源,更会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反哺生态环境,解决好过往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好污染防治、区域性生态系统重建。在人类逐渐向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的生态化既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前进方向,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紧迫命题。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化意蕴考察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和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客观上提供了理解把握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根本方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动态、高层次、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核心内涵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生态既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如果把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之中审视,可以看到,本质上就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探索人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客观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生产力发展中的生态观照。


(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连年战争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毛泽东认为,这一时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恢复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但他也深刻意识到发展林业、绿化祖国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1949年,毛泽东在主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就提出“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的方针,又于1956年3月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此外,他还通过烧煤的热能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几的例子,阐述了他对于炼焦要综合利用的思考,阐明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注重变废为宝、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理念,这在20世纪60年代是十分宝贵的。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强调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978年9月,邓小平在唐山考察工作时指出:“现代化的城市要合理布局,一环扣一环,同时要解决好污染问题。废水、废气污染环境,也反映管理水平。”邓小平将生态问题与治理水平、制度完善联系起来思考,主张通过提升治理水平来处理好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清醒地认识到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具备生态问题全球治理的思考。1983年3月12日,邓小平到北京十三陵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时对中央机关干部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这反映了他的长远战略眼光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蕴含着生态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际传承精神。


江泽民提出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思考,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协调发展的问题,注意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阐明了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胡锦涛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胡锦涛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蕴含着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一,认为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直是个难题,而许多古代区域文明的消亡都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衰败相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科学回答了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二,强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为长久以来经济发展优先还是环境保护优先的争议提供第三种答案,应当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其三,主张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适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阐明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其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推进全球气候问题和生态问题解决,“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重视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不断强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认识。


由上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高度重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关系范畴下考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更加重视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既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环境保护。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等概念的提出,绿色GDP、GEP等概念常常被提及,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下,我们更加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绿色化、生态化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鲜明标识,成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突破性创新。


(二)新征程坚持“三新一高”推动高质量发展蕴含生态价值取向


所谓“三新一高”,就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要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和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新征程,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成为贯穿“三新一高”的重要线索。新发展阶段阐明历史依据,新发展理念提供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路径选择,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动力支撑,共有的价值旨趣是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前提。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更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力质态,要求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更加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扬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主张生产力提升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这与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涵高度契合。认识把握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化发展,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推进这样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新局面”。因此,认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就要推进中国经济结构绿色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的现代化。


1.新征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


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历史过程。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相互交织,不断调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范畴内外部关系。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逐步认识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传统社会,中国人很早就树立起朴素的自然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等都强调珍爱万物生灵、遵从自然节律的价值观念,反映出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工业优先发展的同时也逐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市场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和对资本趋利性的认识把握不到位等,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种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而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认知、制度和实践等多层面推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也客观上引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全面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一环,成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实践证明:经济的绿色转型在本源性问题上需要重新赋予生产力以绿色化的蕴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认知到实践的深刻变革,推动生产力绿色转型的同时也促进社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与之相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必然是主动改革求变的结果,也是不二选择。


2.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必须实现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一阶段“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当前,长期的追赶式的增长方式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但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等问题不断显化,成为人民对于美丽生态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实践中,新质生产力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拓展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丰富内涵。从国际经验看,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充满风险与挑战。20世纪后期,不少发展中国家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失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从现代化进程看,突破低收入陷阱不容易,但跳过中等收入陷阱阻力更大、难度更大。虽然现在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创新能力不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对关系的调适程度影响生态问题解决的质效。面对上述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转变的现实要求和严峻考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重视生产力的绿色化、生态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要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


3.新征程重视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新质生产力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深刻认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总的说来,就是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铁这些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本逐利的本质“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也将生产力辖制于抽象统治的政治经济统摄,造成人与自然的相互对立”,进而带来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危机的恶果,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实践证明,过度开发自然必将遭到自然的反噬,因为人、自然、社会本身就处于同一统一体之中。因此,需要通过形成新质生产力,重视生态要求,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型塑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首先,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科技进步创新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技术支持。其次,新质生产力倡导绿色发展,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注重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推动人类社会向着生态文明方向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现实基础。最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重视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即在生产与生活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思想道德支撑。如此,以新质生产力形成为内生动力的发展路径将实现对西方现代化道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多重超越。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基本呈现


生产力是创造社会财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是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传统的生产力理论主要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中心,将保护自然置于边缘地位。现代的生产力发展必须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有对传统生产力的升级替代意涵,由此构筑起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核心要义,进而要求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内涵外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范畴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映和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贯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规律的钥匙。所谓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一是要运用先进生产力这一本质要求,推动生产力三要素的整体跃升;二是要观照绿色生产力的内在属性,把握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导向、过程特点与基本要求,赋能高质量发展。


1.先进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本质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是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就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自觉运用和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更好地在实践中调适关系,顺应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习近平强调,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首先,从整体上表现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质态,是改革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路径。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要素。新质生产力是新的劳动者运用新的劳动资料改造新的劳动对象,在新的生产实践条件下创造社会财富的动态历史过程。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跃升,突出呈现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优化组合,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具体体现为实现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先进化,实现三者之间的组合优化。


其次,着力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建设具备环保意识、技能和责任感的环境友好型劳动者队伍,实现劳动者先进化。认识自觉是实践自觉的前提,劳动者的素质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培养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是实现劳动者优质化的关键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培养具有生态保护意识的公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环节。一方面,要提升劳动者生态素质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在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基础的当下,当然要提升劳动者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但也要培养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增强劳动者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树立代际传承的生态接力精神,使劳动者从单一的生产要素转变为复合型的生态保护者和建设者,从而实现劳动者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劳动者的观念意识对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起重要影响,增强劳动者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有利于重视和发挥科技重要支撑性作用。同时,突出创新,但又注重形成尊重自然、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再次,着力加强科技研发投入,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实现劳动资料先进化。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工具。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发展史就是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历史。在当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实现劳动资料升级,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着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型升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保护动态平衡,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构建生态文明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基础。


最后,生态环境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提出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阐明了生态环境本身成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必须要把人类的生产创造和自然环境关联和观照起来。人与环境要友好,生产与环境也要友好。同样,好的生态环境也对人友好,也对生产友好。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明了绿水青山具备承接友好型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友好型生产生活也适宜置于绿水青山之中。这就实现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下人与环境的“双向奔赴”。客观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会现实地转化友好环境的生态价值,也实现生产价值。因此,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配置机制和市场体系,将更有效推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方向转换,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内在属性


与时俱进地认识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关系,强调既要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最根本的关系中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动态进程和具体条件下理解把握这两对范畴,促进理念创新、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和方式的创新,体现主客观之间的双向运动过程。本质上,“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赋予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构筑新质生产力的本底。


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目标。西方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资本对人进行剥削的同时也披上一层剥削自然的外衣,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发展模式、以资本逐利逻辑主导的发展理念导致生态问题严峻的恶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追赶”的姿态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即使是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真正避免生态问题的持续和恶化。因此,真正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彻底扬弃西方发展模式和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绿色化的新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其次,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人类世界不可能脱离自在世界,它要以自在世界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人类世界毕竟不同于自在世界,也不是自在世界自动延伸的产物。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应当服从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作用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以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同时,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环境承载力,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统筹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资源的长远发展利益,构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最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构成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特点。在传统生产关系中,以剥削自然资源为代价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主导着经济发展。随着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人类意识到传统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环境灾难与资源枯竭问题,因而逐渐转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种转变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导向建立新型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一过程深刻反映了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辩证统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下,突出绿色化、生态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这是基本要求,也是过程特点。


(二)以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型塑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除了具备一般生产关系基本属性外,还需要具备其生态意涵决定的绿色化的特性。习近平强调:“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刻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就能为新型生产关系作出内在规定,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型,赋予生产关系以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以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核心目标。传统生产力理论指导下,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长期受到“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将自然看作被动客体,人类通过征服自然来证明人的主体力量的强大,通过最大限度压榨自然环境的价值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这样的做法导致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要求下形成的新型生产关系,必然重新审视资本逻辑主导下被恶化的人与自然关系,按照新质生产力要求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将不再简单地把自然视为被动客体和对象,而是在绿色化、生态化要求下重新构建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实现异化了的人与自然关系向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复归,形成一种更加平衡的互动状态,在不断实现人和自然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自然、社会、人的协同发展。


其次,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以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着力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2035年我国发展要实现的总体目标之一。绿色生产方式,意指在生产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减少生产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创新绿色低碳可循环可持续发展方式,在自然环境的可承载范围内进行可持续的生产活动。绿色生活方式,是指在思想观念、消费模式、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方式。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凝聚起推动社会绿色发展的合力。深刻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进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就是要把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着力点,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用最小的生态环境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最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价值旨归。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在创造空前强大的生产力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的美好生态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要求。新时代条件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本质上区别开来,既观照物质需求,也观照精神需求,还观照生态需求。坚持以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为基础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生态需要为导向,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更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就是要不断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促进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更好地转换,增进人民福祉。


四、新时代新征程以生态为本底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掣肘,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把握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必须坚守生产力发展的生态本底,把准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此,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本底,以生态公民培育作为人才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处理好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相关的三对关系,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融促互动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以生态本底和人才根基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


以生态为本底、以人才为根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这需要统筹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关系,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指出:“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所谓共同体,是指通过一定社会关系将不同的人联结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观念的群体,以共同性为本位的群体,是人类社会发展高度分化的产物,也是克服社会分化造成社会差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结果。“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理念,回归了人类本就是自然产物的生命本真,“人作为自然之子要避免因追逐利益而对生态伦理的任意剪裁,必须恢复人与自然的本真状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是建立以共同生态利益为纽带,以解决生态问题为共同目标,携起手来克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生态本底和人才根基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本质上就是在推动以新质生产力为基础形成新型生产关系。这既需要夯实生态本底,又需要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和动力支持的作用,实现现有自然基础和人才基础上的优化升级。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有机生命体,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厚实的生态本底和强劲的动力支撑。


首先,新质生产力为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注入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生态本底的夯实。深化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离不开良好的自然基础,创造良好的自然基础需要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其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修复一体化推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发展中修复。首先,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具备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有机体,对于生态环境修复要发挥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探索自然修复、人工修复、技术精准修复深度融合的方式,提升生态环境的自净与恢复的综合能力,协同提升生态修复和人工修复效能,守住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安全底线。其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发挥好这一公共产品的最大效用,需要运用新质生产力实现环境保护的外部压力和内驱动力相结合。一方面,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源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内驱动力。另一方面,防止对生态环境肆意破坏的现象发生,还需要制定严格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科学考评体系,这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常态化的外部约束。


其次,坚定人民立场,培育生态公民,筑牢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高素质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的主体。高素质人才的力量发挥与利益实现关系高质量发展的质效。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驱动的前提是人才培育。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生态公民。他们既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也是生态文明成果的共享主体,还是拥有复合身份的新型劳动者。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加快培育高素质生态公民,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支撑,需要坚定人民立场。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成果共享,就能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更好地维护人民的生态利益,推动基于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


2.以高质量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属性。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推进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融合发展反哺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二者融促互动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首先,要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注入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其与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是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将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促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将实践活动限制在生态资源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通过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需要发挥好新质生产力优势,促进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化程度,促进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


其次,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体制机制。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技术去解决生态领域的重点与难题,建立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与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其中的契合点与平衡点,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观念相结合,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形成整体合力,提升生态问题协同治理的长期效果。


最后,要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促进全球共建生态文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既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靠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新的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廓清经济社会发展迷雾,避免“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促进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构建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体系,通过因地制宜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全球共建生态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3.理解把握好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掌握生态现代化的要领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领是要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发展,实现对传统现代化路径的超越。辩证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掌握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领,需要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首先,从事物的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是“新事物”,是大势所趋、历史所向的生产力,而传统生产力是“旧事物”,其中存在着必然被时代所抛弃、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别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既不能单凭二者时间出现的先后,也不能根据形式和现象是否新奇,更不能依靠纯粹的主观判断,关键在于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当下的历史是不断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传统生产力中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旧质部分必然被历史和环境所抛弃。


其次,从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会否定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却会汲取其中积极的、精华的、符合历史条件的东西,在内容上更丰富,形态上更高级和复杂,具有传统生产力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所不能比拟的强大生命力,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再次,新质生产力增加了传统生产力条件下所不能容纳的新要素,这个新要素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其生态意涵。这并不意味着在传统生产力中没有关于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要求,而是在强调,先进和绿色成为新质生产力强调的主要矛盾或主要方面,改变了其在传统生产力条件下的次要和从属地位。


最后,把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与传统生产力的转型升级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二者的相互运动中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也不意味着对于传统生产力的彻底否定,而是尽量避免传统生产力条件下诸如“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等思维倾向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廓清经济社会发展迷雾,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传统产业深化改革,“两个轮子”一起转,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理解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容与外在形式的关系,把握生态现代化的本质


质是一个事物本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生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质生产力的“质”是指事物的本质与内容,相对于事物外在形式而言的,强调“质”新,主要是在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不断丰富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是先进生产力,其生态意涵的质的规定性是绿色生产力。


在生态现代化条件下,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是与时俱进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力亦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形式与内容,并作出以下规定:一是处理好先进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既是先进生产力,又是绿色生产力,这就要求在实践中坚守生态伦理,既不能滥用技术,也不能过度依赖技术,必须正视和处理好先进与绿色的关系,警惕人工智能的隐患。二是善于区别新质生产力的现象与本质、真相与假象。新质生产力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强调“新质”,旨在强调不能拘泥于新质生产力的外在形式,而是要真正从本原上把握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核心要义,不断丰富和发展其核心内涵,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更好地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善于辨别传统生产力披上新质生产力的外衣带来的形式主义“陷阱”,这样的假象迷惑性强,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造成干扰,这也要求善于运用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从本质上去把握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核心。


5.理解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当下与未来旨向,在参与中实现生态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符合生态要求的现代化。新质生产力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实现生态现代化赋予新动能。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项实践命题,要求在参与中统筹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过程要求,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生态意涵的当下与未来旨向。


一方面,在参与中实现生态现代化,要求更高质量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把握并处理好建设生态文明的“五对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结合,找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守牢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治理相结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创新生态技术,兼顾生态环境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估体系,促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质的提升与量的增长相统一。三是坚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外部压力与内生动力相结合,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形成常态化的外部压力,提高治理水平;同时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工作的公民参与,激发人人动手、人人尽责的生态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内生动力。四是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修复能力,积极探索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新路子。五是坚持推进全球共谋生态文明与“双碳”承诺自主行动相结合,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工艺、装备、技术的升级改造,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另一方面,要理解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聚焦实现生态现代化,增强公众参与、坚持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自然环境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环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理解把握好新质生产力的生态意涵,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将人的活动与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促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从根本走上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合一”的未来之路。


阅读链接

欧阳康 | 以新质生产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刘勇 | “两山论”对新质生产力的绿色赋能

魏崇辉 |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


欢迎分享与转载

长按二维码关注

长按二维码投稿

《理论与改革》编辑部

投稿:llgg.cbpt.cnki.net

电话:028-87351101

地址:成都市光华村街43号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理论与改革
《理论与改革》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是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四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期刊。《理论与改革》入选南大CSSCI、中文核心期刊、AMI核心期刊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来源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