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的广泛使用,带来住宅小区停车及充电需求的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飞线充电、电瓶车或电瓶上楼入户等危险行为屡禁不止。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已经成为住宅小区内突出的消防安全隐患,占各类安全事故的比例持续升高,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治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难题。
笔者认为,只有在全面摸清区域内各类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的底数情况,全面了解住宅小区内充电桩的建设情况、使用维护情况、充电价格情况,全面了解居民群众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的需求情况,才能从数据参考和信息整合的基础上,找出破解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降低由此引发安全隐患的可实施性对策。
在为期两周、每日晚间5点至9点居民小区内集中停车充电的高峰时段,笔者针对辖区内30家小区,以填表、问询等方式每家小区抽取10名居民现场调研,根据上述内容整合产生如下建议:
根据现场调研情况看,相对充足的地上停车棚及配套充电设施,是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的最有效路径。规范建设的停车棚在安全性、充电桩安装的便利性、整体美观度上都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区域行政管理层面规定非机动车停车棚的单价、样本及标准。
已交付使用的住宅小区加装停车棚时,往往在选址、占用绿化等方面引发居民矛盾。由此建议住宅小区由属地社区联动物业企业统筹推进建设工作,建成后由上级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按照一定标准给予社区资金补助。
因小区内非机动车停车棚的建设涉及绿化移栽、电力配套、电表开户、燃气管道安全等事项,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推进此项工作。
从现场调研情况看,多个小区存在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但使用频率很低。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人群中老年人居多,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进出不方便。同时地下车库充电桩也存在配比不足、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等问题。建议属地社区联合物业企业,联动消防部门,通过增设喷淋(简易喷淋)等消防设施破解早期建设的地库安装充电桩缺乏消防设备的问题。
另有部分小区存在上下地库通道区域没有雨棚的问题,雨雪天气时居民出入地库的安全隐患较大,对此建议有条件的住宅小区要增设通道顶棚。
同时普遍存在地库网络信号弱,安装充电桩扫码缴费困难。建议联动通信运营商,加强住宅小区地库网络信号覆盖。
针对部分具备坡道改造条件的住宅小区,通过优化通道入口或改造台阶等方式,优化地库通道改造,同步加强日常物业管理,保障地库的照明设施和卫生条件。
部分小区物业管理及第三方公司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现场看设施维护不到位的小区数目较多。鉴于这一情况,建议职能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检查机制,由专业技术人员联动消防、电力部门定期对住宅小区充电设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结合检查情况,及时督促物业管理和第三方公司加强日常维修维护;由市场监督部门对其充电设施提供的电流电压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堵住不良企业通过设备虚假充电、不实充电的监管漏洞;同时针对问题突出的,多部门联合执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打击违法违规等不良经营行为。
现场调研发现,目前充电价格上主要分按小时计费和自动充满按量扣费的情况,因单次的充电费用与电瓶剩余电量、充电时间、车辆本身电瓶性能等均有关联,居民本身对计算和衡量价格也比较模糊,认为使用充电桩充电价格偏高、充不满、不实惠的情况相对较多。个别老旧小区居民以及高频充电的外卖快递人员对充电价格敏感。调研还发现,电动车可以较为方便进储藏室或通过“飞线”充电的小区,居民普遍对充电价格较为敏感。同时因为电价补贴面对的居民群体数量较大,很难形成明确标准,加上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实际操作的困难。
因此建议,如果采取价格惠民补助,是否可以考虑在范围上以安置房和老旧小区为主体,在对象上以困难群体(低保、散居特困供养人员等认定的低收入或困难人员)及部分特定外卖快递人员(残疾、基础疾病、生活困难等)群体,在方式上探索试点联动社区、物业管理及第三方公司通过专项补贴、充值优惠、根据使用频率和电量情况给予补贴等多种形式,降低困难人员充电成本。
还可以考虑是否针对外卖快递人员集中居住的小区,试点通过设立外卖快递人员充电专区、提供适配其车辆及电瓶的电压和电流的充电设施,以及通过电价优惠等方式,降低该类群体入户充电的风险。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看,目前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第三方公司鱼龙混杂,有的是自有设备、有的是购买其他公司的充电设施。第三方公司提供的设施情况、充电价格、设施维护情况等参差不齐。品牌物业企业或规模化公司对第三方设施投入及管理较为重视,现场使用情况良好,居民使用率较高。个别第三方缺乏安全意识,对设施建设维护重视和投入不足,安全隐患较大,居民使用率和满意度低,同时存在抵御风险、应急处置的能力不足。
对此建议区域行政部门探索选择有资质、有规模、有社会责任感的第三方充电公司合作,在资源共享,设施建设、长效维护及探索价格惠民补助等方面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化合作模式,优先在老旧小区及其他公共场所开展合作。
本文作者:王贝贝
原文发表于《现代物业》下旬刊2022年12期/总第584期
声明:
本文为《现代物业》杂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微信号后台管理员或xdwy200175@126.com,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