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往事(16)《点石斋画报》话愚园周边

文摘   2024-09-26 14:50   上海  

1938.12.19《申报》

上面这张画是十九世纪末静安寺,1938年沆瀣齋主在《申报-春秋副刊》写《上海掌故谭-信不信由你》,晒出格张图,说今朝静安寺已成为西区繁荣之区,有富丽巍峨的百乐门舞厅,新建静安商场,还有繁复的公共汽车站,电车站,无轨电车站。四十年前,格块地方远离市中心,还是上海有数风景区。如此巨变,八十年前读者难以置信,沆瀣齋主只好说——“信不信由你”。1938年除了静安寺还在,周边风景,包括历史名胜愚园,全都消失。——如果翻出1938年老照片,愚园路-华山路上建筑,现在能够辨别怕只有百乐门了。

愚园1890年開园,《点石斋》1898年停刊,两家有八年交接时间,但《点石斋》好像不曾报道过愚园活动,只有三条提及发生在愚园周边或与之有关新闻。《游园肇祸》——肇祸的是游张园一对小夫妻,坐马车翻进了荷花池。评论的人认为:妇女不宜轻出闺门,画家认为:张园应该装好防护栏,保障游人的安全。这则新闻启首说,张园因開设了茶室,大烟馆和餐厅,将愚园吸走的游客,又重新吸了回去:向之競趨於愚園者,今已絶足不至,或偶一至,而仍回張園行樂者有之,愚园開园刚满三年,就遭同业打击,此后曾五易其主,处在城市兴起的商业时代,想在郊外经营一家传统布局园林,真是谈何容易。

革集十一期(347號)

光绪十九年七月廿六

1893.9.6发行

游园肇祸
遊園肇禍 滬北泥城外張氏味蒓花園,亭臺樓閣住置天然,曩年問津者尚少,自園主人刻意經營,茶寮也,煙榻也,酒筵也,髦兒戲也,一一佈置,色色俱全,於是游客紛紜如蟻附羶,如蠅逐臭,向之競趨於愚園者,今已絶足不至,或偶一至,而仍回張園行樂者有之,論者謂生涯之盛,主人之心計有以致之,要亦関乎地氣之旋轉有時,盛衰有數也。日者有某少年挾其婦,乘四輪轎式馬車至該園游玩,行至荷花池畔焉,忽驚躍以致跌入池中,園主人見之,高呼諸馬夫至,帮同援救,將粲者由車中曳出,甫經登岸立足不牢,一欹側間,重復跌下,迨援登彼岸,夫婦二人已帶水拖泥,宛如落湯鷄矣,有識者乃㱕咎於婦女不宜輕出閨門是也,然吾獨謂:該園荷池畔,亦宜围以欄杆,免致偶不經意,傾跌堪虞,質諸主人以為何如, 明甫
虚题实做
编者按:愚园地处郊野,夏日游人夜半乘马车前去乘凉,直到快天亮才返回。夜深人静,常有行为不端的人在车外窥听,一日某洋行轻薄伙计,靠近某妓女的马车吸烟,马车忽然启动,勾住伙计的袖子,将其拖倒在地。从前称性骚为“吊膀子”,虚题实做,这位伙计真被吊住了“膀子”,于是成为画报上的新闻。

元集十期

虚題實做 本埠馬車每届夏令好行夜市,往往夜半而往,天明始歸,在泥城外愚園一帶,或進園啜茗,或并不下車,竟在車上息燈,停於樹陰之下,而輕薄選事之徒,奔走於車輪馬足間,冀得一親薌澤者,時有徘徊不忍去之意,前禮拜夜,有洋行夥某甲,衣服翩翩,口含香煙,立在某校書車畔,正在泣目凝神之際,忽馬夫加鞭疾駛,某退避不及,衣袖為車輪軋住,行未數武,人即倒地,一袖斜挂車上,隨拖而行,其人情急呼救焉,夫始停輪,某則經人救起,尚無大傷,觀者譁然曰,滬諺所謂弔膀子者,原不過寓言耳,今彼乃見諸實事,可謂虛題實做矣 雲林。

利集十一期

七日,晚邀小峰,云章,锦琴,伏园,三弟及广平饮于言茂源,语堂亦至,饭毕同观影戏于百新(星)戯院。
青楼好义
编者按:青楼女子洪文蘭与闺蜜女艺人李红宝,一起去愚园一带春游,回途遇到怀抱幼儿的湖北籍妇女在河边哭泣,两人下车询问,知其有燃眉之急即解囊相助,湖北妇方得歸家,次日妇人随丈夫上门致谢,“並掛紅申敬”,洪文蘭豪侠之名亦籍籍人口。——无论校书夏夜消暑,还是洪文蘭三春郊游,去的都是静安寺愚园一带。1938年,沆瀣齋主写《上海掌故谭-信不信由你》,上海人已经难以想象,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静安寺商业区,四十年前居然还是郊游的风景区。

青樓好義 滬妓洪文蘭,青樓中之翹楚也,性豪爽好任俠,英姿颯爽,别具風流,善歌舞,一曲登场緾頭争擲,以故得任情揮霍,遇同儕有急輒解囊周之,女孟嘗之名籍籍人口,與女伶李紅寳為閨中膩友,李亦巾幗而丈夫者,氣味相投遂稱莫逆。一日二美同車至愚園一帶,領略三春景色,夕陽西下,返轡而回,途遇一湖北婦,手抱周歳兒在河畔痛哭不已,洪停車詢問,憫其途窮,因顧李曰,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今日之事宜有以周之,各贈以番佛,婦乃得歸,昨經婦夫親詣拜謝,並掛紅申敬,而女孟嘗之名乃益著。 雲林

上图洪文蘭给妇人铜钿,从一只皮夹子里取出。现代箱包出现之前,男男女女出门都喜欢用竹编篮头,钞票细软则用布打个包袱,直到民国辰光,还有蛮多人习惯用手巾包钱物,还记得1924年,周浦三阳泰小开许慎之,被小偷冲脱的钞票和股票,侪是囥在手巾里格。(周浦茶食店少爷许慎之股票寻踪||兼说民国之三轮车异军突起),1890年代的洪文蘭女士,手持一钱包,当年是何等格时髦!现在到处都扫二维码,出门谁还会带钱包?


百代脚印
追寻历史的脚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