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的是上海老爷叔念念不忘的老虎脚爪,原来是扬州话“金刚脐”的意译,“金刚脐”又是隔江的“京江粸”的音译,方言之间翻来译去,这就是我中华地大物博的生动或者说麻烦,京江粸就是土面包,分散到各地后,又有了淮安的刚脐子、湖北应城的勾炉饼、还有江西广丰洋口镇的海参饼……。这些侪是京江粸的变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全都是在炉子里微火烘焙而成。还记得上回说过,京江粸乃击鼓退金兵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发明,用来当作军餱的传说,下面我们就来追溯京江粸先祖——古代军士行军打仗时吃的“压缩饼干”——炒棋子。
我是看了民国时候成都书商印的记账书,方才知道有炒棋子这么个东西,到电子数据库搜索了许久,看过前人的记载,仍然似懂非懂,掼了本本转到百度寻找,不曾想古书上读不明白的地方,网上有现成的视频,演示得清清楚楚,原来五千年历史的炒棋子,直到今天山西,陕西,甘肃仍然还在流传,当地人不仅自家会炒,还办起作坊,改良工艺,在网上销售。什么山西洪洞棋子,陕西稷山棋子……,一时间看不过来。哪天也网购几包尝尝,乘这古老的食品还不曾消失。 |
上回说过成都古卧龙桥魏思江老板开的【古卧龙桥泉记书庄】,印了不少的木版书,都是民间通俗读本,比如川剧的唱本和民间的小曲,放到今天已成了研究地方戏曲史的珍贵材料。 另有一种供掌柜伙计学记账用的杂字书,上个世纪40年代,黄裳先生在成都街头还曾见过的《小菜歌》,书里记了不少民间流传的俗字,以及当地的方言和民俗。重庆诗人陈仁德先生看过说:某些杂字吾乡也有,只是现在渐渐失传,或者口语里存在,却没有了文字流传。 |
点击查看 |
民俗文化里,失去的不只是文字,相沿已久的习俗和手艺,许多也早就烟消云散,比如古卧龙桥本的《小菜歌》京果杂字里有【点心用洗砂,上面炒棋子】,上句并不难懂,做点心要用豆沙,先将煮烂的赤豆绿豆,盛在布袋中反复淘洗,方能将豆壳与豆沙分离,再从浆水中滤得细腻的豆沙,在从前,这也算是讲究的吃法。至于下一句“上面炒棋子”,不要说吃,我们江南地方,大概连听也未曾听过,就是现在四川重庆好像也不再有了。于是,我先在数据图书里翻箱倒柜,这才发现早在南北朝的农书《齐民要术》已有棋子面记载,宋元时候江浙一带已颇为流行。就是朝鲜人学汉语的《朴通事》也有大都柳叶棋子的记载。(点击查看六百年前京城赏花春筵:古朝鲜人学汉语的教科书——《朴通事》)直到明代,苏州府还有细白面和绿豆粉做的“棋子面”。方志中记载炒棋子(不是棋子面)只见甘肃《重修镇原县志》一例,但就是这一条引查慎行《入海记》里的史料,说在明嘉靖年间,户部曾用银子,向烧饼铺订购三千石“棋炒”,由工部送行军处,可证炒棋子不只是民间小吃,也是远行时的干粮。甚至还用着军饷。 综合文献可知,棋子面加工,可以晾干,曝干,也可炒干;炒棋子有油炒,也有用土炒。看视频,土炒棋子时,加热后黄土在锅里翻腾,这种奇特烹饪术从何处起源,或许能从西北或域外史料中寻找到答案。 |
笔者前些年写过《闲话金刚脐》,拙作引徵《机联杂志》(1949)说法,认为金刚脐是南宋女将梁红玉发明的干餱,“取名䭣有齐心协力的意思”,读过《入海记》和其他关于棋子面的材料,方才知道,梁红玉的发明应该是,而非䭣,前者是面制品,后者是米制品,读曰“粢”。换句话说,金刚脐,或者说老虎脚爪的祖先,就是《齐民要术》里的碁子面,《重修镇原县志》里的炒棋子。与䭣的不同,这里暂且不说。有兴趣可看下面对“棋子面”的追溯。 (点击查看《闲话金刚脐》) | |
何为棋子? | |
原文:刚溲面,揉令熟,大作剂,挼饼粗细如小指大,重縈于干面中,更挼如粗箸大,截断,切作方碁,簸去勃,甑裹蒸之,气馏,勃尽,下著阴地净席上,薄摊令冷,挼散,勿令相粘,袋盛,举置,虽作臛浇,坚而不泥。 | 先说这【棋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称之为碁子面,做法:先和面揉熟,再将面擀成小指粗细,然后又在面上掺干粉,将之擀成粗筷子状,而后切成棋子状,放簸箕里上下颠簸,上甑蒸熟, 将其摊在干净竹席,置阴凉处晾干,装入布袋里存于干燥处。即便拿它做与肉汤同煮,碁子面也不会融化成泥。做碁子面在于水分要少,面要和得硬实。原文中所谓“刚溲”,“重縈于干面”,“去勃”,“勃尽”,怕都是为了做出硬面棋子。【原文见左】。 |
宋代 百花棋子和三鲜棋子 | |
在宋代文献,棋有时写亦作“碁”或“棊”,《东京梦华录》有玉碁子,细物料碁子,《西湖老人繁胜录》等书还有百花棊子,三鲜棊子,虾鱼棊子,丝鸡棊子,七宝棊子等许多名目。元初的《寿亲养老新书》里面又有【木瓜面棊子】和【山芋面棊子】。 | |
康熙字典没有的: | |
参见:张標《俗字考辨》《汉语史学报》第4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 元朝,可食的棋子面,写作,这个字《康熙字典》以及现代编的《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都未收,字库里也没有。但在元代勿思慧的《饮膳正要》(1330年)却是个习用字。张標《俗字考辨》里引了不下五例: |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五例 | |
右面1,2两条是说雀舌子和水龙子配方。 | 1.鸡头粉雀舌子:,用鸡头粉二斤,豆粉一斤同和,切作子。 |
2.水龙子:白面六斤,切作钱眼子。 | |
3-4-5三是说,用加工好的子,做各种羹汤。 张標《俗字通考》还引了《元史,祭祀志》里的材料 | 3.三下锅:用羊后腿肉丸,肉弹儿,丁头子,羊肉指甲扁食,胡椒一两,同盐醋调和。 |
4.白羊肾羹:入葱白,盐,酱,煮作汤,入面子,如常做羹。 | |
5.羊肉羹:入盐,酱,熬汤,下面子,作羹食之。 | |
《元史/祭祀志四》 | |
至大元年-1038年。 薦新:用时鲜食物祭祀。影堂:奉祀祖先遗像地方。 | 原文:至大元年春正月,皇太子言薦新增用影堂品物:羊羔,炙鱼,馒头,子,西域汤饼,圆米粥,砂糖饭羹,每月用以配薦。 |
西门庆行囊里的棋子 | |
原文:以细白面,绿豆粉入蜜水溲匀薄打如纸,切嵗小方片,有如钱眼者,曝干可以致远。 | 明清时仍用碁,棊或棋,代指这种面粉做的干粮。《金瓶梅词话》71回,有“西门庆行囊中带得干鸡,腊肉,果干,棋子之类,晚夕与何千户乱食得一顿”;《醒世因缘传》里54回有“凉粉棋子”。明洪武《苏州府志》记棊子面的做法,原文见左。 |
明朝军饷:油炒棋子豆豆 | |
镇原人将有远行家属,用发面和油炒棋子块,以布袋装之,盖行粮也,呼为其子豆豆。 | |
原文:棋子豆豆,镇原人将有远行家属,用发面和油炒棋子块,以布袋装之,盖行粮也,呼为棋子豆豆。案,查慎行《入海记》,明嘉靖时,户部行宛平,大兴二县太仓银三千,散给各烧饼铺户,每银一两,上棋炒一石,其法用白面少和香油芝麻为棋子块样炒熟,工部送至行军处所支用。镇原所炒棋子块,如骰子大,故名为豆豆,追原起名之始,仍称炒棋为是。 | |
自5世纪的《齐民要术》到14世纪的《苏州府志》凡提及棋子面加工,都是晾干或者曝干,而甘肃《重修镇原县志》就有油炒棋子的记载。而且16世纪明朝的军粮,也是这种白面和香油芝麻做的棋子豆豆。油炒棋子视频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不少。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西北许多地方都会选这一天吃棋豆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