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马陆亭, 男, 河南新乡人, 工学博士、 教育学博士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摘要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高等教育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 与时代同行、 与祖国共进, 取得了非凡成就。从 2012 年到 2021 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近 1 倍, 达到 57. 8%,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约 1 年达到 13. 8 年, “双一流” 建设开启第二轮,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持续向前, 新工科、 新医科、 新农科、 新文科探索激发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获得国际多边互认。面向未来,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 国家即将迈过高收入经济体门槛, 高等教育还身处科技革命扑面而来和国际格局深度调整的外部环境之中。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大学的作用越发凸显。
一 新时代大学创新意义的增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降临, 推动着人类文明开启一场新的经济、 社会形态变迁。近现代以来, 以蒸汽机、 电气化、 计算机、 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典型科技, 推动经济形态开展从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服务经济到数字经济的时代变迁, 带动社会形态呈现由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的时代变迁, 数字化智能技术正像水、 电、 路一样成为未来社会的环境性因素。一切在变, 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想不出未来便可以回想你在二十年前是否预测到了现在。创新决定一切, 唯创新取胜, 许多昔日龙头产业今日面临着产能过剩, 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动能。
一
创新使命: 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一, 未来将进入科技主导下的数字化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国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变局的实现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变局的关键推力是第四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这就是世界百年变局的大逻辑。所以, 抓住了创新, 就抓住了百年变局的机遇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创新的方位, 主要是数字化生存空间的出现: 经济形态体现在数字经济的主导地位上, 如在 2020 年数字经济产业占 GDP 的比重美国已为 9. 6%、 中国为 8. 0%[2], 其实更重要的还不是比重, 而是数字化向所有经济产业的渗透从而形成主导型形态, 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 5 万亿元, 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9. 8%[3]; 社会形态体现于镶嵌在各类建筑物中的数字空间的丰富和完善, 数字空间我们用感官看不见摸不到, 但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接收信号并可视化, 这如同在三维空间中增加了新的维度, 它们正在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性、 环境性、 主导性因素; 世界的竞争形态也在发生质的改变, 如战争形态转向信息技术主导下的精准打击, 经济全球化面临着科技封锁、 贸易限制的挑战, 基础实力和平台非常重要, 极有可能出现 “赢者通吃” 的局面。另外, 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突破尚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也可以说还没有真正地发力。
其二, 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创新决定未来, 新兴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要素。近十年来, 我国传统生产力要素对经济的贡献率增速下降明显, 迫切需要高科技对经济的渗透驱动, 需要通过创新来有意识、 有目的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促进经济、 社会形态改变。因为没有创新, 我们的产业构成就不会发生变化, 前面所提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就不会产生变革, 我们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靠跟踪模仿的时代已经过去, 不创新必然受制于人。其实, 后发型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面对这一问题, 如日本在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从拿来主义、 贸易立国、 技术立国向科学技术立国的战略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 使得未来的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谁赢得了变化谁就赢得了先机和未来。面对变化, 旧动能驱动力锐减, 新动能积聚待生, 不创新经济社会就跟不上形势的变化, 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源源不断的动能来源。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为大学重要的办学方向。
3
其三, 一流大学正在成为国之重器。经济体现 “今天” 的社会繁荣, 科技奠基“明天” 的国家富强, 教育决定 “后天” 的民族昌盛。教育是通过人才和科技服务国家发展的, 对 “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4]。“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 ‘头雁’ 效应。”[5]在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时代, 在社会和经济形态与时俱进的同时, 教育形态如何变化、 创新人才如何培养等问题值得深思。创新首先发生在认知层面, 思维方式的升阶是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与创新的关系最为直接, 理应成为知识经济的力量之源, 地位作用在不断凸显。影响力超越校园、 超越大学本身, 才是大学价值的真正体现, 一流大学的作用应该跨越国界、 引导人类文明走向。
二
创新路径: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怎么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就是说创新要适应时代要求去真正地解决国家发展、 社会前进遇到的制约性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时, 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命题; 2018 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进一步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列为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 “九个坚持” 之一; 2021 年在闽江学院调研中勉励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 在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 100 周年时期望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 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 构建新理论; 2022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这一系列重要论述, 指明了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 那就是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 “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 的目标。
创新需要守正, 创新为了发展, 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发展、 促进民族兴旺最为基本和持久的力量。高等教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悠久传统文化优势, 努力用中国智慧、 中国办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前行中的问题,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从世界大学变迁所呈现的特征来看也是如此,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近现代以来, 大学走出象牙塔, 走进社会, 是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性变化。走出象牙塔意味着融入社会, 推动社会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 所以说大学的意义超越了校园。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 其实是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产生后高等教育发展多样化的产物。[6]
三
创新任务: 与特色及时代相关联的模式变革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需要有具体的实现模式, 要求高等学校的模式发生变革, 主要指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之后也包括相应的治理模式。对于国家而言是形成高质量教育体系, 对于学校而言是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从工作来看是通过高校分类办学来推动。
办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定位面向上, 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 全国高等学校共计 3013 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 2759 所, 含本科院校 1270 所、 高职 (专科) 院校 1489 所[7], 也包括第二轮 “双一流” 建设高校 147 所。这么庞大的高等学校体量, 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高等学校分类, 分别对应着国家发展的不同需要, 解决各类不同的问题, 从而形成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比如, 高校中有的重视原始性理论创新、 培养理论型人才, 有的重视行业发展核心技术、 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有的重视地方发展需要、 培养应用型人才, 有的重视企业技术革新、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每类都有创新的元素。只有创新遍地开花, 整个高等教育才能实现真正成为国家、 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匹配关系, 如面向理论或实践, 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有较强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办学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都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学, 但学校的层次类型使命不同, 所服务的社会面向就不同, 所体现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就不同, 高教界要心系国家发展、 着力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系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更新教育理念、 变革教育模式。例如, 线上教学绝不仅是简单地把课堂内容搬到线上, 而是需要思考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力的智能自适应学习如何通过可视化手段帮助每位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路径, 况且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另外, 伴随着数字空间的丰富与壮大, 教学模式、 办学模式、 治理模式的相互关系会更加复杂多样, 未来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将进入活跃期。
也就是说, 在科技进步重塑经济形态、 社会形态之后, 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革。教育形态由个体性言传身教、 班级教学向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教学模式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把规模教学和因材施教两种模式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形成 “课堂+线上+实践” 新的混合, 智能自适应学习和实践活动将全面融入学校课堂教学。
进一步剖析, 有如下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关的模式值得研讨: 一是智能自适应教育, 可使每位学生拥有自己独有的学习路径, 能有效解决教育规模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实现规模化教学的个性化学习; 二是混合式模式, 未来的混合式模式应该是线上教育、 线下教育加实践教育, 只有不脱离实践的教育, 对人的成长促进才是全面的; 三是教学、 办学、 治理模式的相互作用, 教学模式的改革必将影响到办学模式和治理模式,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未来教育教学的关键, 信息技术本身也会影响办学模式和治理模式; 四是大教育办学模式的产生, 将来的学校可能越来越关注资源共享, 成为对各方开放的平台, 形成大教育办学格局; 五是基于数据的治理,大数据的全面性有利于实现综合评价; 六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它所具有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 将对各级各类考试、 各种学历学位证书的记录方式产生影响。
二 大学要担当时代责任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特别是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求, 大学需担当作为, 发挥好自己的社会职能。不能居位而不为, 有为才能更有位。
一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 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义。为此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
其一, 心怀 “国之大者” 理想。2021 年 4 月 19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心怀 ‘国之大者’, 把握大势, 敢于担当, 善于作为, 为服务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 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之后的 4 月 25 日, 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考察时指出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 ‘国之大者’ ”。所以, 如果讲事和人, 最大的 “国之大者” 就是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这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初心使命完全一致。大学办学与发展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 有大格局, 努力干大事、 干实事、 干成事。
2
其二, 思考 “好的教育发展” 命题。好的教育发展应该是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笔者多年前曾经到某西部地区调研, 看到了一种 “优质基础教育主要为升学服务、 职业教育因产业不发达而偏弱、 高等教育对地方的带动作用不明显”[8]现象, 因此有 “人才辈出、 江山依旧” 的一面, 当时就产生了高等教育要为催生新兴产业或提高地方特色产品附加值负有职责的想法。其实, 在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会更大, 在长三角、 珠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中, 高等教育有责任成为一种主导型创新力量, 增强对经济社会的辐射能力, 通过创新向技术的扩散形成高新技术企业而引领产业发展, 建立起类似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那样的相互依存关系。大学要努力为打造新的产业源头贡献力量。
3
其三, 协调 “政治论和认识论” 教育哲学。高等教育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但只有遵循教育和学术规律把自身发展好, 才能更好地履职和完成使命。在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政治论和认识论两种教育哲学的争论, 其实大学既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组织, 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可或缺表明有自己的独特性和规律性, 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反映了组织的外部功能。大学应该在遵循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统一。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叫批判性思维, 但这种说法放入日常工作中会产生歧义, 因为批判一词在我们的语境中话太重、 对立性太强, 不太容易被人接受。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建设性思维方式, 即针对问题, 但不是就问题而问题, 而是为了解决问题, 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中国的和谐文化传统。
二
开展创新办学实践
面向未来, 大学需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 坚持 “四为服务”, 务实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新路, 创新解决社会现实发展问题。探索的方位要清、 起步要高、 工作要实。
1
其一, 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大的方向是以德为先、 能力为重。面向未来, 大学要接得住国家创新发展的要求, 把创新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各类高校都需要重视的, 无论是理论突破的论文, 还是工程项目的实施、 科学知识的应用、 技术转移的实现、 复合技能的形成等, 都需要创新主导。创新主要发生在思维层面, 但需要通过实践转化实现, 因此思维开发和实践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2
其二, 对接国家需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大学需要服务国家和社会, 支撑创新发展, 助力世界百年变局实现。包括面向科技前沿开展有引领意义的研究活动, 推动由 0 到 1 的原始性创新; 面向先导产业发展聚力有组织科研,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融入主体功能区建设开发新兴产品, 发挥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同学校要在优势领域形成主攻方向, 注重以学术特色贡献产业发展。
3
其三, 推动创新实现。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困境难点就是学术进步的创新点。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决了问题的堵点就自然通畅了产业的循环, 小创新也可能孕育出大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多是综合性的, 往往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 而这恰恰是大学的优势所在。科学研究不是无病呻吟, 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把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等写出来其实就是论文, 这样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着学术的繁荣, 是真正的学术创新。
4
其四, 促进模式变革。面向未来社会、 经济形态的变化, 教育形态也终将发生变革。这种变革首先从教育模式探索开始, 逐步演变为影响全局性的教育范式, 最后形成新的教育形态。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实践探索是办学的行动点, 提高创新能力进行教学改革是育人的行动点, 聚焦数字化时代是变革的方向和环境。办学和育人是大学永恒的工作主题, 但时代正不断赋予其新特征, 未来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既值得期待也需要探索。
5
其五, 竭力扩大开放。大学是学习型、 创新型、 开放型组织, 开放促进学习、 推动创新, 大学如果封闭必然失去生机活力。对于国家而言, 开放是抗击逆全球化思潮的有效和根本方式, 美国越是封锁越说明我们走的道路对, 对的道路就一定要坚持, 并且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好大学的影响力一定是超越校园的, 一流大学的影响力必然是超越国界的, 大学要注重在推动开放办学中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6
其六, 构建高质量体系。创新是全方位的, 大有原始创新、 小有技术革新。抓关键核心技术时不忘发展民生产业, 布局新兴产业时不忘实体经济, 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时不忘乡村振兴, 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时不忘文化软实力, 高等教育需要全面应对。解决各层次发展问题是高校特色的价值所在, 为此需要实现高等学校分类发展, 分类发展是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工作抓手。对于高等教育的整体工作, 高质量体系建设将发挥龙头作用, 牵动不同学校的特色内涵发展, 实现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的匹配契合。
三
“双一流” 建设大学要有更大格局
“双一流” 建设大学的发展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 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具有牵动作用, 意义超越事物本身, 更加引人注目。因此, 这些大学更应心怀 “国之大者”, 强化责任担当, 为国分忧解难, 超越小我成就大我, 树立更大格局。
1
其一, 在自身水平建设方面。服务国家战略,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强化特色发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所好大学、每个好学科都有自己的长项但不可能包打天下, 要做好自己的强项争创一流; 保持竞争活力, 不因身份沾沾自喜而故步自封, 努力自我激励为国育才, 着力培养集聚相关领域的战略科学家、 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加强协同共进,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与同行合作, 攻坚克难相互成就, 共同构建一流大学体系; 实现高水平开放, 在开放中成就一流, 争做打破美国科技封锁的先锋队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融合剂; 用好建设自主权, 使自己的特色更加鲜明、 优势更加突出, 在分类发展模式探索上做出表率。
2
其二, 在示范引领高校整体方面。当前, 高等教育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就是服务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因此, 合作共赢是方向、 良好生态是要义, 高等学校需要加强协同、 优势互补, 共同实现高等教育历史职责和使命担当。在育人方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现以德为先、 能力为重、 科学成才、 全面发展; 在办学方面, 扎根中国大地, 在世界先进经验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办出自己的模式, 勇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在总体布局中, 加强和完善高等教育的体系建设,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多样高等教育的需求,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全链条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需求; 在重点领域, 融入国家区域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重点, 急国家之所急, 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发展新经济新产业上下功夫。
作为国之重器, “双一流” 建设大学的重大创新突破更值得期待。高水平大学要面向未来不负使命,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关注重点领域, 重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基础理论的原创性突破。
三 探索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大学新路
2022 年 4 月 25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笔者认为, 新路的正确方向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重要方略是实现高水平开放, 关键要点是推动针对问题的创新, 探索重点是促进模式变革, 成功标志是大学社会作用凸显。大学要面向新发展格局, 融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守正创新, 以成就贡献创获社会崇高地位和国际学术声誉。
一
扎根大地办学和高水平开放是创新基石
面向未来的大学, 对内要扎根中国大地,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 对外要实现高水平开放, 通过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开阔创新的视野。扎根大地是本质需求, 对外开放是环境条件, 二者共同推动大学高质量创新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还要思考传统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关系, 注重用中国方式、 中国智慧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和世界发展的难题, 推动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发展。高水平开放更要思考大学在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作用, 主动迎接数字化时代, 注重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 “头雁” 效应。为此, 大学要坚持 “四为服务”, 强化 “四个面向”, 积极开展 “新工科、 新医科、 新农科、 新文科” 探索, 有力推进 “破五唯” 评价改革,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创新型城市建设、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支撑产业技术升级、 发展方式调整和社会文明进步。
二
路径和模式探索成就大学特色
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我们需要加强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强国的战略路径方面: 宏观层面就是扎根大地办大学和推进高水平开放, 这两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中观层面是推动高等学校分类办学和学科群生态建设, “双一流” 建设、 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 职教本科发展、 新型大学创建等都是具体的措施,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发挥着牵引作用; 微观层面是教学模式改革, 包括 “新工科、 新医科、 新农科、 新文科” 建设、 “线下线上” 混合式教育模式等,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大学要把根子深深地扎在自己成长的土壤中,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进行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改革。特别要思考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数字化时代给教育模式、 形态带来的变化, 大处着眼不断深化对教育体系的重构, 小处着手积极探索规模化教学安排下的个性化学习实现。
三
创新力和实现力构成成功关键
创新的发生一是产生新思路新观念新思想, 二是能够把思想层面的东西物化成现实, 因此创新力和实现力应是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用力的关键。思想的产生发生在认知层面, 创新的核心在于思维; 物化的形成需由脑子里的思想迁移到物质世界的实践, 是认知与行动的结合, 构成创造。“创造” 一词其实更能准确地体现目前使用的“创新” 一词的意蕴, 既创又造, 实现美好未来。[9]
大学要思考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的共性特性关系。虽然大学有着教学、 科研、 服务等共同组织功能, 有着理论、 实践等共同教学组织形式, 有着法律所赋予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共同目标要求, 但不同大学还应依据自身使命、 传统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特色。大学在有了不同特色之后, 需重新思考共同的核心要素, 那就是创新力和实现力, 只是不同大学对共同要素的要求、 侧重、 组合不同。
推荐阅读
❖ 刘茂林 袁周斌:论中国宪法教育与宪法发展——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
❖ 李志峰 李强:新文科教育的哲学基础
❖ 安增科、郑雪妮等:高校“佛系青年”异性交往障碍的整体性解释
长按二维码关注
《高等教育评论》
CSSCI来源集刊
http://gjpl.cbpt.cnki.net
稿箱:gdjyp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