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小记
——重庆大学往事(27)
文/范冀川
自古神州多名楼,天下皆知,万众瞩目,世代称颂。而今我说的“望江楼”,绝非锦官城里,那个花团锦簇,飞檐翘角,绿瓦朱柱的崇丽阁。此“望江楼”,建在重庆大学临江路的高崖上,是老重大人偶尔兴至,幽默调侃,赋予的雅号。此楼孤陋寡闻,隐于山野,默然无名,岂敢自不量力,攀附千古名楼。偶尔登临,方才明白,此“望江楼”绝不能与彼望江楼相提并论,更不消说什么浔阳楼、甲秀楼和黄鹤楼。但此楼与彼楼相同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两者之间,虽有雅俗之分,贵贱之别,但都可以登楼而望江,饱览祖国山河,这倒是毋庸置疑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校园里的临江路,曾经建有两座吊脚楼,不知今日还在否?此楼青瓦木构,木质地板,竹篦黄墙,凌空而筑,与嘉陵江岸上的吊脚楼,并无二致。行走楼内的木地板上,脚下就发出富有弹性的“嗄吱、嗄吱”的颤动,初次行走于上的人们,如若胆小,极易产生从地板缝中漏下去的感觉;前后两排木质板壁,隔开若干个大便蹲坑,每坑设有两个脚型的蹲位,蹲坑下面,是临渊绝壁;脚下,山风习习,山草丛丛,空气环流,绝无异味;楼面临江的外则,用坚实木柱固定成栏杆,入厕的人们,或站或蹲,凭栏观看,自在悠闲;不时抬头远望,美丽的嘉陵江山,便展现眼前:青山绿水,帆影点点,梯田层层,白云悠悠……无论是朝晖夕霞,还是清风明月,两岸秀色,一望而收,视野开朗,心情愉悦。
这就是“望江楼”,既解决了身心内急,又不失文明高雅,真可谓是:入厕观景两相宜,身心放松可无虞。一南一北,两座吊角楼,掩映在香樟树林里,屋与树,山与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既环保观光,又造价低廉,实在是再高明不过的公共卫生设施了,即使当今的环保公厕,也无法与之比肩。人们称其为“望江楼”,不是名副其实吗?
如若不信,且有诗为证:微风轻拂,江山如此锦绣,内急独上“望江楼”,放宽心,不焦灼,无须片刻,整个身心便通透;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欲说害羞,那有厕所上笔头?试问这是哪位先生的杰作?堪称,眼光独具的大师!建筑界的泰斗!泰斗!
作者简介:范冀川,生于1953年,曾就读于重庆大学附属小学,重庆第七中学。邯郸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干部,高级职称。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曾在《中国交通运输》《重庆大学报》《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邯郸晚报》《邯郸文艺》《邯郸作家》《峰峰矿工报》发表署名文章,著有散文集《嘉陵江往事》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在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首届“春满园杯”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我与邯郸公交故事”有奖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在邯郸首届“赵王酒杯”文学艺术颁奖活动中,荣获“散文新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