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朱志勇, 男, 江苏盐城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汤博闻, 男,江苏苏州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 2021 级博士研究生
李鸽 (通讯作者), 女, 北京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 2020 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
本研究对 《高等教育评论》 创刊 10 年来刊载的 311 篇学术论文聚焦的研究话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编码分析, 并与同期国际高等教育期刊Higher Education 刊文关注的研究话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 《高等教育评论》刊文聚焦于大学治理与发展、 学科建设、 学生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等话题, 彰显了本土视阈与宏观旨趣。国际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主要涉及学生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 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 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 公平等研究话题, 体现了国际视野与主体关怀。二者 “和而不同”, 在课堂教学等研究话题上体现出相似的关注, 但有各自关注的研究话题, 且在分析视角、 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与国内外政策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显示, 《高等教育评论》 10 年刊文整体符合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热点变化, 集中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阶段性特征, 但其研究话题辐射范围尚存在拓展空间, 分析视角较为单薄, 研究方法偏重思辨,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论》;Higher Education;研究话题
光阴荏苒、 岁月如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 《高等教育评论》 (集刊) 已经创刊十年, 同时, 该期刊于 2021 年 4 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集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根据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集刊) 遴选办法》 评选), 这是值得集刊编辑委员会、 编辑部以及学术界的各位同仁庆贺之事。
过去的十年, 我国从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为普及化的高等教育, 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正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 “211” “985” 工程和 “双一流” 建设计划, 我国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更强的贡献力。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研究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如国际学生的流动规划逐年扩大, 各国高校的合作与联盟、 海外分校、 区域跨境教育中心以及慕课等在线课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者不仅在国家框架中依据政策议程行事, 也在政府和监管机构之外运作[1], 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2], 等等。
值此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与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即将建立之际, 本研究旨在探究十年内 《高等教育评论》 集刊刊发论文聚焦的研究话题及其发展趋势和与之同期的国际高等教育期刊聚焦的研究话题及其发展趋势, 并比较分析二者间存在的异同,以期我国高等学术刊物和学术同仁能够 “厚积薄发之力, 常怀奋斗之姿”。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 2013 ~ 2022 年共 10 年间 《高等教育评论》 集刊载文①, 共计 311篇文献。在国际高等教育期刊中, 以 Higher Education 作为关键词, 在 Web of Science(WEB) 的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数据库检索出高等教育领域的 SSCI 期刊共 18 本。逐一浏览上述期刊的介绍和近年刊文目录后, 筛选出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性期刊共 8 本, 在其中选择期刊影响因子 (JIF) 最高的期刊 Higher Education 进行分析。选取 Higher Education 期刊在 2013~2022 年的载文, 共计 1164 篇文献。
同时, 为更好地解释 《高等教育评论》 和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的研究话题、 发展趋势及二者异同, 在教育部官方网站收集了 2013 ~ 2022 年国内高等教育政策文件, 共 198 份; 收集了 2013 ~ 202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编纂并公开发布的全球性的高等教育出版物, 共 15 份。
完成资料收集后, 对 《高等教育评论》 和 Higher Education 期刊的文献进行了逐条编码。在编码过程中, 首先逐一浏览每篇文献的标题、 摘要、 关键词, 进行开放式登录, 形成一级编码。其次, 寻找一级编码间的联系, 进行关联式登录, 形成二级编码。最后, 对二级编码进行分析, 提炼出核心类别, 形成三级编码。在这一过程中,遵循 “阐释循环” 的原则[3]313-314, 不断对一级编码、 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反复循环论证, 既立足于一级编码归纳形成二级、 三级编码, 又根据归纳结果, 重新审视并修正一级编码结果。最终, 基于 《高等教育评论》 的 311 篇文献,形成一级编码 273 个, 二级编码 159 个, 三级编码 37 个; 基于 Higher Education 期刊的 1164 篇文献, 形成一级编码 923 个, 二级编码 423 个, 三级编码 14 个。同时, 对国内高等教育政策和国际高等教育出版物进行编码分析, 同样以 “阐释循环” 的原则, 完成开放式登录、 关联式登录、 核心式登录, 基于一级编码、 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 形成初步解释框架。最终, 将文献分析结果与政策和出版物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得出整体性的解释框架。
二 资料分析与研究结果
(一) 本土视阈与宏观旨趣: 《高等教育评论》 研究话题分析
通过编码分析与统计整理, 《高等教育评论》 集刊在 2013 ~ 2022 年刊发的 311 篇文章共涉及 37 项研究话题, 其中频次高于 3 次的主要研究话题共 20 个, 包括大学治理与发展、 学科建设、 学生整体性培养、 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教职工职业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规划、 高等教育与政治、 学生学业外教育与培养、 高等教育数字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元研究、 高等教育国家政策与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功能、 学生学习与学业发展、 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 课程设计、 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日常管理、 高等教育理念。各研究话题在刊文中的占比分布情况如图 1 所示。
《高等教育评论》 十年间的刊文及其研究具有明显的本土视阈, 研究者们基于本土情境, 探讨本土问题, 持续推进高等教育理论本土化进程。同时,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涵盖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国家政策、 学校组织和师生个体层面, 但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宏观旨趣, 聚焦于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战略实施、 发展规划等议题。基于对编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我们发现以下五点结果。
第一, 在高等教育国家政策和体系规划层面, 《高等教育评论》 对近十年来国内高等教育领域重要政策和重大事件进行周期性的持续关注, 有 5. 9%的研究关注了高等教育体系规划, 有 2. 8%的研究关注了高等教育国家政策与发展战略。这一系列研究立足于国家及地方高等教育政策, 深耕于高等教育行政系统的实践, 旨在探索协同创新、 可持续性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重点关注了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结构性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 大学间协同创新机制建立、 高等教育区域合作达成、 高等教育“管” “办” “评” 分离等议题。
第二, 在组织层面, 大学治理与发展是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聚焦的核心研究话题, 有 45 篇刊文对这一研究话题进行了探讨, 占总体刊文的 15. 7%, 主要涉及大学整体发展与战略、 大学治理与领导力、 双一流大学建设、 大学组织变革、 大学章程、 智库建设等议题。此外, “学科建设” 在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中的占比达到14. 3%, 且整体研究倾向于关注财经学科、 法学学科的建设情况, 这两个学科建设情况的研究约占学科建设研究的 30%。同时, 新学科、 交叉学科、 融合学科、 跨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成为近年来受到关注的研究话题, 相关发文占总体刊文的 3. 5%, 主要包括 “新文科” 建设、 “新法学” 建设、 “经法管融通” 等, 与之相关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新学科课程设计等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总体来看,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关注国内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 研究趋势由单一学科建设逐步走向学科融合和跨学科建设, 但大部分研究聚焦于财经类、 法学类学科, 对其他学科建设情况关注度较低。
第三, 在学生发展层面,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关注大学对学生的培养方案, 相关研究占比约 8. 7%。其中, 刊文更关注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介绍与分析较少; 关注具体学科的人才培养, 主要集中于财经学科、 法学学科, 这与刊文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关注相一致。近年来,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对拔尖创新人才、 行业特色人才的关注程度也逐步提升, 体现了高精尖人才培养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总体趋势。此外, 学生学习与学业发展的相关研究重点以思辨的方法分析了博士研究生学术发展压力、 研究生学业动机等, 缺少对学生学习体验等的微观探究。学生学业外教育与培养主要聚焦于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 前者关注大学生生涯规划、 就业能力和职后发展情况, 后者则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呼应。学生学业外教育与培养还包括劳动教育、 公民教育等议题。
第四, 在教师发展层面, 大学教职工职业发展相关刊文占总体刊文的 6. 3%, 主要关注教职工职业发展的制度性支持和体系性保障, 包括博士后制度、 聘任与晋升制度、 薪酬制度、 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等, 同时,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也关注了微观层面个体教师和员工的工作体验, 特别是近年来成为社会热点的大学教师职业倦怠、 学术工作压力等议题, 但数量较少。
第五,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还重点关注了高等教育领域思想政治的话题, 其中, 高等教育与政治话题相关刊文占总体的 5. 6%, 思想政治教育话题相关刊文占总体的6.3%。在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刊文中,主要关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刊文中, 则主要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这两个议题, 凸显三全育人格局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 强调高等教育 “立德树人” 的属性, 并关注国内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致力于探索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2019 年以来的刊文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话题中的新议题, 彰显出疫情防控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新变化。
(二) 国际视野与主体关怀: Higher Education 研究话题分析
经过编码与统计, 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在 2013 ~ 2022 年的刊文主要涉及 13 个研究话题: 学生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 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 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 公平、 大学治理与发展、 教职工职业发展、 高等教育国家政策与发展战略、 学生培养过程、 经济与高等教育系统、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 学生培养方案设计、 招生与入学。各研究话题在刊文中的占比分布情况如图 2 所示。
在研究话题的分布上, 国际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 国际化的视野较为凸显, 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重要议题。同时, 刊文体现了微观层面对学生、 教师等主体的极大关怀。基于对编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我们发现六点结果。
第一, Higher Education 期刊以学生为主体, 关注学生发展和学生培养。经统计,21. 3%的研究关注学生发展, 在所有研究话题中占比最高。这类研究主要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主体, 关注其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与学业发展, 如学习方法、 学习体验、学习动机等, 以及大学生的学业外发展, 如社会交往、 文化适应、 职业发展等。除了微观视角下对大学生发展情况的关怀外, 还有部分研究在中观层次聚焦大学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 包括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非学术层面的教育与培养、 对学生的评价、 导师指导等, 占全部研究的 5. 3%。此外, 对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同样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 如大学的学科建设、 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模型与整体方案、 课程设计与建设等, 占全部研究的 3. 6%。整体而言, 上述研究在全部刊文中占比约 30%, 彰显出国际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关怀。
第二, 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是 Higher Education 期刊关注的重要研究话题。在高等教育阶段, 课堂教学依旧是学生培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政策的热点话题。在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 8. 3%的研究以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为主要研究话题, 占据了较高比例。对课堂教学本身的研究涉及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科研等, 且有部分研究集中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技术及应用效果。此外,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 再次体现了对学生声音的关注。
第三,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以教师为主体, 聚焦教职工职业发展及其学术工作。涉及教职工职业发展的研究在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占据 7. 1%, 在内容分布上以微观层面的教职工职业发展过程与教职工工作体验为主, 仅小部分研究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制度。同时, 涉及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的研究在刊文中占 9. 2%, 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大学中的科研创新及知识生产。其中, 多数研究以教师为主体, 关注教师的学术工作、 学术自由、 学术产出、 学术诚信, 仅有少数研究关注大学的学术发展、 知识生产和科研制度与体系。
第四, 国际视野在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较为凸显, 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广泛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在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占比高达 16. 5%, 排名第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注覆盖不同层次, 在宏观层次包括大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 高等教育国际化下的教师与学生流动情况等; 在微观层次则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作为背景, 关注不同主体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如国际留学生的留学动机、 学习体验、 文化适应和国际教职工的工作体验等。
第五, 部分研究在中观层面聚焦大学治理与发展, 占 7. 3%。大学治理与发展的相关研究中, 部分在外部视角下分析大学的整体发展与战略, 部分则从大学内部治理与管理的角度, 关注大学的治理模式、 大学的内部组织变革、 大学管理者的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宏观层面, 部分研究关注高等教育国家政策与发展战略, 包括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国家政策、 高等教育财政等, 占 5. 6%。同时, 一类研究关注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涉及高等教育扩张和高等教育市场化对高等教育机构带来的影响, 占 5. 2%。宏观层面的研究在总体中的占比较靠后。
第六,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受到一定关注。7. 7%的研究涉及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包括性别公平和种族公平, 主要聚焦于女性群体和少数族裔群体, 体现了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对多元化的追求。此外, 一些研究关注了不同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和高等教育结果公平。
(三) “和而不同”: 《高等教育评论》 与 Higher Education 研究话题比较分析
整体上, 《高等教育评论》 与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的刊文在研究话题的分布上虽然具有一定相似性, 但是在分析角度上则呈现较大差异, 彰显出 “和而不同” 的特点。
在研究话题的分布上,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最关注的 5 个研究话题为大学治理与发展、 学科建设、 学生整体性培养、 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 Higher Education刊文最关注的 5 个研究话题则是学生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 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 公平。其中, 课堂教学这一研究话题受到二者的共同关注, 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和分析视角也不尽相同。《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更注重较抽象的课堂教学模式、 理念, 同时强调课堂教学改革,而较少涉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方法和微观过程, 也并未关注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Higher Education 刊文涉及的研究内容则更丰富, 除了对较抽象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关注外, 还包括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对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等。部分研究还关注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从学生的视角提供了新的补充。
两种刊物也分别关注学生群体, 但是关注点各异。《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聚焦于对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 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与学习体验。相反,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 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这一研究话题占比较低, 学生的自身发展则受到充分关注, 既包括学生的学业发展, 又涉及学生在学业外的发展, 且在分析中更倾向于在微观视角下关照学生的内心体验。
除了上述研究话题, 大学治理与发展在国内外研究中也受到了相似的关注。这一研究话题是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中最关注的研究话题, 在 Higher Education 刊文中则排名第六, 其重要性比前者较低。国内研究对大学治理与发展的分析更关注大学的整体发展方向, 如一流大学建设、 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等, 国外研究涉及的内容则更为多元, 既包括大学的整体发展与战略, 也包括大学内部的治理与管理。
在国内外研究中, 教职工职业发展同样受到相似的关注, 在两本期刊的刊文中均占据中等偏后的排名, 但二者在分析层次上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国内相关研究以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为主, 研究者很少关注教师作为主体的内心世界和生命历程; 相较之下, 国外研究则更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职工职业发展过程和教职工的工作体验。
除了共同关注的研究话题, 两种刊物也有各自关注的独特研究话题。在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中, 学科建设这一研究话题受到极大关注, 占比 14. 3%, 排名第二,相关研究着重从宏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 基于我国的政策背景, 探讨新学科建设的未来方向, 并强调财经学科、 法学学科的学科建设, 而国外对学科建设这一研究话题的关注极少。此外,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研究话题在国内研究中受到独特关注, 占比6. 3%, 而国外研究则未涉及此话题。在 Higher Education 期刊中, 高等教育国际化、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 公平这三个研究话题受到独特关注,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则较少关注上述三个研究话题, 仅有 3. 5%的研究涉及高等教育国际化, 2. 4%的研究涉及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 没有研究涉及高等教育中的公平。
此外, 两种刊物在研究方法上也体现出较大差异。Higher Education 刊文以实证研究为主, 既有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的描述统计与分析, 如阶层与大学生高等教育期望、 薪酬、 学业表现的关系等; 又有运用质性研究方法, 对不同主体微观体验的叙述, 如大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的社会身份与角色冲突等。《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则更多以思辨研究为主, 关注层面更为宏观, 但较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持。
(四) “英雄” 与 “时势”: 政策视野下国内外研究话题比较分析
研究者开展研究时, 脱离不开其身处的研究领域与学术共同体, 也脱离不开其所处的国家与国际背景。其中, 政策情境对于研究者的学术兴趣与研究话题选择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中国尤为明显, 恰如 “时势造英雄”。因此, 我们在对 《高等教育评论》 与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在 10 年间刊文的研究话题分布, 以及两者研究话题异同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回溯了近 10 年国内高等教育政策文件与国际高等教育出版物, 以期更好地把握 《高等教育评论》 10 年刊文研究话题的发展趋势,更好地理解 《高等教育评论》 与 Higher Education 同期刊文研究话题的 “和而不同”。
对收集的 2013 ~ 2022 年的 198 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的编码分析所析出的重要议题包括, 学生培养方案、 大学日常管理、 科学研究与学术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 高等教育体系规划、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大学治理与发展、 招生与入学、 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与保障、 教职工职业发展。《高等教育评论》 10 年刊文的研究话题基本覆盖了上述政策焦点, 回应了高等教育领域国家政策的声音, 并为政策实施提供了持续性的智力支持。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始终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在这一话题上的关注与政策导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主要聚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思政课程建设, 关注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在理论层面确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 “立德树人” 属性。第二, 在大学治理与发展与大学日常管理的议题中,《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着眼于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 相关研究立足于顶层设计与体系规划, 同时辐射大学组织变革、 领导力发展等具体研究话题, 但对于近年来政策所关注的校园管理, 尤其是实验室安全管理、 学生管理等议题缺乏深入探讨。第三, 政策重点关注了学生培养方案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回应了政策关注, 并基于大学组织实践提供了具体方案与实施经验, 但刊发文章主要以思辨性或经验总结性的研究为主, 缺乏进一步实证支持。第四, 在教职工职业发展的议题上, 相关政策文本涉及高校辅导员培养, 但研究并未关注这一话题; 政策也聚焦了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人才引进等议题, 刊文研究对此关注度不高。总体而言,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近十年来的政策发展趋势, 但对于阶段性政策热点关注度不足, 即时性有待提升。
对 2013~202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编纂并发布的出版物的分析进一步勾勒出近十年国际高等教育领域所共同关注的议题,其中的核心议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 公平、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学生发展、 大学治理、 高等教育普及化、 高等教育信息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以 《高等教育评论》 及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10 年刊文的研究话题与其对照, 发现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回应了学生发展、 大学治理、 高等教育信息化、 新冠肺炎疫情等核心议题, 但缺乏对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 此外, 相较于Higher Education 刊文对相同议题的回应,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的相关研究在研究视角、 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相对单薄。
三 结论与讨论
十年来, 《高等教育评论》 始终致力于全面客观地展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彰显经济学、 法学、 管理学特色的基础上, 拓展更多元的学科视角, 刊发质量更高、 学科视角更多元的高等教育研究。对 《高等教育评论》 创刊 10年来刊文的研究话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编码分析, 并与同期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刊文关注的研究话题进行比较后,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在研究话题的分布上, 《高等教育评论》 十年间的刊文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情境, 充分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家政策和体系规划、 大学治理与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思想政治等高等教育本土问题, 较为充分地回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国家政策的焦点议题, 但对于阶段性政策热点的关注度稍显不足。相比之下, 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同期刊文彰显了更强的国际视野, 更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研究话题,且更加充分、 多元地回应了公平、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学生发展等议题, 与国际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的热点议题相匹配。
第二, 在具体研究议题和分析角度的选择上, 《高等教育评论》 十年间的刊文在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宏观旨趣, 更聚焦高等教育政策分析、 战略实施、 发展规划等宏观议题。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同期刊文则关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术工作中的微观体验, 体现出对学生、 教师等主体的关怀。
第三, 在研究方法上, 《高等教育评论》 刊文以思辨研究为主, 有利于在学理层次对关注的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但较缺乏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持。国际高等教育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同期刊文则以实证研究为主, 既有运用量化研究方法的描述统计与分析, 又有运用质性研究方法, 对不同主体微观体验的叙述。
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 多学科共建的研究领域[4], 其研究话题具有复杂性、多元性特征[5][6], 如何归类高等教育相关的研究话题, 梳理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脉络, 一直是该领域学者所关注并致力的议程。近年来, 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的元研究日益增长, 这些旨在综述、 归纳或批判反思的文献综述类论文, 是该领域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7]。
国外学者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话题进行了聚类分析[7][8]。例如, Stijn Daenekindt和 Jeroen Huisman 采用自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 1991~ 2018 年的 17000 篇文献进行了研究话题的聚类分析, 确定了高等教育领域的 31 项研究话题, 包括 16 项个体层面议题、 9 项组织层面议题和 7 项其他议题。这一分析中确定的研究话题类别与本研究的编码结果有高度一致性, 例如个体层面的学生学业发展、 教职工职业发展、 公平议题, 组织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大学治理与领导力议题等, 但受限于文献来源及研究者本身的政治与学术背景, 难以对东亚, 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动态给予足够的关注, 研究结果本身难以对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情况提供足够的解释力。
国内期刊刊发的高等教育元研究, 一部分聚焦于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特定研究话题, 如高等教育国际化[9]、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10][11]、 民办高等教育[12]、 高等教育系统变革[13]等。另一部分则是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整体性综述研究。其中, 一些研究主要聚焦于 21 世纪前 10 年的高等教育研究话题发展情况[14][15], 难以精确反映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另一些研究总结了近 1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冯祥强、 黎瑛基于 2011~2021 年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开展研究热点分析, 该研究聚类了 34 个关键词, 并凝结为高等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谱系[16]。赵志纯等对国内六个影响力较高的高等教育类学术期刊 1980 ~ 2019 年的研究成果进行计量分析,指出在 20 世纪 10 年代, 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热点分为七大知识团簇[17], 其中现代大学制度、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等研究话题受到关注, 与本研究分析得出的 《高等教育评论》 10 年刊文的高频研究话题基本相符。
此外, 还有一些国内研究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研究话题的发展趋势[16][18], 例如冯祥强、 黎瑛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近十年的发展趋势, 包括 “紧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脉搏” 与 “积极拓展新兴研究领域”。本研究得出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之相似, 在 《高等教育评论》 10 年刊文中, 学者们对于高等教育领域各类研究话题的关注度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 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等教育国家政策的影响, 一些高等教育的经典议题如学生发展、 教职工职业发展等在近十年内得到较为稳定的关注, 而另一些话题, 如高等教育理念, 则逐渐淡出了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 随着国内政策对于课堂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的聚焦, 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中也出现了更多关于思政课程、 课堂教学的研究。研究主题的这种兴衰变化, 一方面反映了学术共同体所瞩目的研究议题的变迁趋势, 另一方面也折射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最后, 在研究方法层面, 本研究探索了文献计量与编码方法在高等教育元研究中的应用, 展示了开展比较分析的可能性, 并将聚类的研究话题置于国内外政策情境中加以讨论与分析。目前, 国内外高等教育元研究大多采用文献计量的实证研究方法,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编码、 自动文本分析、 可视化分析、 网络分析等, 以期呈现关键概念、 被引文献网络、 词频共现等结果。在研究方法上, 系统化文献研究方法通常包括界定范围、 搜索、 筛选、 编码、 映射、 评估、 综合等固定步骤, 并逐步倾向于综合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以开展更为全面的分析[19]。本研究在文献计量分析的技术手段应用上尚有欠缺, 例如缺少基于纵向时间轴的研究话题分布的分析, 未基于词频共现对倾向于结合的研究话题加以阐述等, 这也为在高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开展文献计量研究描摹了未来图景。
本研究的初衷是通过对 《高等教育评论》 十年刊文的研究话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的分析, 期待为该集刊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了使这种 “依据”更具有学术性、 国际性、 前瞻性, 我们选择了被公认为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研究期刊①、 1972 年创刊的国际英文学术期刊 Higher Education 在 2013 ~ 2022 年刊发的所有学术论文进行了分析, 并把二者进行了比较。就此朴素的 “初衷”, 我们没有深入考究国际期刊选择的匹配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可比性, 这是我们将来在此研究话题上需要认真考量的。
推荐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
《高等教育评论》
CSSCI来源集刊
http://gjpl.cbpt.cnki.net
稿箱:gdjyp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