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介绍
赵军,男,安徽桐城人,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教授
李子轩,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辅导员
摘要: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是评价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窗口。基于问卷调查,本文通过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导师指导维度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全日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处于满意状态,其中导师指导维度满意度最高,专业学习、管理服务维度处于比较满意状态;在多项指标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女生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一年级满意度显著高于二年级、三年级。相对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文就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满意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
一 问题提出
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增长,专业学位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学术学位在校生规模。2021年,全体在校硕士研究生2822920人,其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707725人,占全体在校硕士研究生的60.5%;预计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1]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是研究生的学习方式。2021年,全体在校硕士研究生中,全日制在校生2398729人,非全日制424191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之比为5.65∶1。①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全日制同样也多于非全日制。在这个意义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早在2009年,教育部就颁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颁布激发了学界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关注。在中国知网以“全日制专业学位”为篇名进行全网模糊检索,合计得到文献1255篇,其中自2009年以来各年度的发文数量见图1。图1显示,自2009年起,研究关注度开始提升,并在2014年达到波峰;2014年以后,关注度则逐年下降。
但这并不代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减少或淡化。2016年,《中国教育报》刊发署名文章,作者赵晓丹感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出了啥问题”[2]。学者马永红等基于部分全国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视角,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进行了调研,研究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各环节的满意度评价不一且差距较大,全面提升的任务较重”。[3]还有研究者从学习过程满意度和学习结果满意度两个方面对全国2011~2015年毕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开展调研,研究表明超过八成的专业硕士认可当前的教育质量,并指出全日制专业硕士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满意度。[4]
研究生满意度是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与指标。[5]上述相关研究,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视角,揭示了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满意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遗憾的是,目前相关研究关注的更多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以及满意度的内部结构要素,而对满意度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等缺少具体和深入的分析,更缺少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满意度比较。而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研究生总体满意度中,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一直低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如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1.9%,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73.2%[6];2022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83.4%,全日制研究生的总体满意率为73.0%[7]。而自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生、录取、质量标准、证书管理等方面均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既然如此,那又为何全日制研究生的满意度低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本文关注的是,该现象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是否同样存在;相对于非全日制而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具有怎样的表征;如何针对性地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
二 研究设计
综合相关文献,特别是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性,本研究基于客观性、系统性原则,编制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调查问卷[8]。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学习方式、性别、学习年级三个题项;第二部分是满意度调查题项,主要包括4项结构指标、26项单项指标,见表1。满意度均采用李科特五级正向计分法,1表示“非常不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对收集的数据主要采用以描述性统计为主、以探索性统计为辅的方式进行分析。描述性统计主要采用均值统计方法;探索性统计主要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
本研究通过发放网络问卷收集数据。基于数据收集的便利性原则,分别选取了中部地区两所省属高校和西部地区一所部属高校,并专门面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发放问卷。为增强问卷的有效性,问卷必填项不允许空白。最终回收电子问卷1875份,问卷有效率100%,其中全日制样本1668份,占比89%;非全日制样本207份,占比11%。样本的基本信息见表2。
三 统计分析
本文首先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均值进行T检验,以判断两者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此基础上,再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表征进行多维度分析。由于问卷采用李科特五级正向计分法,为便于比较,本文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均值得分做如下规定:1~2计为不满意,2~3计为比较不满意,3~4计为比较满意,4~5计为满意。
(一)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基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对比,对1875个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样本进行T检验。研究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在17项单项指标、3项结构指标以及总体满意度上,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均显著低于非全日制,具体见表3(限于篇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未列出,后同)。具体而言,专业学习维度11项单项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管理服务维度除奖助体系外的4项单项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学习动力维度,专业兴趣和朋辈鼓励2项单项指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导师指导维度,所有单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构指标中,除导师指导外,专业学习、管理服务、学习动力也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因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在多项指标上均显著低于非全日制。这既为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指明了方向,也要求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满意度
基于1668个样本的统计,最终得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满意度为4.0438,即处于满意状态。在性别维度,男生和女生的满意度均值均位于4~5,即也处于满意状态。在年级维度,一年级、三年级的满意度均值均位于4~5,即处于满意状态(四年级样本数过少,此处只列出数据,不做统计分析);二年级的满意度均值为3.9885,即处于比较满意状态(详见表4)。因此,相对而言,二年级研究生总体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单项指标满意度
如表5所示,26项单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满意度得分为4~5,即处于满意状态;有15项指标满意度得分为3~4,即处于比较满意状态。得分位于前六项的分别是导师道德修养、导师育人态度、导师学术水平、家长支持、师生人际关系、导师指导能力;位于后六项的分别是科研训练收获、理论教学、实习实践组织、科研训练次数、实习实践平台、科研训练条件。通常我们认为相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理论教学、科研训练的要求相对较低,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视野来看,基于满意度排序,强化专业实践固然重要,但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教学,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对其满意度的提升可能更为必要。
(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结构指标满意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结构指标满意度见表6。四项结构指标中,满意度得分最高的是导师指导,满意度得分最低的是专业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四项结构指标中,导师指导和学习动力的满意度均在4和5之间,即处于满意状态,而管理服务和专业学习的满意度则均在3和4之间,即处于比较满意状态。
(五)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基于性别维度,对1668个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数据进行T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在性别维度,12项单项指标、3项结构指标以及总体满意度均呈现显著差异。表7中无论是单项指标、结构指标,还是总体,女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男生。同时,专业学习维度有11项单项指标,只有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导师指导维度有5项单项指标,其中除导师指导能力外,导师道德修养、导师育人态度、师生人际关系、导师学术水平的满意度均存在性别差异。管理服务维度有5项单项指标,其中除就业服务外,奖助体系、图书资料、食宿条件、学生管理的满意度均存在性别差异。学习动力维度具有5项单项指标,其中家长支持、就业驱动的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而结构指标除专业学习外,导师指导、管理服务、学习动力的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说明性别对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女生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度相对更高。
(六)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年级差异
基于年级维度,对1662个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样本(因四年级样本数只有6个,故剔除)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于15项单项指标、4项结构指标,以及总体满意度,年级因素均具有显著影响;而且除在朋辈鼓励、就业服务2项指标上,三年级满意度高于二年级满意度外,其余指标多表现为一年级满意度高于二年级和(或)三年级,具体见表8。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与性别不同,年级维度上,指标差异的个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在专业学习维度,11项指标中有6项均表现出年级差异,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践平台、实习实践制度、实习实践组织、实习实践收获,且多围绕实习实践展开。
四 研究结论
(一)除导师指导维度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在多项指标上显著低于非全日制
基于对1875个样本的统计处理,研究发现,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既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其特殊性。在总体以及结构指标、单项指标等多项观测点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全日制。同时,这种差异还表现在专业学习、管理服务、学习动力等结构指标以及诸多单项指标上。之所以产生上述显著差异,可能缘于两个因素:一方面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读体验好于全日制,另一方面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就读体验的期望值小于全日制。相对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两者的满意度在多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结构指标导师指导及其相应的单项指标上,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别。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处于满意状态,特别是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调研表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均值位于4~5,即处于满意状态。同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导师指导、学习动力的满意度也处于满意状态。在4项结构指标中,导师指导满意度最高;在单项指标中,满意度排在前6位的,其中有5项属于导师指导维度,且导师指导维度所有单项指标均位于满意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家长支持作为学习动力维度的单项指标,也进入满意度的前6位。这说明家长支持对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攻读研究生学位发挥了积极作用。整体而言,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是理想的,对导师指导的认可度也是相对较高的。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特别表现在专业学习和管理服务维度
调研表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满意度以及管理服务满意度还处于比较满意状态,尤其是专业学习维度的所有单项指标均处于比较满意状态。在管理服务维度,食宿条件的满意度最低;在学习动力维度,制度激励的满意度最低,且制度激励、食宿条件也都处于比较满意状态。这些都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在各维度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而对所有单项指标的满意度自高到低排序,排在后6项的均属于专业学习维度,其中3项涉及科研训练,2项涉及实习实践,1项涉及理论教学。另外,在专业学习维度,实习实践平台和科研训练条件的满意度并列最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缘于两个因素:一方面,相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往往淡化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以至于缺少相应的科研训练条件的保障;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实习实践条件要求更高,而现有的条件与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性别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女生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
调研表明,在所有指标上,女生满意度均高于男生;而且,女生在总体,以及导师指导、管理服务、学习动力等维度上,与男生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学者周文辉等开展的研究生满意度大样本研究,2022年,男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73.8%)稍高于女生(73.5%)[7],但该结论不区分学位类型、学习方式,是在面向全体在读研究生抽样后进行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基于性别维度,本文的研究可能进一步揭示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有其特殊性。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相对女生而言,男生满意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五)年级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一年级研究生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一年级研究生满意度和三年级研究生满意度均值都位于4~5,即处于满意状态;二年级满意度均值位于3~4,即处在比较满意状态;且三个年级中,一年级研究生满意度最高。均值的多重比较也表明,在总体,以及导师指导、专业学习、管理服务、学习动力等结构指标及其相应的很多单项指标上,年级满意度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一年级满意度显著高于二年级和(或)三年级。一年级研究生的满意度之所以最高,可能与他们在第一年实现了考研的理想和期待有关。但在诸多满意度指标中,二年级与三年级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别,只有朋辈鼓励与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三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这可能因为相对于二年级研究生而言,三年级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阶段,朋辈鼓励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三年级研究生面临就业压力,学校的就业服务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五 对策建议
(一)优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践条件,针对性提升专业学习满意度
专业学习满意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影响权重最大。[1]本文的研究中,专业学习满意度均值在4项结构指标中最低,处于比较满意状态。因此,针对性提升专业学习满意度,对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整体提升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专业学习维度,实习实践平台和科研训练条件的满意度均值并列最低。虽然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本专业基础知识、行业实践知识、行业实践工作能力的需求较高,对科研能力的需求次之”[9],但科研训练依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专业硕士,其内在职业属性的学术性也不容忽视”“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高学术水平的科研项目更有利于其实践能力满意度的提高”[10]。因此,要积极改善科研训练和实习实践条件,尽可能将科研训练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坚持产教融合,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和实践条件。
(二)改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食宿条件和就业服务工作,针对性提升管理服务满意度
在管理服务维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食宿条件和就业服务满意度在5项单项指标中排名靠后,均处在比较满意状态,且食宿条件满意度最低。同时,在这两项指标上,全日制研究生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更多地住校,且在研三时面临就业压力;而非全日制研究生住校相对较少,且更多已经就业。因此,相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改善全日制研究生的食宿条件和就业服务工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如研究生培养单位在餐饮方面,应尽可能地为在校生提供多元化选择,充分考虑生源饮食的区域、民族差异;在住宿方面,要改善基本条件,学生公寓应尽可能配备空调、洗衣机等常用电器,并避免按学生经济状况安排住房;在就业方面,应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服务,同时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等。
(三)激发学习主动性,重点加强二年级、三年级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驱动力建设
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主动性,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学习动力包括内驱力和外驱力。目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动力维度满意度最高指标的是家长支持,处于满意状态;满意度最低的指标是制度激励,处于比较满意状态;两者都是外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业兴趣在5项学习动力单项指标中,属于唯一的内驱力。但在该唯一的内驱力指标上,全日制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全日制;二年级、三年级研究生的满意度显著低于一年级。因此,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内驱力,特别是二年级、三年级研究生的内驱力,也就越发重要。在内驱力相对不足,且制度激励满意度最低的背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外部激励,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同样重要。正如有研究者指出,提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要激励学生有意识地学习,采取有效的支持措施和制度保障,激发其学习热情。[11]
(四)加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研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对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招生考试、选拔方式、培养方案、授课师资、毕业标准等方面均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满意度评价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窗口。本文的研究表明,学习方式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现有的文献表明,目前学界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注度在下滑。在此背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应高度重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评价,学校层面既要开展相关研究,也要积极支持各学院及其相应学位点开展相关研究,从而便于学校、学院及学位点针对性地推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作为学习方式,对研究生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全日制,该研究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性。需要指出的是,受制于样本容量,特别是非全日制样本容量相对有限,本文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同时,满意度与期望值是高度关联的。如果能够将期望值与满意度关联,进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比较研究,可能会有更加深入和具体的发现。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知网查询参考文献和下载
赵军,李子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3,11(01):194-209.
推荐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
《高等教育评论》
CSSCI来源集刊
http://gjpl.cbpt.cnki.net
稿箱:gdjyp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