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武汉吃馄饨

文摘   2024-08-10 08:03   上海  


上海图书馆收藏1932-1933年发行《商报画刊》若干卷,馆方判定画刊创刊于上海,但出版者不详。这个判断也许是错误的,一,画刊有关上海的照片,大多注明由上海寄出,二,画刊的照片虽然大多出之中国,也常有菲律宾华侨团体和岷城的信息,会不会是菲律宾华侨报纸所附的周末画刊?岷城有点像是菲律宾的马尼拉。瞎猜猜,供有兴趣朋友研究,反正里厢的画片十分清晰,对民国老照片有兴趣,从中或许能发现些什么。

1932年《商报画刊》7卷3期

此数圖曾见于沪上某杂志,描写几个党国要人特殊相貌,……游戏文章,无伤大雅,转载于此供阅者一笑,——《商报画刊》编者含糊其辞,并没有交代漫画出于上海哪家杂志,把穿大氅的蒋介石比喻成雨伞,宋美龄的头和髪,像鸡蛋与鸡毛,吴稚晖像个无锡泥娃娃,行政院长孙科脑袋像银元,眼镜像银角子,监察院长于右任则是萝卜头,——画家看来并没有恶意,无伤大雅的政治漫画,或许还起到过目不忘的宣传效果。

民国时候小报经常登蒋介石的八卦,是真是假今天的吃瓜群众很难辨别,1938年《申报》衣食住行专栏,登过一篇《领袖的衣食住行》,算是篇正经报道,蒋介石办公时常穿军装,冬天穿极舊的黑呢大衣,出门时常披一件黑色大氅;《盛京日报》则说,这件黑氅是意大利墨索里尼送给蒋的礼物,氅毛中间有十分精巧的组织,可以避免枪弹袭击,其重量只相当于一件普通大衣,(1940.3.21),《盛京日报》是伪满报纸,它的话未必可信。关于这件黑大氅,“华人谈吃第一人”的唐鲁孙(1902-1985),也曾有过一段回忆,——

武汉辅義里过街楼

——我在汉口工作时,每天要忙到午夜一二点,于是养成吃夜宵的习惯,当时住在云樵路的辅義里,弄堂口过街楼下,每晚有个卖馄饨面的,弄堂的住户,都喜欢让他下一碗馄饨面送到家里吃,所以生意虽好,坐在摊上吃的人并不多。有一晚小雨朦胧,工作太久了想出去吃碗馄饨舒散一下筋骨,走到馄饨摊前,看见宣铁吾站在摊子的左边,摊子上坐着穿黑斗篷的人,正在吃馄饨,细一看才知道是我们最高领袖蒋公在吃馄饨呢!吃完之后,频频夸赞,连说味道不错,……后来党政要人纷纷来吃,就连市长吴国桢也成为这个馄饨摊的常客。摊主对来吃馄饨的客人一视同仁,绝无厚此薄彼的分野。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雪艇(世杰)说“辅益里的馄饨固然在武汉首屈一指,而卖馄饨的夷简浑朴,更是难能可贵”。唐鲁孙是旗人,光绪帝珍妃的堂侄孙,自幼出入宫廷,博闻强记,自號“馋人”,编书的先来这么一段介绍,容不得别人不信。——唐鲁孙《想起有味美馄饨》,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夫妇回到南京,但凡夏天他们常去庐山避暑。蒋到庐山邀请记者报道他的饮食起居,他平时九时早餐,由于牙齿不好,吃的都是简单易消化的食物,一杯牛奶,两片牛油炸过面包,二只打碎和糖煮的鸡蛋。一时午饭,四菜一汤,二荤二素,常常吃些鸡汤,夫婦两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洋葱炒牛肉丝”……

1947年2月5日《诚报》

1947年上海《诚报》副刊有一篇随笔,说上海本帮菜,最近猛烈抬升,据统计单挂“老正兴”的本帮馆子就有二百余家,追根溯源,本帮菜所以时兴,作者认为是南京蒋介石官邸,此刻用了位顾大厨。此人是本帮菜的名手,十年前还在曹家渡大庆馆任下锅,烧得一手“划水”,“秃肺”,“拆燉”,“大烤”,——随笔作者勤孟言之凿凿,说自己爆料曾经各方调查。

1947年5月11日《大风报》

——上行下效,只要国体不变,本帮菜在京沪的地位,不致动摇。最后这句很是巧妙,开头明明说——沪上菜馆业,十年为一世,民初(1910年代)盛行京菜,民十后(1920年代)为川菜,二十年(1930)后粤菜大盛,最近本帮菜有猛然抬头之势,菜帮盛行气数既然只有十余年,国体最多不也只能撑十年,

潘勤孟(1911-1982)

民国辰光报纸靠的是副刊上专栏吸粉,之前介绍过赵朴初的岳父陈诒先(曾谷),民国后期他的文史掌故数一数二。潘勤孟没有他那么大名气,但也是名士派头十足的小报高手,他先后在《力报》《诚报》《大风报》上開专栏《庚桑随笔》和《扶风集》广受欢迎,《社会日报》征得潘公的稿件,十分殷勤的予以介绍。四九之后,他和其他旧作家一样,靠在《亦报》《大报》上卖文谋生,后来进过几家出版社当编辑,他为《红楼梦》等小人书编的脚本鲜为人知,如今更多人看重他的书法,他写的字网上至今还在流传。潘勤孟早年的文史小品,只有少数几篇偶尔被人提及,其实小报上发表他的随笔不少,里厢也有不少像本帮菜在主席家之类趣闻。年轻朋友写学位论文,研究潘勤孟文史小品。或许是恰当的选题。
前面讲过蒋介石吃馄饨,最后再讲伊儿子在上海吃阳春面:蒋经国在苏联受过训练,办事干练,豪门巨富都不买账,四八年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平时穿香港衫,黄咔叽裤子,时常微服出巡,饿了就在小麵馆吃碗阳春麵。有一回,蒋穿一袭蓝布长衫,与国防部少将衔著戎服的军官,同赴西藏路一家小麵馆,各食阳春面一碗,被记者探到。有小报文章说,从前稍大点麵馆,单点阳春面会遭堂倌白眼,自从有了蒋经国吃阳春面传闻,爱赶时髦的上海人也纷纷学样,从此堂倌再也不敢怠慢吃阳春面的客人。——还是王校长那句话:夷简浑朴,难能可贵。


百代脚印
追寻历史的脚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