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有个女孩在朋友圈发了个游玩自拍,并配了一句自觉很诗意的话:“愿做扬州瘦马,陪你走遍天涯。”
女孩不知在哪里看到“扬州瘦马”这个词,天真的以为“扬州瘦马”大约就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场景中的瘦马吧?
扬州“瘦马”,可不是“烟花三月”或“小桥流水”一样的美景,它是一部明清时期扬州女性的血流史。
说起人贩子,没有一个人不痛恨的,因为他们制造了一起起骨肉分离的家庭悲剧。然而,我国自古就有这种专门以贩卖妇女儿童为生的人。这类人,大多以一些中老年女性为主,被称为牙婆,属于旧社会所谓的“三姑三婆”之一。
“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给人治病的妇女)、稳婆(以接生为业的妇女)也。”(元·陶宗仪《辍耕录》) 明清时期的扬州,有一些专门收买被拐或被卖小女孩的人家。他们将这些小女孩豢养在家中,并请人教她们琴棋书画。等到女孩十四五岁时,便将她们卖给一些大户人家为妾。并非所有的女孩,都有这般“好运”。更多的女孩,则被卖入青楼,成为风尘女子。这些成为大户人家小妾或妓女的女孩,被人们称为“瘦马”。
至于她们为何被称做“瘦马”,我想大约是因为她们就像牲畜市场里弱小的马匹,可以任人买卖吧。唐代诗人白居易亦有诗言:“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有感》之二)“瘦马”之名,也或许由此而来。
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在他的散文集《陶庵梦忆》中,详细地记录了扬州“瘦马”如何被卖入大户人家为妾的情景:
娶妾之人,来到瘦马家中,坐下后,有人递来茶水。接着,媒婆便牵着一个女孩出来。媒婆说:“姑娘拜见客人。”女孩就施礼下拜。媒婆说:“姑娘往前走。”女孩便走动起来。媒婆说:“姑娘转身。”女孩就转过身来,在明处站立,客人便能看清她的面容。媒婆说:“姑娘把手伸出来瞧瞧。”女孩就将衣袖捋起来,露出手掌、手臂。媒婆说:“姑娘瞧瞧相公。”女孩便用眼睛偷偷看客人,客人也就看清她的眼睛了。媒婆问:“姑娘几岁?”女孩报出年龄,客人可以听她声音如何。媒婆说:“姑娘再走走。”这时,媒婆用手拉起女孩裙子,让她露出双脚,让客人看脚大小。最后,媒婆说:“姑娘请回。”这个女孩回屋,另一个女孩再接着出来,让客人继续挑选。
据张岱文中所载,当时扬州城内养“瘦马”的人家多达几十甚至上百,可见“瘦马”生意之好。
明清时期的扬州,是两淮盐商聚居地。这些盐商,富可敌国,生活奢侈程度,可与皇家媲美;盐商的富足与需求,也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扬州”瘦马”便是其中之一。
明清时期的扬州“瘦马”现象,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当时社会风气以及男性畸形的审美需求,更是一部旧社会女性的血泪史。