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沈炎宾Angew.:阴离子调控:实现高导电稳定的聚合物电解质,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

学术   2024-11-05 10:39   重庆  
 投稿通道 ↑                    

为了提升可充电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使用锂金属阳极和高电压阴极与固态电解质匹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锂盐和聚合物基质组成的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固态锂电池的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传统的由聚乙烯氧化物(PEO)为代表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面临诸如低导电性(通常小于10-4 S cm-1)、不稳定的界面(导致电化学稳定性窗口低)和较差的机械性能等挑战。特别是,前两个限制直接阻碍了固态锂电池在功率和能量密度方面的进展,阻碍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进一步发展。尽管进行了广泛的相关研究,但很少有研究能够同时有效解决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性和稳定性问题。在固态聚合物基质中,离子导电性主要受链段运动的影响,以及解离载体离子的数量和它们的迁移率。通过设计柔性链段(如-C-O-C-单元)相对直接地实现前者。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后者,通过设计聚合物离子液体(PIL)。将离子液体单元并入PIL链的重复单元中,有望提高载体离子密度。然而,由于库仑相互作用,大量的固态阳离子-阴离子对倾向于在PIL中自聚集,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离子传导。削弱阴离子与阳离子(Li+)的结合对于提高聚合物基质中的Li+导电性至关重要。这可以通过引入阴离子受体来实现,这一概念在电解质化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缺电子的含硼分子有效解离阴离子,打破离子对。关于增强界面稳定性,将抗高电压的稳定段并入聚合物基质是一种既定且有效的策略,以改善界面稳定性,如广泛报道的那样。除了常见策略之外,最近的研究显示,液态电解质中无机阴离子(如PF6-和TFSI-)的分解产生无机锂亲富界面,从而实现高电池稳定性。阴离子的电化学分解与其配位微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合理预期,在含有阴离子受体的聚合物基质中,适当的阴离子配位可能有助于阴离子参与界面生长。一个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控制由阴离子受体调节的固态电解质中阴离子的电化学分解,以在SSLBs中构建稳定的界面层,从而稳定聚合物电解质。总体而言,聚合物电解质中的阴离子种类可能至少发挥两个关键作用:调节阳离子状态和影响界面生长过程。然而,目前对聚合物电解质中阴离子化学的重要性的研究关注有限。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沈炎宾团队提出了一种设计概念,即阴离子调控的聚合物电解质(称为AMPE),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具体来说,团队通过结合高电压耐受单元和高电荷密度单元以及阴离子受体单元,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聚合物。这种聚合物电解质展现出较高的离子导电性和良好的界面稳定性。高电压耐受部分由1-烯丙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IL)和3-磺烯(SE)组成,它们在聚合物链中发挥着整体电压耐受的作用。而高电荷密度的IL单元确保了足够的载体离子,B-HEMA阴离子受体作为关键调节器,其特征是缺电子的硼(B),通过解离阴-阳离子对促进自由Li+的生成,从而提高导电性。同时,缺电子B与TFSI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显著促进了TFSI的分解,使得在锂金属阳极上形成了稳定的阴离子衍生的类似镶嵌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因此,AMPE展现出高达3.80×10−4 S cm−1的Li+导电性,并有效抑制锂枝晶,使得全固态Li|AMPE|LiCoO2电池在4.40 V的操作电压下实现了700个循环的寿命。    

该成果以 "Anion Modulation: Enabling Highly Conductive Stable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Solid-State Li-Metal Batteries" 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第一作者是Zhao Liyi。

(电化学能源整理,未经申请,不得转载)
【工作要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阴离子调控的聚合物电解质(AMPE),用于高电压锂金属电池。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聚合物,基于高电压耐受和高电荷密度单元(1-烯丙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IL和3-磺烯,SE)结合阴离子受体单元(boranetriyltris(oxy) tris(ethane−2,1-diyl) tris(2-甲基丙烯酸),B-HEMA),以实现高离子导电性和界面稳定性。IL和SE的高电压耐受段对聚合物链的整体电压耐受性至关重要,而IL单元的高电荷密度确保了足够的载体离子。B-HEMA阴离子受体通过解离阴-阳离子对促进自由Li+的生成,提高导电性,同时其缺电子的硼与TFSI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显著促进了TFSI的分解,形成了稳定的阴离子衍生的类似镶嵌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包含外层的Li2S/LiSO2F和内层的LiF。因此,AMPE展现出高达3.80×10−4 S cm−1的Li+导电性,以及高达0.41的Li+迁移数,并且具有高达5.55 V的氧化窗口。得益于这些特性,全固态Li|AMPE|LiCoO2(LCO)电池在4.40 V/0.20 C下实现了700个循环的寿命,在4.50 V/0.50 C下实现了200个循环的寿命。这项工作为开发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的高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1:AMPE的设计和性能。(a) PIL和AMPE中阴-阳离子对解离能力和Li+传输位点的比较。(b) B-HEMA交联剂模型单元的可能电子云密度分布的几何结构。(c) SE、IL、B-HEMA和AMPE的FTIR图谱曲线。(d) 含有0%、5%、10%和20% B-HEMA的AMPE的Li+迁移数和离子电导率。(e) PIL和AMPE的离子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范围从-10℃到40℃。(f) PIL和AMPE中游离态TFSI与未解离态TFSI的比。(g) IL-SE-LiTFSI和AMPE的拉曼图谱。(h) B-HEMA、B-IL-SE和聚合后AMPE的固态11B NMR谱图。    
图2:为SSLBs提供阴离子衍生SEI的理论支持。(a) TFSI通过B-O和B-F与硼酸酯基团的结合相互作用。(b) TFSI通过B-O或B-F与硼酸酯基团的结合能量。(c) 通过B-O或B-F与B-HEMA相互作用前后TFSI的LUMO能级变化。(d) B-HEMA、SE、Py13+和TFSI的LUMO和HOMO能量值的理论计算(左)。示意图,合理设计的AMPE用于SSLBs,具有阴离子衍生的无机富集SEI(右)。    
图3:AMPE对高电压正极和Li金属负极的优越兼容性。(a) 在30℃下组装的EC/DMC、PIL和AMPE电池的线性扫描伏安图谱。(b) 0.10 mA cm−2下Li|AMPE|Li对称电池的恒流长循环。插图:AMPE的第500-506、1500-1506、2500−2506、3500-3506小时的详细电压曲线。(c) 与近年来关于SSLBs中创新SPEs的文献研究比较。(d) 新鲜金属锂和经过PIL和AMPE电解质循环后的金属锂负极表面的SEM图像。    
图4:在Li|AMPE|Li电池循环1000次后,从Li阳极上取下的SEI的化学分析。(a) C 1s和F 1s图谱的XPS深度剖面。(b) 形成在Li金属阳极上的SEI的TOF SIMS分析。i. 外层SEI中分布的不同组分的3D渲染;ii. 内层SEI中分布的LiF2SO2的3D渲染;iii. 外SEI和Li金属的内SEI的3D渲染叠加。(c) 随着溅射时间演变的选定离子片段信号的深度剖面。    
图5:高电压Li|AMPE|LCO电池的电化学和安全性能。(a) Li|AMPE|LCO和Li|PIL|LCO电池在3.00-4.40V和0.20C下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和库仑效率,LCO负载为3 mg cm−2。(b) Li|AMPE|LCO和Li|PIL|LCO电池在0.10C下的充放电电压曲线比较。(c) Li|AMPE|LCO电池在3.00-4.40V长期循环中的相应充放电电压曲线。(d) 在3.00-4.50V和0.20/0.50C下Li|AMPE|LCO电池的循环稳定性,LCO负载为1 mg cm−2。4.50V Li|AMPE|LCO电池在(e) 0.20C和(f) 0.50C下的相应充放电电压曲线。(g) Li|AMPE|LCO软包电池在折叠或切割前后点亮LED灯的数字照片。
【结论】
总之,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阴离子调控聚合物电解质,通过结合高电压耐受单元和阴离子受体单元,并通过无溶剂工艺制备。阴离子受体促进了通过解离阴-阳离子对产生自由Li+,从而实现了高Li+导电性(3.80×10−4 S cm−1)和通过阴离子锚定效应将Li+迁移数从0.13提高到0.41。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缺电子B与TFSI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促进了TFSI的分解,导致形成了富含TFSI衍生无机物的SEI,外层为Li2S/LiSO2F,内层为LiF。因此,全固态Li|AMPE|LCO电池在4.50V截止电压下以0.20C的倍率放电比容量高达约180mAh g−1,并在4.40V/0.20C下实现了700个循环的寿命,在4.50V/0.50C下实现了200个循环的寿命。这项工作为开发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的高性能SPEs提供了新的思路。    
【制备过程】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多功能聚合物电解质(AMPE),该过程涉及将高电压耐受单元1-烯丙基-1-甲基吡咯烷鎓双(三氟甲磺酰)亚胺(IL)和3-磺烯(SE),以及阴离子受体单元boranetriyltris(oxy) tris(ethane−2,1-diyl) tris(2-甲基丙烯酸)(B-HEM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共聚。这一无溶剂合成过程使用了光引发剂(phenylbis(2,4,6-trimethylbenzoyl)phosphine oxide, IRGACURE 819)通过自由基聚合C=C键的方式进行。聚合前体溶液中包含IL、SE和B-HEMA单体与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LiTFSI)完全相容,形成均一、透明、低粘度的液体。在紫外线(UV)光照射下,前体溶液转变为固态聚合物。
Liyi Zhao, Qingyu Dong, Yueqi Wang, Guoyong Xue, Xuechun Wang, Zhiyun Li, Hui Shao, Hongwei Chen, Yanbin Shen, and Liwei Chen, "Anion Modulation: Enabling Highly Conductive Stable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Solid-State Li-Metal Batteries,"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12280.
DOI: 10.1002/anie.202412280.
         

(原文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知识星球下载)




点赞,在看,分享,来个一键三连吧!

电化学能源
聚焦电池前沿,启发科研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