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CI集刊《高等教育评论》2023年第2期目录

文摘   2024-05-22 22:52   湖北  



·特稿·

教育对外开放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宋瑞洁,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丁瑞常(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教育对外开放既是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对外开放呈现鲜明的“中国式”特征。一是强调“以我为主”,永葆教育对外开放的中国底色;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以开放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公平;三是秉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中国以教育对外开放助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不仅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也为各国推进“负责任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态,并鼓舞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开放姿态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 教育对外开放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知维度

荣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造就的文化生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大的“文化可塑性”。它蕴含多重认知维度,从生成认知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前提,它的生成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观、价值观、实践观、任务观共同构成的整体形态,从价值认知维度来看,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形态,是人类现代文化的建设形态。本文从生成、内涵和价值三个层面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系统性论证,为理清和理解其理论图谱提供了重要的认知思考。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生成认知 内涵认知 价值认知




·新时代思政教育

习近平关于价值观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

李祖超,教育学博士,武汉工商学院副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文冰(通讯作者),武汉工商学院辅导员。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价值观教育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针对时代重任提出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要义、围绕强国建设提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义、遵循教育规律提出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要义。习近平关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论述生成逻辑缜密,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价值理念为渊源,历史逻辑汲取中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教育的精髓,现实逻辑回应当前风云变化的时代之需。习近平关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理论价值上创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理论达到新高度,为新时代开展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在实践价值上坚定了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凝聚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伟力。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立德树人与“投资学”课程思政探析

张中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本文在明确“德”的三重含义和区分道德追求、道德倡导和道德规范三个范畴的基础上,阐述了“投资学”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基本内容和价值。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投资学”课程思政要寓价值引领于专业知识传授,融科学探索与引导学生向善向上于一体,融教师言传与身教于一体,实现思想性、科学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统一,致力于培育学生的科学投资观和优良投资品格,从而提升专业课的高度、拓展专业课的宽度、延伸专业课的长度、加大专业课的深度和增加专业课的温度。

【关键词】课程思政 投资学 立德树人




数字经济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机遇、挑战与创新

宋丽颖,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鄢哲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冯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摘要】数字经济的兴起和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为“财政学”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素材、新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经济拓展了“财政学”的知识范围,为“财政学”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得“财政学”的思政内容具备国际化拓展的机遇;同时,数字技术扩大了“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范围和深度。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规律给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数字经济的新业态给课程思政教学资料的新颖性和应用性,以及数字经济的新发展给课程思政的授课方法带来挑战。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创新“财政学”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以数字经济新理论推动课程思政内容创新,以数字经济新资料丰富课程思政元素和资源库;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数字经济拓宽“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的边界,丰富“练习法”的内涵。

【关键词】数字经济 财政学 课程思政




·财经政法一流学科
地方财经类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产业+专业+职业”培养模式

张同全,经济学博士,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教授;管文雪,管理学硕士,山东工商学院助教;王秀娟(通讯作者),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强化实践性和培养职业能力已成为地方财经类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对6所地方财经类高校104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48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职业导向性缺乏、质量保障体系薄弱等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显示,影响地方财经类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三个核心因素为“产业”“专业”和“职业”。基于产学合作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分析产业、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产业+专业+职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并指出,对于地方财经类高校,要想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当制定具有职业导向的培养方案、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和职业性以及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产业导师制等。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地方财经类高校 人才培养 扎根理论 职业能力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张海枝,管理学博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熊卫,管理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基石,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以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为主旨,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新型生产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革新了财经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的财经岗位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创新和变革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顺应新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财经人才培养的内涵更体现创新性,培养的模式更具融合性,培养的主体更具多元性,培养的目标和内容更具发展性。当前,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交叉融合条件不充足、数智化改革滞后、培养质量评价不科学等主要问题。为有效应对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挑战,应当通过重塑人才培养理念,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师生共助的教与学新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路径,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高质量财经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财经人才培养




论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思政

唐艳,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


【摘要】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属于一种专业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更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知识产权法学课程可以凝练出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规则意识、文化自信、公平竞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在微观层面,总结出热点案例融合法、日常生活结合法、情景代入宣讲法并举出实例,探讨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无痕结合的方法和技巧。在宏观层面,提出理念变革、能力提升、模式创新、机制完善“四步走”实施策略,以落实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思政,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学 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




·教育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逻辑、优势与使命

任增元,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沈玥彤,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摘要】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政治主张,而且是中国政府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各国合作共赢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在文明交流中塑造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是高等教育的天然优势,高等教育应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因此,高等教育应在全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轫逻辑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关怀人类的价值理念与行动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协同创新,为人类提供智慧与力量;在“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中凸显人类视野。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与中国应对

吕媛媛,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创业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摘要】在多极世界格局发展的新阶段,全球治理呈现非对抗性和博弈性,其建构主义主流价值取向预示着全球主义的发展向度。全球治理的内涵特征、演进趋势对子系统中的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供了向度指引的环境,带来了范式转型的条件,更新了模式建构的依据。运用察知逻辑和预测逻辑对高等教育组织行为体展开模型建构,基于两重维度对高等教育组织行为体进行定位定向,对高等教育组织行为体的治理模式特征、互动样态等进行归纳演绎,可以推导出高等教育组织行为体系统的全球主义发展趋向存在一种理想状态,秉持效用彰显、人文观照、区域协调、内外兼顾的取向,有助于推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迈向互惠互信、更为平衡的治理体系新境界。在推测研判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整体走向、深入分析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现实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从“传统演绎”向“科学发展”转型、从“中国参与”向“中国引领”转型、从“区域协作”向“全球沟通”转型。

【关键词】全球治理 高等教育治理 组织行为体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审视与路径优化

江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博士研究生。


【摘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课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探索。着眼于新时代创新发展理念,须重新审视拔尖创新人才应进一步突出的素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明确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层面、教育层面和个人层面的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顶层设计不足、选拔方式单一、培养机制趋同等现实困境,这些严重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系统地推进人才培养;遵循教育规律,构建适应时代的培养体系;集聚多方资源,营造人才自主成长的环境。以期进一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走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化培养道路。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新时代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学场域变革的机理、逻辑与策略

单春艳,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杨友露,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摘要】人工智能通过对现实的模拟,在方式、场景、空间等方面赋能高校教学场域变革,进而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人工智能在赋能高校教学场域变革上存在一系列障碍,如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不成熟、高校教学技术管理能力不足以及政策制度支持不完善等。因此,需要采取积极行动加以解决,包括率先突破核心创新技术,增强监测预警意识;规范引导,强化管理,致力于建构共享和多元共治环境;基于多维度、多主体、高联动、高协同实现高效处理,以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交往行为 高校教学场域




高校微专业建设的生成动因、质性审视与组织策略

张运,扬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倩,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编辑;刘佳,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微专业是面向知识社会主体需求、学科发展和载体支撑的教育应然。不同于数字化背景下碎片信息的无序性,微专业本质上是基于学科核心知识点,遵循一定知识内在联系和主体意愿,结构化重塑的规范性学科教育。微专业在多学科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中实现了职业发展、专业建设和学科创新等多目标耦合。作为一种结构化模块,微专业需实现知识结构整体性和开放性平衡、培养目标知识性与探究性同构、异质要素跨学科与跨领域循环。

【关键词】微专业 跨学科教育 碎片化知识 教学模块




大学校院“授权-考核”式管理改革的探索

陈新忠,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祖林(通讯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21世纪以来,国内众多大学开展了名称各异的学院治理改革,意在通过向学院“授权”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以“强院”带动“兴校”。本文以H大学为例,考察其“授权-考核”式管理改革的动因、措施与经验,旨在为此领域改革提供参考。H大学开展“授权-考核”式管理改革的动因是探寻学校综合改革新路径、简政放权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以及顺应学院作为学术组织的特性,主要的改革措施是学校简政放权,实施权力“三界定”;学院实体运行,享有“自主权”;学校宏观调控,实施“三考核”。H大学改革的主要经验是:强化顶层设计,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倡导系统思维,循序渐进下放权责;遵循办学规律,顺应学院组织特性。此外,基于研究可知,对于校院“授权-考核”式管理改革,制度转变不畅、改革目标偏移的风险值得警惕与防范。

【关键词】“授权-考核”式管理 学院组织特性 风险防范




中国高校战略规划的执行困境及其纾解之道

赵志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博士研究生,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摘要】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系统考量C9高校“十四五”规划的执行过程,发现存在政策本体的内在限制导致政策执行力度减小、执行主体的利益冲突使得规划执行更加独立、目标群体的参与不足致使规划执行基础薄弱、执行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规划执行实效性差等困境。为在新一期五年规划中加强高校战略规划的可行性,须明晰高校战略规划重点,合理配置规划执行工具;调解执行主体的利益冲突,加强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回归育人为本理念,提升目标群体参与度;组建交织的高校战略联盟,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关键词】高校战略规划 C9高校 教育政策




产业学院办学风险:敞口剖析与韧性治理

彭宇文,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白雪(通讯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以产业学院为样态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开展深度产教融合的最新尝试,产业学院办学过程中异质主体以各类资源为纽带进行资源整合,以寻求净能量的最大化产出。然而,作为新生事物的产业学院在办学实践和探索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实操性风险,如主体不稳、组织失衡、工具滞后和技术保守。基于韧性治理在治理主体刚性培养、治理组织黏性塑造、治理工具弹性优化和治理技术变革性应用方面的逻辑理路,产业学院在办学风险的治理需求和运行机制上,与其具有内在契合性。以韧性治理为底层治理逻辑,通过赋能治理主体韧性、巩固治理组织韧性、强化治理工具韧性以及增强治理技术韧性,来优化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对办学风险的治理能力,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 办学风险 韧性治理




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生逻辑:基于产业学院建设的视角

邓诗元,湖北工业大学数字艺术产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昌君(通讯作者),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助教。


【摘要】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有机结合产业和教育机构的模式,其内生逻辑在产业学院建设中得到明显体现。中国职业技术学院到产业学院的演变,以及英国与日本产业大学的相关经验表明,新经济下现代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是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同时,基于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基本内涵和类型特征的分析可知,它存在利益与教育、效率与公平、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具体而言,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内生逻辑表现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院校培养结构的深度互嵌与在产业运行结构的正向互动,促进产业与院校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共同体 产业学院 高等教育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路径

李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成果科科长,讲师;张今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王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部项目科科长。


【摘要】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学术创新活动的指挥棒,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侧重单一量化指标、同行评议面临权衡难题以及行政化管理加重科研负担等困境。因此,本文以Z大学为例对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进行了实践探索,包括凝聚共识、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并指明了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路径,如:推进“放管服”改革,树立正确的科研评价导向;健全科研评价标准,坚持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完善同行评议机制,推动科研管理去行政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 科研评价 “双一流”建设




教育家精神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蒋先玲,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铭娴,教育学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摘要】教育家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大先生”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引领力量。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急需“教育家精神”,对于如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要有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从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两手抓”。首先,教师要立大志,要确立从“教书匠”向“大先生”转变的目标,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其次,管理者要内修,以教育家精神打造“教育家型管理者”,把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提高大学治理水平。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大先生 高等教育




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书法美育的困境与突围

李国运,管理学博士,李可染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肖翠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员。


【摘要】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具有古今打通、中外打通、新旧打通、学科打通和知行打通的天然优势,是高等学校承载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使命的重要载体和切入口。然而,当前高校书法教育存在断层和美育基础薄弱的问题。及时突破困境需要进一步理清书法美育的目标与功能,系统谋划和解决书法美育为何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等问题,以此充分发挥高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书法美育 通识教育




·教育史研究·

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变迁与调适——基于学术委员会的考察

赵智兴,管理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钢(通讯作者),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编审。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学术权力执行的核心主体,学术委员会从无到有、从设置到完善,逐步成为高等学校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其发展历程直接反映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结构。基于此,本文围绕高等学校在学术与行政之权力关系上所呈现的“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发展趋向,以学术委员会建设为抓手,分析了这一权力关系变迁的三个阶段,即行政权力主导学术权力运行、学术权力自主性初显与行政权力主导、学术权力自主性增强与行政权力主导性弱化。进而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框架,指出正是结构动力上基于市场导向的体制改革、因循路径上基于有限继承的适度创新、关键节点上基于政策调整的任务变化、利益维护上基于主体博弈的权力平衡四个方面的相互交织,共同形塑着权力关系的演进逻辑。面向未来,要处理好高校内部权力关系,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就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聚焦时代需求,激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调适的结构动力;二是把握重要节点和路径依赖规律,找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调适的关键举措;三是观照行动主体的利益诉求,保障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调适的博弈平衡;四是聚焦行为主体对制度的影响,提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调适的实践效能。

【关键词】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 历史制度主义 学术委员会 高校




·比较研究·

美国国家实验室开展有组织科研的经验——以斯坦福大学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LAC)为例

王硕旺,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金丽,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组织化的特征,有组织科研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形态。20世纪初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国家实验室开展有组织科研,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斯坦福大学国家加速器实验室(SLAC)为例,就内部运行而言,存在“矩阵-项目”交叉融合的组织机制、“目标导向-分权协调”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以及“机动灵活-引育并举”的人才招募与激励机制;就外部支持而言,涉及以管理与运营合同为契约的运营机制、以绩效评估为工具的监管机制以及技术转移与资源拓展机制。综合运用组织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系统分析上述机制可知,要想通过国家实验室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从而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做好顶层设计、转变科研观念、加强绩效管理和促进科研合作。

【关键词】国家实验室 有组织科研 SLAC 美国




集刊全文数据库

www.jikan.com.cn/高等教育评论


推荐阅读

 杨灿明:科技伦理治理与新文科建设
 杨灿明:大学的职能与国际化
❖   马陆亭:大学的创新与担当
❖   邹进文:新文科建设要义的省思
❖   施晓光:中国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再识读
 张应强:中国高校教师评价理念的反思与改革
❖   王战军、杨旭婷  | 关于研究生教育分流退出现象的理论探讨
❖   王建华:加速时代与好大学
❖   刘振天 俞兆达: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学生诉求及其构型
❖   周洪宇 陈诗:新文科建设的宗旨、任务及前景
 转载 | 袁利平 陈佳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   转载 |高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政策变迁中的多重制度逻辑
❖ 栾永玉 刘玲 | 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时代价值、理论意蕴与实践逻辑
 别敦荣: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路径
 王洪才:论高校促进产教融合的难点、重点与突破点
 《高等教育评论》征稿启事及注释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高等教育评论》

CSSCI来源集刊

http://gjpl.cbpt.cnki.net

稿箱:gdjypl@126.com

高等教育评论
推送《高等教育评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教中心主办、CSSCI2021-2022、2023-2024来源集刊)和友刊研究成果,建高教研究共同体(官网:http://gjpl.cbpt.cnki.net ,稿箱 gdjypl@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