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中,希腊人在马拉松平原击败入侵的波斯人,希腊士兵斐迪庇第斯跑回雅典,传递完胜利消息后便倒地牺牲。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为了纪念斐迪庇第斯,专门设置了沿用他所跑路线的长跑比赛,距离约为40公里。这被认为是当代马拉松运动的雏形。
斐迪庇第斯纪念雕像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为方便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起点被设在温莎王宫的草坪,终点则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42.195公里,比第一届奥运会多出约2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运动的标准距离。
2024年3月,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共举办699场马拉松,总参赛人次为605.19万人次。无论从赛事数量、参赛规模,还是完赛成绩,都显示出中国的路跑活动方兴未艾、蓬勃生长的态势。
2024年,青浪马拉松俱乐部针对新手跑者们举办了两期免费《初跑者跑步技术公开课》,以帮助大家正确的入门,尽量减少因不正确的跑步姿态和训练方法带来的伤病困扰,从而科学系统的养成跑步习惯,收获健康人生。
那么,一个普通人要实现完赛马拉松的人生突破,需要多久?又需要经历什么呢?下面三位小伙伴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激励和动力:“你,其实天生就会跑!”
大家好,我叫徐玲,因为在我之前,家里没养过女孩,所以我一出生就是家里的惊喜。但好像爸妈还是把我当男孩看,所以我从小爱跑、爱爬山。而随着考学、工作,到组成自己的三口之家,我发现自己已经渐渐远离了最初的爱好,运动越来越少,甚至都没有跑过10公里的记录。
但人生第二次考学成功,让我从随大流的想法中挣脱出来,决心放慢节奏,夯实内心。一次60公里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后的复盘,让我了解并走进了青浪马拉松俱乐部,想要学习并实践科学无伤的跑步训练方法。
也是在这里,我开始找回自我,17公里的山路,20公里的LSD,都不在话下。自信心爆棚的我,甚至还去了解了啥是破三,配速330是个神马感觉……虽然我还是队伍里的健康慢跑成员,但在系统训练下进步挺快,一个月内配速就提升了一分半。这时,我觉得自己可以报名全马,并在关门时间内跑完。
说干就干,入队的第二个月我就开始备赛了,跑了两次20公里,一次比一次稳,虽然日常工作很忙,没时间积极恢复,确实很累,但冲击全马的既定目标却让我异常兴奋,加上有于尊君教练给我的赛前“秘籍”,感觉一点儿也不焦虑。
但回想整个过程,还是挺惊险刺激的!按照计划,后12公里主要任务就是不被“关门兔”超过,因为那就意味着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完赛,也就没有成绩,拿不到奖牌。但怕什么就来什么,随着体力下降带来的掉速,我还是被“关门兔”超了!那一刻有些万念俱灰……难道前面30公里都白跑了?!
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感谢教练!Give me five ✋ 吧!我做到了!
大家好,我叫马俊,从事审计工作,在5月份以前还是一个连10公里都没跑过的小白。5月底我参加了一次2天60公里戈壁徒步后,发现跑步挺有意思的,于是6月底和几位伙伴一起加入了青浪马拉松俱乐部,开启了人生中的一段宝贵时光。
进入俱乐部的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这将是一场对自我意志与体能的双重考验。每周一次的强度课,让我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节奏,每一次的汗水都凝聚着我对马拉松的热爱与坚持;每周的长距离跑,更是对耐力的极大挑战,我学会了如何在疲惫中找到节奏,如何在坚持中看见希望。
9月8日,我和两位伙伴(大帅和玲姐)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首次马拉松比赛,而且我们仨都顺利完成了!算下来,仅仅训练了两个月而已,我感觉自己也太牛了,跑完42.195公里,用时4小时46分38秒!这可能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未曾尝试的事情!
赛场的收获与感悟:激情出发,按着自己的节奏走,享受一路美好风光。困难一定会如期而至,33公里处,迎来最艰难的时刻,脚已经疼痛难忍,但仍有坚持向前的动力。也许这就是马拉松的意义,在最艰难的时刻,还能咬牙坚持,凭借意志力和拼博精神,超越自我。最后,在终点前1.5公里处,还得冲刺一下,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明白,马拉松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教会了我坚持与毅力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奔跑的机会,因为那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探索和突破。
未来,我将继续怀揣着对跑步的热爱,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的潜能。马拉松之路虽长且艰,但我已准备好,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跑步篇章。
感谢聪哥和于教的细心指导,感谢伙伴的鼓励与支持,我突破了很多!
大家好,我是雷榆,今年6月底报名加入青浪马拉松俱乐部,零基础,坚持按照课表训练了两个多月,在9月8号我参加了人生首场马拉松赛——长治环漳泽湖马拉松,并以净成绩4小时46分顺利完赛。
我是来自交大高金的新生,我们一众新人刚加入校跑团不久,便在队长的带领下,纷纷报名了青浪马拉松俱乐部。在加入青浪前,我的最长跑步距离仅为1公里多一点,配速也才8分。
在青浪预备队的训练中,于尊君教练无比耐心的跑步理论讲解和跑姿调整指导,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身体记忆。无论是周三的间歇训练还是周日的LSD训练,我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大课,虽然每次都感到筋疲力尽,但坚持下来后,总能体验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自豪。
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惊喜,并激起对下一次训练的强烈期待。
随着训练的深入,我渴望通过一场赛事来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由于9月中旬开学后周末时间将变得紧张,我们决定在开学前完成首个半程马拉松。然而,夏季南方鲜有赛事,北方的半马赛事也已截止报名或报满,最终只剩下9月8号的长治环漳泽湖马拉松的全马名额可选。
尽管当时的我只接受了两周的系统训练,但我坚信“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于是,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我更加刻苦,每当想要放弃时,内心的声音总会提醒自己:“全马的日子越来越近,如果现在不努力,到时大家都完成了,你却跑不完,怎么办?”,这声音激励我坚持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减掉了十多斤体重,间歇训练配速也提升到了5分半,长距离跑从最初气喘吁吁的10公里,逐渐增加到15公里、18公里,直到最长的一次35公里。我逐渐树立起了信心,并告诉自己,等到比赛那天,最后7公里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两个月的训练转瞬即逝,转眼间就到了9月首马的周末。我和两位青浪队友(同时也是高金的同学)一同前往长治。周六,我们领取了参赛包,并拍照记录了赛道图上的各个补给点,各自规划了比赛当天需要携带的能量胶和盐丸数量,以及在哪些站点进行补给。晚餐时,我们还总结了平时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并相互提醒。
根据我的日常训练情况,我预计自己将以7分左右的配速跑到25公里或30公里,接着遇到撞墙、膝盖疼痛等问题,配速可能会下降到8分,然后艰难地完成剩余的距离。于是我给自己设定了“安全完赛即是胜利”的目标。
习惯了深圳的湿热,发现长治的气温竟如此凉爽宜人。起跑时,我紧跟着一对配速稳定的陌生跑者,他们使用步频节拍器,配速控制在6分50到7分之间。我像平时训练一样,心无旁骛地跟跑了10多公里,感觉非常放松。
后来,他们去了洗手间,我开始独自跑步,期间还超过了5小时的兔子,我心中暗自高兴:当前的气温和身体状况都非常理想,天时地利人和,我的目标似乎不仅仅是完赛了,而是要尝试突破5小时大关!
不知不觉中就跑到了30公里处,我吃下身上最后一根能量胶,看了看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半小时。随着气温上升,心率也逐渐加快,由于盐丸带得不够,我开始担心最后12公里可能会出现抽筋。虽然每2.5公里都有补水点,但提供的都是纯净水,没有电解质饮料,沿途已经有许多跑者开始步行了。
疲惫的双腿也让我有了停下来走一走的念头,甚至开始在心里计算,如果剩下的距离都用走的话,是否来得及在5小时内完成比赛。但我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走路?怎么对得起自己两个月来每个周日凌晨四点多起床努力训练的付出?
最终,意志力带领我突破了重围,剩下的距离一点点减少,最后一两公里的地方,我甚至兴奋到开始加速,心率也持续飙升至180以上!我告诉自己:“这不就和每周三的间歇训练差不多吗?我肯定可以顶住!”
最终,我一路冲刺,跨越了终点线,时间定格在4小时49分(净成绩4小时46分),比我的目标快了十多分钟!我做到了!
我们总结了几点经验心得,希望对备战首马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 比赛前要准备好充足的能量胶和盐丸,尽量多带一些,以防跑步过程中遗失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影响比赛表现;
2. 赛前要充分了解赛道的各个补给点位置,规划好适合自己的补给点及每次补给的品类;
3. 比赛前尽量排空肠胃,赛中尽量不要停下来,否则会打乱节奏。在补给点也要尽量保持小跑的状态,不要完全停下来;
4. 尽量找到一个合适的Pacer,征得同意后跟随他们跑步,配速一致,可以节省很多精力。
看到三位小伙伴能够顺利完赛人生第一场马拉松,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和自豪。我们相信,结合科学系统的跑步训练,这样突破人生极限的故事,还将不断上演。如果你也想要尝试,青浪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赛季将至,期待队员们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