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锋 魏江 陈超 魏航 徐松伟 | 三十年来 MBA 教育生态的探索与实践 (笔谈)

文摘   教育   2024-03-03 18:30   湖北  

  3月1日,教育部提出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包括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作为专业位中的一种,中国MBA教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特色教育生态。《高等教育评论》曾刊发相关笔谈。




作者介绍

钱学锋,男,安徽安庆人,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MBA教育中心原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魏江,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陈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政办主任

魏航,男,浙江诸暨人,管理学博士,上海市数据科技与决策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MBA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徐松伟,男,河南驻马店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中心执行主任


本文引用格式:钱学锋,魏江,陈超等.三十年来MBA教育生态的探索与实践(笔谈)[J].高等教育评论,2022(02):150-165.


主持人: 钱学锋


中国MBA教育历经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一些特色教育生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旨在建设经法管融通的MBA教育、浙江大学着力构建“商学+”MBA教育生态系统、上海财经大学坚持“三个面向”构建财经特色的MBA培养生态。


中国 MBA 教育: 打造世界商学

教育中的 “东方派”

钱学锋



中国MBA教育历经30年余年发展,风华正茂。同样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教育努力把握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商业实践和国际化趋势,坚持中国问题导向,以“创造商学新知,贡献商业智慧,培养商界精英”为使命,知行求真,诚信致远,打造中国和世界商学教育领域的“中南派”!


 

砥砺奋进 逐梦前行

中国MBA教育自1991年开始以来,经历了模仿探索、消化吸收与特色化发展等多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之初,中国MBA教育相比国际商学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首先,培养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国际化视野;其次,教学方法和内容生搬硬套,未与本土化特征有机结合;最后,市场竞争同质化严重。21世纪初期,英国《金融时报》首次公布的MBA课程全球百强排行榜前50名中,没有一所亚洲学校入围。而如今,中国商学院在榜单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这与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MBA教育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在合理借鉴西方成熟的教育理念的同时充分结合本土企业发展特色,逐步探索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学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例如,国内有很多新业态、新模式已经率先进入行业的“无人区”,引领全球趋势。在此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中国商学院不断探索与总结出大量特色化、本土化的鲜活商业案例与中国经验,并将之应用于MBA教学实践当中, 逐步形成自身的教育特色。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将国际先进的MBA教育标准与学校自身的经法管学科特色有机结合,创造出“追潮流、接地气、创特色、担责任”的既面向国际、又扎根于中国企业实践的MBA教育新途径。学校MBA教育取得了从无到有的划时代进步,实现了从有到精的创造性突破,砥砺前行, 锐意进取,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法管融通的模式,实现了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的优化。

 

回望MBA教育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也为国内管理教育的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中国商学院从最初的“拿来主义”,发展到如今基于中国市场的丰富实践向全球输出本土案例———这一趋势表明,未来的MBA教育市场将越来越有“亚洲风味”。而国内管理教育的蓬勃兴盛,也势必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三十而立”不停步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MBA教育在中国异军突起。走过30余年的风雨,中国的MBA教育总体上非常成功,培养了大批能够胜任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中高层管理人才,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担当感,前赴后继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呈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发展态势和更强的不确定性。面对技术革命、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着力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打开教育国门的同时,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还是对于商学教育而言,都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

 

雄关漫道真如铁

首先,虽然近年来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还应保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态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海内外教育资源具有便捷性、高效性及多样性等特点,国内商学院如果要在面向实务、数字经济、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在全球大学前列,MBA教育就远不能只满足于目前取得的进步,应该在教学方式上做到持续升级,在人才培育上培养符合现代高等商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商学人才主要有“通才”和“专才”之分,前者通过“通识教育”得以实现,后者通过“专业教育”得以养成。复合型人才则体现了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既具有通用和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最终实现学科实用性的工具价值、服务社会的人力资源价值与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人性价值的统一。

 

其次,国内商学院面临同质化、创新不足等问题,培养模式缺乏多元化。中国MBA教育大多跟随国外商学院的认证体系来完成自身标准的制定,缺乏本土化创新与特色。在百花齐放的全球商学教育大环境下,中国的MBA教育应立足当前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兼容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多样性、灵活性及特色化方面不断迭代与创新。

 

最后,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路漫漫其修远兮”。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500多年的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全球化的历史。虽然近年来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汹涌,中美亦存在全面脱钩的危险,但这只不过是历史微澜,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因此,当前全球化受阻的现状只是历史的小插曲。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MBA教育必须坚定地走国际化道路。中国MBA教育培养出来的企业中高层领导者,必须推动实现从过去“追赶式”的商业发展模式向现今“领跑式”模式演进的转变,必须具备卓越的领导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十载栉风沐雨,三十载砥砺前行。下一个三十年里,在面对新的环境和困难时,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们需要如何抉择,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需要开展怎样的新征程,未来这些问题都将对中国的MBA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会。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中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据国家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层次系统性调整,其中需要深入解读的信息包括扩大内需、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区域重构等。只有深刻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才能更好地把握商业新趋势从而抓住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做出更好的战略抉择。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家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MBA教育亟须与时俱进地创新。比如,此前教育更多服务于国际大循环,主要传授西方的管理学知识,但是处于目前特定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那么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企业除了要关注国际形势,继续保持与国际的链接之外,还应该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如何服务国内市场上面。这就意味着中国本土的管理学智慧必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在商学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服务于解决中国本土的管理实践问题。同时,作为企业领导者、中高层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足够的心理韧性,才能在面临不确定性冲击的情况下,保持冷静的头脑,确保企业能够规避不确定性冲击带来的风险。


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过三十年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经济、管理和法律领域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整合全校优秀师资,着力打造了中国最具特色的经法管融通MBA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立足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使之与其他学院的商学、法学以及理论经济学等学科形成有效衔接,全力扶持跨学院与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同时设立开放型基金,鼓励教师跨学科申报。MBA学生深度参与;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为MBA、EMBA学生开设“经济法”“知识产权管理”“管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课程,搭建经法管融通的知识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形成融通性、创新型、开放式的MBA人才培养特色。

初心如磐再出发

MBA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际化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未来的中国MBA教育如何增值?基于上文中所提到的中国MBA教育发展遇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变化与挑战,加快攀登MBA教育新高峰,未来中国MBA教育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商学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并要求师生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影响、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侧重把成功的企业经验与教育理念直接灌输给学生,但如今中国的MBA教育要侧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辨,这才是学习中所谓的“活”而非生搬硬套。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要注重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但同时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关注社会问题就是思考未来。

 

第二,扩大MBA教育的招生规模,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最近10年MBA院校招生数量与AMBA全球申报数、录取数的对比直观地表明,中国MBA学生数量已无法满足未来的经济发展需求。从2011年至2021年,10年时间学生数量增加42%,仍未达到市场预期。业内专家表示,当今社会居民物质水准的提高既离不开科技,也离不开管理。因此,MBA学生规模扩大之路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第三,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MBA教育的下一个三十年更重要的使命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大力培养责任型管理者,加强管理者的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以服务于公共利益、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在这点上,MBA的内涵有了新的阐释:“MBA首先是MustBeAlready,要时刻做好准备;其次是MustBeingActivist,成为改变社会的行动者;最后是MustBeingAdvanced,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未来的组织领导人,MBA应该有家国情怀,有自己的使命。MBA教育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领导者上,而不是鼓励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未来的MBA教育在这一点上必须做到长期坚持,贯彻落实,绝不动摇。

 

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的经验,当今中国MBA教育的创新不仅是“从无到有”的创新,而且应是“从有到多”的创新。MBA教育应基于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在创造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化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风险、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法治精神和法学知识方面充分发挥优势,实现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心怀“国之大者”。这个“国之大者”,首先,就是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这一立场,就是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过去不少曾经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企业家,就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糊涂而身败名裂。正确把握前进方向,有效结合海内外商学教育,才能充分实现MBA教育的创新发展。

 

其次,就是要理解当下和未来中国的三个关键词,即“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是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能否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三个关键词,是每个个人和组织能否与时代同行并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

 

最后,就是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虽然这四个面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但同样也适用于每个个人和企业组织。每个时代都会诞生一批伟大的企业,正是因为这些企业解决了那个时代的难题,为社会和用户创造了价值。而同时,每一个企业的发展,既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千载难逢的时代浪潮”,是亿万名奋斗者共同创造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与伟大时代同行,是最大的荣幸!

 

MBA教育作为商学教育的枢纽环节,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带动了整个商学教育的开放、发展和升级。未来,面对世界大变局、中国新时代,我们要认真地总结MBA教育的辉煌历程,面向未来深入思考MBA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栋梁之材,为中国MBA教育的新辉煌贡献“中国智慧”,使之成为世界商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东方派”!


构建 MBA 培养的 “商学+” 教育生态系统

魏江 陈超




MBA教育项目的发展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息息相关,越是经济环境动荡或新增长范式出现时期,对MBA教育的质疑和批判就会越激烈,引发的反思也会越深刻和系统。当前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MBA教育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面临重大结构性调整,包括生源年龄结构、工作经历结构、区域市场结构、项目影响力结构等。那么,对于位处经济发展最快、创新能力最强、民营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如何在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培养出能改变中国,进而改变世界的人才?

 


带着这样的思考,浙江大学从产业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出发,基于对未来商学教育的趋势研判,于2018年提出了基于“商学+”教育生态系统的MBA培养模式,即以“商学+”为内核,以“π形”课程体系、track化培养方案为核心机制,持续推进“管理理论+科技洞见+人文精神”的培养体系变革,构建起领导型、创业型、创新型商业人才培养的“浙大方案”。经过四年多努力探索,目前浙江大学MBA教育实现了学生规模、培养质量、社会影响的协同快速提升。


 

一 MBA教育的挑战

首先是来自教师的挑战。大学商学院的教师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我国商学院人才引进往往看重论文,且多数论文距离中国企业实务较远,导致新进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无法满足MBA课程要求;另一方面,MBA教育要求课程内容与案例与时俱进,授课方法灵活创新,如果教师不能时刻更新提升,即使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会“败下阵来”。

 

其次是来自学生的挑战。很多学生将MBA教育看作升职加薪或一夜暴富的跳板, 这显然是与我们人才培养的理念相悖的,现有MBA培养模式也不太可能满足如此期待。这一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是,MBA培养目标与学生需求的不匹配,学生以消费者的心态来学习,不利于全人培养和素质培养。

 

再次是来自高校的挑战。MBA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MBA培养体系仍像学术学位那样,过度强调知识结构的标准化,忽视了需求的多样性,普遍采用标准化、流水线式培养方式,缺少专业学位教育应有的培养理念与体系架构,尤其是在产教融合、知识交叉等方面缺少有效机制设计。

 

最后是来自需求的挑战。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面临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企业对创新型、创业型和领导型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过去以专业化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办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发源于西方的MBA培养模式也不太适应中国的需要,迫切需要探索出“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培养体系。

 

二 MBA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路破局

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呈现大融合、大交叉、大会聚趋势的背景下,需要摆脱传统知识结构、专业体系、教学方法、行政体系的束缚,创新MBA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因此,我们对MBA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新设计。

 

在知识结构上,通过“管理理论+科技洞见+人文精神”的管理与科技、人文大融合,实现“跨界整合”的知识融合。MBA培养不能局限于工商管理知识,而是应该根据跨学科的融合要求,加大对科技和人文等方面的培养。在知识构成上,应进一步实现商学与科技、人文的大交叉,形成新的系统化结构,破解MBA课程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的难题,让MBA学生拥有更多的学科知识与更强复合能力,更具系统的思考能力和拥有更大的格局观。

 

在专业体系上,突破单一职能诉求,实现商学与行业的结合。MBA教育应该是面向职业化场景的通才教育,改变过去规模化、标准化、“农场化”作业方式。通过专业方向track化,使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进入专业特色项目中进行深入学习。因此,我们设立了科技创业、医疗大健康、文旅、商务大数据、智能制造、资本市场等不同track,与企业合作开展,通过课程共建、订单式培养、双导师、实践基地、特色奖学金等形式实现产教融合型培养。

 

在授课方法上,突破单一课堂局限,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结合。我们把MBA培养目标设定为提供领导型、创业型人才,就需要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围绕“商学+”建立整体性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授课体系。第一课堂侧重“商学+科技+人文”的院内外、校内外跨学科授课,重点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第二课堂增加行动学习内容,让学生进入工科重点实验室学习科技前沿与技术孵化等知识;第三课堂增加企业实践基地、“教师、学生、企业”党建三结对、全球创业领导力与国际合作培养等内容与培养环节。

 

在管理体系上,推进“平台+项目”的管理模式创新,把MBA教育中心、EMBA教育中心和EE教育中心融合起来组建平台化基础设施。再发挥各学系的专业特长,动态开发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track,每个track实行项目团队责任制,各个track之间形成竞争格局,鼓励项目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未来计划根据报选学生规模和满意度,实行差异化收费,学生不满意的track会被动态淘汰。

 

三 MBA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

要落实上述四个方面思路破局,我们必须对MBA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进行重新思考,即培养领导型、创业型、创新型商业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定位,我们提出了“商学+”教育生态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内涵为:(1)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企业精神和商业品德的文化精髓,包括全球多元性文化、思维逻辑、美学鉴赏和契约精神等内容,形成“商学+人文”的内核;(2)以商学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强化对学生科技洞见和前沿产业领域管理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掌握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规律,实现商学知识与科技洞见的结合,从而形成“商学+科技”的核心。

 

基于“商学+”培养的MBA学生,将具备新的“三位一体”素养。第一,“商学+人文”素养。强调尊重组织和社会中人的价值,体现在职场上的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在组织素养上,不仅要具备最佳职业技能,还具备敬业、合作精神,必备的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在产业素养上,不仅具有洞悉产业经济规律和商业本质的能力,还应具备历史观和全球观、崇尚艺术和创造美的心境。在社会素养上,具有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操,能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引领者。

 

第二,“商学+科学”素养。在知识上,强调科学知识和过程学习,能运用管理理论去深度参与科技创新,认识科学领域的自然规律,具有尊重科学的精神。在方法上,强调具有科学逻辑和实证精神,掌握管理和经济分析方法,能够发现、分析、解释、表达和解决多种复杂情景下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第三,“商学+技术”素养。强调学生使用、理解与评价科技的能力,学生通过与工科实验室结合去认知和理解若干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具备运用新技术去创新创业的素质,成为科技创业队伍中的领导者。

 

四 MBA的课程设置与授课方法创新

(一)“π形”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管理理论+科技洞见+人文精神”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框架,第一课堂在内容上采用“π形”课程设计。

 

首先,“一横”,强化对人文精神、创业精神的激发和领导力训练。我们除了开设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战略领导力等课程外,还增加企业家精神、儒家文化与管理智慧、职业素养、商业道德伦理、文化传承与发展、国际交融与跨文化合作等人文课程元素。浙江大学要求这类MBA课程一定具有人文通识性,要站在历史维度、哲学维度、人类维度、全球维度去设计相应的内容。

 

其次,“一竖”,充分挖掘学院的学科优势,对富有特色的管理专业技能和职能模块进行改造强化,做到与时俱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紧需。比如,在人力资源领域,开发数字经济背景下组织变革和新职业群体发展模块;在财务会计领域,开发智能财务、数字化金融、创业金融等方向课程;在数据管理领域,开发数字化技术与商业变革、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数据驱动社交媒体营销、智慧旅游与大数据分析等新课程。

 

第三,“一撇”,增加跨领域融合与产教融合。针对最新科技应用前沿、科技驱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开设系列特色选修课程,比如面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商务大数据方向课程,与工科实验室合作增设科技前沿与创新洞察类课程,与医学院联合开发健康管理、数字医疗等方向课程。

 

(二)课堂内的沉浸触动式学习创新

沉浸触动式学习是浙江大学MBA教育基于“商学+”人才培养的二三课堂的创新型授课方式。该授课方式要求学生组建行动学习团队,共同开展创业项目,或者帮助企业解决现实管理问题,实现技术商业化。学院为每个团队配备指导老师,借助商业系统工具与行动学习方法,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型创业能力。

 

第二课堂侧重以专门课程的方式进行严格的实践训练和考核,主要分“求是科技前沿与产业前瞻”“创新变革与管理”“项目实践”三类。其中,“求是科技前沿与产业前瞻”是联合浙江大学理工农医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要求学生了解科技研发前沿;“创新变革与管理”是联合浙江中小科技型企业,要求学生利用创新管理的方法,深入调研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实践的恰当性,并就具体的创新过程难题给出对策;“项目实践”主要是联合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开展“三结对”联合党建,学生深入企业内部共同组建团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三)课堂外的产教融合延展

在产教融合延展上采用“1+X”柔创项目机制,针对不同技术领域开展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柔性创业,对“商学+”人才培养专门设计了非学分实践模块。学院专门投入几百万元建设了“商学+”创新创业孵化加速平台,吸引了5000多万元基金来支持MBA学生科技创业。学院还通过竞争性项目招标方式组建学生创业团队,在院内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创业活动实践,等项目走向市场后,学院提供加速服务,发挥本院的创业人才优势,服务外部企业创新创业。

 

为有力推进MBA的“商学+”教育生态系统落地,学院全面实施“平台+项目”的行政体系改革,将MBA培养全部平台化,打通底层平台,构建业务中台,项目管理全面推行“学术+执行”的双主任制,并由此推动了本院行政系统改革。


坚持 “三个面向” 构建财经特色的

MBA 培养生态

魏航 徐松伟




当前,随着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新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替代传统经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些影响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商业形态、管理模式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企业”需要“新人才”的支撑,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商科人才,已成为教育界和产业界共同探讨的问题。

 

新商科人才是有较强跨界发展能力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具备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跨界发展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新商科建设要突出四个“新”,即“新思维”“新规则”“新理论”和“新工具”。[1]。我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经30年的发展,相关院校扩大到2021年的272所,培育了大量精通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的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对非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模式和管理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对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MBA项目,在新时代的新商科的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 MBA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商科培养模式更新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发展的要求

当今商业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易变性、复杂性、模糊性的特点,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传统的商科教育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现有人才培养体系难以应对新型商业问题。如,MBA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与社会变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新技术应用的跨学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他们还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手段较为传统,不能实现新时代的人才需求目标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回应时代要求,适应数字化、生态化、新型全球化等趋势对企业变革的影响,都对MBA培养的内容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目前MBA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毕业要求等方面存在与学术硕士培养模式同质化的问题[3],虽然引入了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但在教学方式的实质效果、介入深度等方面大打折扣。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全面适应社会实际的需求

产教研三方脱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通过多维整合,不断完善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面临的现实问题。商科专业要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加强内涵建设,进行教学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确保人才培养紧密契合新商业时代的用人需求。[4]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斗志,使之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

 

(四)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MBA培养所需的多元化队伍要求

随着MBA连续扩招,各培养院校能够满足MBA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师资严重不足。专业师资建设要求紧跟市场,要对新技术进行探讨与研究,要到企业挂职锻炼、开展业务研修和应用课题研究[5],这些与现行的高校考核标准有一定的冲突;实践师资建设缺乏系统性,目前多数采用讲座论坛的方式进行,并不能很好地与教学、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双导师”制偏形式主义,校外导师基本是挂名,参与学生指导的频次和深度不足,校企协同培养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二 关于财经特色的新商科MBA教育生态的建议



结合上海财经大学实际,以商科教育使命为驱动,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聚焦财经特色,围绕学生发展,融会贯通人才培养、商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部环节,构建系统化、全方位、全流程的“四课联动”的MBA教育生态(见图1)。


(一)坚持面向现代化,构建商科教育高质量共享生态

共享生态的实质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体现的是教育服务国家建设的基本要求。MBA教育坚持面向现代化,构建新时代商科教育高质量共享生态。以立德树人为根基,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四课联动”聚焦财经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鼓励学生服务国家和担负社会责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1)坚持立德树人,共建育人根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基,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基石,构建“1+N”师德制度体系,对教师岗位聘任、职务晋升、教学科研评估等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动课程、师资、学生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广泛征集储备教师,进行科研型师资、教学型师资、成果应用型师资、实践型师资分类引领和传授。如,2021年,MBA项目的“财务报表分析”“整合实践”等5门课程入选上海财经大学“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以家国情怀的培育为切入口,开设贴近现实的“中国系列”课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商业实践深度融合起来,以“管理+技术+人文素养”相融合的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将它们融入商科教育中。

 

(2)聚焦财经特色,驱动专业素养。以科技财经、数智商学为内核,以理论与实践融合为驱动,聚焦培养目标,满足面向现代化的商业人才培养需求。第一课堂构建“商科+技术+思维”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体系。开设涵盖管理、金融、科技、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系统课程,学生在通识选修和专业选修课中进行专业方向学习,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创新思维能力。第二课堂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平台。开设财经知名人士分享的“商界精英论坛”、关于金融财经领域高端对话的“浦江财享会”等商业实践讲座,对课程理论知识做有效延伸、拓展和补充;在校企合作、专业竞赛和实践研究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课堂打造资源共享、共助平台。以多元视角聚焦经济与金融,创新学习俱乐部制,设立金融家俱乐部、创投俱乐部等,为师生、校友提供一个解读前沿金融问题、交流专业热点的高端社交平台。第四课堂打造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平台。依托商业实践赛事和公益组织,彰显自我价值。总之,通过“四课联动”的全流程培养体系,聚焦财经特色, 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服务社会需求,整合实践能力。将“经济匡时”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强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回应时代要求,适应数字化、生态化、新型全球化等趋势对企业变革的影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升MBA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新版培养方案设置有高级金融市场与交易、数智时代的金融科技、全球视野下的管理与实践、数智时代的战略型财务管理、数智时代的创业投资、数智化的营销管理、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金融综合管理、VUCA环境中的战略管理九个选修方向,回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践行“培植商业人才、创新商学研究、赋能商业实践、传播商业文明”的使命。注重实践研究,解决企业难题。依托优势学科和资源,把脉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产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面向企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解决实际商业问题为导向,提出有效的咨询建议和解决方案;通过建设高端产学研协作基地,搭建企业行业间互通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和共享价值。

 

(二)坚持面向世界,构建商科教育国际化开放生态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优秀管理经验。商科人才培养亦是如此,要提升商科人才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商科人才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综合体现。坚持面向世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广参与”的国际化办学战略,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治理水平等方面不断进取,逐步构建商科教育国际化开放生态。

 

(1)坚持“引进来”,共筑国际化育人环境。国际认证是高校国际化道路的助推器,获得国际商学院认证是商学院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标志,要积极参与国内外权威认证工作,如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以及AMBA、AACSB和EQUIS三大国际权威商学院认证,构建规范、有效、持续的国际化育人体系,以评促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治理水平。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型师资拥有丰富的国际工作、留学与访问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开阔国际化视野和增加全球问题认识。要积极建立开放竞争环境下的人才引进机制,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学术骨干和跨国复合型师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国际化的师资和育人体系可以吸引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习俗背景的留学生,有利于促进交流与创新,有助于学生适应当今复杂多元的营商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不同国家文化制度的了解,进一步推进商科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2)持续“走出去”,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多管齐下,充分利用海外资源,不断拓宽与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合作渠道。面向学生开设“MBA+X”“海外交换生”“短期国际访学”以及“海外学习模块”等交流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全球访学资源,在提高自身办学实力的同时,增强国际影响力。面向教师,推进国际教学研修项目,与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积极合作,进行经验分享和学习课堂体验,围绕教学内容及教学技能开展培训和研修,全方位提升教师授课能力的国际化水平。面向教辅人员,开展课堂修读、课题研究、实践挂职、海外学习等活动,开阔员工视野,使之学习先进理念,以更好地服务商科人才培养。

 

(3)探索“广参与”,中国智慧服务世界。新时代要求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强调符合中国实践,采用中国案例,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现象。[6]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全球范围内中国商务实践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商科教育肩负着深入总结中国境内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向世界“讲好中国商学故事”的历史使命。一方面,鼓励教师将中国问题的研究实践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让世界同行深入了解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加强对哈佛案例库、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等的应用和研究,让世界案例进入课堂,让中国案例走向世界,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经验。此外,积极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MIO)建设,向WTO、IFC、UNDP、ITC等国际组织输送优秀的本土人才,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贡献“中国智慧”。

 

(三)坚持面向未来,打造商科教育可持续创新生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面向未来的培养理念,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商科教育创新生态。

 

(1)坚持市场需求,探索育人体系创新。坚持面向未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未来,从数据驱动、前瞻创新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着眼,以“商科+”知识结构为基础,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与消除教学情景之间的差异,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修订为抓手,采取融合创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育人体系。推行“N+1”的考核,依据学生在课程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度,多元化、多形式、多阶段进行考核。在MBA项目新版培养体系中推出“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数智时代的金融科技”等前瞻性选修方向,通过数智赋能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数字意识,培养学生灵活利用数智实现跨场景融合的技能,帮助学生拥有思辨性的前瞻视野,从而把握未来机遇,驱动未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型发展。

 

(2)坚持开放办学,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坚持开放办学,在不断完善和迭代培养体系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维,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行动学习及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让业界师资通过嵌入式讲座、移动课堂、专题系列课程等教学方式进入教学环节;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互联网+”课堂教学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效;重视智慧教室建设,加快教务、学位及学生系统升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如,将企业实践与商科教育有机融合的“双师同堂”教学模式,以“走进系列”为基础的实境教学模式,跨越商科理论与实操应用鸿沟的案例教学与行动学习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7],虚拟仿真和在线测评相融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情景模拟为核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等等。

 

(3)坚持产教融合,加速育人生态创新。坚持科产教融合,积极摸索共建共享、多维发力的产教融合之路。利益相关方参与培养方案改革,在设计培养体系的同时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实现企业需求与培养标准对接匹配;以实践研究院为平台,研究专业领域新朝向,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适应人才需求新变化,打造产教共建、共研、共享的公益平台;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交流渠道,资深创新创业企业高管传授经验、交流心得,通过企业参观、实地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财经E+e”计划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反哺母校发展与商科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资源,从知识体系完善和学术研究应用两个基点出发,内部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外延拓展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完善面向未来的创新型育人生态。

 

三 结语

新经济时代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对现有商科人才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出发,分析商科教育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MBA教育人才培养思路。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精准对接行业产业人才培养新需求,打破学科边界、专业边界、学校与社会边界,创新构建多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生态圈”,推动商科教育适应数智时代技术创新与社会变革,致力培养MBA学生的现代素养、世界视野和未来意识,构建系统化、全方位、全流程的“四课联动”的商科教育高质量共享生态、国际化开放生态与可持续创新生态。

因篇幅限制,注释、参考文献从略,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击“阅读原文”,在知网查询、下载原文

推荐阅读

 杨灿明:科技伦理治理与新文科建设
 杨灿明:大学的职能与国际化
❖   马陆亭:大学的创新与担当
❖   邹进文:新文科建设要义的省思
❖   施晓光:中国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再识读
 张应强:中国高校教师评价理念的反思与改革
❖   王战军、杨旭婷  | 关于研究生教育分流退出现象的理论探讨
❖   王建华:加速时代与好大学
❖   刘振天 俞兆达: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学生诉求及其构型
❖   周洪宇 陈诗:新文科建设的宗旨、任务及前景
 转载 | 袁利平 陈佳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   转载 |高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政策变迁中的多重制度逻辑
❖ 栾永玉 刘玲 | 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时代价值、理论意蕴与实践逻辑
 别敦荣: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路径
 王洪才:论高校促进产教融合的难点、重点与突破点
 《高等教育评论》征稿启事及注释体例



长按二维码关注

《高等教育评论》

CSSCI来源集刊

http://gjpl.cbpt.cnki.net

稿箱:gdjypl@126.com

高等教育评论
推送《高等教育评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教中心主办、CSSCI2021-2022、2023-2024来源集刊)和友刊研究成果,建高教研究共同体(官网:http://gjpl.cbpt.cnki.net ,稿箱 gdjypl@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